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大专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模具大专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模具大专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模具大专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模具大专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具大专毕业论文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年 级 10 级 姓 名 李贵活 学 号 1004010206 指导教师 张星 年 月 日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1004010206 题 目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实验说明书等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发教研室主任年 月 日发绕线圈注塑模具设计摘要国内当今注塑迅速发展但与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该有是有所差距的主要缺陷的表现有 精度不够高技术含量不够高复杂程度低等缺陷设计出好的产品却无法做出是模具行业的最大不足因此注重科技含量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室非常重要的此次设计主要根据注塑模具的特点对注塑模具的工艺性的分析工艺方案的制定排样图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计算等内容生产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因此设计是要求结构简单但一定要保证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一套模具设计关键词模具 注塑模具 工艺性 目录1塑件分析7 11塑件工艺性分的析7 12塑件体积的计算72注塑机的选用8 21注塑机的简介8 22选择注塑机83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10 31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10 com芯尺寸10com腔尺寸1132计算成型腔的壁厚124模具结构的设计13 41浇注系统的设计13com的选择13com的设计13com的设计13com设计1442模具的结构15 4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15 44脱模机构的设计15 4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15com的尺寸与安装形式16com的设计16com滑块槽的形式17com侧向分型的开模行程校核17com的受力分析和及强度计算17 46模具温度调节系统175注塑机参数的校核18 51最大注塑量的校核18 52注塑压力的校核18 53锁模力的校核18 54安装部分的校核19com寸与拉杆距离的校核19com合高度的校核19 55开模行程与顶出装置的校核196安装于调试20 61模具的安装试模20 com的准备20 com安装和调试20 com20com21结论22致谢词23参考文献24引 言模具毕业设计是模具专业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他也是最后的一个关键教学环节它是由学生过渡到生产的一步有学校走向工厂的桥梁是我们第一次系统地把所学理论应用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此次的毕业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加深入明确的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设计的能力毕业设计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让我们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画图计算查阅相关资料等第二个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从而进行设计为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模具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机械机电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我国企业广泛应用现代化数控技术参与国际竞争模具技术是制造实现自动化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少的物资手段此业设计让我们毕业生更好的熟悉模具设计流程确定加工工艺学会分析零件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产品质量效益及新产品开发能力 我国目前的模具开发制造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至少相差10年特别是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产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模具是工业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讯汽车摩托车电机电器仪器家电建材等产品中80以上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力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的需求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 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我国模具发展趋包括10个方面 一模具日趋大型化 二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10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微米现已达到2-3微米1微米精度的模具也将上市 三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新型多功能复合模具除了冲压成型零件外还担负叠压攻丝铆接和锁紧等组装任务对钢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四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也将逐渐提高 五随着塑料成型工艺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塑成型等工艺的模具也将随之发展 六标准件的应用将日益广泛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还能提高模具的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七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八随着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化发展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九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由于机械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对塑料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十模具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1塑件分析11 塑件工艺分析本产品为电动机绕线圈在工程中我们都知道要求选择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的材料具有此种性能的也较多但次塑件选用软聚氯乙烯SPVC这种材料还具有耐光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塑件尺寸如下图1112 塑件体积的计算塑件质量的计算式为了选择合理的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的型腔数目因此塑件质量的计算则为 M塑件 V塑件 12因为 V塑件 2240215-17215202-17257 1911cm3 135gcm3所以 M塑件 1911135 2580g因为 M浇道 V浇道 13562通过计算 83g所以 M总 M塑件M浇道 258083 2663g2注塑机的选择21 注射机的概述注射机的种类和规格很多分类方法不同按结构可以分为卧式立式角式三类国产卧式注射机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这三类不同的结构形式的注射机个特点如下卧式注射机卧式注射机的注射装置与合模装置的轴线同一线水平排列优点是机身低便于操作和维修机器重心低安装稳定性好塑件顶出后可利用其自重作用而自动下落容易实现自动操作缺点是模具的安装和法件的安放比较麻烦占地面积较大这种类型对于大中小型注射机都适用是目前国内外大中型注射机广为采用的形式立式注射机 立式注射机注射装置与合模装置的轴线同一线垂直排列优点是占地面极小模具的装拆和嵌件的安放都较方便缺点是塑件顶出后常需用人工取出不易实现自动化由于机身高机器重心较高机器的稳定性较差维修和加料也不方便这种类型注射机多为注射量在60cm3以下的小型注射机角式注射机角式注射机是介于卧室和立式之间的一种形式它的注射装置与合模装置的轴线互相垂直排列注射装置的轴线与模具的分型面同处于同一平面上其布置有两种形式优点是结构简单注射成型时熔料是从模具的侧面进入型腔它特别适用于加工中心部分不允许留有浇口痕迹的制品缺点是开合模机构是纯机械传动无法准确可靠地注射和保持压力及锁模力模具受冲击和振动较大理论注塑质量 Ms实际注塑质量Vs实际注塑量V1理论注塑容量a注塑系数一般取值08在注塑生产中注塑机在每一个成型周期内向模内注入熔融塑料的容积或质量称为塑件的注塑量M塑件的注塑量M必须小于或等于注塑机的实际注塑量当实际注塑量以实际注塑容量Vs表示时Ms Vs 23式中 Ms注塑密度为时塑料的实际注塑质量在塑化温度和压力下熔融塑料密度 C 24式中C塑化温度和压力下塑料密度变化的校正系数对结晶型塑料C 085对飞结晶型塑料C 093 当实际注塑量以实际注塑质量Ms表示时Ms Mspc 25式中pc材料在常温下的密度约为135gcm3所以塑件注塑量应当瞒足MsM nMz式中n型腔的个数Mz每个塑件的质量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或质量查 手册可选定注塑机型号为SZ100-60注塑机参数如下最大注塑量100cm3锁模力600Kn注塑压力150Mpa最小模厚170mm模板行程300mm注塑机定位孔直径125mm喷嘴前端孔径4mm喷嘴球面孔径12mm注塑机拉杆间距32032mm3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31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根据塑件图可知线圈外形无尺寸精度要求只是塑件本身就要求达到IT8级的精度它属于一般精度要求所以主要计算出相对于固定型芯和型腔的尺寸其余型芯型腔的尺寸直接按产品尺寸com 计算型芯尺寸型芯的径向尺寸的计算按平均收缩率计算型芯的径向尺寸经查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可知SPVC的平均收缩率为18 SCP根据塑件精度等级 IT8 查得塑料模具设计中塑件公差数值表 其径向基本尺寸为17mm那么它的浮动尺寸为17048根据公式LM LSSCP LS 3 4- 31LM 1717183 4 048- 3LM 17670 -016 式中 LM-零件制造径向尺寸 Ls-径向基本尺寸 -对于小型零件等于3为制件允许的公差值 型芯尺寸的高度计算同样也是按收缩率来计算值这时规定制件孔深的名义尺寸HS 为最小尺寸偏差为正偏差型芯高度的名义尺寸为HM为最大尺寸偏差为负偏差而其基本尺寸为60mm浮动尺寸为60092 0同上可以得到型芯高度名义尺寸 HM HS SCPHS 2 3 - 32 HM 6170 -03com 计算型腔尺寸因为以面的型芯尺寸的计算时都是以型腔为准的因此有一部分的尺寸60mm的尺寸我们只考虑了型腔各尺寸的制造加工尺寸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为同上以是按平均收缩率来计算其尺寸已知在给定条件下的平均收缩率SCP 制件型腔的名义尺寸为LM 最小尺寸公差值为正偏差则型腔的平均尺寸为LM -2考虑到收缩量和磨损值 但要注意的一点那就是该设计的一大优点为了便于工人的制模把型腔先做成一个整体然后用线切割机床再分开这样也可以节约材料因此在型腔一方将会加上一个放电间隙值和钼丝的直径值设放电间隙为002mm钼丝直径为018mm故也根据公式 LM LS LSSCP - 3 4 333 40563 LM 1994018 0 LM 2014018 0基本尺寸为40mm时可得如下值LM 404018 - 3 40923 LM 4012 026 0 LM 4032026 0型腔深度尺寸的计算也是按平均收缩率计算型腔的深度尺寸在型腔深度尺寸的计算中规定制件高度的名义尺寸为HS 为最大尺寸 公差以负偏差表示型腔深度名义尺寸HM为最小尺寸公差以正偏差表示型腔的底部或型芯的端面与分型面平行在脱模过程中磨损很小磨损量就不考虑根据HM HS HSSCP - 2 3 34 可得深度尺寸为15mm时 HM 15 1518 - 2 30320323 HM 15101 0深度尺寸为57mm时 HM 57 5718 - 2 30920923 HM 573303 032计算成型腔壁厚成型腔应具有足够的壁厚以承受塑料熔体的高压如壁厚不够可表现为刚度不足即产生过大的弹性变形值也可表现为强度不够即塑腔发生塑隆变形甚至破裂模具的型腔在注射时当型腔全部充满时内压力达到极限值然后随着塑料的冷却和浇口的封闭压力逐渐减小在开模时接近常压型腔壁厚计算以最大压力为准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对于大尺寸的型腔刚度不足是主要原因应按刚度来计算而小尺寸和型腔在发生的弹性变形前其内应力就超过了许用应力因此按强度来计算而此次设计的塑件尺寸不是很大因此我们就按强度来计算型腔壁厚模具结构中都采用的是整体式且是矩形型腔它的按强度来计算侧壁的厚度比较的复杂而在模具设计手册里可以查得一些经验值如图所示图 314模具结构设计41 浇注系统设计com的选择浇口套属于标准件在选够浇口套时应注意浇口套进料口直径和球面坑半径com的设计根据实际采用底部带有顶杆的冷料穴推杆装于推杆固定板上com的设计分流道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和U形等圆形和正方形截面流道的比表面积最小流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称为比表面积塑料熔体的温度下降少阻力亦小流道的效率最高但加工较困难而且正方形截面不易脱模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半圆形及U形分流道尺寸由塑料品种塑件的大小及长度确定对于重量在200g以下壁厚在3mm以下的塑件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分流道的直径如式41 D 02654W12L14 41式中D-分流道的直径mm W-塑件的质量g L-分流道的长度mm 此式计算的分流道直com于HPYC和PMMA应将计算结果增加25对于梯形分流道H 2D3对于U形分流道H 125RR 05DD算出后一般取整数对于半圆形H 045R 对于流动性极好的塑料如PEPA等当分流道很短时其直径可小到2mm左右对于流动性差的塑料如PCHPVC及PMMA等分流道直径可以大到13mm大多数塑料所用分流道的直径为6mm到10mm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布置中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类平衡史布置是指分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长度断面形状尺寸都相同的布置形式它要求各对应部位的尺寸相等这种布置可实现均衡送料和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使成型的塑件力学性能基本一致但是这种形式的布置使分流道比较长 非平衡式布置的指分流道到各型腔浇口长度不相等的布置这种布置使塑料进入各型腔有先有后因此不利于均衡送料但对于型腔数量多发模具为不使流道过长也常采用为了达到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各浇口的断面尺寸要制作得不同分流道设计要点如下1在保证足够的注塑压力使塑料熔体顺利充满型腔的前提下分流道截面面积与长度尽量取小值分流道转折处应圆弧过度2分流道较常时在分流道的末端应开设冷料井3分流道的位置可单独开设在定模板上或动模板上也可以同时开设在动定模板上合模后形成分流道截面形状4分流道与浇口连接处应加工成斜面并用圆弧过度在选择浇口套时应注意浇口套进料口直径如式 D d 05-1 mm 42式中d-注塑机喷嘴口直径 球面凹坑半径R R r 05-1 mm 43式中r-注塑机喷嘴球头半径在单腔模中常不设分流道而在多腔模中一般都设置有分流道塑料沿分流道流动时要求通过它尽快地充满型腔流动中温度降低尽可能小阻力尽可能低同时应能将塑料熔体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型腔从前两点出发分流道应短而粗但为了减少浇注系统的加回料量分流道亦不能过粗过粗的分流道冷却缓慢还倒增长模塑的周期而该设计中使用了梯形断面形状的分流道如图41所示图 41因为梯形断面的这种分流道易于机械加工且热量损失和阻力损失均不大故它也是一种常用的形式其断面尺寸比例为H 23WX 34W或将斜边与分模线的垂线呈510的斜角com设计浇口又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流道除直浇口外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型腔充满后熔体在浇口处首先凝结防止其倒流易于在浇口切除浇注系统的凝料浇口截面约为分流道截面的003009浇口长度约为05mm2mm浇口具体尺寸一般根据经验确定取其下限值然后在试限时逐步纠正 当塑料熔体通过浇口时剪切速率增高同时熔体的内摩擦加剧使料流的温度升高粘度降低提高了流动性能有利用充型但浇口尺寸过小会使压力损失增大凝料加快补缩困难甚至形成喷射现象影响塑料质量浇口的形状和尺寸对制品质量影响很大浇口在多情况下系整个流道断面尺寸最小的部分除主流道型的浇口外一般汇报口的断面积与分流道的断面积之比约为003009断面形状如图43所示浇口台阶长115左右虽然浇口长度比分流道的长度短的多但因为其断面积甚小浇口处的阻力与分流道相比浇口的阻力仍然是主要的故在加工浇口时更应注意其尺寸的准确性然而根据塑件的样品图11生产的批量等采用一模两腔结构浇口应采用扇形浇口的位置是应注意 1 浇口的位置的应使填充型腔的流程最短这样的结构使压力损失最小易保证料流充满整个型腔 2 浇口位置的选择要避免塑件变形 3 浇口位置的设置应减少或避免产生熔接痕42模具结构由于塑件内空心侧有凹槽所要求模具结构必须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并采用斜导柱在定模哈夫块斜滑块在动模的结构 整体斜楔定位斜导柱侧抽芯分型推板推出工件的工作原理4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导向机构对于塑料模具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因为模具在闭合时要求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所以必须设有导向机构导柱安装在动模一边或定模这一边均可通常导柱设在主型芯周围导向机构的主要定位导向承受一定侧压力三个作用在该设计中采用了导柱导向机构而导柱导套为标准件对导柱结构有要求1导柱的长度必须比型芯端面的高度高出68mm2导柱应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多采用T8或T10 硬度为5055HRC3导柱装入模板多用二级精度第二种过渡配合而导套用二级精度静配合44脱模机构的设计在注塑成型的每一个循环中塑件必须由模具型腔中脱出在该设计中为了使符合脱模机构的要求1使塑件留于动模2塑件不变形损坏这是脱模机构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分析塑件对模腔的附着力的大小和所在部位以便选择合适的脱模方式和脱模位置使脱模力得以均匀合理的分布3良好的塑件外观顶出塑件的位置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以免损坏塑件的外观4结构可靠因此模具结构的脱模机构主要由中心拉料杆拉断浇口然后由顶杆推动推板使工作推出还有在设计主型芯时也会有一定的拨模作斜度354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当塑件上具有与开模方向不同的内外侧孔时塑件不能直接脱模必须将成型侧孔的零件做成可动的在塑件脱模前先将活动型芯抽出然后再自模中通过顶杆顶出塑件而此次的设计完全符合以上要求因此也采用了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又该塑制品是大批量的生产故也使用了机动侧向分型抽芯因为抽芯距等于侧孔深加23mm的安全系数而当结构比较特殊时如成型圆形线圈骨架以及该外形为正方形的线圈骨架设计的抽拔距不能等于线圈骨架凹模深度S2因为滑块抽至S2时塑件的外径仍不能脱出滑块的内径必须抽出S的距离再加上 23 mm塑件才能脱出故抽芯距为S S1 23 20 23 mm 2223mm 44式中S抽芯距S抽芯的极根尺寸此为塑件最大的外形尺寸com的尺寸与安装形式斜导柱的形状与基本尺寸斜导柱的基本尺寸主要以长度尺寸为主斜导柱的长度计算为如下式L 12Dtanh1cos12dtanSsin 1015 mm 45 a 23 mm斜导柱与固定板之间用三级精度第三种过渡配合由于斜导柱只起驱动滑块的作用滑块运动的平稳性由导滑槽与滑块间的配合精度保证滑块的最终位置由锁紧块保证因此为了运动灵活斜导柱和滑块间采用比较松的配合斜导柱的尺寸为15-05 -10头部做成圆锥形同时圆锥部的斜角为30度它大于斜导柱的倾斜角这样避免了斜导柱的有效长度离开滑块时其头部仍然继续驱动滑块那么固定形式如下图图 42com的设计在塑料的注塑过程可中型芯受到塑料很大的推力作用这个力通过滑块传给斜导柱而一般斜导柱为细长杆件受力后容易变形因此必须设置锁紧楔以便在模具闭模后锁住滑块承受塑料给予型芯的推力锁紧楔与模件的边连接可以根据推力的大小选取不同的方式而该设计所选取的是整体式结构牢固可靠侧向力较大它直接与定模固定可见装配图可知而锁紧楔的角度在斜导柱的固定形式已讲述了这里不再重复com滑块槽的形式滑块分为整体式与组合式因根据设计的需要采用了组合式哈夫块而导滑槽的形式就是要能达到在抽芯的过程中保证滑块远动平稳无上下窜动和卡紧的现象同时又要方便加工故导滑槽采用组合式由导滑板与推件板组成其组合图如下图43com侧向分型的开模行程校核因为该塑件所用斜导柱侧向芯是在水平的位置因此要完成抽拔距所需要的开模行程由下式求得H Sctg 22ctg24 45mmcom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斜导柱的受力分析根据斜导柱的形式可以按公式 Fw Ftcos 46 Fk Fttan 47 式中 Fw 侧抽芯时斜导柱所受的弯曲力Ft 侧抽芯的脱模力其大小等于抽芯力Fk 侧抽芯时所需要的开模力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从斜导柱的结构考虑希望斜角值大一些好而从斜导柱受力情况考虑希望斜角值小一些好因此该斜导柱的斜角取了24经过用上述公式的核算满足了模具结构要求46模具温度调节系统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塑件成型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由于各种塑料的性能和成型 工艺要求不同模具的温度要求也不同一般注射到模具内的塑温度为200C左右而塑件固化后从模具型腔中取出时温度在60C温度降低是由于模具通入了冷却水将热量带走了像这样就是我们要做的模具温度调节系统加水循环冷却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流动性比较好的低融点塑料的成型因为SPVC的成型的如下的特性虽然流动不是很好极易分解特别在高温下与钢接触时极易分解分解产生腐蚀性气体但当给模腔表面镀铬或渗氮处理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另外就是在低温高压下注塑同时模具应有冷却系统模具结构的冷却系统的大概图如下所示图445注塑机参数的校核每副模具都只能安装在与其相适应的注塑机上进行生产因此模具设计与所用的注塑机关系十分密切在设计模具时应校核注塑机的一些技术参数51最大注塑量的校核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应大于制品的质量其中包括了主流道及浇口的凝料通常注塑机的实际注塑量最好是在注塑机理论注塑量的80之间故有公式08M机M塑M浇 51 而M塑M浇 2741g因此最大的注塑量符合工作的需要52节注塑压力的校核注塑压力校核是校验注塑机的最大注塑压力能不能满足该制品成型的需要制品成型所需的压力是由注塑机类型喷嘴形式塑料流动性浇注系统和型腔的流动阻力等因素决定的例如螺杆式注塑机其注塑机压力传递比柱塞式注塑机好因此注塑压力可取得小一些流动性差的塑料的或细长流程塑件注塑压力应取得大一些可参考各种塑料的注塑成型工艺确定塑件的注塑压力再与注塑机额定压力相比较那么查塑料模具手册可得其额定注塑压力大于所需的注塑压力因此所选择的是符合要求的53锁模力的校核当高压的塑料熔体充满模具型腔时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力使模具的分型面涨开其值等于制件和浇口流道系统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之和乘以型腔内塑料压力而作用在这个面积上的总力应小于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P否则在注塑时会因模具不紧产生严重的溢边现象型腔内塑料压力可以按公式计算而经查塑料模具设计中SPVC在型腔里的理论注塑压力在40MP80MP之间而只有F机锁P模A的不等式成立时才能符合要求式中F机锁表示注塑机的最大锁模力 P模 表示为熔融型料在型腔内的压力 A 表示为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之和故有F机锁 400knP模A 80MP29362 18988kn所以符合要求54安装部分的校核com 模板尺寸和拉杆间距是否相适合因为要满足上述要求只有达到模具长宽拉杆间距这样的条件而确有模具长宽 240200 mmmm 拉杆间距 295295 mmmm 成立所以也是满足要求的com 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通过前章各模板的尺寸选定和计算模具实际厚度H模为270mm而注塑机最小厚度H最小为170mm即H模H最小也满足要求55开模行程与顶装置的校核在此本文所选注塑机的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的关时的校核且该模具结构则属于有侧向抽芯开模动作的结构 故注塑机的开模行程要求符合下式S机HcH1H25H2可以按S机H模H最小H1H25116561模具的安装试模试模是模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模中的修改补充和和调整是对于模具设计的补充com 试模前的准备试模前要对模具及试模用的设备进行检验模具的闭合高度安装与注射机各个配合尺寸推出形式开模距模具工作要求等要符合所选设备的技术条件检查模具各滑动零件配合间隙适当无卡住及紧涩现象活动要灵活可靠起止位置的定位要正确各镶嵌件紧固件要牢固无松动现象各种水管接头阀门附件备件要齐全对于试模设备也要进行全面检查即对设备的油路水路电路机械运动部位各操纵件和显示信号要检查调整使之处于正常运转状态com 模具的安装及调试模具的安装是指将模具从制造地点运至注射机所在地并安装在指定注射机的全过程模具安装在注射机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模具的安装方位要满足设计图样的要求2模具中有侧向滑动结构时尽量使其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3当模具长度与宽度尺寸相差较大时应尽可能使较长的边与水平方向平行4模具带有液压油路接头气路接头热流道元件接线板时尽可能放在非操作一侧以免操作不方便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固定多采用螺钉压板的形式如图41所示一般每侧48块压板对称布置模具安装于注射机上之后要进行空循环调整其目的在于检验模具上各运动机构是否可靠灵活定位装置是否能够有效作用要注意以下方面1合模后分型面不得有间隙要有足够的合模力2活动型芯推出及导向部位运动及滑动要平稳无干涉现象定位要正确可靠3开模时推出要平稳保证将塑件及浇注系统凝料推出模具4冷却水要畅通不漏水阀门控制正常com 试模 模具安装调试后既可以进行试模加入原料原料的品种规格牌号应符合产品图样中的要求成形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原料一般要预先进行干燥调整设备按照工艺条件要求调整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注射量成形时间成形温度等工艺参数试模将模具安装在注射机上选用合格的原料根据推荐的工艺参数调整好注射机采用手动操作开始注射时首先采用低压低温和较长的时间条件下成形如果型腔未充满则增加注射时的压力在提高压力无效时可以适当提高温度条件试模注射器出样件试模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缺陷及原因可参考表10-9试模过程中应进行详细记录将结果填入试模记录卡并保留试模的样件com 检验通过试模可以检验出模具结构是否合理所提供的样件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模具能否完成批量生产针对试模中发现的问题对模具进行修改调整再试模使模具和生产出的样件满足客户的要求试模合格的模具应清理干净涂防锈油入库保存结论三年的模具专业的学习汇集于这次的毕业设计在这一段时间的塑模设计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及结合短暂的毕业实习我巩固了自己三年来所学的知识掌握了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塑模设计的能力增加了自己的知识量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模具结构模具设计以及模具加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我三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通过这次的设计同时也使我认识到新产品的开发必须符合当代制模的现状也就是说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清楚的认识到模具设计是一个综合型的专业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对模具行业的信心致谢词经过此次设计让我对模具有力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设计期间在指导老师和实习师傅的指导下同时亲手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亲自拆装了一些较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在网上查看了熟读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利用查阅到的各种资料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得到解决从陌生到开始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