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 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双流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和成效近年来,双流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成都市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2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连续8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并成为2008年四川唯一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的县,在全国的排名由2007年的37位上升至35位,跃居中西部第一;在同时公布的中国西部百强县排名中,双流蝉联冠军,继续位居第一。一、主要做法(一)坚持“三个集中”原则,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按照“全域双流”的理念和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要求,把城乡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策划和规划。面向国际国内借脑借智,邀请澳大利亚PDI国际设计咨询公司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专业机构,并建立城乡群众参与规划的激励机制,对双流进行高水平规划,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风貌设计、产业布局及各类专业规划等6大类30余项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基本实现了双流1067km2城乡规划满覆盖,为双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严格按规划推进双流建设和发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落,不按规划发展的事情坚决不做”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按规划发展、依法发展、科学发展。(二)全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建好载体促集中。2005年以来,倾力打造了21km2的西航港开发区“一区两园”(已完成13.1km2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在对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进行高水平规划的基础上,全面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建设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新型工业发展平台。目前,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共引进项目113个、协议投资159亿元,亩平投资强度约160万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870亿元、亩平税收约20万元、年税收约30亿元。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两年建成4km2的蛟龙工业港,聚集企业440家,成为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区。二是完善政策促集中。按照集中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会审管理办法,禁止镇、村与企业擅自签订招商引资协议,从源头上确保了工业集中发展;实施项目会审制度、“六不”调控措施(即规划不审批、立项不审批、报建不审批、土地不提供、电力不保证、资金不支持),并出台招商引资“全分一奖”政策(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税收、工业增加值全部计入引荐镇,并对达到投资强度的项目按占地实行5000元/亩奖励),鼓励镇(街道)向工业集中发展区引荐项目,强力推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同时,对整合后工业集中发展区之外的老工业企业,按照“承认现状、控制规模、限制发展、逐步调整”的思路,制定出台规划区外工业企业搬迁办法,通过规划调整、政策激励,推动了规划区外的工业企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三是优化结构促集中。按照成都市“一县一园区、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布局,依托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及蛟龙工业港,加快培育光电光伏、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先后引进天威新能源、碧晶科技等总投资近百亿元的光伏光电项目,光伏光电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同时,深入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已有国栋、川开两家企业销售收入过20亿元,嘉里粮油销售收入过10亿元。四是提升服务促集中。积极开展创建全国一流投资软环境活动,在全县上下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在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及蛟龙工业港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以及公安、国税、地税等工作服务点,对企业和项目实行贴身服务;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重大产业化项目人盯人负责制和项目代办制,坚持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业集中发展区现场办公会,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三)分层次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加快城镇建设,吸引农民集中。立足城乡统筹,着力构建以东升、华阳“两城”为龙头,以市级重点镇(区域中心镇)、一般场镇为支撑,以中心村、聚居点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加快完善城乡交通、电力、供水、供气、光纤、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了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为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加快建设城镇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目前全县已完成新居工程46个、面积263.8万m2,安置农民1.45万户、4.04万人;农村新型社区15个、面积121万m2,聚居农民5437户、1.99万人。二是完善政策配套,鼓励农民集中。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的意见,采取农村宅基地置换统建安置房、对购买城市商品房予以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在全县范围内有序向城市、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三是加强培训就业,促进农民集中。设立农民增收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农民转岗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向市民转化。目前累计培训24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近20亿元。(四)加快推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启动实施“3+20”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计划,在重点抓好昆山都市农业园区、新兴特色蔬菜基地园区和蛟龙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大县级农业园区的基础上,2008年启动20个5000亩以上镇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质量推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同时,通过建基地、强龙头、兴标准,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已建成全世界最大的优质枇杷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西部地区最大的杨梅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小家禽生产基地;全县获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分别达38个、28个、23个,“双流枇杷”、“双流冬草莓”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71家,其中市级35家、省级2家、国家级1家。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对接融合。2005年以来,先后修建了对接成都主城区的13条城市干道,完成了连接丘区10个镇的东山快速通道等道路建设,启动实施镇村道路畅通工程,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大交通格局。实施镇镇通岷江自来水工程,在四川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镇镇通天然气工程、农村沼气化工程,解决了13个镇(街道)、近13万户城乡居民的用气问题,近10万农村群众用上了清洁能源。加快建设城乡供电网络,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城乡道路联网、电力供应同网、供水供气并网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三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2005年以来,双流县采取自上而下的层层宣传发动、政策导向和自下而上的自愿申报、层层竞争淘汰,镇党委会和县委常委会优选确定的方式,先后确定并启动45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是否参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怎么建设新农村、如何管理新农村让农民做到“三个作主”。同时,注重将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理、拆院并院相结合,统筹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用地问题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促进农民转移转化。通过三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双流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永安镇白果村被确定为国家建设部及四川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三星镇南新村被列为农业部在川联系点,金桥镇昆山村、彭镇羊坪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双流县新农村建设经验先后6次在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上作交流。(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为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提供条件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2006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扶农惠民“三大工程”、十大惠民行动和九大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一是在学有所教方面。在中央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提前免除了全县中小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信息技术费,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义务教育。实施帮困助学工程,让5万名家庭困难学生走进学堂,确保了无一名双流籍学子因贫失学。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二是在劳有所得方面。积极推行“两免四制”(即双流籍劳动力终身免费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登记实名制、就业责任制、服务全程制、效果公示制),开通就业援助热线,对符合就业条件的劳动力,承诺48小时内解决就业岗位。三是在病有所医方面。在成都市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在全国率先设立500万元重大疾病救助专项基金、100万元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助基金,切实解决了城乡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看大病难的问题。四是在老有所养方面。积极探索开展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对全县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星级服务;建立80岁以上老人长寿生活补贴制度,让双流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在住有所居方面。实施了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城市廉租房建设工程,让8万名城乡低收入群众住进了新居。此外,双流县还对农业水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启动实施城乡公交“一元通”,加快推进城乡文体设施建设,让城乡群众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动力在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进程中,十分注重系统思维,着力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为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增添动力和提供保障。一是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为抓手,致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发展软环境。建立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以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依托的便民服务体系,并率先在成都市完成行政部门的决策、执行、监督“小三分”改革,精简了审批程序,提高了服务效率,连续四年投资软环境名列成都市郊县第一。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实行每月一次的常委工作交流会和每周一次的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工作交流会,优化县领导公文处理流转程序,加快了工作节奏,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重点工作县领导负责制,把全县工作分为一二三类重点,将县四大班子领导科学合理分工,成立重点工作指挥部和领导小组,科学分解目标,层层传递压力、落实责任,形成了县级领导围绕重点抓突破、部门竞相服务、镇镇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同时,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撤镇组建了西航港等4个街道,着力理顺农业、发改、规划等部门职能,进一步优化了统筹城乡发展管理机制。二是以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为重点,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先后组建了西航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15家国有投融资公司,运用市场化手段融资28亿元,带动社会资金上百亿元投入全县建设与发展。积极探索城市经营新模式,通过精心策划和规划,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区域价值。建立市场化建设和投入机制,引入民间资金建设工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如双流县蛟龙工业港采取市场化建设、管理、经营方式,吸引民间资金28亿元,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引进企业440家,形成一座常住人口达5万人的新兴工业小城镇。三是以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为核心,着力解决“地从哪里要”。认真开展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试点工作,制定了12项节约集约用地机制,采取出台投资强度标准、限制建设花园式工厂、鼓励修建多层厂房、建设农民电梯公寓等措施,促进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通过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实现了政府监管与农民主动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了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将拆院并院(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土地整理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综合解决了城市化、工业化的用地难题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四是以健全创业促就业机制为关键,着力解决“人往哪里去”。2005年8月,在双流县委十届五次全会上作出了启动全民创业计划的决议,出台了鼓励自主创业的配套政策,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倡导“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创业户2500余户,有526户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中小企业,发展回乡创新业典型示范户788户,许许多多的劳动者成为了创业者,带动了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同时,将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引资、坝丘联动、集中居住区建设、社会化培训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县内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共吸纳本县25万余名劳动力就业。二、取得的成效(一)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县工业集中度达50.1%,比2004年提高27.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9个百分点;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达37.6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1.26%,比2004年增加24.71万亩,年均增加8.24万亩;城市化率达43.6%,比2004年提高7.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4个百分点。2008年16月,全县工业集中度达63.9%,比2007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达41.99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9.66%,比2007年增加8.4个百分点。(二)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质量不断提高、后劲持续增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19亿元,比2004年增长62.69%,年均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69亿元,比2004年增长107%,年均增长29.2%。全口径财政收入77.77亿元,比2004年增长475%,年均增长7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6%,比2004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6.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61.98亿元,比2004年增长790%,年均增长107.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0%,比2004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6个百分点。全口径税收收入32.29亿元,比2004年增长179%,年均增长4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1亿元,比2004年增长183%,年均增长41.4%。2005年2007年引进和实施项目1141个,引资到位526.2亿元,其中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6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2007年成功引进了总投资达54亿元的天威光伏新能源项目,有效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活力。2008年16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6.55亿元,同比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59亿元,增长34.5%;全口径财政收入70.29亿元,同比增长188.3%;地方财政收入59.61亿元,同比增长248.9%;全口径税收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9.5%。(三)城乡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79元,比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详解(精练)
- 年产200kt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2025玛纳斯县司法局招聘编制外专职人民调解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下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在智能工厂设备智能调度中的应用报告
- 合作学习: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创新与突破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企业燃气充值管理办法
- 食材库房防霉防潮卫生管理措施
- 腹透患者的饮食管理
- 人工智能辅助药物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门诊部护理质控
- 财务部实习生聘用合同模板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招聘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基金从业资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讲义
- 社会法课件教学课件
- 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安全转运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