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方法(高中).doc_第1页
诗歌鉴赏方法(高中).doc_第2页
诗歌鉴赏方法(高中).doc_第3页
诗歌鉴赏方法(高中).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指要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 诗歌的“形象”分类(1)人物形象:a.诗人的形象(或抒情的主人公)。b.特定人物形象(2)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人的象(意象)2、 诗歌塑造人物的方法(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3、 诗歌“语言”分类(1)意象语言:如“松、竹、梅、菊”等(2)情感语言:指那些能直接表露感情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一般都是作品的感情主线。如“悲、喜、孤”等。(3)象征语言:(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如“松、竹、梅、菊”代表高洁情操,以及其他意象等(3)特定称谓语言:主要是一些典故、成语等。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如“秋水”(眼睛),“鸿雁”(书信)等。4、语言风格平淡 工丽 直率 委婉 自然 清幽 雄健 奔放 悲慨 洗练沉郁5、语言结构:叠词 倒装 意象罗列6、语言效果:为形象服务 为主题服务 为意境服务 7、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衬托(烘托)、正侧、白描、虚实、扬抑平仄、讽喻、用典、含蓄、互文、迫惑、色彩、明暗、动静、远近、声寂、高低、大小、点面、哀乐、情景、铺垫、情理、悬念、卒章显志、承上启下、过渡呼应、画龙点睛、发人深省、开门见山、耐人寻味8、描写手法:渲染 烘托 白描 动静 虚实 扬抑9、修辞手法:夸张 拟人 对比 比喻 排比 移用 通感 对仗 衬托 设问(反问)10、炼字与诗眼诗眼、词眼、句眼,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炼句)所作的理论概括一、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一)炼字的一般规律:五言炼第二、三或第五个字。 七言炼第二、五或第七个字。(二)炼字的种类:炼数量词 炼形容词 炼动词 炼虚词(三)诗眼、词眼、句眼、文眼“炼字”就是重视字句的锤炼,字工句整。“诗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在诗句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文眼”能揭全文之首,或在篇首,中在篇中,或在篇末。二、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分类:叙述诗 抒情诗 送别诗 思念诗 怀古(咏史)诗 咏物(写景)诗 惑怀诗 边塞(战争)诗 悼亡诗 讽喻诗 山水田园诗1、 思想内容: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思怀人 依依展品 生活杂惑(借古讽今、昔盛今衰、青春易逝、国运衰微、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等)2、 观点态度(思想感情):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想思亲、追古伤今、忧郁沉闷情感载伴(意象)杨柳惜别;菊花傲视;月亮思恋;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息;古迹怀旧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3、 鉴赏评价方法:把握或感情基调 注意抒情、议论性的文字 展开想象和联想 抓风格和背景 体会诗的意境 把握常见典故的内涵温馨总结:一、 解题思路与技巧:明类别 辨手法 识风格 懂感情(观点) 品语言观结构 知背景 读注释 解典故 说行话二、 学说“行话”,规范表述(1)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特点类: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炼、浅显明了如话、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沉郁顿挫、苍凉、雄健、雄浑。文章结构:作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浑然天成、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水乳交融 其他: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2)把握诗歌鉴赏表达程式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耐人寻味、言逝旨远等。温馨提醒: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作答。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是要求赏析全篇还是某一词句,是评价思想还是分析手法,一定要看仔细,有针对性地作答。最好先打个草稿,然后在誉写,做到语言准确,表意流畅,书写规范病句修改几种常见杂糅句式1、 本着为原则。改为:本着原则; 以为原则2、 是出于决定的。改为: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3、 有组成。改为:有; 由组成4、 靠的是取得的。改为:靠的是; 是取得的5、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改为:关键在于; 是十分重要的6、 以即可。改为:以为宜; 即可7、是为了为目的的。改为: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8、对于问题上。改为:对于问题; 在问题上9、由于下。改为:由于; 在下10、经过下。改为:经过; 在下11、是出于决定的改为:是出于 ; 是由.决定的12、借口为名。改为:借口; 以为名13、围绕以中心。改为:围绕中心; 以为中心14、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改成: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15、原因是造成的。改为:原因是; 是由 造成的16、是因为的原因。改为:是因为; 是原因17、是由于的结果。改为:是由于; 是的结果 18、是为了为目的的改成:是为了;以为目的的诗歌鉴赏提要 诗人自身有忧乐 人物 (一)形象 诗中其他人物有褒贬 意象(“象”都体现“意”) 景象社会、自然现象体现诗人意识 (二)语言:诗眼(精炼传神的字眼)名句 色彩动态词 语言风格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直接表明喜怒爱憎) 借景抒情(语语写景、字字藏情) 情景交融(写景中穿插情感态度) 托物言志(表面咏物、暗写处世态度和理想情操) 借古喻今(不是单纯评价古人故事,而是借此表现自己的描写技巧苦衷,批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渲染(浓重色彩突出主题)范围 白描(不用比喻夸张、简单直叙)(三)表达方式 烘托(借甲衬乙,正衬、反衬) 虚实相生(既有亲历也有虚拟) 抑扬跌宕(感受乍惊乍喜、结果大起大落) 动静相衬 以小见大 点面结合 比喻(比体与本体形似而实异):形象生动 设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大):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修辞手法 夸张(有意夸大或缩小):典型鲜明 比拟(拟人或拟物):人格化、富有情趣 反复、重叠:增效添彩 对偶(对仗):整齐匀称 对比(对立事物形成比较):特征突出,印象深刻 借代(借相关部分代替主体):新颖含蓄 互文:互相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