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Linux下架设FTP.doc_第1页
Windows Linux下架设FTP.doc_第2页
Windows Linux下架设FTP.doc_第3页
Windows Linux下架设FTP.doc_第4页
Windows Linux下架设FTP.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indows下FTP服务器架设攻略如今家庭应该是普遍使用包月的宽带接入Internet了,我们在充分享受极速冲浪的快感时,是否考虑过利用现有资源为自己做点什么呢?对啦,今天本文的目的就是带大家在本机上架设一个FTP服务器,建立这种服务器用于远程资源共享实在是个不二的选择!以下架设步骤主要以windows XP系统为例。热身阶段: 在开始动手之前别忙,我们得先让自己的电脑在网上找个地方住下-申请域名。想让朋友在茫茫网海中找到你这台计算机是通过IP地址来实现的,而目前大多数包月宽带提供的都是一个动态IP,也就是说每次拨号接入时的IP地址都不样,你不可能IP地址改变一次就通知朋友一次吧!解决此问题的常用方法就是申请一个免费域名,推荐到/申请。 第一步:申请网域护照(即帐户),开通免费域名。 连接到/,在页面左边点击“注册护照”,按照提示完成注册即可。然后在左面再点“域名服务中心”,选择下拉菜单的“注册域名记录”,之后在“免费域名”框内输入你的个性域名就行了。第二步:本机安装动态域名解析软件。即花生壳客户端,下载:/Products/PeanutHull_Support.asp。下载完成后同样按提示安装,在到如下图的步骤时,请输入我们刚才在网站上注册的帐户及密码。 填入网域护照一路继续“下一步”,安装完毕软件会自动启动,至此动态IP地址的问题已经解决,你的电脑已经可以在网海中找到了。接下来就可以正式配置FTP服务了!架设阶段: 一般在windows平台上,常用的做FTP服务器的方式就是使用系统自带的IIS、以及第三方软件serv-u。而关于这两类方法的异同,大家可以参阅IT168的相关报道。主要就是:IIS设置相对简单,但安全性不高;而serv-u相对来说安全性要高得多。以下为IIS的架设过程。 如果你是建个小型的FTP服务器(同时访问人数不超过20个的那种),且不会同时进行大流量的数据传输(比如音视频),那么这种方式是最简便易行的,不过注意操作系统版本哟,IIS只适用于Windows NT/2000/XP系统。 第一步:安装IIS组件。 一般系统安装时都没有安装此组件的,所以请到控制面板,在“添加/删除程序”里打开“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一项,在弹出的窗口里将“intenet信息服务(IIS)”选中;再点右下角“详细信息”,勾选“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最后确定即可。 第二步:设定需要共享的目录路径。此目录就是别人访问你的FTP服务器时看到的文件列表。在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里,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在窗口左面找到“FTP站点”并打开下拉列表,之后在“默认FTP站点”上点右键选属性,切换到如下图所示的“主目录”选项卡。在“本地路径”框中的地址为默认FTP共享目录,请点击浏览指定到你的实际共享目录;另外在这里还可以设置FTP服务器的文件访问权限,为安全考虑,一般我们只开放读取权限,以防匿名用户随意修改目录文件,合法用户有需要时才针对性的打开“写入”权限。主目录路径指定 第三步:完善配置。 在“默认FTP站点”窗口里切换到“安全帐户”,去掉“允许匿名连接”前的勾;在消息选项卡中可设定当用户访问、退出你的FTP服务器时出现的提示信息,随你喜欢写吧!还有个“最大连接数”的设定,它是指同时连接本地FTP的最多主机台数,如果你的电脑配置不是很好的话,建议不要超过5。 经过以上三步正确的配置后,你的FTP服务器应该已经在工作了。为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在本机先测试一下访问是否正常,方法很简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ftp:/你在花生壳中申请的免费域名),如果能看到你在IIS“主目录”中设定的路径下的目录和文件,那就成功了。 补充:在安全用户设置中,IIS与其他专业的FTP服务器软件不同,它是基于Windows用户帐号进行管理,而本身并不支持随意设定允许访问帐户的;要添加或删除某个允许访问的帐户,必须先在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中的“计算机管理”里去设置,然后再通过IIS“安全账户”选项卡中的“FTP站点操作员”选项添加或删除。 如本人开头所述,IIS设置简单,实现过程迅速,比较适合初次玩服务器应用的用户使用;当用过IIS一段时间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后,就可采用一些第三方功能强大的软件,再配合FTP防火墙相关知识来建,相信那时你的FTP已是“城墙坚固、马力强劲”了!Linux下FTP服务器架设方案实现Linux环境下的FTP服务器配置,其思路跟windows平台大同小异。Linux下同样自带有一个FTP配置组件,名为Washington University FTP(Wu-Ftpd),此组件在internet上应用极其广泛,是一个性能优秀的服务器软件,以其丰富的功能和超大、超速的数据吞吐量而著称。Wu-Ftpd安装篇一如果你的Linux没有自带Wu-Ftpd。 请先到:81/down/wu-ftpd-current.tar.gz下载,再按以下步骤安装: 第一步:以root进Linux系统(大家应该知道,在Linux中非root用户正常情况下是没有挂接文件系统权限的;接着使用mkdir /mnt/Wuftp命令行在/mnt里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Wuftp。 第二步:将wu-ftpd源码拷入此目录并解压“tar zxvf wu-ftpd-2.6.2.tar.gz”。 第三步:按以下命令行进行源码编译: Cd /mnt/Wuftp/wu-ftpd-2.6.2-(进入解压目录) . /configure -(运行环境自动检测) Make -(开始编译,并在源码的 bin 目录下生成编译后的几个可执行文件.) 第四步:使用make install命令行将其安装到默认目录下即可使用。二Linux自带有Wu-Ftpd。 这就相对简单多了,只需先通过RedHat的第一张光盘安装Wu-Ftpd的RPM包;然后输入以下命令即可安装: Rpm - ivh wu-ftpd-x.x.x-x.i386.rpm-(-x.x.x-x.是你的Wu-Ftpd版本号)。Wu-Ftpd配置篇一启动。 我们可以将其配置为自动启动。方法是:找到Linux安装光盘,执行附带的Setup程序,并在“System Service”里选中Wu-Ftpd确定即可。二设置ftp宿主目录。 其缺省位置为/home/ftp,可以通过修改/etc/passwd)来改变这个目录。三对一些重要的配置文件作进一步设定,使其能更好的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 这些配置文件包括:/etc/ftpaccess 、/etc/ftpconversions、etc/ftpusers、/etc/ftpphosts、/etc/ftp-groups。利用这些文件,可以相当准确的控制某个用户、某个时间段从何地以何种方式访问到服务器,而且可以对用户连接后所进行的所有操作进行跟踪。每个配置文件说明如下: 1/etc/ftpaccess: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配置文件,文件里的每一行命令定义一个属性,主要用来控制存取权限。 2/etc/ftpconversions:用来配置压缩/解压缩程序。 3/etc/ftpusers:该文件夹中包含的用户不能通过FTP登录服务器,有时将需要禁止的用户账号写入文件/etc/ftpuser中,这样就可以禁止一些用户使用FTP服务。 4/etc/ftpphosts:用于配置通过允许或禁止远程对某个帐号的访问控制。 5/etc/ftpgroups:用来创建用户组,使组内成员可以预先设定访问FTP服务器。 下面我们以几个小例来熟悉这些配置文件的设置: 1登录人数的限制。 在/etc/ftpaccess这个配置文件里设定。格式为:limit 类别 人数 时间 文件名,意思就是设置某类别在指定时间内允许登录到FTP服务器的人数。比如:limit Any/etc/sys.msg,表示所有类别在任何时间内登录FTP的人数不能超过20人,否则将显示sys.msg这个提示文件。 2设置匿名用户密码验证方式。 格式:passwd-check none/trivial/rfc822 enforce/warn。两组可选项中,none指不对密码进行验证,任何密码都可以登录;trival指只要密码中包含就可登录;rfc822则是指密码要符合rfc822规定的邮件格式方可正常登录;另一组enforce表示输入的密码不符合指定格式就不允许登录;而warn是指就算密码不符合指定格式仍然允许登录。 3定义用户类别。格式:class 类名 real/guest/anonymousIP地址其意思是:设定FTP服务器上的用户类别,并可对客户端的IP地址进行限制,允许特定或者全部的IP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