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教师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教师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研究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要在分析职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本人从事农村教育工作三十余年,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思想状况有着较为深刻认识, 现概述如下:一、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中的主流思想1、志存高远, 爱国爱教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立足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以培育人才, 发展先进文化, 推进社会进步为已任。把自己的命运始终和祖国命运连接在一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默默无闻的工作, 他们是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的宣传员, 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坚决拥护,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砖瓦。2、热爱学生, 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为宗旨。关心、尊重、爱护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 耐心引导, 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班主任, 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毅力, 和学生打成一片, 从身体、心理、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可谓呕心沥血。3、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 对学生不仅注重言教, 更注重身教, 言行举止, 无不成为学生的楷模。他们以师德师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4、学高为师, 终身学习教师1 小时的课堂教学, 至少要有7- 8 小时的课前准备。同时, 社会时代在进步, 教师的知识也得经常更新。他们深深懂得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 牢固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5、安于清贫, 乐于奉献尽管存在着诸多社会不平等现象, 他们却能坚守着校园这片圣地, 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乐园, 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安贫乐教, 默默奉献。他们领着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 却干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二、 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状况的消极思想1、功成名就后的松懈心理部分老教师曾有过辉煌的过去, 曾经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绩, 已经被评为中学一级或高级老师。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奔头了, 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在已有的成绩上睡大觉, 不思进取, 产生了松懈心理。有时还美其名曰: 让青年教师锻炼锻炼。岂不知教书也同样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现代社会, 千变万化,稍有不慎便会被历史所抛弃。2、 缺乏进取心的应付心理少数农村中小学教师, 对我国的教育现状认识不足, 缺乏危机感,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得过且过。他们每天上着自己的几节课, 按部就班, 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凡事应付, 工作十分被动, 很少主动去探求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很少去探索管理班级和学生的新路子。没有把教书育人看着是自己一生的事业。目的不明确, 糊糊涂涂过日子。3、因待遇不公产生的失衡心理近年来, 尽管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有所提高, 但相对于其它行业却相差甚远。在教育系统内部, 不同级别, 不同地域的学校差别也很大。同样是教书育人, 工作一样干, 所教年级功课也一样, 而待遇却相差悬殊, 同工不同酬。凡此种种, 在商品经济时代, 部分教师思想变得浮躁, 失去了心理平衡。4、长期重复性工作产生的厌烦心理有人把教师比着渡船, 有人把教师比着园丁,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或许谁都有个打盹的时候。农村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长期处于一种不变的状态, 也会产生厌烦心理。特别是经过自己的努力, 成绩不突出时, 更易产生这种心理。5、教师地位没有真正提高的自卑心理毋容否认,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的重教意识大大提高, 尊师重教观念深入人心。但农村的重教意识还不是太强。家长这么说的, 学生读书成绩好, 是他儿子聪明, 学生成绩差是教师没教好。尽管不是普遍现象, 但至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6、不安于现状, 以教师为跳板的跳槽心理有一些学校被冠以公务员的摇篮的美名。事实也是如此, 本人所在的学校近几年来有十多位教师考取了各级公务员。这个事实反映了部分年轻教师以教师为跳板, 不安心教书的跳槽心理。三、产生消极思想的原因1、农村中小学的精神生活匮乏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艰苦, 很难有完备的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教师的娱乐生活十分简单。很多教师都向往城市生活的丰富与精彩, 千方百计往城里调。教师长年绷紧的弦很难有效的得以放松。2、新形势下教师的职业压力大据有关研究表明, 我国中小学56. 9%的教师有倦怠感, 68.1%的教师存在心理压力沉重, 因此, 教师被看着是一项压力很大的行业。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体系中, 考试压力是当代教师最大的压力。一方面影响教师自身的生存, 另一方面关系到他们的荣誉和面子。近年来国家试图改革考试制度, 以此来缓解这种压力, 效果不明显。3、教师承担除教书育人之外的事项太多除教书育人之外的事项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大, 难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4、调适不良思想的方法要加强师德教育, 注重自我调控。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创造最佳环境。加强人文关怀, 减轻教师压力。 要解决实际问题, 切实提高待遇。四、对教师不良思想的调适措施 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 虽不是主流, 但却隐潜着严重的危机, 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 我们必须确立生存意识, 把长期干扰教育、抑制教师的一些问题逐步加以解决. 1、抓好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当前应着重抓好“ 四个结合”: 第一、把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同各项方针政策教育结合起来,确立无产阶级教育观;第二、把奉献精神教育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第三、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第四、把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同搞好人才流动结合起来,提高师资管理水平。2、树立“ 优先” 观念, 落实教育的越略地位。坚决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各级党政领导乃至全社会都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 基础” 位置和“ 优先” 地位, 真正把加强教育同加强农业、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放在同等位置. 只有树立这种观念,才能克服教育不到位的倾向, 从而形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的社会共识。二次大战后, 日本为什么能够在废墟上腾飞起来? 它成功的经验就在于“ 勒紧裤带办教育”。3、增强“ 光荣” 感, 以教师法为有力武器, 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 这就需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法令和制度作保证, 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照, 同时也要发掘教育自身的潜力, 切实为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办一些实事, 绝不能鼠目寸光, 只把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停留在口头上, 光腻空话, 不办实事, 要逐步消除“胞体倒挂” , 使教师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实践中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在四化建设中自身的价值, 使教师这一职业真正成为人们最羡慕的职业。4、 强化“ 效应” 意识, 改革僵化的管理体制。教育界出现的种种危机, 尤其是教师的改行, 我们要正确对待, 要看到教育总的形势是好的, 在发展, 在前进。教师群体绝大多数是积极进取, 无私奉献, 甘做人梯的。关键的问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