2019年民俗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1页
2019年民俗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2页
2019年民俗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3页
2019年民俗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4页
2019年民俗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俗调查报告范文 引导语: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民俗的传统,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民俗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参考。 一、实践目的: 为了了解家乡文化,感受精彩纷呈的民族风情,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并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特利用假期时间对辽宁部分地区的风俗民情进行调查。 二、实践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同学,采访长辈等方式,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询,电话查询等调查手段来获悉辽宁各地民俗加深对民俗的认识,了解其各地民俗文化。 三、实践成果介绍: (1)辽宁省简介: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行政建置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燕国置辽东、辽西郡开始,辽宁的建置进入了有史可考的时代。 辽宁省省会沈阳,辖14个地级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辽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省份之一,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省份之一,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2013年 8月31日在辽宁召开了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吉祥物为斑海豹“宁宁”。 辽宁共有14个城市,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部分城市的风土人情。 (2)锦州: 锦州是我的故乡,地区处辽西走廊,是关内外重要通道,也是汉、满、回、蒙古、锡伯、朝鲜等二十几个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都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千百年来彼此互相影响,使得锦州地区民间文艺活动百态千姿,久盛不衰。诸如辽西高跷、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锦州满族刺绣、义县社火、黑山二人转、辽西木偶戏、黑山皮影戏、陈派评书等。 (3)沈阳: 沈阳是省会城市,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蕴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在漫长的历史中,沈阳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丰富的民间文化,绘画方面有羽毛画、五谷画、手撕画等;戏曲曲艺方面有关氏皮影、沈阳秧歌、沈阳京剧(唐派)、传统二人转艺术、新民传统二人转、沈阳评剧、沈阳东北大鼓等;民间工艺方面有马家烧麦制作技艺、面人汤技艺、慧英发绣、传统书画装裱、指画绝活、火炕上剪纸、初春枝剪纸、东北古建筑传统彩画、地仗(油饰)技艺、皮具制作工艺等。 沈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由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回族、 锡伯族和蒙古族,所以,少数民族尤其是满族的民间文化便成为沈阳民间文化中的一株奇葩,如满族的剪纸艺术、满族的香荷包、满族的莽式舞、满族庆隆舞、鞑子秧歌、说唱艺术-满族八角鼓、萨满歌等,此外还有满族的婚嫁习俗、服饰习俗等等,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朝阳: 朝阳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满族、蒙古族、回族等30多个民族,是辽宁历史上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阳地区先民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各种神话、歌谣、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刺绣、雕刻等艺术和技术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等。 喀左东蒙民间文学、凌源皮影,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宝”级保护对象。建平县(剪纸)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艺术之乡”;传统民间音乐“建平十王会”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平剪纸”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建平十王会有着传统民间音乐的“活化石”之称,以其传统的十番乐的演奏形式和它所保留传承下来的古老乐器及大量的曲谱。此外,还有朝阳刺绣、朝阳绒绣、手工编织、紫砂制品、木版年画、麻花布、二人转、地秧歌、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已成为一种旅游新景观。 (5)葫芦岛: 葫芦岛有汉、满、蒙古、朝鲜等40多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汇集了葫芦岛各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如满族大秧歌、辽西大鼓、霸王鞭、太平鼓、连山皮影戏、建昌鼓乐、辽西灯会秧歌等使中外游客大饱眼福,连山手撕画、龙港烙画、龙港木刻画、龙港剪纸等手工技艺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6)阜新: 阜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民俗事项。从新时器早期就有查海人生活在阜新,被称为“中华第一村”。查海遗址出土的青铜短剑、石镰、石锄、石纺轮等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居民在此从事游牧、狩猎和原始农业、手工业生产;民间蒙民笃信喇嘛教,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盖房架屋都要做佛事活动;与此相呼应的还有海棠山、千佛山的摩崖造像。丰富的历史文化,必然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形态,逐步形成了民俗文化。如饮食文化中的“喇嘛炖肉”、“喇嘛羔”、“蒙古馅饼”,服饰文化习俗有蒙古男袍、女绣袍、马甲等;寺院经典舞蹈有查玛舞;还有蒙古族的“祭敖包”、“那达慕”盛会等。民间工艺习俗有绘画、剪纸、风筝。文体游艺习俗有“跑黄河”、驴皮影、大秧歌等等。 (7)盘锦: 盘锦拥有独特的自然秉赋和丰厚的历史积淀。鹤乡人民的实践史使盘锦初步形成了以石油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湿地文化、稻 作文化、蟹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地域文化。 盘锦的古渔雁民间故事以惟一能展示我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口头文学而入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还有上口子高跷秧歌(民间舞蹈类、国家级);民间香蜡制作技艺(传统手工艺类、省级);大荒皮影戏(民间传统戏剧类);小亮沟苇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艺类);荣兴朝鲜族乡农乐舞(民间舞蹈类);田庄台镇龙舞(民间舞蹈类)等多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铁岭: 铁岭历史悠久,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境内有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等31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闻名遐迩的东北二人转,这种特别的曲艺形式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白旗寨秧歌是满族先人在自身歌舞形式的基础上,融合了汉族秧歌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满族的秧歌,显示出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才华;指头画这种奇特的画技,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朝鲜族的农乐舞、长鼓舞和顶水舞等生动热情的舞蹈表现了儒雅重礼的朝鲜族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习俗。 四、实践感悟: 这次社会调查实践,使我了解到了家乡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意识到现代化的物质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中华文明不能断送,她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永远地传承下去。 一、调查背景 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地民俗民风。 二、时间 2014年2月10号2014年2月16号 三、过程 问卷调查个人情况 我调查的主体人群为1620岁的年轻人,其次是中老年人,少数几分为小学生。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他们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像清明祭祖,端午包粽子,中秋团圆等,这些节日都由来已久,文化底蕴丰厚,值得的我们了解。除此包括24节气也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铭记与探究。 我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传统节日有助于我们了解传承中国文化,但我们不能把过节的形式僵化了,我们不能固守一些相对保守落后的封建形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发展结合一些地方特色进行活动。 实践感想 本次的民俗民风调查选择在我老家黑田铺进行,总体来说收获较大,了解了些平时不知道的风俗及其来历,同时也给了我一次与老人们交流的经历。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不识字,我就把题目给他们念一遍,解释清楚,然后将他们说的一些风俗记录下来,总体如下: (1)正月初一早上必吃油煎糍粑,邻里拜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破五,十五元宵节做汤圆食之。 (2)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3)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蒿另有艾蒿煮水沐浴等,女婿送粽子至岳家。邵东还有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也有包粽子一俗,但不似小端午风行。六月早稻收割有尝新一俗,现已少见。 (4)七月初七有乞巧小孩子拜乡间小桥为亲娘者,谓之桥亲娘,传如此小孩能茁壮成长。七月初十左右开始中元节,放鞭炮烧纸钱迎接逝去先人谓之接老客,十四放鞭炮烧纸钱送之走谓之送老客。期间天天上供烧纸并以烂熟绿豆为馅做糯米粑粑以油桐树叶裹之谓之桐子叶粑粑上供。 (5)八月十五中秋节。 (6)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而已 (7)十二月二十四谓之小年,家家大扫除,亦隆重过之。小年以后开始舂糍粑杀年猪。俗传小年以后死人皆为阎王误做年猪收之,故丧家秘不发丧直至翌年破五之后。大年三十举家团圆,乡间多在中午团年。 四、如何保护传统节日 (1)保护传统民俗的首要工作时进行记录传承,我们需要把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