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肢体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批准文号 JX0830 学科分类 基础教育 课题名称 肢体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主持人及联系电话 周主持人所在单位 凤凰县第一中学 结题、鉴定形式 研究报告 填表日期 2011年1月12日 凤凰一中肢体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组二0一0年十二月主要研究人员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研究专长工 作 单 位周萍女42中高副校长基础教育凤凰一中杨红光男40中一教科室副主任组长基础教育凤凰一中滕凤艳女38中一英语教研组长基础教育凤凰一中吴凤梅女37中一县教研员基础教育凤凰县教育局郑淑妮女36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涂 鸳女26中二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彭光蓉女42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高级中学左长爱女38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李春华女40中二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田雪艳女42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邢伍英女37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简新兰女40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王虹女37中一语文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吴莲青女40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田智莉女32中二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滕四清滕久明田甜女43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伍燕文女42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龙先超男38中一英语教师基础教育凤凰一中目 录一、问题的提出 4二、课题界定7三、研究意义8四、理论依据8 五、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9六、研究过程 14七、研究成果 16八、讨论 24九、结语24附:参考文献 25肢体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执笔人:杨红光内容摘要: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区是一个苗族和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数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生在使用和理解双语方面有很大的障碍。学生知识面窄,学习英语尤其困难。我们能否通过拓展和创新,以肢体语言和苗族文化背景的结合为切入点,探索、归纳、总结出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规律和方法,将肢体语言有效运用于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克服并突破母语(苗语)和汉语的障碍,关键词:肢体语言、民族地区、肢体语言运用教学一、 问题的提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方式,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对方的心意和喜怒哀乐。但人类无声的肢体语言的运用,往往也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 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肢体语言在人们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调查发现,在完整的沟通中,38%的信息通过声调获得,7%的内容通过具体内容获得,而55%的内容通过肢体语言获得。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英语学习的价值已有了大幅提高。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汉族聚居地区,人们都十分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英语成了基础学科中最热门、影响最广泛的一门学科。掌握英语都以成为衡量一个公民素质的基本条件,是个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东连张家界市,南接怀化市,西靠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重庆市秀山县,北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相邻,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人口共265万人,少数民族198.1万人。其中土家族109.8万人,苗族86.6万人;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74.6%,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我校是凤凰县重点初中,在校学生2200名,期中苗族、土家族学生占学生人数的85.3%。民族学生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还有其特殊的语言氛围和思维模式。在家里,他们有的讲本族语,在社会上,他们使用双语(本民族语和汉语),在学校里,他们又得学习和运用第三种语言(英语),从而造成了较大的文化跨度,增加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心理适应难度。一般来说,一个人多掌握一门语言,能多运用一门语言,可以说就相当于多了一种思维工具,这对训练人的思维方式是大有好处的。但学习多种语言的过程,尤其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很艰辛的。对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第三语言英语的学习是零起点的学习,且英语词汇的音、形、义与本族语、汉语中的词汇差异都很大,基本上是各不相干。故对有的民族学生来说,受“三语”现象的干扰,在理解、运用英语时又多了一种干扰,这类民族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英语语法方面就要慢于汉族学生。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要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有了求知欲,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就能不断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三是要有效果性。肢体语言可以是教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的桥梁,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师生互动为内容的和谐对话的过程,教师要针对学习的内容设计进行合适的,有价值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使学生主体感知,进行消化理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综合的培养?这一切都需要在课堂中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据调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口头语言的接受占35%左右,而其他肢体语言要占65%左右。因此,教师的肢体语言不容忽视,一定要掌握技巧,合理运用,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有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从而达到教与学双赢得效果。教育教学改革高潮迭起,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提出呈雨后春笋之势,例如TPR教学法,特别强调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心理学方面有关肢体语言的研究也呈现出高潮局面。使用肢体语言完全符合“视觉听觉”教学原理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应该选用相应的肢体语言自始至终用英语进行教学,最终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以极大的提高。值得我们深思的思考,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区是一个苗族和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数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生在使用和理解双语方面有着很大的障碍。学生知识面窄吗,学习英语尤其困难。我们能否通过拓展和创新,以肢体语言和苗族文化背景的结合为切入点,探索、归纳、总结出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规律和方法,将肢体语言有效运用于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使我们的教学克服并突破母语(苗语)和汉语的障碍,这正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国内外对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研究以有很多,如王萍的肢体语言在交流中的重要性及在教学中的运用,袁春玲谈态势语在教学中的正确运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邹萌 夏船的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江苏淮北中学李芳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8.12.31),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尤其是在凤凰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运用肢体对提高本地区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这正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价值所在。二、课题界定(1) 民族地区:凤凰县是土家族苗族少数民族地区聚居区,我校85%以上是土家族、苗族。(2) 肢体语言:形体、眼神、手势等表现出来的语言。(3) 肢体语言运用教学:在教学中与民族学生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达到兴趣、表达等多方面的沟通,全面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肢体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的开展,它体现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长久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使他们乐此不彼。三、研究意义(1) 本课题的实施,必将促进学生正确使用学习英语的方法,克服母语及汉语的阻碍,直接借助肢体语言来学习英语、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易学、乐学、好学、学好。(2) 本课题的研究成功与全面实施,可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提供英语教学的范例,改革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凤凰民族教育的发展。(3) 本课题研究结果,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所学的英语知识,能大胆与外国游客交流,增强学生自信心,有利于促进凤凰旅游业的发展。四、理论依据1、 以卡洛的语言信息加工模式为理论根据。根据卡洛的模式,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者对外来视觉信号的处理首先受到学习目标的监控(是获取篇章信息还是辨认语言形式等),往往是目标的监控决定了各种信息的取舍和处理方式。其次,学习者在辨认、理解视觉信号输入时,无疑需要调用自己知识网络(非直观信息)中两个方面的知识:1)语言知识(linguisticknowledge),包括词汇、句子结构、话语结构等;2)对世界的认识(worldknowledge),有关阅读内容的文化背景和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达到对各种信息的取舍 2、心理学家认为,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可以使同一内容在脑皮层建立多通道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大大提高实际效果。 3、美国心理学家艾斯特通过试验论证了:信息的效果等于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从这里可以看出面部表情及动作对于获取信息的影响非常大。五、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目标探索总结出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规律和方法。1、 通过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开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易学、乐学、好学、学好。2、 通过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克服母语(苗语)及汉语的阻碍,直接借助肢体语言进行英语教学。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成功与实施向其他学校推广和借鉴,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湘西凤凰民族教育的发展。4、 通过本课题研究结果,学生利用肢体语言和所学的英语知识,能大胆与外国游客交流,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研究内容!、通过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总结一些英语肢体语言教学的经验,不断提高肢体语言的艺术性,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1)手势具有表演、强调、提示、启发、激励、鞭策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手势,手势是师生心理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手势具有表演、强调、提示、启发、激励、鞭策的作用。当你提问学生时,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你经常地翘起大母子称赞“OK!”或者“very good!”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便学生回答错时,我们也要母爱、慈父般地轻轻抚摸着摸着学生的头,跟他(她)说“Try your best next time.”。对英语初学者来说,手势语言更为重要。比如,当你要教新的单词或句子时,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如:fly、 sleep、eat、run等等,学生能形象生动地掌握知识。手势运用自然、流畅、恰如其分,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5,做打开书的动作,并表示出数字5。“Look at the blackboard”就用一个手指着黑板来表示;“Work in pairs”可以互指同桌的学生;Stop运用学生熟悉的篮球裁判常用的暂停动作;“ Stand up”和“Sit down”用手心向上和向下的动作;“wonderful”伸出大拇指并运用赞许的眼神,Read after me,Take out a piece of paper,Be quiet,“Listen to me carefully”, “Come here, please”等等(2)面部表情眼神也是一种肢体语言。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宽容的眼神能给人带来力量。教师亲切的眼光,折射出他慈祥、愉悦、亲切的心理。教师“慈母”般眼神能让学生回归到原始的天性,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课堂上老师关爱的眼神,让学生感觉到幸福与温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一些上课走神或想搞小动作的学生,也会被感化,自觉提起精神,认真听课。如果老师显现歧视、冷漠的眼光,会使学生情绪极其低落、精神萎靡不振,疏远了师生交流、沟通的距离,彼此产生心灵隔阂,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慈母般的眼神具有无穷的魅力和亲和力,会给学生以力量和信心。(3)文雅的姿态 俗话说“站有站势,坐有坐相”,这是对庄重场合站、坐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是严肃、神圣的工作,应该站得笔挺,庄重大方,文雅得体。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姿态不仅与其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有关,更重要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感知。让学生感到教师仪表堂堂、文质彬彬、精力充沛、姿态优美,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完美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4)适度的踱步课堂上教师少不了在讲台上或过道上踱步。课堂里踱步是有奥妙的。1、教师在讲课时,在讲台前或黑板附近踱步不仅有利于教师上课灵活自如地发挥,更利于观察全体学生学习的动态。2、有时因教学需要,教师需走下讲台教学,或讲课、或提问、或启发,实现师生零距离接触,提高课堂效果。3、辅导学生时,需要慢步慢踱,询问情况、了解情况,便于及时辅导学生和反馈信息。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4、路线方向不定,或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据情况而定。依照一定的路线来回辅导,应注意督促、辅导后进生,使每个学生沐浴教师的阳光。(5)逼真的动作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逼真动作将枯躁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教材的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把教学活化为交际。如在上课时,老师事先安排几个学生模仿几种动作:头疼,胃痛,牙痛。然后问“Whats the matter with ?”,教师边问边说:I think he/she has a headache/stomachach e/toothache让学生根据几个同学做的动作和老师说的句子猜测出句子的意思。 接着老师带着学生边做边说还相互询问,这样更切合实际,现代英语是Living Language ,是用于交际的,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介绍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代表不同的意思。通过在课堂中运用形体语言,会使紧张、沉闷的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研究分析这些基本经验,运用并借助形象有趣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有效掌握基本知识。教师有意思的运用肢体语言,比如适当的动作,亲切的微笑、和善的眼神,既能摆脱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又能激发学生模仿的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如学“could you help me?”时,教室里先放一个纸箱,教师边做动作边谈:(指着纸箱)The box is heavy.(抱着纸箱做出很吃力的样子) can you help me to carry it to the classroom?(指着一名学生和纸箱),让学生在语境中去感知语言。再如,我们在教学一些动物的词汇时,monkey, tiger, rabbit, elephant等教师可以做做这个动物的代表性的动作或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来表演,其他的学生来猜猜,并读出拼出这个单词,这样的简单的肢体语言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课堂效率。现代英语是Living Language,是用于交际的,所以在教学中师生都应该充分使用肢体语言让英语活起来,使紧张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交际化,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2、 归纳总结出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充分利用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及教学图片,三管齐下以求达到更好效果。3、 形成一些可借鉴的方法和资料,向其他学校推广。4、 完成实践学生运用英语并借助肢体语言与外国游客很好的交流。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取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活动展示法、经验总结等方法。1、 采取文献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办法,对肢体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2、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3、 教学活动展示。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展示,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展示,传播推广课堂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4、 经验总结。通过分析总结,把教育教学心得、课题研究成果通过论文等形式加以呈现。六、研究过程本研究分四个阶段完成,时间跨度为2008年4月 2011年4月,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准备阶段 2008年4月2009年4月2008.4由周萍牵头成立课题组,收集整理资料申报课题,成员以英语教师为主,还加入了两位语文教师加强了课题研究实力。课题组的成立,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教研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教师对于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作用达成了共识。 2008.9-2009.4由周萍负责完成课题方案设计和开题报告,课题开题后,有力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研活动,在全校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听课评课热潮。英语课通过肢体语言的探索运用给英语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第一阶段 2009年4月2009年9月2009.6由滕凤艳杨红光等负责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通过培训,本组成员对于课题研究的意义职责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落实了每一个成员的研究方向及任务。为课题的研究下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9.7由吴凤梅、龙先超、彭光荣等组织本校初二学生开展“走进凤凰旅游”师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凤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与游客的交流,认识到了肢体语言在语言交流中重要辅助功能。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 2009年10月2010年7月2009.10由滕四清、田智莉等老师完成了论文初探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文中,她们提出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肢体语言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词汇和句型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教师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而且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两班的英语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9.12由郑淑妮老师完成论文及课件录像肢体语言教学模式初探。课件得到老师们的高度认可,尤其是课件的质量非常高,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2010.3.由郑淑妮老师对就“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活动展示,展示效果很好,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听课后,就肢体语言的辅助教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对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充满信心。2010.5-2010.7由王虹老师简新兰老师完成了论文体态语言与创新教育,文中明确了肢体语言在创新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阐释了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影响及运用,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把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作用研究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第三阶段 2010年7月2010年10月 继续完善课题方案,并郑淑妮、涂鸳完成英语课堂教学肢体语言运用案例集2010年9月由吴莲青、邢伍英老师完成了论文肢体语言与创新思维。阐述了肢体语言在课堂组织教学中的运用。2010年10月由郑淑妮、涂鸳等老师完成了英语课堂教学肢体语言案例集教案集及肢体语言教学录像。总结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课题总结杨红光老师负责整理课题资料,与周萍、吴凤梅一道完成了课题总结报告,为课题结题作好了充分准备。 七、主要研究成果(一)理论成果1、肢体语言是克服母语和汉语间障碍的重要手段。 学习英语对于学生来说,尤其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非常艰辛的,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很多障碍,比如英语词汇的音、形、义与汉语的差别。我们可以利用手势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把英语词汇的音、形、义表达出来。可以说肢体语言是克服母语和汉语间障碍的重要手段。2、肢体语言是增强学生英语学生自信心的动力源泉在课堂上,由于肢体语言教学的成功运用,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身上的亲和力,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拉近,增强了师生的互信。课堂也就出现了大和谐大民主的局面,师生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能得到来自老师及同学肢体赞许。在课外与外籍友人的交流中,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体会交流的越快。从此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肢体语言是增强学生英语学生自信心的动力源泉。 3肢体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保证。“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知识和努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进行综合培养,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据调查,在教学中,学生对口头语言的接受占35%,而对肢体语言的接受要占65%。因此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它大大提高了老师的亲和力,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大增,有效地提高高学习效率的有效保证。肢体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保证。 4、肢体语言的形象性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锐利武器。如果把英语教学看成是不断攀登阶梯,那么字母教学则是“The first step”。对于这枯燥的字母教学,如果运用手势表示大小写字母,或让学生想象怎样用手势表示字母,则会很快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字母A,就可带领学生两腿分开,字母B,就将右胳膊右腿弯曲,字母C,弯弯腰就可以了,这样形象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记忆,5、肢体语言的分析性是学生理解新内容重要手段。在生词教学时,利用肢体语言,教学就可以达到满意效果。如教jeep时,教师可边教单词 边用双手作开车握方向盘状,学生边作动作边念单词,多感官的运用,可增强记忆。比如一教师上初中二年级英语教材第三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作动作边说句子,变成情景短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有效的掌握了这些句型。6、肢体语言是吸收和理解所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肢体语言具有形象性和分析性,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时比语言解释更清楚,更直观明了。如在解释go to sleep和be asleep的区别时,教师可先往前走,然后做身子向后仰并双手抱后脑勺动作,说:“I go to sleep”最后闭上眼睛作鼾声,然手用梦幻般的语言说:“I am asleep”这样学生便能理解:前者强调动作,后者则强调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得到了启发,更是在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因为喜欢这个英语教师,所以更喜欢这门学科了。7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词汇和句型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单词时可边做动作边教单词。如教rabbit时可做兔子跳的动作;教active时做出兴奋的样子等等。在巩固生词教学时,利用肢体语言,同样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如巩固jump,run,sleep等单词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做跳的动作,其余学生答jump,还可倒过来,让一个学生说单词,其余的学生做动作;这些方法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每一个句子时,可以都用动作来表达它的含义,学生边读边跟着做动作。这样,学生就能在读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记住句子的含义。在教授句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人偶”对话这种方式,引出课文中的对话,效果比较好。上课之前,教师准备好两个卡通人物脸贴到大拇指上,两个手指相对,看起来像是两只木偶在对话。上课时,教师用两个拇指对应当作两个相对的小人,并为它们配音。配音时,教师的声调起伏较大,声音较夸张。学生们对此十分感兴趣。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所有对话,问答型的句型均可采用这种方法。这样能突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充满生气的情境中学习。 8、肢体语言教学促进凤凰民族教育的发展推动器。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这个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发展的瓶颈,通过肢体语言的教学,让一大批学生增强了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质量,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为凤凰民族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来积极地贡献。 9、促进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品味和修养,而且学生和游客做到了相互了解,游客通过我们学生了解了凤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风俗人情,学生无疑成了宣传了凤凰的一个良好窗口。对凤凰的旅游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二)实践成果1、各种肢体语言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 上课注重肢体语言辅助教学的班级,英语 成绩比不注重运用肢体语言辅助教学的班级成绩要好得多。以凤凰一中2010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为例,使用肢体语言辅助教学的实验班级有初一192班194班202班,班平成绩分别是89.0分、86.6分62.0分,而不注重肢体语言辅助教学的193班、198班、201班的班平成绩分别是93分、77.9分、和39.8分;初二的肢体语言教学班有181班、185班,班平分别为82.9分、64.1分;未注重肢体语言教学的班级有183班、191班,成绩分别为73.8分、48.3分;初三的肢体语言教学班级有170班、174班、179班,班平成绩分别为67.9分、45.7分、81.1分,未注重肢体语言教学的班级有171班、172班、180班,成绩分别为65.5分、36.9分、78.5分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成绩对比年级初一班级实验班级非实验班级192194202193198201成绩89.086.6629377.939.8注:192与193,194与198 ,202与201为同一位任课老师年级初二班级实验班级非实验班级181185183191成绩82.964.173.848.3注:181与183、185与191为同一任课老师年级初三班级实验班级非实验班级170174179171172180成绩67.945.781.165.536.978.5注:170与171、179与180为同一任课老师,174与172为不同任课老师。3、利于肢体语言交流英语赢得外国游客良好口碑凤凰古城是一个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中外游客络绎不绝,老师经常组织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争当义务小导游,为配合县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上街充当义务宣传员,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准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完成了与外国游客的友好交流,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凤凰古城在外国游客心中的满意度和美誉度。4、利用肢体语言教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的肢体语言教学不但在学校得到很好的推广和运用,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学校的校报第五期对肢体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校师生对肢体语言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其他科目也结合自身实际对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2009年4月两林中学、禾库中学等多所学校英语老师来我校听取了郑淑妮老师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英语教学的公开课。课后很多老师向学校索取了相关的教学资料,带回学校研究和效仿。2010年9月,我校滕四清老师利用肢体语言教学为桥溪口中学上了多堂英语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该校师生的广泛好评。该校的英语教师们,纷纷向滕四清老师请教在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运用技巧。 2010年12月3日,一中师生肢体语言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组一行24人带着全校一份份关爱前往两林九年制学校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两林乡地处凤凰最偏远的乡镇,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父母外出打工多,留守儿童多,各方面都需要帮助。同时两林九年制学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