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与嗓音保健.doc_第1页
教师职业与嗓音保健.doc_第2页
教师职业与嗓音保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职业与嗓音保健王晓勇(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 350003) 摘 要:当前我国约有四分之一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患上了嗓音疾病,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影响,这一事实应引起重视。如何缓解这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这部分饱受痛苦的教师有所帮助。关健词:教师;嗓音;保健众所周知,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往往被视为教师的看家本领,但教师最重要的一件武器却被忽视了,这就是教师的嗓子。教师在工作中几乎一刻都离不开用嗓,与其他经常使用嗓子的专业人员,如演员、播音员和歌唱家不同的是,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有关嗓音保健方面的培训。如果帕瓦罗蒂嗓子疼,这位世界级的男高音可以取消演出,但教师却没那么幸运,再怎么难受也得熬着,即便声音变得沙哑了,也只当是不可避免的职业病。殊不知,日复一日地忍受却给教师的声带留下了隐患。世界上最名贵的东西莫过于人的声带,它不象琴弦或吹管乐器上的簧片随时可以更换,一旦受到严重的损害,可能永远成为废物,不仅无法歌唱,就连平时说话亦感困难,同时还有可能引发其它疾病影响健康。在国外的许多大学,如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嗓音训练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一大重要课程。“教学离不开交流,而嗓音是交流的主要工具。”学院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詹姆斯威廉姆斯教授说,“不给教师做有关嗓音技巧的培训,就好比培训外科医生而不给他们讲解手术所需的器具一样。”在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中,除了音乐专业,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受过嗓音保健的培训,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教学之后,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更是无暇顾及嗓音的保健,于是原本清亮的嗓音渐渐地变得暗淡、干涩乃至沙哑,更有甚者,到最后发展为声带息肉或声带小节等。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使用和保护嗓子呢以下是个人的心得体会,拋砖引玉,愿为参考。1. 使用共鸣言语发声的原理是由气息作用于声带,引起声带振动并发出声音,称为“基音”。“基音”只具有音高特性而不具有音色个性,而且音量较小。而我们通常听到的语言发音都是通过人体的共鸣腔体(如胸腔、鼻腔、口腔、头腔等)共振的结果。通过共鸣使声音得到美化,使音量得到扩大。这个过程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共鸣腔体扩大音量、赋予嗓音色彩的效能。一般情况下,说话多运用口腔共鸣和鼻咽腔共鸣,头腔共鸣较难做到。为了扩大音量,可以适当增加胸腔共鸣,在课堂上讲课要稍微地挺胸收腹,放松下巴和咽喉,身体不能僵硬,要用横隔膜的力量把声音送出去。这样,声帶有气息强有力的支持,声音就不容易疲劳,就能做到科学用嗓。2.调整呼吸 “气为音之帅。”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气息充沛则声音宏亮持久,气息柔弱则反之。讲课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不大一样。平时,人们交谈时所需音量较小,气息浅,不需要很大的力度。而讲课时需要音量大,有一定的力度,因此,气息就要相对深一些。所谓气息也就是呼吸运动,呼吸运动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吸气:呼吸运动主要使用胸腹部做自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不要把气全部吸入肺部,也不要吸的太足,防止僵硬,要根据语句的长短吸入适当的气息。吐气: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说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和吸的过程中,松而不懈,力而不紧。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要有气息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讲课时常常脸红脖子粗,青筋直暴,声音僵直,这与没有保持住气息支持点有关。3.合理用声 由于控制声带活动的喉内肌都是很小的肌肉,负荷能力不大,如果发音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就容易引起疲劳。在疲劳的基础上强制使用,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喉肌劳损。声带是高振动体,发声时声带为保持一定的张力而处于拉紧状态,特别是在大声说话时,要加大呼出气流强度,以增大声带的振幅,这些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会由于机械性刺激,引起咽喉粘膜充血、水肿和炎症,造成声音嘶哑。在炎症条件下继续不合理用声,就可能导致声带血管发生病变。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用声时间和声音高低强弱,还可以结合手势等非语言信号的帮助,以减轻嗓子的负担。另外,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喝水,既可润嗓,还能预防感冒。4.疾病与对策目前教师常见的与嗓音有关的疾病主要有急慢性咽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等。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常常故意提高音量以使发音清晰宏亮。但是,由于连续用嗓的时间较长,导致声带超负荷运转,有些老师嗓音出现问题后仍然坚持工作,直到得了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才去就诊,往往太迟了。 嗓音出现问题主要临床表现为声嘶,声嘶又不同程度地分为说话时漏气、粗糙音、嘶哑和失声。这些症状由于不同病因而使发病时间长短不一。急性咽喉炎由于声带的充血水肿是短时间的,常常声嘶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35天就有缓解,但症状较重的常常会出现失声。有些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出现急性喉炎后仍然不注意保护嗓子和及时治疗,声嘶的时间就会延长,逐渐演变为慢性咽喉炎。这样,声带的水肿会逐渐的实变,这时医治就相对困难一些了。有的教师可能还会在一次过度用嗓后,发觉出现了声嘶,尽管努力保护嗓子,仍然收效甚微,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声带长了小结或是息肉,通过喉镜检查可以见到原先光滑的声带表面长出了突起,有的色红,有的色白。出现了声带小结或是息肉,如果通过保守治疗不能奏效,就需要手术治疗,这对声带的损伤极大,需长时间静养才能完全恢复。步入中老年的教师出现了顽固性的声嘶,特别是有吸烟的教师,应该特别警惕,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因为这部分人群是喉癌的高发人群,喉癌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治疗效果较差。另外清嗓的习惯要改,它使声带在瞬间被严重拉紧,容易使声带受伤。 目前很多教师还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对嗓子的养护常识以及疾病预防知识知之甚少,有的年轻教师甚至一无所知。据调查,教师中具备正确嗓音保健知识的不足三分之一,这种情形导致教师患各类嗓音疾病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 据美国国家嗓音语言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记载,大约7%的美国人患有各种嗓音疾病。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教师队伍中有25%左右从事教学的教师患有各种嗓音疾病。然而嗓音的疾病和严重性还未被我们大多数人所认识,正如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兼评论家互尔特唐耐特先生所说:“许多人只有当他们突然失去说话能力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嗓音的重要性。” 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1)要借鉴国外的做法在师范教育院校中开设嗓音训练及保健的课程,并予以重视,让尚未走出或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形成习惯,为将来参加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2)学校应为教师的嗓音健康创造条件,尽可能在教室里安装扩音设备,这样会大大地缓解教师因用嗓过度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3)教师要懂得自我保护,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以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带着情感为学生授课。(4)在保护自己最重要的职业工具方面,教师应获得相关管理部门尽可能多的帮助,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