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水文化的体会.doc_第1页
学习水文化的体会.doc_第2页
学习水文化的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水文化”的体会港航 廖辉 1003010304 在上中国水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之前,我对水文化的理解非常肤浅,估计都说不出几句完整的话来。选这门课也可以说纯属巧合,因为它和水沾边,所以我心里琢磨着学着总会有用的。尉老师给我们上的这门水文化的课让我大开眼界,甚至说让我有种惊喜的感觉。尉老师讲课深入浅出,真正认真听一节课绝对是获益匪浅。记得老师说水与哲学那方面内容的时候,由于我对哲学虽研究的少,却十分感兴趣。以前没想到过水可以和哲学联系在一起,老师讲了很多,一些圣贤之士,像孔子,庄子等,都由水出发,引起了一系列的哲思。在对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佩服之余,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水文化的理解。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给我们解释过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语句行中,体现了对水的赞美之情。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像“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前对这些都了解得很片面,也没想过古人为什么老拿水的特点来比喻人的美好德行。而通过一番学习,我不仅对这些名言的了解更为生动,同时对水的认识又多了一点点。课后我在图书馆借阅了一些相关书籍,认真研读,收获颇多。 现在,我对水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水文化可以说就是人类长期以来从事与水有关的水事活动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水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水的斗争中形成的关于水的各种传说、民谣、小说、诗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水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底蕴的深厚。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一员,是古人与水打交道的历史见证,是先进的管理水、利用水的历史记载。因此,弘扬水文化对于我国当前水利工作的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可以激发人们爱水的热情、促进当前水利工作思路的转变、提升城市形象、建立新时期良好的经济、人、社会和谐关系等。水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长期不断,卓有成效的水利工程有效地传播了水文化。中国自4000多年前的夏代开始进行治水,一直没有中断过,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对世界自然科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对世界水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我国水文化底蕴的加深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史记河渠书详细记载了禹的治水工程,书中说:“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舟,水行载车,泥行蹈,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禹治水足迹,从黄河、长江,远达沿海江浙一带,死于浙江,在绍兴有大禹陵。大禹是古代最伟大的治水功臣。 西周、东周和秦汉时代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先秦建成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战国在关中开凿了郑国渠,秦代开通了连接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广西灵渠,并开始开凿江南运河;隋代完成了南北大运河工程,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南方由于水运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开始超过北方中原地区。隋唐时期,为解决都城长安、洛阳的供水和漕运,在长安开凿了引南山交水的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在洛阳开凿漕渠和“新潭”,使运河伸入城区,成为内河港埠,大大促进了商业和交通的发展。唐宋时期南方水利工程发达,沿海修筑海塘,疏浚河湖很普遍,出现了像杭州、苏州、扬州、金陵、湖州、润州(镇江)、淮阴等水利著名城市。元、明、清水利工程大都转到重点城市,如元大都的引水工程,明代南京的内外秦淮河治理,清代北京城西北郊水系治理和承德避暑山庄河湖疏浚工程,形成了规模不等的水文化现象。 我国特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国的历史是一部不断与水打交道的历史,各种治水活动遍及人类历史的始终。水利工程修建作为人类治水的主要手段,自然也成为水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条件差异较大,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多样,因此,水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 哲学、文化典籍对水的理性归纳也极大地促进了水文化的传播。我国古代崇尚文化典籍,如易经、老子、诗经、尚书,这些经典传统思想对水的认识异常独特,促进了水文化产生质的飞跃。老子八章专门讲水的“德性”,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孔子对水的认识也带有哲理,他曾说:“大江之水,日夜奔流,逝者如斯夫”。 水文化通过书籍、著作等形式的传播反映了古代学者对于水文化的认识,这些认识往往是建立在对水本质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是对水文化的其他层次含义的延伸。 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对水表现出的神秘感使水更受人们的关注。上古时代产生很多神话,著名的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牛郎织女等等,都与水文化有关系。 在佛教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是南风有菩萨“观世音”,东海有东海龙王和海底龙宫,因而使我国东南部的大海神秘色彩。 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水文化表现形式在民间传说中影响很大,原因在于它是古代特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产物,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所产生的对自然界的敬畏,是社会各阶层在有限认知条件下对水所表现出的神秘感的共同反映。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而且水资源丰富。在古代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的水平条件下,水对农业生产及其他如畜牧业、养殖业、交通运输业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是不断与水打交道的历史。人类与水在长期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出许多优美的事迹。现代人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对文化底蕴进行充分的挖掘,不仅可以借鉴历史,同时还可以起到教育现代人继承古代优良的治水思想、治水理念,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珍惜水资源、开创良好的人水关系的新局面、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短短时间的水文化学习为我更深入地学习水文化开启了一扇大门,学习之后,我会更好的重视水,爱惜水,利用水。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