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纵横谈中国教育报上曾登载着这样一则古希腊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读完这一则寓言,笔者不禁哑然失笑在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中,虽没有这样愚蠢的“渔夫”,却常常出现这样的愚蠢行为:我们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让我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也应成为师生互相“抛接球”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这只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方案应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如果我们仍然习惯于以那种设计好一个个“圈套”,设法领着学生往里跳的“指令性”教案支配我们的教学,“渔夫”的悲剧将一次又一次的在我们身上重演。那么如何才能在新课程标准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呢?一、 寻找教学的切入点语文课程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而,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庞杂性和繁复性。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很多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信息,所以语文教学注重三基目标的设立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景,选取一种或者几种教学切入点,将文本、教师、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什么是教学的切入点呢?教学的切入点即阅读教学中的突破口,它与教学导入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是作用相同,都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区别是切入点高于导入点,是解决文章内容和教学重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感悟力以及应用、整合和探究的能力,也是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一个体现。它的存在可以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不但教学思路明晰,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主体作用,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对语文教学切入点的研究也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手段。二、 新课程要会用多媒体,但多媒体教学不等于就是新课程现在,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上课时,在教室里摆上一台电脑,弄上几张图片,从网上下载一点儿相关资料,就美其名曰“新课程”了!的确,在语文教学中,电脑的作用主要在于:从时间上,课堂的容量上,课程的资源上,为课堂呈现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天地,丰富而又多彩。但是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否则,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将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新课程就是用课件教学,其结果是课件成了板书的复制,鼠标取代了粉笔,老师所要展示的东西全部输入电脑。由于课件的内容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都是程式化的,面对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却处处束缚了学生们的手脚。为了完成任务,老师只有用“请君入瓮”式的引导下,依次将课件展示出来。抛弃了黑板的老师成了微机操作员!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老师在课堂中将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图片,一味追求对学生的感官刺激,禁锢了学生的思考,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致使学生体会不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录音代替了老师的朗读。课堂中,再也听不到老师抑扬顿挫,朗读课文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学生听朗读时的如醉如痴的眼神,“机器人”的声音拉开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从始至终,图片、文字交替着在学生的眼前晃动,冰冷的录音充斥了学生的耳朵。取消了老师和学生们动笔,动口的权利。讲台成了舞台,老师在台上表演,学生成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倘若多媒体的制作粗糙则更是给课堂添堵。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和文本很好的结合起来,决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这样只能让教学遭遇尴尬。真正的多媒体运用,应当是有选择的运用,少而精,还要结合文本。只要用得好,门前的积水,窗外的飞花,一只无意间闯进教室的甲壳虫都可以是媒体,也绝对多!我们要记住的是:电脑的运用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决不能舍本求末。三、“自主、合作、探究”不是新课程的唯一方式,更不能流于形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人就开始在每一课堂上运用了,每提出一个问题必然要分组讨论一番,认为这就是合作了,这就是探究了,纯属牵强附会。新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认识,还学会了参与、倾听、尊重他人但是在美好的愿望下伴随而来的是小组讨论运用的不当,导致讨论形式化,为讨论而讨论,往往得不偿失。常见现象有如下几点:1、是讨论内容不合理。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就明白,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造成时间的浪费。或者是,讨论的范围太广,题目太活,学生无从下手,你从东边说,我从西边扯,都找不着北。2、是讨论时间不合理。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少,学生还没有充分展开,只是蜻蜓点水,讨论只是摆设,变成了走过场。另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学生无事可做,课堂松散,讨论成了休闲,课堂变成了茶馆。3、是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者是,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舞台,落后者永远是听众。4、是老师成了旁观者。教师是课堂的主持者和引领者,是学生合作讨论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要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就应该及时进入角色,而不只是在教室里转上几圈等时间而已。5、是讨论的形式太单一。不管是任何课堂,任何时候,只要是老师一宣布讨论,学生便凑在一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时间长了,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了兴趣与参与热情。每到讨论时候,便会看见一些学生我行我素,对讨论的情况摆出一副与已无关的样子。老师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景,研究并选用最为有效的合作方式。例如:人物分工式讨论、案例式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其实,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既要与时俱进,又要批判地继承,而不是简单、刻板地换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运用,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的。一堂语文课能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所学的新内容以及情感态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于能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进行学习,而不是对某种教学方式的生搬硬套。而且,合作讨论应该是有其前提和条件的,即讨论应该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展开。四、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道描述的是谁。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从实际情形看,训练的目的没有达到。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利用适宜模仿的课文进行片段练习,或者整篇文章的练习,是一种教学常态。只要把握得好,是能收到实效的。但是我们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而不管课文内容是否适宜模仿。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时间。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第三段的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的,而是脸谱化的肖像。边城(节选)中没有一处纯粹的关于翠翠的肖像描写。如何描写,老师也没有加以分析指导,这就让学生感到有点为难。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凸显,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读写结合,要看读的和写的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五、教学方法不能定居一格某地学校有一位语文老师,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才两年。有老师说她上课不讲规矩,跟一般的老师上法不一样,学校领导听了她的课后也有同感。最近,安排其上教研课,上的是我的叔叔于勒,她讲的时间较多,但也有提问,也有学生讨论。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几乎都认为,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教法单一、传统。再从她的教学效果看,挺不错的。两年来上了两个年级,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两个班成绩在其所教年级的十多个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这又让有的老师困惑。但是老师们对那位老师教法的否定,又让那位老师没有信心,书该怎么教?古人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然而这“规矩”决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教学规律和原则,只要是遵循它的教学方法就应当是可行的,反之,就是不好的,无论这种教学方法被标榜得多么“先进”。教学方法没有新旧之分,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王荣生世间最美的坟墓课例评议,语文学习2007年3月号)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被指为不讲规矩,跟一般老师上法不一样,其实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一点而已。她的这种上法可能不对有的领导和老师的口味。在她的课堂上,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没有为了追求好看追求热闹,然而却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朴素、本真,教学目的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她的课堂气氛并不冷清,相反,倒是“热烈”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因而那位老师的教学效果不错。一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应从实际出发,这里的实际指的是教材实际,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老师实际。舍此,奢谈教学方法,则毫无意义。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好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中体悟语言妙处,学会语言本领。-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根本。语文教学当然也可以用科学理性方法进行量化,分步骤、摆序列、循逻辑等,正如许多语文教师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时尚数码产品推广合作合同书
- 商务服务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电池充电与放电策略优化方案
- 2025-2030中国布洛芬行业应用领域规模与投资营销模式报告
- 建筑工地安全防护与管理方案
- 工程施工现场质量问题反馈机制
- 2025年垃圾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公路施工进度控制方案
- 湿地生态监测与评估系统
- 2025年工业设计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度砂石料生产加工与设备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05月辽宁中国工商银行辽宁分行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供应商准入培训
- DME糖尿病黄斑水肿
- DB1305∕T 45-2022 小麦品种冀麦325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邢台市)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课件
- 水利信息化水质监测系统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检查记录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合同法风险防范培训
- 管理会计学(第6版) 课件 郭晓梅 第1-3章 管理会计导论、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
- 2024版门面租赁合同书范本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