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现代化历史教学的主体-谈秦朝的统治和秦末农民战争一课教学体会作者:李仁华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改革和发展的普遍趋势。建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观,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我们历史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教学内因,既在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所以必须从某些旧的 习惯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来自身心发展运动中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的内部因素指遗传带来的物质基础和后天能动结构提供的精神基础相统一的发展潜能;外部因素是指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整合后的各种支持,促进和推动的力量。这里的外部因素各种支持促进和推动的力量,必须通过内部因素发展潜能,才能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历史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讲解、分析、布置的各种练习,只有与学生的潜能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历史素质的发展。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有利的说明:学生是我们历史教学的主体。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三文科学生,他们面临高考,纵观90年代以来的考试制度改革,不难发现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从考察知识的记忆转为考察知识的运用,即知识的迁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教会学生会学培养能力,发挥主体”作用方面狠下功夫。一、 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课内容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政治,以及巩固统一的诸多措施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 教学目标: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学起来即有趣又有益的学科。学生在历史课堂中,首先要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其次是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教育;再次是从中受到阅读、理解、分析、比较、概括、综合、评价等能力的锻炼。鉴于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重要的地位,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疆域扩大;秦朝暴政激起农民战争;楚汉战争。思想目标:秦朝统一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力目标: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巩固封建经济的需要。通过具体内容极其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封建皇帝。通过具体史实讲述,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 重点与难点: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把秦统一中国;统一措施作为重点。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和对秦始皇的评价作为难点。因为秦朝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大一统的新局面,而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二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这样确定重点、难点,对今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把握起到承上启下的指导作用。二、 教材处理:1、 学生情况分析及对策:高三学生的特点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但由于本册教材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对学生思维活动和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对此,我运用“启发式”的原则采用“设疑、答疑、解疑”的环节教学法,深入挖掘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安排本节教学内容时;设计五个程序,(1)复习提问、(2)新课导入、(3)讲授新课、(4)反馈练习、(5)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我准备进一步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即“动脑、动手、动口”。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预习自编思考题,上课前,以抽签的形式找学生到前面来回答,这不但巩固了已有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教法与手段:1、 教法及选择的依据和灵活性的运用: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我准备采用三环节教学法。即“设疑、答疑、解疑”,在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穿插阅读指导法、讨论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2、 采用新颖实用的教学手段:针对历史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性,在落实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以作为教学的补充手段,加强直观教学的效果。四、 教学程序:1、 新课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的导入和课前提问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学生自编思考题基础上我又提出如下问题:(1) 我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的?(2) 春秋、战国分裂局面是怎样出现的?影响任何?这两个题难易结合,第一个是基础题,必须掌握的,可照顾下等生。第二个题有一定难度,要求史论结合进行叙述,是针对中上等生的。经过学生思考回答,通过教师补充讲解,既起到了复习旧知识,承上的作用,又引到了新课之中启下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2、 新课讲解:在讲授新课之前,首先让学生看课前提示,向学生交代本节课的任务。使之了解本节课要学什么,重点知识在哪?产生悬念,为下面教师的设疑做好铺垫准备,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被吸引住,他们会怀着期待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这就为上好一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围绕本课的重点,采用“三环节”教学方法,“设疑”和“秦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统一的?有什么历史作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体现战国时期哪一家的思想?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楚汉战争的性质?”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阅读、分析、概括来“答疑”。对于“人民渴望统一”这一条件学生可能会产生“为什么”的疑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答疑的情况,适当的选择一些材料进行补充“解疑”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样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刘邦、项羽的阶级属性的变化这样的难点,我采用让学生展开讨论的方式:各抒己见,对于学生们产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引导他们统一思想认识归纳出他的十年统一之功,雄才大略,巩固统一的措施等历史功绩。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他危害人民的历史之过,介绍“焚书坑儒”指出他的残暴、专制的一面。同时分析刘邦、项羽由农民起义军领袖变成地主阶级的代理人的过程。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又为下一个问题秦末农民战争埋下伏笔。再次,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历史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比其他学科具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性。历史课的内容不仅生动具体,而且更重要的是历史本身就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一致性的特点。这节课为了向学生进行国家统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我选择恰当的史料补充(月球看长城)采用渗透的方式,使得思想教育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在讲秦统一的意义、疆域,万里长城这些知识点时,都做了尝试。3、 反馈练习:反馈练习是一节课重要的一环,通过练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教学效果。习题选编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选择了三种类型练习题。即选择、填空、问答。习题要难易适当,具有一定层次和深度,既巩固了当堂知识,又培养能力。4、 归纳总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活跃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概括、强调、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理清知识线索,培养学生形成,立足教材知识,超越教材认识的能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以后学习各王朝的历史作好准备。5、 板书:秦朝的统治和秦末农民战争一、 统一:1、统一(1)条件 (2)经过 (3)意义 2、疆域二、 措施:(1) 政治上:中央(皇权至高无上)地方(郡、县) (2)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 (3)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4)军事上:北打匈奴、南打越族三、 战争: 1、秦末农民战争(1)原因 (2)过程(两个阶段) (3)意义 2、楚汉战争板书是对本节内容的高度概括。上面教师所采用的种种做法,主要从语言角度叙述,即从听觉角度构筑整体框架,而板书则以视觉角度加强直观印象的效果。板书内容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具有整体性、启发性、完美性三结合的特点。课后分析及体会:1、 把教材中的繁杂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六”个字,即“统一、措施、战争”。这样将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真正做到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培养学生能力是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2、 教师重点讲解,讲、练结合,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起导思、导学、导练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活动,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3、 由于设计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讨论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柠檬酸锌(二水合物) 项目投资计划书
- 股票期货市场走势预测分析
- 中国乙烯基酯树脂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水性环氧地坪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信息化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里海培训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铁路车辆漆项目投资计划书
- 井下车辆管理办法
- 时间管理课件下载网站
- 动物考古质谱分析在古生物遗存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附答案)
- 为浪漫而生的诗人徐志摩
- 2025年云南白药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机台安全培训
- 综合实践课程培训大纲
- 药店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代账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