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docx_第1页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docx_第2页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docx_第3页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起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山区。目前,国外如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都比较重视荞麦的种植利用,并已经开发出不少荞麦新产品。荞麦在我国主要广泛分布于西南、西北以及内蒙古等地。 荞麦适应性广、耐贫瘠且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荞麦中的芦丁含量是其他粮食作物难以媲美的,甜荞的芦丁含量一般在0.02 %0.789 %之间,苦荞在1.08%6.6%之间。荞麦中淀粉含量达到67.80%,是一种良好的酿酒原料,而荞麦中保健因子如芦丁为醇溶性, 能够较好的溶解于其中。因此,将用荞麦来酿造保健酒是一种良好的开发利用荞麦的方式。 糖化是荞麦保健酒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是利用糖化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等可发酵性糖类的工艺环节。糖化工艺决定了发酵醪液中可发酵性糖类的含量,因此决定了荞麦保健酒酒精浓度。 本研究对荞麦保健酒生产过程中糖化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为保健酒生产提供参考。一、荞麦保健酒的材料与方法1.1 原料及试剂 荞麦:丰田一号,贵州师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提供; 糖化酶:50000 u/g,湖南省津市市新型发酵有限责任公司; 试剂:葡萄糖、酒石酸钾钠、乙酸锌、冰乙酸、亚铁氰化钾、氢氧化钠、亚甲基蓝等,且均为分析纯。1.2 主要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滴定装置等。1.3 实验方法 1文章来源华夏酒报.3.1 荞麦保健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活性干酵母 活化 荞麦粉碎糊化糖化接种酵母发酵澄清过滤灌装灭菌成品 1.3.2 糖化方法 将荞麦粉于沸水浴糊化,降温至糖化温度、调节pH值、添加糖化酶、恒温水浴中保温至还原糖含量不再增加,灭菌后进入下一步发酵环节。 1.3.3 分析测定方法 还原糖测定:直接滴定法。2 结果与分析 2.1 荞麦样品还原糖含量 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得荞麦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为0.56%,相对于荞麦中淀粉的含量非常低。 因此,糖化是荞麦保健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糖化效果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酒精的浓度。2.2 单因素试验 以醪液中还原糖的含量(以还原糖与荞麦样品干重百分比计)为指标,分别考察糖化酶添加量、糖化时间、糖化温度以及pH值对糖化效果的影响。2.2.1 糖化酶添加量的影响 将糊化后的荞麦粉冷却至60 左右,设八组试验依次加入荞麦干重的3%、4%、5%、6%、7%、8%、9%、10%的糖化酶,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pH值为5,再测定还原糖含量。根据试验结果,绘制糖化酶添加量还原糖含量曲线(糖化酶添加量以糖化酶与荞麦样品干重百分比计,下同)。 糖化酶用量3%4%时,醪液中还原糖含量增加,高于4%时,还原糖含量开始出现缓慢降低。由此可见,糖化酶用量低于4%时,加大酶的用量,可以提高最终还原糖含量;当糖化酶用量高于4%,由于酶过量,这就会促进一些复合反应的发生,进而导致糖度降低。2.2.2 糖化时间的影响 将糊化后的荞麦粉冷却至60左右,设八组试验糖化时间依次为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80min、90min,添加糖化酶量为4%,糖化温度60,pH值为5,测定还原糖含量。根据试验结果,绘制时间还原糖含量曲线,见图1。糖化时间20min40min过程中,还原糖的含量随着糖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并且在40min时达到最大值。40min之后开始出现略微的下降,并且走势比较平稳。 糖化前期,糖化速度较快,还原糖也不断增大,达到最大值后,由于酶受到生成物的反馈抑制且开始逐渐钝化,使得糖化速度减慢。40min时还原糖达到最大而不再上升,之后出现略微地下降,这是由于糖化速率降低, 复合反应的速率大于糖化速率,糖度反而有所下降。2.2.3 糖化温度的影响 将糊化后的荞麦粉冷却至40左右,设八组试验糖化温度依次取45、50、55、60、65、70、75、80,都添加糖化酶量为4%,糖化时间为40min,pH值为5,分八组来测定还原糖含量。根据试验结果,绘制糖化温度温度曲线,结果见图2。 在4060范围,还原糖含量随着糖化温度升高而升高,在60时达到最大;当温度超过60时,还原糖含量开始下降,并且温度越高,还原糖下降越剧烈。这表明糖化温度在60左右时,糖化酶的活性最佳。 在低于50时,酶的活性没被激发,而高于65,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开始变性,从而导致活性降低,抑制糖化反应。2.2.4 糖化pH值的影响 将糊化后的荞麦粉冷却至60左右,设八组试验用醋酸来调节pH值,并依次取3、3.5、4、4.5、5、5.5、6、6.5,添加糖化酶量为4%,糖化时间40min,糖化温度60,测定还原糖含量。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pH还原糖含量曲线,如图3。由图可知pH值在33.5范围时,还原糖含量有明显的增加;pH值3.54.5时,还原糖含量出现一个持平走势,其中pH值为4时比3.5和4.5稍高;pH高于4.5时,还原糖含量开始下降。 由此可知,pH为4时酶活性最高。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和酶分子与底物的解离状态,进而造成酶活性受到抑制。2.2.5 最优糖化工艺的确定 为了确定糖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糖化温度、pH、糖化酶添加量以及糖化时间四个因素,设置不同水平,展开研究。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结果见表1。从表2可以看出,最优方案为A2B3C3D1,即:糖化酶添加量4%,温度65,时间50min,pH值为3.5;四个因素对糖化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BDAC,即:温度pH值酶添加量时间。 由表3方差分析得出结论:FA 说明糖化酶添加量、糖化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