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液氨贮槽事故应急救援措施.doc_第1页
二液氨贮槽事故应急救援措施.doc_第2页
二液氨贮槽事故应急救援措施.doc_第3页
二液氨贮槽事故应急救援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液氨贮槽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合成车间南侧,共三只液氨贮槽,其最大贮存量为100七。该区为我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号目标。根据潜在危险程度的大小氨气及液氨贮槽一旦发生槽体、管件泄漏等异常情况时,若处理不当,有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延误时间还会使事故扩大,变成灾难性事故。因此,在事故初发期及时组织班组、车间、我厂一切力量,正确控制和处理事故,显得尤为重要。1泄漏控制 (1)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1)进入区域处理的人员必须配戴合适的个人防护器具,轻微泄漏可戴4#灰色过滤式防毒面具,否则应配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配全封闭防毒衣等。 2)液氨为易燃、易爆易气化的化学危险品,发生泄漏应迅速通知停止一切可能危及范围内的动火作业,应注意避免过猛、过急、敲打等不规范的动作,防止电器开停可能引发的火种。 3)救护人员尽可能在上风向进行,并注意相互配合,联系监护工作。 4)若有影响正常生产时,应立即与生产调度、厂领导及时取得联系,急需其它部门提供援助或救护物资、辅助设施协助救援的,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并做好水、电、照明等条件的联系协调工作,做到临阵不乱。 5)注意保护现场,不得外来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该区域,严防事故扩大。 2.泄漏源的控制液氨贮槽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发现者及当班人员应沉着、冷静,果断全力以赴,做到处理准确,指挥得当,密切配合,快速使用岗位备用的防护器材及消防器材,采取关闭根部阀门、用水稀释、堵塞、隔离等措施,把泄漏与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3.管件泄漏的控制: (1)液氨槽区各路管线(件)发生泄漏,只要及时处理,方法得当,可成功的控制泄漏物的蔓延和扩大。 (2)液氨储槽区一旦发生进口、出口、放空、排污等连接管件泄漏时,可通过关闭有关阀门来切断物料、阻止泄漏,当班人员则应在有限的时间里果断关闭根部阀及加氨、放氨阀,切断与槽直接、间接连接阀门,切断与泄漏处相连的其他控制阀门,防止槽内的物料和其他物料继续泄漏;或迅速用湿棉絮包裹覆盖,水稀释等方法减缓氨的气化迅速赢得处理时间,创造处理条件后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否则应在生产调度、车间领导的统一组织指导下做好防护,用水枪掩护,进行上述操作。 (3)若凭岗位、车间的力量无法控制泄漏,并有扩大危险或会发生更严重后果的,应及时向厂应急救援指挥部和有关部门汇报,按厂救援步骤组织救援队伍进行事故处置,及时开展建立警戒区域,组织人员疏散等一系列救援工作。 4.泄漏物的处理液氨极易挥发扩散,为减少其泄漏挥发对大气的污染,应就地使用大量的水来冲刷稀释泄漏物,或采用消防水带向其蒸汽去喷射雾装水,尽可能加速气体向高空安全的扩散。为减缓物料在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采用湿棉絮泡沫覆盖泄漏,同时加水稀释,可很好的抑制其蒸发,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被污染的水,因此应尽量进行围堤堵截后进一步稀释,均匀排放,严禁向周围农田溢流或流入无定河流域和排污总下水道,防止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 5.现场急救液氨一旦发生泄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一般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现场人员能否及时组织有效抢救、急救是决定伤亡程度的关键环节,所以进行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听从指挥,防护器材应佩带齐全可靠。 (2)抢救时必须分组有序进行,不能慌乱。 (3)必须了解事故情况,中毒伤亡人数,严防遗漏。 (4)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其要求如下: 1)弄清患者的伤情受伤部位,选用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2)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及胸部。背部骨折的患者,严禁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运。 3)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拖硬拉。 4)运送要及时,迅速,争取时间。 5)严重出血患者,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6)抢救人员在工作中。应经常检查个人防护器材使用情况,如发现异常或感到身体不适,应迅速离开毒区。 7)发生大量泄露,抢救的同时切勿忘记报警,停止一切动火和发生火花的作业,通知无关人员离开现场,严禁闲人进入。以及加强通风或向毒区大量喷水等工作。患者离开毒区后,应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然后视情况送医院救治,具体抢救方法可见预防氨中毒急救与治疗部分。但急救工作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患者抬离现场必须放在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其他人员要保持安静,不准大声喧哗。 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继发性呼吸张障碍,只许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给予输氧抢救,未经医生确诊死亡,不得中断。禁止使用压迫式人工呼吸法。 一般应坚持“立即就地”抢救原则,即使在送医院的途中,也不允许停止抢救。 要松解患者颈部胸部钮扣和裤带紧身的东西,以保持呼吸畅通和血液循环良好,并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系统脉搏等情况。 中毒患者如被氨污染,应立即脱掉污染的衣着等,并将身上的污染物用水(或温水)擦洗干净,防止烧伤皮肤进入体内。 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紫的缺氧患者,应立即给予输氧。氨气体中毒患者,要根据病情,输液要慎重控制,防止肺水肿。救护负责人在医生到现场后,应将患者医生交代清楚。救护人员经领导同意后方可离开现场。6.火灾处理(1)每个职工都应牢记自己的职责,熟悉有关消防设施使用,人员抢救和泄漏物灭火的特殊要求等,一旦发生火灾,灭火人员应采取预防中毒、防窒息、防中毒、防灼伤、防冻伤的各种措施,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材,并尽量在上风向进行。为防止扑救人员被毒物围困,处理时要始终保进出口道路清洁、畅通。(2)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状态之前,应立即使用适当的移动式灭火器进行控制灭火。若泄漏未被有效控制的,则灭火的同时,应立即按上述泄漏控制步骤,切断进入火灾现场的一切物料,并迅速启用厂内现有的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3)若火灾扩大较快,有不可控制之势,则应组织精干力量切断隔离火灾源点。(4)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岗位和其他设施,必须及时采取隔离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灾威胁的物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