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讲稿10.doc_第1页
金融风险管理讲稿10.doc_第2页
金融风险管理讲稿10.doc_第3页
金融风险管理讲稿10.doc_第4页
金融风险管理讲稿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外汇风险的管理第一节 外汇风险的概念与类型一、外汇风险的概念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二、外汇风险的类型 1.会计风险会计风险又称折算风险或转换风险,代表企业过去的交易形成的风险。其比较规范的定义是:经济主体在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会计处理中,在将功能货币转换成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呈现账面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假设我国某合资企业以美元为记账货币。年初企业有4万英镑的存款,当时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为1:1.83,在财务报表中折算为7.32万美元。而到年底该公司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为1:1.50,该笔英镑存款重新折算仅为6万美元,账面价值减少了1.32万美元。 2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是指在计划中、进行中或已经完成的外币计价的业务中,汇率波动而使交易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其又可分为:买卖风险和交易结算风险。前者是买卖外币产生的外汇风险;后者是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交易时,由于结算所用的汇率没有确定而产生的风险。 3.经济风险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因汇率变动可能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盈余能力与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具体来讲,就是汇率的变动通过对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以及产销数量的影响,使企业最终收益发生变化。因此经济风险比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大得多,这是因为其影响是长期的,而后两者是一次性的。 不过经济风险的影响是错种复杂的,有面影响(盈利),也有负面影响(亏损)。第二节 外汇风险的评估一、交易风险的评估 1.银行外汇买卖风险评估银行承担的外汇买卖风险主要是在买卖某种货币上由于金额和期限的不匹配,导致持有该货币的多头寸或者空头寸。这种敞口头寸,就是其受险部分,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从原则上来讲,为了控制风险银行就要每天都轧平所有头寸,但这无法完全做到。因为银行每天的外汇交易频繁,币种多,数量大,期限广,轧平头寸要承担大量交易成本。因此就采取缺口限额管理,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了做好缺口限额管理,银行建立了外汇交易记录,按照币种、合约到期日记录每笔交易的外汇流量,通过交易记录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银行外汇头寸情况,并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汇率风险分析。如下表就反映了某家银行的德国马克的交易记录。 某银行的德国马克交易记录(单位:万元)期限买入(+)卖出()合计即期 +10 1个月 200 200 2个月100 +100 3个月 100100 6个月150+150 12个月100+100 24个月 100 100 合计 360 400 40从表中可以看出,银行在每个时期的欧元都是不平衡的,都有头寸缺口,当汇率变动时,这些缺口头寸就有汇率风险。例如,如果马克兑美元的即期汇率由1.48下降到1.45,那么该银行即期多头将损失3000美元。为了控制缺口头寸的外汇风险,银行就要制定每种货币各个时期的缺口限额,当超出限额时,就要冲掉多余的头寸。 但外汇交易记录表只是交易记录,没有告诉我们目前外汇头寸的盈亏情况,为了分析盈亏情况,就要重新设计核算表:期限金额原汇价相当于美元现汇价相当于美元盈亏情况即期+101.4867567.571.4768027.21459.641月-2001.491342281.881.471360544.2218262.342月+1001.46684931.511.45689655.174723.673月-1001.46684931.511.45689655.174723.676月+1501.451034482.761.441041666.677183.9112月+1001.43699300.701.42704225.354924.6524月-1001.40714285.711.39719424.465138.75合计-40255216.57266049.4510832.88从表看出,因汇率的变化,按照市场汇率,若现在结束头寸,该银行将亏损10832.88美元。同样可用VaR评估方法来估算风险。若某银行某天持有100万美元的现汇,以日元为计价货币计算,按当日汇率,该头寸为12268万日元(100122.68)。按照VaR评估方法计算在某一概率水平下,第二天该头寸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若只考虑汇率影响,并假设根据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动的概率分布估计,计算在99%概率水平下,该汇率第二天的最大波幅为3%。这样把美元算出的头寸金额乘以波动幅度,就得其损失值。VaR=122683%=368.04(万日元) 2.一般企业交易结算风险评估对于企业来说,交易结算风险是计划或进行交易中因汇率变动可能产生的损失。我们先从资产负债表来评估已完成交易所形成的企业外币资产和负债的交易结算风险情况。 下表是假设一家德国公司XY的资产负债表。其以本国货币马克(DEM)计价。那么其它货币的标价就构成外汇风险头寸。XY公司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按照计价货币分别列示的DEM价值马克(DEM)加元(CAD)美元(USD)现金200200应收账款1000600200(DEM)200(DEM)存货500500固定资产20002000总额37003300200(DEM)200(DEM)应付账款25050100(DEM)100(DEM)长期负债1000500500(DEM)股东权益24502450总额37003000100(DEM)600(DEM)外汇风险头寸+100(DEM)-400(DEM)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公司有价值100万DEM的CAD多头,有价值400万DEM的USD空头。在债权债务结清之前,如果DEM与CAD或USD的汇率发生变化,都会影响该企业的损益。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交易结算风险,企业不但要知道自己总的风险头寸是多少,还要按不同期限分别来表示,以便采取恰当手段进行管理。下表是一张假设的某公司外汇风险头寸报告。某公司外汇风险头寸报告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第5季度第5季度后总计英镑+300+300+250+250+1000+21005070400520净额+25070+300150+250+1000+1580法郎+480+400+200+200+1200+2480760100860净额+480360+200+100+1200+1620在上表中涵盖了两种外币英镑和法郎,时间跨度为未来的五个季度。每个季度,每种货币的头寸状况一目了然。列出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风险头寸的管理。二、经济风险的评估 1.收益与成本的敏感性分析收益与成本的敏感性分析把现金流量按收益表的不同项目分类,并根据汇率预测情况对收益表的各项目进行估计。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主要取决于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销售量、以及各项费用。而价格与销量的变动取决于决定价格的币种与需求弹性。下面举例说明经济风险评估过程。假设ABC公司主要生产某种需求弹性很高的全球性产品,其价格的决定货币为外币FC。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一半用于出口,进口原料占生产成本的二分之一。进口原料价格决定货币为FC,国内原料价格决定当地货币LC。该公司预计本币LC将贬值25%,并以LC为单位表示经济风险。本币贬值对ABC公司的影响出口销货国内销货进口原料国内原料价格决定货币FCFCFCLC需求价格弹性高弹性高弹性贬值后LC的价格上涨19%上涨19%上涨25%上涨5%销售数量变动上涨20%下跌10%上涨5%上涨5%上表解释,假如本币贬值25%,而企业没有相应调整产品的本币价格,则出口FC价格也将下降25%,由于该产品是具有高需求弹性的全球性产品,FC价格小幅下降就使出口量大增。在此情况下,公司合理的决定就是提高国内外销售产品的本币价格,假定提高19%。相应地,外币价格将下降约4.8%。FC价格下降百分比=1(1+LC价格上升的百分比)/(1+LC对FC贬值的百分比)100% =1(1+19%)/(1+25%) 100% =10.952 100% =4.8%由于国内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LC价格上升19%之后,国内销量将有所减少,假设为10%,而国外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大,虽然FC价格仅下降4.8%,而出口量则增加20%。在材料上,进口材料的LC价格完全反映贬值贬值程度,上升25%。国内材料受进口材料价格上升的影响,其LC价格上升5%。下表就反映了该公司因本国货币贬值带来的影响情况。将上述影响反映在公司损益表中如下:LC在贬值之前的情况LC在贬值之后的情况数量1000单价LC合计万LC数量1000单价LC合计万LC国内销货102002009238214.2出口销货1020020012238285.6销售收入400499.8工资20501002150105国内材料2025502126.2555.125进口材料2025502131.2565.625单位成本2010021107.50总成本200225.75营业收入200274.05管理费用6060折旧费用3030利息费用1012.5费用总额100102.5税前利润100171.55所得税40%4068.62净利润60102.93加回折旧3030现金流量90132.93注意:利息以FC计价,因LC贬值,故上升25%。 结果:净利润变化(上升)=(102.9360)60=71.55% 现金流量变化(增加)=(132.9390)90=47.7% 2.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方法也是企业常用的另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它是将已有的公司绩效变量(通常为:现金流量或股票价格)和汇率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定企业的经济风险。因为是用历史数据来估计企业的现金流量对于汇率变动的敏感性,所以具有客观性的特点。而收益与成本的敏感性分析要求管理人员作出一些主观估计,因此受个人看法影响较大。不过回归分析也有不足,就是历史数据反映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所以其有效性也是有限的。在回归分析中,一般把绩效作为因变量,把一种或多种汇率作为自变量。设计模型。如:式中:PCFt 表示企业在t期的现金流量变化率, PERt表示汇率在t期的变化率,0是一个常数项,1 是回归系数,表示PCFt PERt对的敏感性。mt 表示随机误差项,一般有。所以计算时可以忽略。 根据PCFt 和PERt 的历史对应资料,求出待定参数0和1 ,这样就得到了预测方程,如果汇率发生变动,那么根据方程就可以计算出它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三、会计风险的评估 1.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就是将外币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各项目均按现行汇率进行折算。也可以采用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而将外币会计报表中折算产生的差额,计入当期的损益,或者在所有者权益项下单列“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反映,并逐年累积下去。现行汇率法只是改变了外币会计报表的表现形式,并没有改变其中个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它保持了报表的内部结构及各项目之间的经济联系。不足之处是没有反应资产与负债承受风险的差别。 2.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将资产负债表项目划分为流动项目与非流动项目两大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计算;而对于非流动资产和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项目,按照历史汇率折算;对于利润表各项目,除折旧费和摊销费用按历史汇率折算外,其它收入与费用均按照当前的平均汇率折算。 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采用两种汇率折算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同时对于存货与现金、应收账款一样采用现行汇率折算,也不能很反映各项目的实际情况。 3.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货币性项目是指持有的货币以及以固定金额或可确定金额收回的资产和负债,除此之外,则都属于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是对货币性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折算,对非货币性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采用历史汇率折算;对于利润表中的项目,除折旧费和摊销费用按历史汇率折算外,其它收入与费用均按照当前的平均汇率折算;对于销售成本则是在对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和当期购货分别进行折算的基础上,按照“期初存货+当期购货期末存货=当期销货”等式来确定。其中期初存货、期末存货按各自的历史汇率折算。当期购货当时平均汇率折算。所以与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基本相同。 4.时态法时态法是指对现金、应收及应付账款项目按现行汇率计算,对其它资产与负债项目则根据其性质分别按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时态法也称时间度量法,它是针对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的不足提出了的。其理论依据是: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不应改变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事实,因此,在选择汇率是,只能改变计量单位,而不应当改变原有的计量属性。时态法对于按照历史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按历史汇率折算,对于按现行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采用按现行汇率折算。其它基本与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相同。第三节 外汇风险的管理技术一、交易风险的管理技术 1.银行外汇买卖的风险管理技术银行针对在外汇交易中存在的汇率风险,通常采用各种限额控制。主要有: (1)即期外汇头寸限额。一般根据交易货币的稳定性、交易的难易程度、相关业务的交易量而定。 (2)掉期外汇买卖限额。主要考虑其货币利率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制定不匹配远期外汇买卖的限额。 (3)外汇敞口头寸限额。也称缺口头寸限额,主要是某种货币的多头或空头。敞口头寸限额一般要规定相应的时间和金额。 (4)交易的止损点限额。实际就是面对汇率风险引起的损失的限制,是银行对最高损失的容忍度。这取决于银行对业务的进取度和对业务的期望值。 当这些限额被超过时,银行就要进入市场,进行相应的即期、远期、掉期以及期货和期权交易,将多余头寸对冲掉。 2.一般企业交易结算风险的管理技术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外汇头寸就没有银行复杂,而且可以通过金融市场以外的措施对风险加以管理。主要方法有: (1)选择货币法。即出口、借贷资本输出选择“硬货币”,而进口、借贷资本输入则选择“软货币”。不过实际中,各种货币的“硬”或“软”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交易双方对此是对立的,这就看谈判所处的地位了。 (2)加列货币保值条款。是指选择某种与合同货币不一致、价值稳定的货币,将合同金额转换为由所选货币来表示,在结算或清偿时,按所选货币表示的金额以合同货币来完成支付。 (3)提前与滞后政策。就是按未来货币变动的预期调整收进应收账款与支付应付账款的时间,以减少外汇风险的技术。一般是:对要贬值的货币要快收或拖付;而对于要升值的货币则要延期收取或提前支付。 (4)配对管理方法。就是对一种货币实行收入与支出配对管理,避免汇率风险。 (5)国际信贷法。就是在中长期国际支付中,采用“福费廷”、出口信贷、保付代理等形式,在获得资金融通的同时冲销或转嫁外汇风险的方法。 (6)投保货币险法。就是当保险标的因汇率变动蒙受损失时,有保险公司给与赔偿。 (7)借款与投资。(类似与配对管理)借款法用于有未来外汇收入的场合。出口商在签订合同之后,可以先向银行借一笔与未来外汇收入的数额、币种和期限相同的外汇,到期之后,用出口收入偿还。投资法用于有未来外汇支出的场合。进口商在签订合同之后,可以先向银行借一笔与未来外汇支出相同数额、币种和期限的外汇进行投资,到期之后,用于支付进口货款。 (8)远期外汇交易(Forward exchange deals)。远期外汇交易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汇率和金额在既定的未来某一时间交割的外汇买卖。该汇率即为远期汇率。远期外汇交易常被用来避免外汇风险。例如:某德国公司要出口一批商品,3个月后从美国进口商处获得25万美元货款。为防止美元贬值的风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与银行签订出售25万美元的3个月远期合同。假设欧元对美元的即期汇率是1.23 ,远期汇率是1.30这样就将汇率锁定了。那么3个月后,不管即期汇率是多少,该公司都可按照1.30的比价出售美元给银行,这样就锁定了汇率。 (9)择期远期外汇交易。(optional forward deals)择期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企业不知道外汇收支的具体时间,又希望固定汇率,而不希望固定具体交割时间的外汇交易方法。这实际上是赋予了企业对交割日在约定期内的选择权。例如:如果选择期在10月1日到11月1日,那么客户就有权在此期间的任何一天交割。当然是要交费的。 (10)货币期货。 (11)货币期权。 (12)掉期外汇交易。(Swap operation)掉期交易有即期对远期,远期对远期的交易。 即期对远期的掉期外汇交易,指买进或卖出某种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它是掉期交易里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远期对远期的掉期外汇交易是指在买入某日交割的甲货币,卖出乙货币的同时,卖出在另一个交割日的甲货币,买回乙货币。这两笔外汇买卖货币数额相等,方向相反,交割期相异。为了与一般远期外汇买卖相区别,习惯上将单做一笔远期而不同时做掉期的远期外汇买卖称为“单边远期”(outright forward)。掉期外汇交易的运用如下例:美国某银行在3个月后要向客户支付100万英镑,同时在1个月后又将收到另一笔100万英镑的收入。如果市场上汇率有利,它就可进行两次即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也可以做一笔远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设某天外汇市场汇率为: 即期汇率:l=US$1.59601.5970 1个月远期汇率:1US$1.58681.5880 3个月远期汇率:1=US$1.57291.5742进行两次“即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即将3个月后应付的英镑,先在远期市场上买入(期限3个月,汇率为1.5742美元),然后再在即期市场上将其卖出(其汇率为1.5960美元)。这样,每英镑就可以得益0.0218美元。同时,将一个月后将要收到的英镑,先在远期市场上卖出(期限1个月,汇率为1.5868美元),并在即期市场上买入(汇率为1.5970美元)。这样,每英镑须贴出0.0102美元。两笔交易合计,每英镑可获收益0.0116美元。 直接进行远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即买入3个月的远期英镑(汇率为1.5742美元),再卖出1个月期的远期英镑(汇率为1.5868美元),每英镑可获净收益0.0126美元。可见,这种交易比上一种交易较为有利。(注:讲义中就是远期对远期) (13)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s)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交换支付实际债务本金和利息的责任。交易双方首先按固定汇率在期初交换不同的货币本金,然后按预定的日期和预定的利率进行一系列的利息互换,到期日再按事先确定好的汇率将本金再换回来。在利率方面可以是:固定利率对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对浮动利率;还可以是固定利率对浮动利率。例如某美国公司于德国公司进行固定利率对固定利率的货币互换,如果美国公司要欧元1亿元,德国公司要美元1.23亿元,于是进行互换,如下图: 付美元1.23亿 付欧元1亿 美国公司德国公司 付欧元利息年率5% 付美元利息年率7% 付美元1.23亿 付欧元1亿注:这里假设欧元美元=11.23二、经济风险的管理技术经济风险是衡量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对潜在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其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隔离这种影响。首先是考虑汇率的影响期间,其次是找出适合的方法。主要方法有: 1.营销战略选择 (1)市场选择。如果本币对外升值,则更应该注重选择国内市场,反之,如果本币对外贬值,就注重选择国外市场。 (2)定价策略。如果本币对外升值,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本币价格不变,维持利润率,从而损失销售量、缩小市场份额;二是降低本币价格,保持市场份额,从而降低原有利润率。选择结果取决于企业的目标。(3)促销策略。在促销策略上,要考虑不同国家市场的具体情况合理组织,一般来说,对于货币升值国家,要加大促销力度,扩大促销预算。 (4)产品策略。在产品策略方面应对汇率波动方法有:一是选择新产品推出时机。如果本币贬值,则是选择新产品推出最好时机。二是产品线的决策。如果本币贬值可以扩大生产;如果本币升值,就要对产品重新定位,选择价格敏感性低的产品。三是产品创新。如果本币升值,就是选择产品创新,以产品的新颖性和先进性赢得市场。 2.生产调整战略(1)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购买便宜生产要素)(2)转移生产任务。(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的)(3)厂址选择。(选择货币贬值国设厂)(4)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自动化,关闭低效厂) 3.财务选择战略(1)财务匹配策略。(资产与债务货币的匹配)(2)业务分散策略。(全球分散生产与销售基地)(3)融资分散策略。(融资选择多种货币计价)(4)运营成本管理。(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行为)三、会计风险的管理技术会计风险实际是一种会计账面上的损益,一般并不涉及企业真实价值变动,除非有关规定必须将所有外汇损益在当期收益中予以确认。不然这种账面风险主要是影响到向股东和债权人提供的会计报表。当然,这也反映了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这种未实现的账面损失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实际损失。会计风险管理可选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资产负债表中性化;二是风险对冲方法。所谓资产负债表中性化就是调整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使以各种功能货币所表示的资产和负债的数额相等,其折算的风险头寸为零。具体步骤包括:(1)计算头寸规模;(2)确定调整方向;(3)选择调整方案。所谓风险对冲方法就是通过在金融市场进行操作,利用外汇交易合约的盈亏来冲销折算盈亏。 鉴于会计风险的特性,还有一种处理会计风险的方法,就是将折算损益作为递延项目逐年累积,不计入企业当期收益。最后靠企业经营活动的多货币来分散风险。第四节 汇率预测一、汇率预测的重要性 1.对汇率进行预测是企业评估受险程度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 2.根据汇率预测作出的风险评估是进一步搞好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 3.良好的汇率预测可以帮助企业有目的的采取措施,防止外汇风险头寸的产生。二、汇率预测的方法 1.根据市场汇率的预测方法市场汇率预测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即期、远期汇率和利率间存在一系列平价关系的假设基础上的汇率预测法。这种假设就是建立在有效市场之上。有效市场就是:不存在交易成本,市场信息充分有效,市场价格包含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当新信息发生时,每位交易者都有相同机会取得这些信息,并据此交易使价格发生变动。如果汇率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在四种重要经济关系作用下,远期汇率和未来即期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一样的,前者就是后者的无偏差估量。其理论基础为以下四种经济关系:购买力平价理论,费雪效应,国际费雪效应,利率平价理论。 (1)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 parity)基本思想: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意味着该国货币价值量下降。在国内外商品交易紧密相联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使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而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的供求产生影响,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因此,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然导致其对外价值的下降。 在国际间“一价定律”的假设下,国际贸易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贸易壁垒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一样的。EPf=PhE为以本国货币(H)表示的一单位外国货币(F)的价格;Pf和Ph分别表示外国和本国的一般物价水平。此公式表示的是某一时点的汇率水平。 表示两个时点内汇率的变动,取决于同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比例。下标1和0分别表示相应变量的当期和基期if和ih分别表示外国和本国相应期间的通货膨胀率。因此投资者可根据各国通货膨 胀率的预期来预测其汇率的变动。 (2)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基本思想:每种货币的实际利率应该相同,名义利率反映的是两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差额。否则就会产生套利活动,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这种套利将持续到两国预期实际收益相等为止。用公式表示: 1+r =(1+i+a+ai)=(1+a)(1+i)式中: r 为名义利率,a是实际收益率,i为预期通货膨胀率。若以下标h、f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套利的结果是ah=af,则:可见一个国家的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影响其实际收益率,进而影响其汇率的变动。 (3)国际费雪效应。(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是把费雪效应与汇率变化联系起来,说明利率的差异反映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化。这是由购买力平价和一般费雪效应推导而来的。前者解释的是通胀差异会被汇率变化所抵消;后者是要求名义利率要反映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因此本国通胀率的上升会伴随本国货币的贬值,以及本国名义利率相对于外国的名义利率上升。根据: 则有: 这表明投资者可根据各国名义利率的差异来对未来即期汇率的变动进行预测。 (4)利率平价。(interest rate parity)所谓的利率平价是指外汇市场的套利活动使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等于两国之间的名义利率之差。假如此时外汇市场的即期汇率为E0,两国的名义利率分别为if和ih,和ihif,则投资者可以用ih的利率借入本币,以E0的汇率换成外汇在外国短期资金市场上贷出,收取if的利率,并同时按远期汇率f签订远期协议,到期收回本息后再以汇率f换回本币偿还本金,获取收益。在均衡市场上,远期汇率就应当保持使这种收益为零的水平,否则套利机制发生作用,影响即期和远期的外汇供求,从而推动这一汇率达到新的均衡水平。因此远期汇率应满足等式 即:将此公式与国际费雪效应公式相比较,就自然得出E1=f。其中f是外汇市场上远期汇率均衡价格,如果市场有效,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根据上述平价关系得出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测。2基于经济模型的基本因素分析法在实际生活中除了通货膨胀、利率之外,经济增长、央行干预、市场预期和投机力量等都是影响汇率长期和短期变动的基本因素,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会通过以上因素对汇率发生作用,此外随机因素在汇率短期波动中也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各种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各异,它们的影响有时互相抵消,有时相互促进,因此要全面考察,具体分析。基础因素分析就是最常用的方法。将基本因素纳入适当的经济计量模型中,可以全面评估这些因素与汇率之间的影响,找出汇率变动的规律。经济计量汇率预测模型有国际收支分析法、资产市场分析法、线性模型、非线性动力模型以及混沌理论等。这里只就国际收支分析法、资产市场分析法作简单说明。 (1)国际收支学说。国际收支学说是预测汇率变动的学说,该学说认为,外汇汇率是由外汇供求决定的,而外汇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决定的。国际收支的均衡是经常账户收支差额等于资本账户差额。而这又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说,本国国民收入增长将增加进口,引起国际收支赤字,外汇需求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外国国民收入增加,本国出口增加,引起国际收支盈余,外汇需求减少,本国货币升值;本国物价水平相对外国上升时,引起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本币贬值,反之相反;本国利息率相对外国上升时,刺激国外资金流入增加,本国资金流出减少,从而外汇价格下降;如果人们预期未来外币汇率看涨,则会抛出本币,造成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则相反。 (2)资产市场学说。资本市场学说是分析资本市场均衡对汇率变动影响的学说。该学说认为在各国资产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条件下,均衡汇率就是两国资产市场供求存量保持均衡时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资产市场说又分为: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型、汇率超调模型和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型认为: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假设两国的货币需求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