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沥青中原生QI性质的分析.doc_第1页
煤焦油沥青中原生QI性质的分析.doc_第2页
煤焦油沥青中原生QI性质的分析.doc_第3页
煤焦油沥青中原生QI性质的分析.doc_第4页
煤焦油沥青中原生QI性质的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焦油沥青中原生QI性质的分析 任绍梅 熊杰明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2617) 煤焦油沥青的价格低廉 但用途很广,是冶金、机电、化工行业的优质炭素材料。煤焦油中以原生喹啉不溶物(QI)为代表的杂质是在煤的炼焦过程中形成的,焦油蒸馏后又进入沥青中。它的存在严重妨碍了煤系针状焦、煤系碳纤维、浸渍剂沥青和粘结剂沥青的制备。 对煤焦油或沥青进行净化处理,脱除以原生QI为代表的杂质,是开发优质、高附加值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的关键。但由于原生QI粒度分布范围宽,大多为10m以下的微细粒子,对它的组成、结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QI的组成及结构与原煤的性质、炼焦炉的结构、炼焦工艺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完全地脱除QI,对QI的结构、组成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衍射仪、ICP-AES等分析手段对原生QI的组成、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制定净化煤沥青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1.1 原生QI的制取 根据GBT2293-1997焦化固体类产品喹啉不溶物实验方法,由攀钢中温煤沥青中脱除得到。攀钢中温煤沥青的原生喹啉不溶物(QI)含量为1.89%。1.2 试验方法1.2.1 有机元素分析 (1)试验设备。美国热电FLASH EA1112型元素分析仪。 (2)测定原理。用试样在高温石英反应管中与电解铜、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测定C、N、H、S元素。碳转化成CO2,氢转化成H2O,氮转化成N2,通过TCD检测器检测,以外标法定量。条件:反应管温度940,载气He, 流量l40mL/min,燃烧用氧气流量为140mLmin。 (3)氧的测定。试样在高温石英反应管中与镀镍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生成H20,通过TCD检测器检测,以外标法定量。条件:反应管温度1100,载气He, 流量为110mLmin。1.2.2 灰分分析 依据GBT2295-1980煤沥青灰分测定方法测定,主要设备有马弗炉、电子天平等。试验设备有天津市奈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X-2.5-12型恒温电阻炉。1.2.3 XRD分析 试验设备为日本岛津公司的XRD-7000 X射线衍射仪。1.2.4 粒径分析 试验设备为济南润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ISE-2008型激光粒度分析仪。仪器工作条件:以He-Ne气体激光作为光源,波长为0.6328m。以水为分散溶剂。1.2.5 红外光谱分析 试验设备为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Tensor27型红外光谱仪。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scans,扫描范围4000400cm1。试验方法:取样品和KBr(光谱纯)按1:100比例,共同放在玛瑙研钵里研磨均匀,用压片机在10MPa的条件下压片,片剂厚度大约为0.10.5mm左右,压好后将其放入红外光谱仪,按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1.2.6 金属含量分析 试验设备为美国Perkin Elme:公司生产的Optima 2100DV型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操作条件:以等离子矩耦合体(ICP )为发射光源,辅助气和等离子体气均为Ar,等离子体气体流量(Ar)为15Lmin,辅助气气体流量为0.2Lmin, 雾化气流量(Ar)为0.8L/min,等离子体能量为1300 WATTS。标样用分析纯试剂配制。各金属元素的特征谱线见表1。表1 各金属元紊的特征谱线(n m)FeCaNaZnKMgPb238.204317.933589.592206.200766.490285.213220.353 样品溶液制备:用瓷坩埚称取一定质量的QI试样,置于箱形高温炉中,85010下灰化7h, 取出后放入烘箱中,冷却到100左右,再放入干燥器中干燥。待冷至室温后,向盛有QI灰分的坩埚中加入5mL浓硝酸和15mL浓盐酸,放在电炉上加热溶解,待灰分全部溶解后,蒸发多余的酸至2mL左右,用2硝酸溶液稀释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溶后作为待测样品溶液。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QI的元素组成分析 攀钢中温煤沥青的基本性质见表2。 QI的元素测定结果见表3。表2 攀钢中温煤沥青的基本性质()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灰分水分碳氢CH12.592.340.190.191.644.601.66表3 QI的有机元素含量()CHNSOCH灰分85.972.230.960.632.903.225.88 由表2、3可知,QI主要由有机化合物构成,占92.69%, C/H是煤焦油沥青的2倍,说明它的缩聚程度远远高于煤焦油沥青。QI的灰分含量为5.88%,煤焦油沥青为0.19%,计算可知,沥青中58的灰分集中在QI中。2.2 QI的金属含量分析 QI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如表4所示。从表4可看出,含量最高的为Fe、Ca、Na、Zn, 其中 Fe含量最多,这说明无机QI主要来源于炼焦炉壁耐火砖粉末以及设备所含铁屑及其氧化物等。 表4 QI的金属含量(g/g)FeCaNaZnKMgPb7011.43564.51396.5423.077.569.578.02.3 QI的粒径分布 QI的粒径分布如图1及表5所示。 图1 QI的粒度分布图表5 QI粒径分布分析粒度m微分累计粒度m微分累计粒度m微分累计0.3580.000.000.8826.8925.462.1742.6596.110.3920.040.040.9668.1833.642.3791.2097.810.4290.140.181.0579.1642.802.6031.0198.820.4690.420.601.1569.5652.362.8490.5899.400.5140.901.501.2669.3661.723.1180.3099.700.5621.553.051.3858.6670.383.4120.1599.850.6152.355.401.5167.6378.013.7340.0899.930.6733.288.681.6596.4684.474.0860.0499.970.7374.3313.311.8155.1589.624.4720.031000.8065.5618.571.9863.8493.464.8940.00100由图1和表5可看出,原生QI粒径非常小,均在5 m以下,其中小于1.0m的占33.64%,小于2m的颗粒占93.65%。这表明QI以非常微细的粒子分布在煤焦油沥青中,这就使得从沥青中脱除这些QI微粒非常困难。2.4 QI的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仪以5/min的速率,在380范围内扫描,得到X射线衍射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看出,其在26附近区域存在弥散衍射峰,这表明QI结构上由许多很小的炭质微晶构成,属于无定型乱层结构。QI这种独特的微晶特性,归因于其所含有的煤粉、焦粉和热解炭黑类物质所具有的微晶性质。 图2 X射线衍射图2.5 QI的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为了比较QI和中温沥青的红外光谱特征,把QI和中温沥青的红外光谱图放在一起,如图3所示。 图3 QI与中温沥青的红外光谱图 对比中温沥青和QI的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区别是很大的:首先中温沥青在3038.81cm1处有明显的芳烃CH的伸缩震动,而QI没有;在1600cm1附近,二者均出现了C=C的伸缩震动峰,煤焦油沥青在1439.64 cm1处的吸收峰应属于芳烃C=C骨架的伸缩振动,由于沥青中芳香稠环平面分子的超共轭效应使该峰向低波数移动,QI的芳烃骨架震动峰较弱,波数较沥青进一步降低;QI在1299.05 cm1、 1103.47 cm1的强吸收峰应是C=O、C-O-C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由于QI氧含量较高,所以此峰较强,而沥青中则较弱;在700 cm1到900 cm1之间的指纹区,中温沥青出现了多个芳烃多取代特征峰,其中,810 cm1处的吸收峰表明沥青中直线状缩合多环芳香族结构较少,875 cm1处的吸收峰表示1, 2, 3, 4取代芳烃的C-H面外弯曲震动,745 cm1吸收峰则表示单取代芳烃C-H的面外弯曲震动。可以看出,中温沥青的单取代峰远远高于多取代峰,这表明了沥青的缩聚程度。而QI的875 cm1和745 cm1处的特征峰较弱,近乎消失,说明其缩聚程度很高,接近于半焦状态,并向低波数区移动。QI的红外谱图进一步说明了QI是高度缩合的、接近半焦状的炭化物。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