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教育中的奖励内容提要 奖励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刺激手段,有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但是,不当的使用奖励反而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奖励这一教学手段,笔者阅读了许多相关研究论文,对奖励的理论依据,价值功能进行了了解,希望能对奖励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关键词 奖励 理论依据 如何奖励 读学前班的时候,老师常常会在每天放学的时候给今天表现好的孩子发大红花作为奖励。我几乎每天都能得到一朵,回到家十分激动地把它贴在墙上,那是学前班时每天我最兴奋的事了。现在,我从当初的学生角色转变成了教师,也在教学中运用到了奖励。实习的时候所带的班级是二年级,班上的纪律问题让我头疼,给他们发小奖品也是出于想通过奖品的诱惑来管好他们的纪律。“想得到奖励的孩子必须遵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孩子们当然喜欢那些奖品了,课堂上都把手举得高高的。可是,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奖品上去了而不是在问题的思考上,如果回答了问题后没有奖品他们就会很失落,很没劲。我开始察觉到不对劲,课堂表面上是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了,可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时候我便开始思考:“我到底为什么要奖励他们?是为了让我的课堂看起来更加有秩序,学生看起来更踊跃回答问题,让别人看了觉得我的课上得好?还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真正的爱上学习?”我内心的答案是后者。现在我才能体会到我的学前班老师的大红花的意义:不是为了让我好好表现而发给我,而是因为我表现好了才奖励给我。仔细品味一下这两个目的,其实差别很大。“因为我表现好所以奖给我,我的好行为会因为得到奖励而得到巩固,下一次还会表现好。而另一种奖励则不一定了。? 于是笔者开始思考:奖励是什么?如何奖励?教学中,到底要不要奖励?下面,笔者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从几个方面,对教育中的奖励进行了研究,希望对今后的教学中奖励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一 用奖励作用的理论依据对奖励实施进行指导1.积极方面赵凤兰的论文论教育中的奖励中提及两个美国的心理学研究,一个是美国动物学创始人桑代克(E.L.Thorndike)的“效果率”理论,另一个是以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为代表的对“效果率”进行发展后的“强化理论”。11)、桑代克的“效果率”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联结,即“刺激反应”联结。联结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率。“给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可改变的联结一个满意的的结果,联结就增强,相反,给予其不满意的结果,这一联结就会减弱。”那么,能增强这一联结的满意的结果指的是什么呢?桑代克通过小鸡走迷津的试验表明:奖励是令人满意的,当我们对一行为给予奖励时,这一行为便会得到保持。反之,惩罚是令人不满意的结果,当对行为给予惩罚时,人和动物便会设法回避或放弃。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行为之所以维持、增强或减弱、消失,是因为受到强化作用的影响的结果。因此,要控制人的行为,就得设法控制对这一行为做出的强化。斯金纳通过在其发明的“斯金纳箱”中观察动物活动发现:当对鸽子啄键行为给予食物作为奖励(强化刺激)并反复多次时,鸽子啄键这一行为便会得到保持和增强;而如果在鸽子啄食后对其进行电击刺激(惩罚)并反复多次试,鸽子啄键的行为频率下降。3)相关的实验还有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ok)曾于1925年做过的一个实验,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为四个组,各组学生的能力相当,在不同的情况(表扬,批评,隔离,旁观)下进行难度相等的加法练习,结果发现,从练习的平均成绩来看,成绩最好的是表扬组。以上研究都证明,奖励对行为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的良好的行为,可以通过奖励来使之得到增强和保持。但是,在运用奖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晕轮效应。有时候,教师由于长期的教学,已经对班上的学生有了整体的印象了。通常记得几个经常表现好的,在表扬时也经常表扬他们,就造成了受到表扬的往往是几个老面孔。可是,我们通常会忽略一个事实:大多数时候表现好的不一定时时表现好,平时表现差的这一次也不一定会表现不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就是这个意思吧!不要对学生形成一个特定的印象,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让改变难度变大。就像以上的实验所做的那样,奖励的对象应该是某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体! 2.消极方面1)德西效应及动机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无奖励组,一组为实验组。他的试验分为了三个阶段: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是无奖励解题阶段,两组一样;第二阶段也是解题阶段,只是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仍然与第一阶段一样,没有任何奖励;第三阶段是自由时间,两组的每个学生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研究人员通过观察第三阶段的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结果发现: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趣。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得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得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为什么会出现“德西效应”呢?研究发现:奖励对行为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动机的控制来间接地控制行为,动机这一中介变量也会对行为产生影响。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有动机的!Maslow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依据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有动机的观点,将行为区分成了表现性行为和因应性行为两种。其中,表现性行为是没有动机的。既然没有动机,也就是说可以不通过奖励也能使行为得到巩固。所以,如果你奖励了一个表现性行为,就会使行为者的行为从无动机转化为有动机的因应性行为。因应性行为多半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如果没有奖励就会趋于消失。2德西效应的例子就是错误地运用奖励将表现行为转化为因应性行为的例子。所以,在运用奖励的时候要针对因应性行为而不是表现性行为。3.外部动机及内部动机对于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方面。卢小君,李明斐,张国梁在论文评价、反馈、奖励对个体创造性的营销影响中就介绍了有关创造力与动机关系的研究。其中,提及了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及Amabile提出的关于动机如何影响创造性的双岐假设。开始时Amabile如假设“内部动机对创造力有利,而外部动机对创造力有害。”3而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她认为:“控制性的外部动机对创造力有害,而外部动机中的信息性的动机对创造力有利。”4增益性的外部刺激因素 信息性的奖励信息性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自我决定感自我胜任感 个体创造力控制性外部动机 非增益性的刺激因素 控制性的奖励奖励对创造力的影响作用5以上研究表明,如果在奖励的同时能够提供信息,能够促进个体的创造力。笔者认为,在运用信息性奖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另一个心理效应的运用,那就是:期望效应。在奖励的同时提出一个期望,给受到奖励的对象指引一个努力的方向,也就是信息性奖励为什么对提高个体创造力有益的一个因素。口头的表扬也是奖励的一种,平时表扬时不要千篇一律的说“真棒”,要尽可能地说明他的那一行为好在哪里,再给他提出一些如何做能更好的建议,这就是信息性的奖励。二 奖励的运用原则与方法 如今,在教学中,“老师不给奖励,我就不回答问题”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课堂上学生个个踊跃举手,表现积极的表象看似乐观,但实则不然。当奖励从手段变身为目的的时候,学习反而成了手段,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到底该如何有效地实施奖励?1. 奖励要有明确条件,不能感情用事,随便破例。否则,奖励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作用。 我在实习时就出现了这种错误。有学生求我送一个小花给他,我看那些小孩子都超级可爱,就想让他们开心,于是就把别人回答问题才能得到的奖品就这样随便送给了他们。这样,学生们发现原来不努力也能得到奖品,那么这个奖品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2.奖励条件适度,达到有一定难度,但不是遥不可及。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个体道德成长和能力发展均表现为渐进性特征。因此,奖励的条件设置在“最近发展区”内最能促进个体的发展。3.奖励的应明确指向受教育者的进步行为。 要想通过奖励强化某一行为,就得使奖励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为避免造成晕轮效应,奖励不应该指向的人,而应指向行为。4。 口头奖励要具体明确,要能提供信息,为被奖励者指明方向。 口头表扬不能太过笼统,如“你真棒!”之类的。要说明为什么表扬,具体哪里做得好。为被奖励者提供信息。5. 奖励要及时 要强化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奖励必须及时。6.奖励要能满足被奖励者的需要。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3 到底在教育中要不要奖励 奖励分很多种:精神奖励,物质奖励。虽然研究证实有些奖励确实能够对某些行为起到巩固作用,但是奖励的运用需要十分谨慎,因为一部小心就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建议不要随便使用奖励,尤其是物质奖励,过多的使用物质奖励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是不利的。如果目的是让学生爱上学习,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的品德,那我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用学习本身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不是通过奖励这一中间量。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使因应性行为向表现性行为发展。 参考文献1.赵凤兰。论教育中的奖励J。2.Maslow。动机与人格M3.AMABILE T M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 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 J.Journal of Pers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3.1多变的天气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雄伟的塔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
- 4.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说课稿(北师大版)
- 1.2 复杂多变的关系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圆的有关性质(9大考点39题)(第1期)解析版
- 我的太阳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人音版
- Lesson 12 Whose is this This is myyourhisher Whose is that That is myyourhisher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第一册 上半册新概念英语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ere is my car配套说课稿 人教PEP
- 2025年全国中式面点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学制2018
- 中医护理在疼痛中的应用
- GB/T 44977-2024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终端定位服务安全技术规范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6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七年级体育 立定跳远测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学校保洁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关爱流浪小动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
- 2024年新高考试题分析及2025届备考策略建议课件
- 中东及非洲天然甜菊行业现状及发展机遇分析2024-2030
- 《山区公路桥梁典型病害手册(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