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1页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2页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3页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4页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UDC密级学位论文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研究(题名和副题名)文 曼 章(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葛中全副教授(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及地址)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名称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论文提交日期2007.11 论文答辩日期2007.12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电子科技大学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注 1 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的类号年月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签名:日期:年 月 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 月 日-摘要摘要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巨大的变革,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体制、组织结构、行为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处于不适应的被动地位,不足以迎接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挑战。在现代化建设中,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但效果并不太明显,以往的改革总是在现行的行政体制本身寻找出路,因而使改革难以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或突破传统体制。因此,这就需要从既定行政体制的外部来寻找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适度仿企业化可以看作是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职能服务而值得探索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作者基于初步的思考与实践研究,以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为样本,提出将企业化管理理念融入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观点。在研究中采取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规范分析与案例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首先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的基础上,再用于指导实践。基于这种考虑,在第二章(相关理论与应用动态研究)里,阐述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内涵、性质、特点、优点、必要性,总结归纳企业化管理的理念。在进行理论分析与概括的基础上,第三章(案例研究: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企业化管理实证分析)将基本理论运用到当前现实的环境中,分析了在进行企业化管理之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策略,并收到较好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运行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在结论部分,也提出了解决运行中出现矛盾与问题的展望。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理论研究体系,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改革难题,都将发挥积极作用。而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的企业化管理能够促进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沿着正确、科学、具有中国特点的发展方向起到示范的作用,带动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它运行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同样也对其它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探索。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文化管理IAbstractAbstractFacing the hug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politics, the economy and the cultural,administrative system,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ehavior way, movement mechanismand management way of the administration public-section organization is in theunsuitable passive posi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public-section organization isinsufficient to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economy challenge oftaking the knowledge as the founda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the administration public-section organization has carried on time and time again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the organization reform, but the effect is not certainly obvious. The former reformalways seeks the outlet in pres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 itself, thus it enabled the reformto get rid of the old system or the break through tradition system with difficulty.Therefore, this need seek the reform the new mentality, the new way and the newmethod from to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exterior. Moderately imitating thecommercialization will be allowed to regard as the new mentality and the new waywhich is worth exploring. The author bases on the preliminary ponder and the practiceresearch, take the Gaoping sub-bureau of Nanchong city national territory resourcesbureau as a sample, propose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commercialized management meltsinto the administration public-sec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In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adopte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methods unifing thetheory and the practice, unifying the standard analysis and the case real diagnosisanalysis. This article first embarked from the reality, appling theory to reality, and in thetheory foundation,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Based on this kind of consideration, in thesecond chapter (correl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dynamic research), elaborated thecommercialization management connotation,the nature,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erit,and summarized commercializ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the summary, the third chapter (case research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oncommercial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Gaoping sub-bureau of Nanchong city nationalterritory resources bureau) ,utilizing the elementary theory to the current reality, andanalyzing the questions before carring on commercialized management, and proposingIIAbstractthe operational strategy, and receiving better results. Simultaneously the authordiscovered contradiction and question. In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forecasted thesolu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 question.The commercializ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of the administration public-sectionorganization, riches fundamental research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on public-sectionorganization, solves the difficult problem, and displays the positive role. Thecommercial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Gaoping sub-bureau of Nanchong city nationalterritory resources bureau can promote its own health development, simultaneously alsocan play the demonstration role in the administration public-section organization alongthe path of correct, science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leads economy andsoci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But similarly the contradictionand the question also enlight other administration public-section organizationmanagement improving and exploring unceasingly.Keywords:theadministrationpublic-sectionorganization,commercialized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cultural managementIII目录目 录第一章 绪论 . 6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6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6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6777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91.3.3 小结 . 111.4 论文思路、方法及基本结构. 11第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理论支撑 . 132.1 企业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2.1.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2.1.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2.1.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流程分析 .2.2 管理创新的理念 .2.2.1 管理创新的内涵及理解 .2.2.2 管理创新的内容 .2.3 企业文化管理理念 .2.3.1 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 .1313131415151618182.3.2 企业文化管理的表现 . 19第三章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内涵、特点、内容与措施 . 213.1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内涵 .3.2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点 .3.3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3.3.1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3.3.2 企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2121222324第四章 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企业化管理案例分析 . 27IV目录4.1 研究区域概况及历史沿革 .4.2 企业化管理实施的背景 .4.2.1 人员管理上的问题 .4.2.2 管理机制僵化 .4.2.3 内务管理不科学 .4.2.4 收支矛盾突出 .4.2.5 单位文化缺乏 .4.3 企业化管理实施的策略 .4.3.1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要求 .4.3.2 人力资源管理传导路径 .4.3.3 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 .4.4 管理创新 .4.4.1 管理创新的过程 .4.4.2 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4.5 文化管理 .4.5.1 文化管理程序 .4.5.2 加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27272828292929303030313232334141424.5.3 文化管理建设的具体对策 . 424.6 企业化管理所收到的绩效 . 43第五章 启示与展望 . 475.1 启示.5.2 改革中存在的不足.5.2.1 存在的矛盾 .5.2.2 存在的问题 .5.3 展望.4748484848致谢 . 50参考文献 . 51V目录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迅速发展,以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开始把人类社会由“大烟囱工业时代”带向“超级信息符号经济” 时代,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新文明动摇并改变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模式,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变化巨大而迅速的社会经济、政治变革,作为社会管理和向公共提供服务主体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体制、组织结构、行为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处于不适应的被动地位,不足以迎接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挑战。在现代化建设中,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但效果并不太明显,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通病仍难以根除。在这种形势下,启发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改革势在必行。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多数企业相继实行了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改革,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企业管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借鉴运用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规则和理念,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管理 ,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 ,“企业化”是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理念与趋势,由此而引出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国家与某些具有法人地位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所进行的企业化管理;二是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下属的内部单位或附属生产单位之间所进行的内部企业化管理1。本文主要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企业化管理为研究对象。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 研究目的近年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积极地探索根治行政事业单位通病的途径和方法。以往的改革总是在现行的行政体制本身寻找出路,因而使改革难以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或突破传统体制。因此,这就需要从既定行政体制的外部来寻找改革的新思路、新途VI第一章 绪论径、新措施。适度仿企业化可以看作是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职能服务而值得探索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作者基于初步的思考与实践研究,以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为样本,提出行政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的理论观点,并为推广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典型经验提供一定的借鉴。1.2.2 研究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实现企业化管理,不失时机地探索出适合社会主义行政事业单位特色的成功之路,这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理论意义。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少:对事业单位中教育、科研、卫生等行业性的研究较为活跃,而把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却很少;针对事业单位某个具体方面如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单项改革研究的较多,而从整体角度进行综合研究的比较少,仍然没有形成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体系,更没有形成基于理论指导的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总体政策框架。这种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对滞后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速度和实施效果,使得前期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既总体上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又在具体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严重问题和混乱现象。鉴于此,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理论研究体系,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改革难题,都将发挥积极作用。二是现实意义。本课题针对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加以研究,将为其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的企业化管理能够促进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沿着正确、科学、具有中国特点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示范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概念与组织类型,在国外没有直接的对应物,7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因此也就没有专门的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研究。但大致看来,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所涵盖的范围包括了西方语境下所指称的如下组织:公法行政实体、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社团组织、企业化政府等概念。目前,国外研究的相关成果有: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著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托马斯西尔克主编的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编著的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影响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了 10 条政府改革的思路(政府的角色由划桨变成掌舵;政府管理的方式是授权而不是事必躬亲;在政府提供的服务中引进竞争机制;政府要按效果来进行管理;改变政府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树立政府的使命感;政府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政府应通过开发项目来获利;政府应由预见性,不是在问题成堆后才消极应付,要建立有预见的政府;采用参与式管理,建立分权的政府;政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市场取向思维),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的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朱莉费希尔著的NGO 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E萨瓦斯著的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此外,还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中文出版的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一书。总的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毕竟国情不同,背景不同,因此,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笔者仅限于参考上述领域的一些相关基础理论。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不同时期有着各自的改革重点:从二战结束到 50 年代中期,主要是调整战时行政体制,通过“重建”促进行政体制的变革;5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初,则主要是根据当时经济高速增长、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的现实,改进行政体制,以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从 1973 年“石油危机”开始至今,主要是为摆脱长期滞胀的经济状况和克服发达国家病进行改革,以激发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西方国家在转变政府职能、改进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又相继采取了一些新措施,行政改革的走向明显2。70 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先后开始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行政改革。其中最为著名的改革包括英国的下一步行动方案(The Next Steps)、加拿大的公共服务两千 计 划 (Public Servic 2000) 、 欧 洲 共 同 体 会 员 国 倡 导 的 公 共 服 务 革 新(OECD,1987)、新西兰的财政与人事改革、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等。发达国家的改革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发展中国家广泛的回应,近年来,希腊、马来西亚、南非、纳米比亚、智利、加纳、加勒比海诸国均明确提出了本国行政改革的行动计划与具体方案345。事实上,政府适度仿企业化已经成为行政体制改8第一章 绪论革与创新的实践内容。近十多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对政府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已经在探索政府仿企业化这一行政体制改革的新途径。在美国,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从地方政府、州政府到克林顿的联邦政府,自下而上地进行了一场称之为“重塑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的行政体制改革运动。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的一个主要做法便是政府企业化。美国政府仿照企业模式所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对于消除巨额财政赤字、精简行政机构及公务员、提高行政效益 ,建立一个“作的更好和花钱更少的政府”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67。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就国内而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研究,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八十年代,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开展,事业单位一些重点领域如教育和科技的改革也随即展开。因为早期的改革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进行的,所以此一时期只有一些政策汇编类的出版物,或者政策界的一些初步的改革设想,真正的学术研究成果几乎没有。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研究,出现了两次高潮8。第一次是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一直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事业单位数量大增,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急剧膨胀,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从参与研究的人员构成来看,不仅政府部门人员,而且学术界也参与进来;研究领域大大拓展,除了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继续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外,医疗卫生、文化出版等也开始进入研究范畴;进行了一些中西比较研究,出现一些介绍、研究西方非营利组织的专著;开始出现一些研究教育改革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论著。进入 21 世纪以后,我国事业单位研究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除发表了大量关于事业单位专项改革、综合改革的理论文章外 ,也出版了一些有价值的著作。理论文章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道中: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科学社会主义,2005,3);董学耕等:市场经济下的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4);张雅林: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思考(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2,2);范恒山:中国事业单位的地位与改革路径(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9);黎斌:事业单位经营机制的经济学透视(理论前沿,2001,17);吴知论:事业单位三分法及改革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03,2);刘霞: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问题研究(天津行政学院学9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报,2005,8);吴江:模式创新:事业单位改革的绩效评估(中国行政管理,2003,2);朱光明:非营利机构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4,3);赵立波:论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现实描述与理论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2);张修学: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1);蒋国宾:论改革事业单位财政体制(鲁行经院学报,2002,6);徐晖、徐哲:审视与构想:论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1);张朝华、徐菁菁: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徐锦贤: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思路的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4,11)等等。著作类的成果主要有:成思危主编: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指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黄恒学著: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郑国安等: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宋大涵主编: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赵立波著:事业单位改革公共事业发展新机制探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此外,我国还成立了一些专门研究事业单位的课题组,目前有四个比较大的课题组,即:成思危领导的课题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编办、财政部联合课题组,科技部研究中心(与财政部合作)课题组,国家发改委课题组9。这四个课题组各自推出了一些自己的研究成果。成思危课题组的研究,该课题组提出了一个包含六项要素的“目标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该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全文没有公开出版,但该课题组负责人葛延风(2003)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些关键问题,表明了他们与成思危课题组对某些重要问题的不同看法。科技部课题组的研究,与成思危的研究小组相似,科技部课题组的研究也认为目前的改革是“在黑暗中摸索”,因此需要为事业单位改革确定“整体目标”。但在其他方面,科技部课题组的结论则更接近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而不是成思危课题组的结论。国家发改委课题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改革司范恒山司长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主办的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国际研讨会的主旨演讲中,概述了国家发改委的观点,总的来说,他提出应该把事业单位重新定义为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进行社会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组织,即它们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赢利(也非变相赢利)”。他建议事业单位应在“公共事务、公益性服务、社会互助和慈善援助等”领域内运作。而真正将企业化管理引入到事业单位的研究的相关文章有:侯瑞山:事业10第一章 绪论单位内部企业化管理.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9,3);窦胜功,王 君,刘莹莹:关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思考(2004,11);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研究较少。我国的行政改革虽然未明确地提出企业化模式的问题,但近几年来,在局部的改革探索过程中以及某些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实际上已采用了一些“企业化” 和 “市场化” 的做法。例如, 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等等。这些做法在实践中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说明政府与企业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在追求目标、服务对象、评估标准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两者在运行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以及采用的一些通用的管理方法,这在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没有成型的、完善的实践性的借鉴。1.3.3 小结纵观国内外同类研究,理论探讨是一个领域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深度不断加强的过程,其中凝结着许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但从整体上看,理论深度还很不够,很多论述依然停留在表层性的东西上。在一些涉及到事业单位体制的文献中,也往往把管理体制当作事业单位体制的全部来研究;或者只是对行业体制如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等进行研究。而且,已有的研究事业单位体制的论述往往把计划体制当作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体制的唯一特征,事实上,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体制已经变成了一种“混合体制”,因此,必须从这样一个前提下立论进行讨论才有意义。国内外将企业化的理念引入行政事业单位的研究也不多见,更谈不上有成熟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说明国内外对这方面的整体研究还十分欠缺。如何借鉴运用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管理,是本研究尝试解决的重要问题和出发点所在。1.4 论文思路、方法及基本结构本论文基本的逻辑框架如图 1-1 ,论文的研究大体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研究中采取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规范分析与案例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借鉴运用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管理。作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首先应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的基础上,再用于指导实践。基于这种考虑 ,研究的思路自然就是先进性理论准备 ,在第二章(基本理11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里,阐述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内涵、性质、特点、优点及必要性,总结归纳企业化管理的理念。在进行理论分析与概括的基础上,第三章(案例研究: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企业化管理实证分析)将基本理论运用到当前现实的环境中,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策略,分析取得的成效。在结论部分,指出本文的结论和展望。问题的提出查阅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理论案例研究存在问题实施策略结论与展望图 1-1 论文基本逻辑结构12效应分析第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理论支撑第二章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理论支撑2.1 企业化管理的相关理论2.1.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组织、协调、培训、调配等工作,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监督,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10。根据定义,可以总结得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如下11:(1)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把人力当作财富的价值观,从而认识到,人力是完全可以而且必须充分开发、利用的最重要的资源。这就要求在管理上重视人的智慧及创造力的发挥,挖掘劳动者的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2)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终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服务;(3)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简单的管理人,而是具有预见性的做好各类人员的需求预测、配置、培训考核、报酬以及工作条件和环境等方面的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特别重视教育培训 ,并将其作为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战略任务”,从而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1.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可以用“战略性激励”五个字来表达。相对于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总的来说是“战略性”的;相对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激励为核心的,以此为基石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搭建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框架和理论体系。所谓“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员工设定不同的绩效标准和奖酬值,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企业目标。一个企业的绩效如何,是许多复杂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2。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如图 2-1 所示。13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反馈员工技能内在薪酬对绩效影响更直接努力及激励工绩效组织目标薪酬个人目标内在薪酬外在薪酬满意感(行为)作组织目标条期望的组织战略件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公平奖励图 2-1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在当今以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基础进行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中 ,人力资源“激励管理”必须提升到战略层次上。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它必须是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在战略目标上它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的目标管理;在战略范围上它应该是“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在战略措施上它当是运用“系统化科学方法和人文艺术”的权变管理。2.1.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流程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流程包含了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预测、招聘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各管理内容独成体系 ,又彼此联系,相互约束、影响,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控制、调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正常运作。在新经济条件下的互联网时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流程如图 2-2 所示。企业环境、企业战略、科技条企业战略目标件、人数素质等目标管理组织设计14职位管理第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理论支撑职务评估指标体系形成职务分析指标体系形成人力资源预测规划招聘管理指标体系形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形成薪酬管理考勤信息指标体系形成人才库管理培训与开发管理录用人员信息考勤管理人事管理指标体系形成图 2-2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流程与传统人事管理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绩效管理为核心,增加了员工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