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业生化膜分离操作规程_第1页
宏业生化膜分离操作规程_第2页
宏业生化膜分离操作规程_第3页
宏业生化膜分离操作规程_第4页
宏业生化膜分离操作规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业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膜分离氢气提纯系统 设备操作说明书 大连迈泰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12 09 2 目目 录录 1 膜法氢气回收系统简介 3 2 设计依据 3 2 1 进气工况 3 3 工艺流程说明 3 3 1 工艺流程示意图 4 3 2 工艺流程说明 4 4 系统运行 5 4 1 开车前的检查 5 4 1 1 机械设备部分 5 4 1 2 管道部分 5 4 1 3 电气和仪表 5 4 2 氮气置换 6 4 2 1 预处理系统 6 4 2 2 膜分离器 6 4 3 开车步骤 7 4 3 1 预处理开车 7 4 3 2 膜分离器开车 8 4 4 停车步骤 9 4 4 1 正常停车 9 4 4 2 联锁停车 9 3 1 膜法氢气回收系统简介膜法氢气回收系统简介 膜法氢气提纯技术是利用特殊制造的膜与原料气接触 在膜两侧压差驱动 下 气体分子透过膜的速率不同 渗透速率快的气体在渗透侧富集 而渗透速 率较慢的气体则在原料侧富集 从而达到氢气回收的目的 目前 气体中氢气回收技术主要有深冷 变压吸附 PSA 和膜法分离三种 这三种分离方法都适于从含氢混合气中分离和提浓氢气 三种方法各有所长 也各有其短 与深冷法和变压吸附法相比 膜法分离有以下优点 1 分离是物理过程 没有相变 利用原料气的压力进行分离 能耗低 2 无运动部件 操作简便 使用寿命长 3 设备结构紧凑 占地面积小 4 操作弹性大 5 经济效益显著 投资回收期短 从 80 年代以来 膜法气体分离技术迅猛发展 膜法氢气回收技术现已经广 泛应用于化肥和石化行业含氢尾气中氢的回收 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本设备是以甲方提供的进气工况条件和产气要求的指标为基础来进行设计 的 2 1进气工况进气工况 项目单位数据 气量Nm3 h2000 5300 压力MPa G2 3 温度 40 CO mol 0 1 H2 mol 95 9组成 N2 mol 3 4 CH4 mol 1 3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说明 3 1 工艺流程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 本设计采用的流程如图 3 1 所示 氢气 尾气 膜分离器 加热器 聚 结 过 滤 器 原料气 图 3 1 膜分离氢气提纯工艺流程简图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见 MTC 12 03 S G 01 3 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说明 生产系统送来的原料气以 40 的温度和 2 3Mpa G 的压力进入膜分离系 统 首先经过聚结过滤器 X101 把原料气中夹带的雾滴除去 进入加热器 E101 将原料气加热到 50 左右 以保证进膜前的气体远离露点 否则冷 凝下来的液滴会凝聚在膜分离器的纤维表面 从而影响膜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甚至对膜造成损害 加热器采用套管式热交换器 原料气走管程 蒸汽走壳程 原料气的温度通过调节阀 TV101 调节蒸汽的流量来控制 为了安全起见 在加 热器之后 进膜前的管路上设有高温报警联锁停车控制回路 TICSA 101 原料气经过加热器加热后 进入膜分离器 M101A D 该膜分离器内部装 5 填中空纤维膜丝 原料气从下端底面进入膜分离器 在纤维芯侧 在恒定压差 作用下 氢气以较快的速率透过纤维膜丝 在壳程与纤维芯侧得到富氢产品 称为氢气或渗透气 扩散速率较慢的组分则滞留在纤维芯侧 称为 尾气 进 入 PSA 进入和离开膜分离系统的气体流量由原料气流量计 FT 101 及尾气流 量计 FT 102 测量显示 操作时可通过手动设定 PICSA 101 的压力及尾气调 节阀 PV 102 的阀位来调节氢回收率 渗透气中的氢浓度和进入 PSA 的压力 4 系统运行系统运行 4 1 开车前的检查开车前的检查 4 1 14 1 1 机械设备部分机械设备部分 4 1 1 1 检查各设备的进出口管线是否安装正确 4 1 1 2 检查设备是否已经固定在基础上 4 1 24 1 2 管道部分管道部分 4 1 2 1 检查各管路 管件的连接是否正确 与外界管道是否正确连接 4 1 2 2 安全阀 调节阀已经正确安装在系统中 4 1 2 3 各手动阀门的启闭正常 止回阀方向正确 4 1 2 4检查仪表气源管路 确保所有调节阀的气源线均已经安装完毕 4 1 2 5安全阀的启跳点 已由生产厂调好 但建议在车间对其启跳点再校验 一次 再次安装安全阀时必须小心注意其位置 不要安错地方 并从 此次开始就要填写维修周期表 4 1 2 6 对所有调节阀进行行程调整 检查动作的满量程及方向 4 1 2 7 关闭膜分离器进气阀 V2 V3 尾气出气阀 V9 氢气出气阀 V6 以 及膜前 后所有阀门 以保护膜分离器 用氮气对其他管线进行试漏 4 1 2 8 预处理系统管线试漏完毕后 用不含原料气的纯净氮气对膜系统管线 试漏 试漏过程中注意管线的压力等级 4 1 2 9 将所有阀门置于关闭位置 6 4 1 34 1 3 电气和仪表电气和仪表 4 1 3 1 所有用电设备及仪表均已经上电 并做好静电接地 电气阀门定位器 都接上仪表空气 4 1 3 2 确认所有仪表正确安装 并已经调试完毕 各报警点和联锁点设定在 合适的位置 检查现场压力表是否完整无缺 4 2 氮气置换氮气置换 确保整个系统在引入任何工艺气体之前 或在与大气相通之前必须用氮气 彻底置换 并按以下步骤进行 4 2 14 2 1 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 4 2 1 1 检查并关闭膜分离装置的所有工艺阀门 排净阀及放空阀 4 2 1 2 打开仪表切断阀 所有压力表阀打开后 压力指示为 0 确保系 统完全泄压 4 2 1 3向系统送氮气 打开 V15 V16 待预处理系统升压至 1 0MPa 时 关 闭氮气供应管路上的截止阀 V15 V16 停十分钟 4 2 1 4慢慢打开放空管线 VT102 上的阀 V26 待系统压力接近零时关闭 4 2 1 5用氮气重复升压 降压 对系统进行置换 重复上述操作 直至置换 排出气体中氧含量低于工厂标准 一般需三次升压 降压操作 4 2 1 6要置换聚结过滤器底部管道 打开截止阀 V18 V21 及 LV101 4 2 1 7当需要泄压时 通过 VT102 上的阀 V26 泄压 4 2 24 2 2 膜分离器膜分离器 4 2 2 1打开进膜气体旁通管线上的节流阀 V2 再打开膜前 后阀门 V4 V5 V7 慢慢打开注氮阀 V15 V16 向膜分离器送氮气 确保氮确保氮 气中不含原料气气中不含原料气 对膜分离器的升压速度不要超过 0 3MPa min 当 膜分离器压力接近 1 0MPa 时 关闭 V15 V16 停十分钟通过渗透气 放空阀 V27 泄压 注意缓慢泄压 防止膜分离器内压力突升突降注意缓慢泄压 防止膜分离器内压力突升突降 4 2 2 2重复上述操作 直至置换合格 4 2 2 3当膜分离器的置换完成后 除仪表切断阀外 所有阀门关闭 7 4 2 2 4关闭去预处理的氮气管线的截止阀 V15 V16 4 2 2 5除维修要求外 预处理及膜分离器可处于氮气压力保护下 当需要泄 压时 通过渗透气至放空管线 VT103 上的阀 V27 泄压 注意缓慢泄注意缓慢泄 压 压 4 3 开车步骤开车步骤 在预处理的开车平稳后 温度 压力达到要求 方可切入膜分离器管线 投入运行 4 3 14 3 1 预处理开车预处理开车 系统用氮气吹扫 置换合格后 准备开车 开车步骤如下 4 3 1 1 确认与外界接口的管线联通且阀门开启 4 3 1 2 检查压缩空气管线 确保仪表用气 仪表空气压力 0 4MPa 4 3 1 3 关闭氮气进口阀门 V15 V16 4 3 1 4 关闭所有管线手动阀门和自动阀门 4 3 1 5 确认仪表的切断阀 表根阀 变送器的切断阀都已打开 4 3 1 6 确信处于膜分离器入口的闸阀确信处于膜分离器入口的闸阀 V3V3 和旁通阀和旁通阀 V2V2 是关闭的 是关闭的 重要 重要 4 3 1 7 打开过滤器排液口阀 V18 V21 蒸汽进口阀 V10 V11 V14 疏水器 前后切断阀 4 3 1 8 膜前放空阀 V26 稍开 4 3 1 9 稍开合成原料气进气阀 V1 开始对预处理系统进行升压和升温 4 3 1 10 对预处理的升压和升温操作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手动给定 PICSA 101 和 TICSA 101 的设定值 系统压力和温度稳定后再增加设 定值 PICSA 101 设定值应以较小的幅度逐步增加 控制升压速率不 超过 0 3MPa min TICSA 101 的温度设定值也应以较小的幅度逐步增 加 以免系统超温 4 3 1 11 对预处理的升压和升温操作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 手动给定 PV 101 和 TV 101 的阀位 在控制室将预处理压力设定值设为 2 3MPa G 膜前温度设定值设为 50 PV 101 TV 101 控制方式 设为手动并给定较小的阀位 控制升压速率不超过 0 3MPa min 8 4 3 1 12 设定过滤器液位设定值为 40 同时将控制方式置于 自动 4 3 1 13 观察过滤器上的差压值 PDIA 101 为 0 01 0 015MPa 随着过滤器工 作时间的变长 差压值会逐渐的增大 当差压值超过 0 1MPa 时 证 明过滤器性能不好 有堵塞状况 此时应该停车清洗或更换过滤器滤 芯 4 3 1 14 检查所有设备及仪表 疏水阀工作是否正常 4 3 1 15 调节预处理放空阀 V26 开度 建立原料气流量 4 3 1 16 打开过滤器底部排放阀 V28 观察在预处理开车阶段 原料气是否干 净 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决定过滤器底部排放阀 V28 的开 闭状态 4 3 1 17 一旦预处理部分的原料气压力建立起来 并且温度也达到了设计要求 各项指标都平稳 这时预处理开车完成 准备进行膜分离器开车 4 3 24 3 2 膜分离器开车膜分离器开车 注意 注意 在开车及膜分离器运行期间 必须避免对膜分离器快速升压或流在开车及膜分离器运行期间 必须避免对膜分离器快速升压或流 量骤增 膜分离器的原料气在温度 压力高于限定值时工作 可对膜分离器造量骤增 膜分离器的原料气在温度 压力高于限定值时工作 可对膜分离器造 成损害 成损害 预处理开车成功后 可以准备膜分离器的运行 运行步骤如下 4 3 2 1打开膜分离器前后阀门 V4 V5 V7 开车时根据实际的气量决定开几 组膜分离器 4 3 2 2慢慢打开进膜旁路阀 V2 给膜分离器逐步升压 观察膜前压力表 PI 104 控制升压速率不要超过控制升压速率不要超过 0 3MPa min0 3MPa min 4 3 2 1当膜内渗透侧 即氢气侧 压力 PI 106 高于系统外管网的压力 PI 107 时 慢慢打开 V6 使渗透气送入外管网 PI 107 稳定在 0 5MPa 4 3 2 2继续缓慢向膜内充压 当膜前压力接近设定压力时 现场打开尾气侧 手动阀 V9 将尾气调节阀 PV 102 置于较小开度 4 3 2 3缓慢打开膜前手动闸阀 V3 关闭进膜的旁路阀 V2 和膜前放空阀门 V26 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膜前压力控制是否稳定 防止压力突升对 膜分离器造成损害 4 3 2 4一旦气体全部切换至膜分离器 调整 PICSA 101 的压力设定值和调整 9 调节阀 PV 101 的开度至希望的原料气流量和压力 4 3 2 5系统运行稳定之后 按照 PSA 要求把 PICSA 102 的压力设定值慢慢提 高至指标 4 3 2 6运行时可调整膜前压力 PICSA 101 及加热温度 TICSA 101 的设定值使 其满足氢气纯度和氢气回收率的要求 做好各项记录 取样分析原料 气入口 A 101 过滤器滤液 A 106 膜分离器原料气 A 102 氢气 A 103 A 104 尾气 A 105 分析氢气 一氧化碳 甲烷 液体成分等 指标 4 4 停车步骤停车步骤 正常停车时 应先停膜分离器 然后停预处理 4 4 14 4 1 正常停车正常停车 4 4 1 1 控制室将运行模式切换为 停止 此时 PV 101 TV 101 PV 102 LV 101 自动关闭 系统进入停车状态 4 4 1 2关闭膜进口阀 V3V3 膜进口旁通阀 V2V2 进系统阀 V1 及尾气出口阀 V9 切断系统并确认 切断系统并确认 重要 重要 4 4 1 3当膜内压力降到高于渗透气压力 0 5MPa 时 关闭渗透气的阀门 V6 并打开渗透侧放空阀 V27 给膜分离器卸压 4 4 1 4若短时间停车 膜内可保有一定压力 4 4 1 5打开膜前放空阀 V26 卸掉膜前压力 4 4 1 6若长时间停车预处理系统卸压后 打开过滤器排液阀 V28 及 V19 排 掉过滤器中残存的液体 用氮气对系统置换并用氮气保护 4 4 1 7关闭蒸汽进口阀 V10 打开蒸汽管线排污阀 V12 4 4 1 8检查各阀门状态 除膜前放空 V26 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