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篇 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评价没有不变的世界,只有不变的历史。现代化评价,就是要对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从而为感悟未来世界的变化提供历史借鉴。在中国现代化报告前五期报告中,我们提出了国家、地区和经济现代化水平评价方法,建立了国家、地区和经济现代化指数。本期报告提出世界社会现代化评价方法,建立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图二)。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将连续评价和动态监测世界现代化的结果和态势,为那些希望成为赢家和希望保持优势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提供一面“镜子”。虽然目前这面镜子还不够明亮,但可以大致照出她们的“现代化倩影”。而且我们将不断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改进和完善这面镜子的功能。图二 世界现代化评价世界现代化指数主要反映世界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和知识等三个领域的综合水平。事实上,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社会和知识领域的变化,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所以,世界现代化指数,只是反映了现代化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主要反映社会领域可以量化的要素的变化。事实上,社会领域既有大量的可以量化的指标,也有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所以,社会现代化指数,只是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其他类推。在引用现代化评价结果的时候,需要对此特别注意。第四章 社会现代化五十年一般而言,社会现代化指18世纪以来社会领域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变、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提高、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改善、以及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等;它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社会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两大阶段;又是一场国际竞赛,包括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本报告第一章分析了过去300年社会现代化的特点,它是以单指标分析为基础的。诚然,社会现代化研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为了把握社会现代化的整体趋势和现实水平,需要对社会现代化进行评价。如果能对社会现代化全过程进行评价,就非常有意义。遗憾的是,社会现代化早期的数据非常有限和不完整,没有办法对过去300年的社会现代化进行评价。本章重点对过去53年(19502003年)的社会现代化进程进行评价。“社会现代化指数”可以作为世界现代化指数的一个分指数。第一节 世界社会现代化五十年社会现代化的水平评价,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分别反映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实际进展以及不同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相对差距(表4-1),评价标准如表4-2,评价结果如表4-3。表4-1 社会现代化水平评价的结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评价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评价综合社会现代化评价评价目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进展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进展与世界水平的相对差距评价尺度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社会进步指标(生活质量社会效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社会生产力健康寿命人均教育费用人均信息费用人均购买力预期寿命人均教育费用人均信息费用社会生产力社会适应指标(生活方式社会环境)汽车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医疗服务公共教育费用因特网普及率电视普及率人均能源消费公共卫生费用汽车普及率因特网普及率医疗服务人均能源消费社会转型指标(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化农业劳动力比重义务教育普及率电力普及率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大学普及率能源使用效率移动通信普及率城市化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学普及率移动通信普及率评价方法发达工业化国家1960年平均水平为标准值。国家得分: 0、100分。100分表示已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发达国家最新年平均水平为基准值。国家得分: 0、120分。120分代表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最高水平发达国家当年平均水平为参考值。国家得分:0、100分。100分表示达到当年世界先进水平主要用途比较和监测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实现程度、速度和阶段比较和监测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水平、速度和阶段分析和监测评价对象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注释:社会生产力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人均购买力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用中学入学率代替,电力普及率用人均电力消费代替,物质产业指工业和农业的总和。社会进步包括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率的提高,社会适应包括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变化;社会现代化指数等于社会进步、社会适应和社会转型指数的几何平均值,具体评价方法见附录一表4-2 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判断标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标启动结束评价标准指标启动发达水平评价基准城市化10%60%60%城市化-80%-农业劳动力比重80%20%20%农业劳动力比重10%4%-义务教育普及率-100%-物质劳动力比重40%40%66%-社会保障覆盖率-100%-郊区化10%50%-注释: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启动有2个标准,完成有5个标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启动有4个标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评价基准值为发达国家最新年的平均值,代表最新年世界先进水平。物质劳动力比重等于农业和工业劳动力比重的加和(或者等于100减去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在先行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城市化和工业劳动力比重上升等,城市化从10%左右上升到60%以上,工业劳动力比重从2%左右上升到50%左右;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和知识化等,工业劳动力比重从50%左右下降到20%左右,知识性职业比重从20%左右上升到40%以上。目前,后进国家受先行国家的影响,工业劳动力比重在没有达到50%的时候就出现了波动和下降,知识性职业比重上升。由于工业劳动力比重经历上升和下降的过程,知识性职业比重的统计数据不全,所以,尽管它们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指标,但目前不能用作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表4-3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挪威10011498比利时1009697社瑞典10011298法国1009693会美国10011098德国1009591发丹麦10010795奥地利1009489达英国10010390加拿大1009389国芬兰10010293爱尔兰1009082家日本1009988新西兰100908520荷兰1009995新加坡1008681个瑞士1009892意大利1008683澳大利亚1009791以色列1008383斯洛文尼亚987660巴拿马944635西班牙1007676沙特阿拉伯984549韩国1007268马来西亚974550中希腊1006953牙买加874438等葡萄牙1006962白俄罗斯974438发爱沙尼亚1006770保加利亚984450达捷克1006563俄罗斯994347国拉脱维亚1006359黎巴嫩944324家科威特926241乌拉圭99424533匈牙利1006055墨西哥984238个立陶宛995863罗马尼亚924138克罗地亚1005867土耳其884036斯洛伐克1005569委内瑞拉904032智利995237哥伦比亚883935波兰1005161阿尔巴尼亚793934阿根廷994961巴西953856哥斯达黎加964831初泰国833729约旦903343等土库曼斯坦693615秘鲁793334发萨尔瓦多863622突尼斯853229达哈萨克斯坦893637厄瓜多尔783231国南非873638巴拉圭803226家多米尼加883630摩尔多瓦77313317乌克兰973548阿尔及利亚683020个蒙古713328叙利亚733032纳米比亚663329格鲁吉亚742945加纳43188伊朗932943卢旺达301812玻利维亚682916马拉维36185欠马其顿972851贝宁39189发中国732825莫桑比克32186达尼加拉瓜682831乍得30179国危地马拉642833印度501718家阿塞拜疆662725巴基斯坦42172261乌兹别克722720尼日利亚 311615个亚美尼亚862638柬埔寨431611菲律宾712636赞比亚37165埃及812635缅甸37168博茨瓦纳742525安哥拉351614摩洛哥642522老挝461615海地29256坦桑尼亚27156多哥442513喀麦隆42158洪都拉斯662513马里34155吉尔吉斯642427乌干达30155也门共和国452318中非32159莱索托532313几内亚33149津巴布韦512316孟加拉国391413斯里兰卡592223刚果民主国12144巴布亚新几内亚382214尼泊尔421410越南582212埃塞俄比亚27145毛里塔尼亚482221布基纳法索15135印度尼西亚522112马达加斯加421311塔吉克斯坦682120尼日尔26136厄立特里亚46219塞拉利昂351310塞内加尔38198肯尼亚401215科特迪瓦471914布隆迪291011刚果共和国451913高收入国家100100100中收入国家892735低收入国家471014世界平均883738注释: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社会发达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大于80;中等发达国家,指数大于37小于80;初等发达国家,指数小于37大于30;欠发达国家,指数小于30一、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1、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1)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表4-3)在2003年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大约有52个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40%;其中,31个国家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24%;23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18%。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挪威等20个国家属于社会发达国家,西班牙等33个国家属于社会中等发达国家,泰国等17个国家属于社会初等发达国家,中国等61个国家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根据社会现代化的信号指标(城市化、农业劳动力比重、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和大学普及率)综合判断,挪威等8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发展期,法国等15个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巴西等17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过渡期,波兰等31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成熟期,中国等28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发展期,印度等13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乍得等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图4-1)。图4-1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坐标(2)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日本、荷兰、瑞士和澳大利亚;其中,前6名国家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100分。2003年有8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它们分别是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澳大利亚和韩国(韩国的社会现代化阶段与水平不完全协调)。这些国家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了世界前沿水平(表4-4)。(3)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差距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指标的水平差距,请参考第一章的社会截面分析。其次是社会现代化的阶段差距,世界社会前沿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有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图4-1)。其三是社会现代化的水平差距,国家社会现代化水平相差8到25倍(表4-5)。表4-4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指标和单位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高收入国家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116 103 101 100 99 95 100阶段发展期 发展期发展期发展期发展期发展期起步期社会进步指数(分)120 99 120 89 96 97 100社会适应指数(分)109 105 100 102 92 88 100社会转型指数(分)119 106 87 111 109 102 99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标社会进步指标预期寿命(岁)79807777787878婴儿死亡率()3374535成人识字率(%)99999999999999人均GDP(PPP)(国际美元)37670267503756231465271472761929570社会适应指标医疗服务(医生/千人)3.63.15.53.72.03.13.8公共教育费用/GDP(%)7.07.35.88.54.76.25.5汽车普及率(私人轿车/千人)417452495360389419443电话普及率(电话/千人)713736621669591492560社会转型指标城市化(%)76837885905980农业劳动力比重(%)4.02.32.43.31.45.64.0义务教育普及率(%)11314693129178126107人均电力消费(千瓦小时/人)23855147421218360245618153268693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标社会进步指标健康寿命(岁)72736970717172人均教育经费(美元)2633180419892526116014571440人均信息费用(美元)2480236533092224222321371972人均GNI(PPP)(国际美元)37910267103775031050276902746029580社会适应指标因特网普及率(用户/千人)346573551513423534377电视普及率(电视/千人)884965938859950679735人均能源消费(千克标准油)5843571879433675382468525395公共卫生费用/GDP(%)8.07.96.77.36.45.56.6社会转型指标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26262529263330大学普及率(%)74768163648666能源使用效率(美元/千克油)7.24.74.68.76.93.75.0移动通信普及率(手机/千人)909980543883841910708注释:义务教育普及率用中学入学率代替,部分国家的中学入学率数据包含职业培训表4-5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差距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最大值100 114 98 最小值12 10 4 平均值72 42 38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88 104 94 标准差27 28 28 相对差(最大值最小值)8 11 25 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0.37 0.67 0.75 (4)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追赶根据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变化,在20002003年期间,有75个国家相对水平提高。2003年与2000年相比,有75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上升,表明75个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有43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下降,表明43个国家社会现代化相对水平下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扩大;有13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没有显著变化,表明13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的相对水平没有变化。在20022003年期间,有65个国家相对水平提高。2003年与2002年相比,有65个国家综合现代化指数上升,有42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下降,有24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没有显著变化。在19902003年期间,仅有10%的社会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11%的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15%的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同时,6%的发达国家降级为中等发达国家(表4-6)。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地位的结构具有很大“惰性”,社会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地位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的概率很小。表4-6 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地位的转移概率(马尔可夫链分析)分组国家数发达中等初等欠发达国家数发达中等初等欠发达196019602003年转移概率197019702003年转移概率发达1688%6%6%1593%7%中等2129%24%38%10%1932%26%32%11%初等2520%48%32%147%86%7%欠发达552%15%84%623%13%84%198019802003年转移概率199019902003年转移概率发达2471%21%8%1794%6%中等3010%30%37%23%2615%23%50%12%初等166%88%6%2811%71%18%欠发达582%8%90%6010%90%注释:综合(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发达国家80,中等发达5080,初等发达3050,欠发达30事实上,在过去40年里成功追赶的国家不多。在19602003年期间,88%的发达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84%的欠发达国家仍然是欠发达国家。在19702003年期间,93%的发达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84%的欠发达国家仍然是欠发达国家。在19802003年期间,71%的发达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90%的欠发达国家仍然是欠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升级的概率为1016%,初等发达国家升级的概率为620%,中等发达国家升级的概率为1032%。如果说,发达国家是相对现代化的国家,那么,其他国家(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国家)就是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在过去43年里,相对现代化国家降级为非现代化的国家的概率约为12%,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升级为现代化国家的概率约为6%。(5)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非常显著,集中反映在五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指标发展的不平衡,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别很明显。其次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23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表4-7)。其三是社会现代化水平不平衡,国家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为20多倍。其四是社会现代化速度不平衡,有些国家快速增长,有些国家负增长。其五是社会现代化的地理不平衡,非洲仍然是最落后的地区。这与世界现代化的不平衡性是一致的。表4-7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分布和不平衡性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阶段过渡期成熟期发展期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澳大利亚、韩国起步期法国、德国、日本、荷兰、瑞士、加拿大、比利时、奥地利、新西兰、以色列、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爱沙尼亚、希腊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阶段过渡期巴西、墨西哥、新加坡、乌拉圭、捷克、黎巴嫩、阿根廷、科威特、智利、委内瑞拉、俄罗斯、斯洛伐克、匈牙利、葡萄牙、沙特阿拉伯、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成熟期波兰、斯洛文尼亚、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巴拿马、克罗地亚、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牙买加、南非、伊朗、马来西亚、萨尔瓦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阿塞拜疆、罗马尼亚、亚美尼亚、巴拉圭、土耳其、蒙古、菲律宾、津巴布韦、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刚果共和国、叙利亚发展期中国、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埃及、泰国、土库曼斯坦、纳米比亚、印度尼西亚、危地马拉、毛里塔尼亚、巴基斯坦、莱索托、喀麦隆、尼日利亚、摩尔多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斯里兰卡、赞比亚、科特迪瓦、加纳、海地、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马达加斯加、贝宁、安哥拉起步期印度、缅甸、越南、柬埔寨、莫桑比克、也门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泊尔、老挝、马里、孟加拉国、坦桑尼亚、中非传统农业社会乍得、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马拉维、厄立特里亚、几内亚、尼日尔、乌干达、卢旺达(6)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评价结果具有内部一致性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评价中,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相互显著正相关(表4-8),评价结果具有内部一致性。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12分到100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10分到114分,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4分到98分。31个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得分100分的国家,它们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51分到114分,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53分到98分。17个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为30分到40分的国家,它们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13分到22分,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从5分到15分。由此可见,三种社会现代化是相互关联的,三种社会现代化评价是相互补充和逻辑自洽的。表4-8 社会现代化评价三种指数的相关性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相关系数0.7730.8320.959相关显著性非常显著非常显著非常显著2、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1)2003年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评价结果首先,2003年有31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美国等31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阿根廷等21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9099分,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布隆迪等7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低于30分,距离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目标相差甚远。其次,2003年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非常不平衡。在131个国家中,处于第一次社会过渡期的国家有39个,成熟期的国家32个,发展期的国家28个,起步期的国家13个;还有10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时期。其三,不同国家预期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相差很大。在19902003年期间,2003年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100个国家中,有78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正增长。如果保持19902003年的平均年增长率,60个国家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时间从10年到100年以上;低收入国家平均需要34年,世界平均需要15年。其四,部分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在扩大。在19902003年期间,2003年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100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是负增长,它们距离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目标的差距在扩大。其五,2003年不同国家表现相差很大。在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中,2003年与2002年相比,卢旺达等15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下降,中国等13个国家世界排名上升,泰国等55个国家排名没有变化。(2)2003年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评价结果首先,2003年有23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有8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有15个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其次,2003年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非常大。挪威等6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100分,印度等33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低于20分。其三,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在扩大。在19902003年期间,有7个国家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是负增长,低收入国家平均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是负增长,它们距离世界社会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扩大。其四,不同国家达到2003年世界社会先进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相差很大。如果保持19902003年的平均年增长率,53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2003年的100分所需要的时间超过40年;世界平均需要79年。其五,2003年国家表现相差很大。2003年与2002年相比,巴西等42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下降,中国等39个国家排名上升,法国等28个国家没有变化。(3)2003年世界综合社会现代化评价结果首先,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明显。2003年有13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90分,它们依次是挪威、美国、瑞典、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法国、瑞士、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乍得等20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低于10分。其次,2003年国家社会现代化指标的表现非常不平衡。2003年没有一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表明没有一个国家全部12个指标都达到参考值(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社会指标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三,2003年国家表现差别明显。2003年与2002年相比,希腊等42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下降,中国等22个国家的排名没有变化,印度等46个国家的排名上升。二、1950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20世纪后50年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部分国家完成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并先后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部分国家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但已经引进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同时有些国家社会现代化出现负增长和倒退,有些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我们对过去53年的社会现代化进行了评价,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评价(1950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评价(19702003)和综合社会现代化评价(19702003年)。1、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1)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方向发生重大转折在第一章社会时序和截面分析时发现,20世纪后50年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转折时期,发达国家社会现代化,从城市化到郊区化、从工业劳动力比重上升到比重下降、从物质社会到非物质化社会(服务社会和信息社会)、从普及义务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从环境污染到绿色环保等。过去53年社会现代化评价,同样证明了这一革命性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发达国家和部分中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劳动力比重,先后发生连续下降(图4-2)。 发达国家和部分中等发达国家的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先后发生连续下降(图4-3)。 发达国家郊区化快速推进,部分国家郊区化超过50%,部分国家城市化率下降。 发达国家信息化和知识化快速推进,因特网普及率和大学普及率都已超过50%。 发达国家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快速发展,能源效率2002年比1970年提高412倍。(2)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在过去50年里,世界社会现代化取得巨大进展。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从0个上升到31,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从0个上升到23个(图4-4)。图4-4 1950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3)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在过去53年里,不同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阶段性,比较落后的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表4-9)。表4-9 1950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个数)社会现代化的阶段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0120022003过渡期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成熟期发展期0025788起步期0012317151415过渡期61420243639383939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成熟期161218363435333231发展期203329272827282828起步期111718221714131313传统农业社会63025181510101010国家样本数(个)59106110127130125122122122从1950年到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在19501960年,走在世界社会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或过渡期,最不发达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在19701980年,走在世界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最不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在20002003年,走在世界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达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最不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4)过去3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在波动在19702003年期间,乌拉圭等40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下降,低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下降,这些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扩大。在过去33年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国际差距在波动(表4-10)。表4-10 1970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197019801990200020022003197019801990200020022003最大值61 75 86 108 112 114 100 100 100 98 98 98 最小值0.6 3 4 9 11 10 4 4 4 3 4 4 平均值20 27 30 37 41 42 36 44 38 36 37 38 极差60 72 82 99 101 104 96 96 96 95 94 94 标准差15 19 20 26 27 28 29 30 28 28 28 28 相对差100 23 20 12 10 11 26 26 27 32 26 25 变异系数0.74 0.70 0.67 0.69 0.67 0.67 0.81 0.70 0.72 0.78 0.75 0.75 (5)过去53年不同国家社会现代化的表现差别非常大在过去53年里,不同国家社会现代化的表现相差很大。这种差别既反映在每年的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变化上,更体现在国家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级别的变化上。有些国家从社会发达国家降级为中等发达国家,有些国家从社会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有些国家从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有些国家从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社会发达国家。在19502003年期间,国家社会地位变化发生了114次,其中,升级58次,降级56次(表4-11)。在19602003年的43年里,社会现代化地位升级国家20个,降级国家20个(表4-12)。表4-12 19602003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地位发生升降的国家升级的国家降级的国家国家1960年分组2003年分组国家1960年分组2003年分组日本中等发达发达保加利亚发达中等发达芬兰中等发达发达俄罗斯发达初等发达意大利中等发达发达阿根廷中等发达初等发达新加坡中等发达发达乌拉圭中等发达初等发达爱尔兰中等发达发达乌克兰中等发达初等发达以色列中等发达发达委内瑞拉中等发达初等发达爱沙尼亚初等发达中等发达罗马尼亚中等发达初等发达立陶宛初等发达中等发达牙买加中等发达初等发达斯洛伐克初等发达中等发达智利中等发达初等发达葡萄牙初等发达中等发达巴拿马中等发达初等发达韩国初等发达中等发达黎巴嫩中等发达欠发达马来西亚欠发达中等发达蒙古中等发达欠发达沙特阿拉伯欠发达初等发达塔吉克斯坦初等发达欠发达摩尔多瓦欠发达初等发达巴拉圭初等发达欠发达土耳其欠发达初等发达萨尔瓦多初等发达欠发达叙利亚欠发达初等发达摩洛哥初等发达欠发达多米尼加欠发达初等发达洪都拉斯初等发达欠发达尼加拉瓜欠发达初等发达玻利维亚初等发达欠发达伊朗欠发达初等发达加纳初等发达欠发达危地马拉欠发达初等发达斯里兰卡初等发达欠发达(6)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过去53年里,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结构比较稳定(表4-13);但1970年和1980年社会欠发达组国家数量减少。例如,1960年的16个社会发达国家,到2002年有14个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只有2个国家下降(保加利亚下降为中等发达国家,俄罗斯下降为初等发达国家);1960年的55个社会欠发达国家,到2003年有46个仍然是欠发达国家,只有9个国家升级(沙特阿拉伯、摩尔多瓦、土耳其、叙利亚、多米尼加、尼加拉瓜、伊朗和危地马拉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马来西亚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7)不同国家预期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差别很大在过去40年里,不同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增长率差别很大,发展中国家预期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相差很大。在19902003年期间,大约有16个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是负增长,目前无法预测它们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根据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正增长国家的增长率,可以大致推算它们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表4-14)。(8)过去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与现代化显著正相关在过去50年里,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显著正相关,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显著正相关,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显著正相关(表4-15),显示世界社会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是显著正相关的。当然,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以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例,2001年有104个国家社会现代化指数分别高于现代化指数128分,23个国家社会现代化指数分别低于现代化指数111分;其中,57个国家现代化指数与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差值在10分以上。所以,社会现代化评价是有意义的,可以补充甚至修正现代化评价结果的社会客观性。在过去50年里,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一次经济现代化指数显著正相关,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二次经济现代化指数显著正相关,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显著正相关(表4-15)。这说明,现代化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社会领域的变化、经济领域的变化、国家整体现代化,都是相互耦联的,但它们是不同步的。2、19502002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19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的战后重建时期。世界社会进步大大加速,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1950年,在参加评价的72个国家中,美国等4个国家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中国等6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同时,若干民族和地区仍然是原始社会。1950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1950年,美国等4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90分,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达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其三,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水平。在72个国家中,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瑞典、瑞士、丹麦、挪威、以色列;经典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中国、赞比亚、肯尼亚、海地、马拉维、乌干达、韩国、博茨瓦纳、马里、埃塞俄比亚。其四,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1950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得分为98分,最低得分为2分;绝对差距为96分,相对差距为51倍。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1950年,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美国等16个国家达到第一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芬兰等20个国家处于发展期,印度等11个国家处于起步期,中国等6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表4-16),数百个土著民族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里。(2)196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黄金时代。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欣欣向荣,发达工业化国家内部孕育着转变的躁动。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1960年,在参加评价的117个国家中,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2%;中国等3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约占28%;同时,数百个土著民族仍然是原始社会。1960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1960年,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美国和英国等14个国家已经达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其三,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水平。在117个国家中,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美国、新西兰、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英国、瑞士、丹麦、比利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中非、老挝、越南、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布隆迪、乍得、卢旺达、马里、埃塞俄比亚。其四,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1960年经典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得分为5分;绝对差距为95分,相对差距为18倍。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辽宁沈阳综保区陆港建设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毕节市金沙县兴旺粮油储备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港拖轮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福鼎市福鼎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招用工信息2025年第86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松北区卫生健康局招聘乡村医生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6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州市仓山区劳务派遣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绍兴滨海新区国有企业第一批招聘拟录用人员(一)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6月山东临沂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级子公司招聘管理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字货币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事故隐患重点排查事项清单(参考模板)
- 《公共机构建筑机电系统调适技术导则》
- 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面试
-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生涯发展报告
- 企业活跃度分析报告
- 管理学原理说课课件
- 关于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协议书
- 梦想课程《去远方》(版)分享课程
- 2023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681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