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的形成过程.doc_第1页
田黄石的形成过程.doc_第2页
田黄石的形成过程.doc_第3页
田黄石的形成过程.doc_第4页
田黄石的形成过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田黄石形成过程文章出处:/p/2121338832此贴为知识普及贴-是最基础的内容-继续-现在讲讲田黄石的形成过程田黄石的母矿是高山(高山的品种很多,其中最有可能形成田黄的矿是高山水洞稍微上面一点的矿,因为这里的质地稍微通透,最与田黄接近,也有其它地方母矿形成的独石,但是往往会形成田黄以外的品种)1,高山母矿脱落后的独石这些独石经过地震,洪水等地壳运动从母矿上脱落下来进入到坑头溪中,慢慢被坑头溪中的成分氧化,颜色由白到黄-这个过程当中棱角也慢慢被磨平2,形成坑头溪蛋(胚芽)可以看到这些石头被坑头溪慢慢染色(有一半已经变黄)但是由于时间较短棱角还没完全磨平3.已经埋到地里被坑头溪和坑头溪附近的地蒸熟(已经开始有田味儿了)这时候石头已经通体变黄,开始出现薄薄的皮,不过还是有部分棱角-有的时候会出现粘岩性坑头田以上这种黄叫(桂花黄-田黄颜色中最淡的黄)4,坑头田(中期)这个时候的特征就是石头内部开始出现云状物(说明氧化正在进行-里面的成分正在被溪水和土地中的成分蒸熟)这个时候的皮还是很薄的,开始出现红格等特征。5,坑头田晚期(质地已经接近田黄了,这个时候的坑头田广义上可以叫上板田)这个时候由于长时间和田地中的物质交换成分,已经开始出现皮,但是整体熟度还没完全进化这种是已经进过田黄坑的,所以可以叫做田黄(虽然有点棱角,但是整体的质地已经是田黄质地)6,坑头产其它田石这个是坑头产白田石(白田是非常稀缺的品种,不过现在由于种种原因价格没田黄高,白田的价值远远被低估,是以后升值的一个机会)这个是坑头产灰田石,价值不太高黑色坑头田,里面往往有砂钉7,开始介绍田黄石-上板田黄(所谓正田是 上中下板田黄)以上坑头田在田地中蒸熟几十万年之后就形成了上板田,再过几十万年上板田成中板,中板成下板,经过这种过程。上板田黄的特点就是相比较熟度不太够(与中下板比)颜色普遍淡,稍微通透一些8,中板田黄中板田黄石最标准的田黄,也是最漂亮的田黄,里面往往出现 黄金黄,橘皮黄等名贵品种,石皮明显,萝卜纹清晰,形状饱满,价格最贵9,下板田黄下板田黄的特点就是石皮比较厚,质地颜色较深,往往会有黑格出现。在下板也出现了很多质地非常好的田黄10,田黄-溪管田溪管田是溪中的田黄,是有一部分石头人为地或自然地掉进溪水中形成的田黄,这种田黄往往无皮,通透,萝卜纹明显,质地非常好11,其它母矿形成的田黄(1)杜陵田(杜陵矿形成的田黄)形成的方式和高山系形成的传统田黄一样,特点就是明显的杜陵流水纹杜陵田很稀有,价值非常高(不比高山系田黄便宜)(2)鲎箕田(掘性鲎箕形成的田)鲎箕是高山的一个品种,是田黄的亲戚,化学成分是一样的,只是母矿不同照片上很难与田黄区分,这种需要上手观察12,类田类石头(与田黄相似的石头)这样的石头很多,我在这里只举几个例子(1)掘性黄高山这个有萝卜纹,有红格,但是没有皮,手感都很像田黄,这种石头需要上手观察其萝卜纹的形状和整体颜色(2)鹿目田(鹿目格)鹿目和田黄也是亲戚关系,鹿目也是非常名贵的品种,好品质鹿目的价值等于上板田黄价值,鹿目的特征就是比重大,能看见红(3)昌化田黄最近昌化黄石头以田黄的名义闪亮登场了,我们先不说其合理性,但是昌化田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