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2012届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暨二轮复习对策.doc_第1页
鄂州市2012届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暨二轮复习对策.doc_第2页
鄂州市2012届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暨二轮复习对策.doc_第3页
鄂州市2012届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暨二轮复习对策.doc_第4页
鄂州市2012届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暨二轮复习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州市2012届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暨二轮复习对策 鄂州市教研室 林春保 鄂州市二中 王志勇一、试题评价这次高三数学期末试卷,总的说来,试卷遵循课标和考纲,立足教材,强调基础,注重思维,突出能力,在平稳中不乏亮点,试卷难度分布比较合理,文理差异控制较好,试题理科平均难度系数为0.65, 文科平均难度系数为0.57,全卷较好地实现了两个预期目标:一是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学科能力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查,对一个学期以来的复习效果进行初步的检测和评价,并为下一阶段复习提供指导;二是跟高考接轨(含选考内容),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让学生接受类似高考实战演习,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1深化能力立意思想,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 本次试卷命题范围为集合和常用逻辑语,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和积分(理),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和复数,不等式,推理和证明,算法初步,数列,解析几何,几何证明选讲,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涉及的教材为必修1,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4-5及选修1-1,1-2,选修2-1,2-2,的部分内容,含选考内容。试题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选择题、填空题,标高与高考题相当,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整合。例如,文理科的1,2,3,4,5,6, 7,8,13 ,14十一个小题,都是考查重要的基础知识;全卷不仅考查这几章内容,还与后面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例如:文科,理科第9题,将三角函数的变换和性质,平移等结合于一体;文科第12题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题目新颖,考查学生的数学抽象理解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理科的第12题考查运用函数的导数知识,通过联想观察构造函数,并证明函数的单调性。题目新颖,考查学生的数学抽象理解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理科第17题通过考查抽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考查学生的数学抽象理解和创新能力。选择题和填空题知识点覆盖面广,重视了对课标新增内容的考查,如第2题文科的复数,第5题的函数的零点,理科第13题的幂函数,第5题理科的定积分等等。2注重思想方法,考查个性品质 数学能力是从数学思想和数学解题方法中体现的。试卷在注意检测学生这部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了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查力度。例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文理科11题,文科第5题,20题;理科19题、理科21题)、等价转化思想(文理科15题、文理科17题、理科18题)、分类讨论思想(文科20,21题;理科17题、理科19题,理科21题)、数形结合思想(文理科9,10题、理科11题)、归纳和猜想思想(文理科第6题),这些基本思想在试卷中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公式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求导法等数学基本方法,在整个试卷的主客观题中得到了合理的应用。3旧题新编,情境创新,凸现知识、能力、素质、潜能的综合考查理科第12题,文科第12题是一道创新探究题,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体现对一轮数学复习的正确导向作用,那就是教师要注重复习中培养学生的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文科第17题以函数为载体,进行新定义,考查学生的抽象阅读理解能力,化归思想,充分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科第17题,将函数新定义,抽象函数多种性质进行整合,是一道很好的题,充分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文理科第21题将函数、导数、不等式有机的整合起来,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潜能。二、我市文理科数学成绩抽样分析情况本次考试阅卷后,为统计各小题的得分情况,我们对我校部分学生的试卷进行了抽查,文理科各题的难度系数如下表:附表一:文科题 号123456789101112难度系数0.890.810.090.790.790.750.400.680.770.600.400.66区分度0.310.000.000.380.080.460.460.460.310.690.540.08平均分4.474.040.433.943.943.722.023.403.832.982.023.30题 号13171819202122难度系数0.670.560.670.480.070.34区分度0.150.690.730.750.080.53平均分10.646.728.005.750.874.02附表二:理科题 号123456789101112难度系数0.810.930.100.930.940.590.890.890.780.750.590.39区分度0.340.130.140.150.170.310.180.280.540.370.680.59平均分4.044.640.484.644.682.934.474.443.893.732.971.94题 号13171819202122难度系数0.730.660.630.480.500.27区分度0.380.520.480.430.470.46平均分14.667.977.565.716.043.18三学生考试暴露出的问题通过本次统考阅卷和抽样分析,我们认为:(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数学概念不清:如文理科第3题全称命题的否定的概念不清,文理科第6题类比有关概念不清。文科第13题向量的角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熟致错。(2)运算能力不强,基本技能不熟练:具体表现在文科第21题考查椭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近六成的同学没有得满分,理科第20题有的同学只做了一问。(3)审题不周,思路不清:如文理科第3,6题看错题的很有一部分同学,第17题,第19题均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第17题有的同学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没有分段,文科应用题有的同学浅尝辄止,有的同学没读懂题就胡乱动笔,做错了还不知道回头,解题思路不清,呆板导致错误。(4)应变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例如文理科第17题不能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函数方程的思想进行细致地分析。理科第12题缺乏抽象理解能力,不能将新问题与已学导数知识密切的联系起来,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文科第20题,理科第19题,学生应用题有一部分学生读不懂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培养解题题感,应变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有待提高。(5)解答缺乏策略,抓分意识不强:根据学生考卷,考后教师与部分学生交谈,了解到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情绪不够稳定,考试过程中有些心慌意乱,碰到某些稍有计算量或情景陌生的题乱了阵脚,在个别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上花费了较长时间,致使后面某些有能力做出的解答题因无时间而白白丢掉,如理科22题,文科21题并不难,只要有时间,考生是肯定可以得分的。四、2012届高三后段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高考第二阶段的复习,应在继续作好知识结构调整的同时,抓好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方法的提炼,做好“五个转化”,即从单一到综合,从分割到整体,从记忆到应用,从慢速模仿到快速灵活,从纵向知识到横向方法。这一复习过程,要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分类要求的原则,内容的选取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更要充 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要密切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防止过分拔高,加重负担。 高考复习的主要任务不光是学知识(当然要查漏补缺),还要增强数学素养,优化思维结构,突出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提高能力。(一)二轮专题复习课的讲授更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1)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2)趣浓情深,提高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我们不能依靠高考的重压及学生强烈的升学欲望来驱使学生去解数学题。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授人 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等等。(3)不依靠题海取胜,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精选近三五年新课标高考或模拟题进行强化训练。 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 那些只有运用“特技”才能解决的“偏、怪、奇”的题,坚决摒弃。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照顾一般,突出重点,贵在方法,重在思维,分类化归,集中讲评。(二)重视考纲和考试说明研究,重视试题研究,落实“三基” 高考的选拔性性质决定,高考复习中,既要高度重视基础,又要着重对学生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而确定以落实“三基”为根本,强化训练为手段、培养能力为目的的复习指导思想。1、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并结合对近年高考新课标试题的认真分析,深化对高考的认识 (1)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哪些内容是了解,哪些是理解和掌握,哪些是灵活和综合运用。这样既明了知识系统的全貌,又知晓了知识体系的主干及重点内容。(2)仔细剖析对能力的要求和考查的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有哪些?有什么要求?明确一般的数学方法,普遍的数学思想及一般的逻辑方法(即通性通法)。2、重视课本,狠抓基础,建构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3、关注新老教材的变化,重视新增内容的复习。新增内容是新课程的活力和精髓,是近、现代数学在高中的渗透,且占整个高中教学内容的20%左右,而高考这部分内容的分值,远远超出其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复习中要强化新增知识的学习,复习时要准确把握考纲要求,明确高考考查形式和考查重点,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新增教学内容相关的题目的难度,针对典型问题讲清讲透。(三) 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1、夯实解题基本功 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而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片面做法是,只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2、注重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 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习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3、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分类指导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 。4、要把提高数学能力与培养数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它是基本能力的高层次的反映,而这又需要从运算准确、表达清楚、推理严密等基本功的强化着手,通过严格训练学生从审题、解答到反思,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来实现。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研究、研讨上,而不是灌输,重在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悟性,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提高。5、坚持“面向中等生,重视中低档题”的基本策略 重视基础,立足双基,着眼于能力的提高。中等生的提高意味着上线率的提高,对此应引起充分注意。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整体优势,对总分高、而数学较差的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6、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