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头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连接头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连接头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连接头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跳线(连接头)制作SOP一、 制作流程裁线烤胶看端面产品包装穿零件去光纤测试剥线组装外观检验注胶研磨端面检验二、各工作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1. 裁线站1.1按订单要求选取线材,裁线长度应在指定的长度上多裁取20cm。1.2如果订单有特殊要求,则按订单要求进行裁线。2. 穿零件站2.0.9mm连接头穿零件顺序2. 2.0mm连接头穿零件顺序2. 3.0mm连接头穿零件顺序3.剥线站 3.1剥线长度连接头类型线径剥线长度(mm)PVC凯夫拉0.9裸纤SC(ASC)0.9122.0、3.0新2659122.0、3.0旧298912示意图: 0.9 裸纤 凯夫拉 0.9 裸纤 0.9mm线材示意图 2.0mm、3.0mm线材示意图3.2PVC剥除长度允许正负3毫米的公差,凯夫拉、0.9和裸纤的实际剥线长度允许正负1毫米的公差;3.3使用工具如图1所示,PVC部分2.0双芯线用0.8、1.0mm孔径剥除,3.0双芯线用1.3、1.6mm孔径剥除,2.4单芯线用1.0或1.3mm孔径剥除(如图2);剥光纤时,外层PVC和透明被覆层分23刀剥除,不允许只剥一刀。 图1图23.4双芯线剥线长度一致,不许出现长短头,使用PCV剪刀时应与被剥除的PCV保持垂直,合拢手柄后顺着线材的剥除方向水平外拉,以使剥口平齐;使用凯夫拉剪刀时凯夫拉要被整齐地放在0.9的一边,防止伤到0.9,要求剪口整齐无毛丝;使用光纤剥除器时应与被剥的线在水平方向上倾斜4050度然后执行剥线。剥好的裸光纤从0.9开剥处向后的12厘米处开始用沾少量酒精的无尘纸沿着剥线的方向向前擦拭,擦拭纸不可重复使用,擦拭干净的光纤不许放在工作台上以免污染光纤。 4.注胶站 4.1 使用胶水:353ND胶,353ND胶PAPT A和PART B混合重量比为10:1,公差为0.01克。 4.2 A与B胶混合时开始计时,调好的胶水使用期限为3小时。 4.3 陶瓷芯内胶水须注满,陶瓷芯端面渗出胶水面积是否为1/41/2端面面积。(如图所示) OK NG5烤胶站 5.1烤胶条件: 温度时间类型单 模多 模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时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时间SC11020分钟15分钟9545分钟25分钟5.2胶包大小须符合标准,胶包露出承座尾部约1-2毫米(如图3)。胶包过多须用擦拭纸吸除,不足的须用牙签或裸纤沾取胶水补上。(低烟无卤线材烤胶时将胶包吸至与承座平)胶包图35.3从所有陶瓷芯放入加热器后开始记时。烤胶结束后露出陶瓷芯端面的裸光纤不得触碰,防止弄断。5.4烤胶结束的胶包颜色为黄褐色。6去光纤站 6.1去光纤时,切割笔垂直露出陶瓷芯的光纤,紧贴着胶包轻划裸光纤(如图4所示),再用砂纸垂直光纤轻敲光纤使其沿切割方向崩断(如图5所示),崩断的光纤落入废光纤盒内; 图4垂直紧贴轻划裸纤 图5 垂直轻敲崩断裸纤 图6 去光纤合格图7 去光纤不合格 6.2 刮除粘胶:先目视检查陶瓷芯侧壁是否粘胶,如有粘胶,用单面保安刀片刮除。再用研磨盘.250孔径检查粘胶是否刮除干净,不能发生卡胶。 6.3 去光纤检验标准:用400倍放大镜检验陶瓷芯的光纤去除情况,光纤去除合格品的端面,白色反光面的面积超过1/2端面面积。如图6、图7所示7组装站 7.1 SC3.0/2.0连接头组装: 7.1.1 用刀片将PCV缆皮从开剥处向后纵向剖开6-7毫米,使PVC缆皮均匀地分成两片。陶瓷芯向右,把支持管和弹簧向陶瓷芯端靠拢。左手持支持管,右手拿固定头套,把固定头套的两侧扁口对准支持管两侧的凸缘推入。 7.1.2 将套好固定头套的支持管入在固定头套治具槽内,左手食指放在支持管上防止其改变方向,右手向左推动治具压力杆,将固定头套推到位(听到“啪”的一声轻响即表示已经到位,)。如果固定头套有位置偏移需进行调整使其到位。 7.1.3 轻轻拉出凯夫拉,使其均匀散开在支持管周围,推上夹管(凯夫拉长度不能小于被铆压的金属件长度的3/4,不能超出金属件的被铆压区域的长度);拉出已经剖开的PVC缆皮,均匀分布在夹管末端两侧,推上衬环压住PVC缆皮(如图8),用夹具或者自动压接机.178孔径在夹管前端铆压两次,夹具上平面与固定头套的正面或者背面平行,第二次偏转60度;然后在衬环位置铆压两次,第二次偏转60度(如图9)。2.0SC铆压衬环使用皮具.128孔径,使夹具方向与固定头套的正面或者背面平行铆压一次。 7.1.4 在夹管前端涂上一圈401胶水,厚度1毫米左右,宽度4-6毫米,旋转推上尾管,方形尾管较宽的一面对准固定头套的正面或者背面(如图10),尾管和固定头套的四条棱要对准。用干的擦拭纸清除干净溢胶。最后一个尾管推上后计时静置十分钟上耦合帽,耦合帽有凸点的一面对准固定头套的正面。 7.1.5 成品需检验尾管是否有沾胶、耦合帽是否松配合(如图11) 图8图9 图10图117.1.6如果要求Clip,组装时头向左放,有字边(或数字环1号)在下面,同边两个头的固定头套的正面都要向上,在固定衬环前先检查方向无误然后铆压。 7.1.7 依上诠标准双芯线两个连接头的长度差不许超过2厘米,特殊要求以派工单为准。 7.2 SC0.9连接头组装: 7.2.1将陶瓷芯向右放置,把支持管和弹簧向陶瓷芯端靠拢。左手持支持管,右手拿固定头套,把固定头套的两侧扁口对准支持管两侧的凸沿推入。 7.2.2 将套好固定头套的支持管放在固定头套治具槽内,左手食指放在支持管上防止其改变方向,右手向左推动治具压力杆,将固定头套推到位(听到“啪”的一声轻响即表示已经到们)。如图所示检查固定头套与如果固定头套有位置偏移需进行调整使其到位。 7.2.3 在支持管尾端花纹处末端涂上半圈401胶水,厚度1毫米左右,宽度12毫米(如图12),在旋转推上尾管。如有胶水溢出用干的擦拭纸及时清除。 7.2.4 以一把线为单位,最后一个尾管推下之后计时,静置十分钟之后上耦合帽。(如图13)推耦合帽有凸点的一面对准固定头套的正面推入。 7.2.5 耦合帽过紧的需旋转固定头套跟支持管使其恰好配合到位,并用手指将固定头套扁口部分用力捏,使之与支持管间无缝隙后套上耦合帽。如果仍过紧需更换固定头套。 7.2.6 成品需检验尾管是否有沾胶、耦合帽是否松配合(如图14) 图12图13图147.3 号码管(假如产品名连接头为SC/FC) 7.3.1 单芯双头产品:号码管穿SC端尾管后; 7.3.2 双线双头产品:1号号码管穿有字边SC端,2号号码管穿有边FC端。 7.3.3 w2w双线双头产品:1号号码管穿有字边SC端,2号号码管穿有边FC端。 7.3.4 其他特殊要求依订单要求。8.研磨(略)9测试站 9.1 使用JDS测试仪,如订单无特别要求,则单模产品先用1550nm波长进行测试,多模产品选用1310波长进行测试; 9.2 测试结果需符合订单要求规格。如订单无特殊规格,则测试结果IL需-0.3db,BR需-45db. 9.3 测试时要先整理线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