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澄海莲上中学李瑞娇美感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以美育人。它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改变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实践能力。因此它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是以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为其特征的。所以语文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体验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美,培养学生感性的心灵,真挚的情感并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正因为如此,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纵观中学语文“新课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美感因素;这里有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这些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的美育因素蕴涵十分丰富,因此教师要以敏锐的目光和感性的心灵去发现文章中的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发现、感悟、体验文章中的美,实现与作品同悲同喜,与作者同愁同乐。从而陶冶学生纯洁的心灵,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 一、感受自然美,陶冶心灵自然界中的优美风光,最能使人产生愉快轻松的心境。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美文,正是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的心灵写照。文中那徐来的清风,皎洁的月光,拂水的柳丝,灿烂的春花,多娇的江山等美景,使人的神经系统处在一种柔和平衡的状态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为学生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通过美的景物,在美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情感。春一文描写了江南的春天。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山中访友在童话般的世界中,那“山中的众朋友”一个个向你走来,与你互诉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课文中那些大自然的美景,寄寓着作者真挚的情感,象征着作者高洁品格,因此能够给学生以陶冶。像这样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自然美,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要实现这一目的,朗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学习听潮一课,我把课文分成几个画面指导学生朗读,读“海睡图”,应以轻柔、舒缓的语气,并且带着丰富的联想,读着读着仿佛能够感受到大海真的“睡着了”,连你也仿佛进入海的酣梦之中。读“海怒图”,应该情绪高昂,以急促的语气、高昂的语调,引导学生想象海浪阵阵拍打岩石的动态、声响,想象千军万马混战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朗读,使作品在学生眼里已经不是被解说的对象,而是一种融进自己情感的创造性审美活动了。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美有更深刻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春一文,描绘了春天生气盎然的景象,我把有关“春”的图片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一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激发青春美,憧憬未来“那些过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童年生活如潺潺流水般离我们渐渐地远去,童年成了一支难忘的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让学生充分了解他人特别是名人的成长足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从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我”对爸爸的回忆中有欢乐,也有感伤;有爸爸的严厉责罚,也有他的绵绵爱意。当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长大了。又如丑小鸭以童话形式,告诉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持“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努力追求,最终是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在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正在长大。三、感悟平凡美,熏陶情感“情动方能辞发。”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除了自然美之外,还有真挚的人情美。那是作者在生活体验中的感受,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或是快乐的,或是悲伤的;或是平淡的,或是激昂的世态冷暖,人情世故,都在作品中有所体现。通过学习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感悟人情美,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在鲁迅先生笔下的连真名实姓都不为人所知的保姆阿长;杨绛先生与蹬三轮车的车夫老王之间的交往、朱自清泪光中那个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的父亲这些在生活中没有出众的相貌,没有英雄般的事迹的普通人、平凡人。当我们走近他们时,就会慢慢发现或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善良、淳朴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实现情感的迁移。可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让学生学会关注普通人,关注弱者。使学生真正从心灵上得到启发,受到感染,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四、体会民间美,发现艺术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几乎每一件都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各有不同。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各课中,沈从文用他那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云南的民歌演唱情景,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自然、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汪曾祺则让我们看到了高邮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热闹,让人不禁想起了赛龙舟、吃粽子。冯骥才用他那弥漫着浓浓津腔津味的语言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形象。我们仿佛看到了熙熙攘攘的天津卫码头。教师应当注意利用本地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课外,去发现那蕴藏在民间的瑰丽艺术。五、品悟哲理美,塑造人格古人说得好“文以载道”。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具有深刻的哲理,教师要敏锐地把它挖掘出来,利用这一资源,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因为学生是最具塑造性的,教师言教、身教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人生中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厂”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对生命的珍爱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教师就要把这一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生动化,那就需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事例。这样枯燥的道理形象化,生动化之后,就利于学生理解,学生感触也就更深,也更利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小说节选热爱生命中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物”在荒原上展开了一场互相猎取对方生命的生死搏斗。淘金者最终咬死了狼,靠着顽强的求生意志让生命重新放射光彩。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帮助学生领悟应当“敬畏我们的生命,相信我们的生命,享受我们的生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时间,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美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热爱,让他们感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情趣,使其充满着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在此基础上,美感教育应着重于使学生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课件
- 新解读《DL-T 790.461-2010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 第4-61部分:数据通信协议 网络层 无连接协议》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4年电工考前冲刺测试卷附答案详解【B卷】
- 2024年执业药师常考点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花岗石合同(标准版)
- 物业开发合同(标准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学习笔记
- 吉林省临江市北师大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强化训练(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与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报告
- 24h药房温湿度记录表
- 药食同源培训教材课件
- 《战略的本质》读书分享
-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课件
- 材料化学纳米材料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角度谈初中物理教学课件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 DB32-T 3751-2020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高清现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最新版(示范文本)(GF—2021—0201)
- 苹果电脑的发展史ppt课件
- 北京中考英语词汇表1600词汇+词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