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工作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及防护对策.doc_第1页
助产工作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及防护对策.doc_第2页
助产工作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及防护对策.doc_第3页
助产工作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及防护对策.doc_第4页
助产工作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及防护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助产工作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及防护对策 作者:陶成珊,谭君花,邓亚军单位: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产科【关键词】 助产;医院感染;风险;防护对策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1。助产士是医院环境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服务对象均为分娩的孕产妇,经常暴露于被孕产妇血液、羊水、体液感染和被锐器损伤等危险因素之中,属于易感人群。现对助产工作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加强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助产士的身体健康。1 助产工作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1.1 助产专业接触体液与血液的机会大:我国是HBV、HCV感染率较高的国家,梅毒、淋病等性传播疾病也在增加,HIV的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助产士在完成接产术、肛查、阴查、了解产程进展、人工破膜、会阴侧切、阴道会阴缝合术等操作时,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资料表明,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AIDS的几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AIDS的几率为0.1%,暴露含HBV的血液或体液的感染率为6%30%2。1.2 易被污染的缝针、注射针头、剪刀锐器刺伤:针头及锐器刺伤也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助产士在会阴阴道缝合术时,因操作部位隐蔽缝合难度较大,容易发生针头及锐器刺伤,特别是在软产道撕裂伤时将增加缝合难度和增加锐器刺伤的概率,同时也可因产妇不配合或操作不慎而发生针头及锐器刺伤。另外,助产士在为产妇完成各种注射操作时,同其他临床护士一样,也可发生锐器刺伤。据文献报道,在医疗服务中,存在由于针刺或锐器刺伤造成AIDS从患者传给医务人员的危险性,发生率为0.1%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率为1.8%2。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1.3 助产专业的工作特点所带来的风险:产科急诊多,助产士常常在产妇诊断尚未清楚时即展开处理与急救。某些产妇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往往隐瞒病史,如HBV和梅毒、淋病等性传播疾病。在进行产程观察的过程中,由于导乐分娩的普遍开展,往往是由1名助产士陪伴整个产程,与产妇近距离长时间接触,而产房环境相对密闭,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飞沫传播的疾病如SARS、流感,接触传播的疾病如红眼病、单纯疱疹等容易造成助产士的感染。1.4 助产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缺乏:助产士在学校学习期间教材或课程设置上无职业安全防护内容4,工作后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也较少,医院管理上未制定助产士职业防护制度和职业暴露应急预案等原因,致使助产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增加。2 避免医院感染的防护对策2.1 加强助产士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增强防护意识:建议在助产士学校学习期间课程设置中开设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内容,掌握防护技能。将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作为新入科助产士上岗前必备培训内容,考核合格后才准予上岗。科室必须对在岗助产士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参加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既要使助产士掌握工作中预防感染的知识,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增强防护意识,又要消除助产士的恐惧心理,使之理智、正确地对待工作中感染的发生。2.2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护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医院感染方面的相关文件,如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制定助产士医院感染防护制度、操作程序和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建立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的汇报及管理系统,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及时报告和做好现场处理,必要时治疗及跟踪观察等,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2.3 具体防护措施2.3.1 洗手与手消毒:洗手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的洗手指征,在操作前后,接触产妇前后,处理产妇用物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手套后均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清水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在洗手池旁张贴正确洗手方法,彻底清洗干净,洗手和手消毒后使用的擦手用具要防止再污染。简单有效的洗手可消除90%以上的微生物5。2.3.2 规范操作程序,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助产士应规范操作程序,坚持预防为主和安全操作,工作中认真仔细,不断总结工作的技巧,避免锐器针头损伤皮肤和黏膜,如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套上针帽,禁止用手弄弯或弄直针头,养成用镊子或持针器放取污染缝针、剪刀、针头的习惯,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到专门的容器内。接触孕产妇的血液和体液时,行肛查、阴查时应戴手套。会阴侧切和断脐可选用钝头剪刀,避免使用尖头剪刀造成血液飞溅。为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最好有他人协助。2.3.3 加强防护用具的使用:据有关调查,在行助产接生时,因医院不具备防护用具,操作者认为不方便等原因,自觉配戴防护用具者几乎为零,致使助产士被羊水和血液溅过者占56%93%6。产房应配备手套、防水鞋、面罩、防水接生衣等防护用具,加大对助产士医院感染防护的管理力度,加强助产士常规性预防观念和实施的自觉性,正确使用防护用具。2.3.4 意外暴露后的处理:当血液或羊水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局部,污染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锐器刺伤后要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血,并用流动水冲洗,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伤口并包扎。必要时进行相应的预防性药物治疗,如为乙型肝炎病毒污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2.3.5 产房定期通风换气,空气和物品表面严格消毒:产房应每天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风通气。并在每位产妇分娩后进行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消毒30 min,地面、产床用含有0.5%1.0%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2.3.6 定期体检和计划免疫:助产士上岗前进行体检和在职职工定期体检,根据某种感染的危险程度和发生感染的频率进行预防接种,如凡与血液有接触者都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定期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肝功能检查等。3 讨论 由于助产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大,对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实施有效的防护,最大限度地保障助产士的身体健康。做好助产士的医院感染控制,既保护了助产士,又保护了产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 1崔焱,姜安丽.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2.2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4.3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务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4徐辉,毛秀英,盖小荣,等.针刺伤防护教育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3,17(9A):1039.5张锦.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