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doc_第1页
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doc_第2页
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一、病因1.长期摄入不足常见未及时添加辅食;不良的饮食习惯等。2.消化吸收障碍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上的异常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3.需要量过大早产、双胎、急慢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及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等需要量过大造成相对缺乏。4.消耗量过大急性发热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可使营养素消耗量过多。二、临床表现营养不良的最初表现为体重不增。随后出现皮下脂肪减少,逐渐瘦,体重减轻,毛发枯黄,精神不振,体格生长速度减慢,直至停顿。长期营养不良者除体重低于正常外,身高也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全身各部位的皮下脂肪消减按一定顺序,最先是腹部,以后躯干、臀部、四肢相继消减,最后是面部。在重度营养不良时呈老人面容,皮包骨样,肌张力低下,智力及体格发育均落后,食欲下降或拒食,消化、吸收低下,常发生呕吐、腹泻,精神抑制与烦躁交替出现,循环不良,体温低,血压低,脉搏慢,心电图呈低电压、T波可低平。有血浆蛋白降低者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甚至胸腔、腹腔积液。营养不良小儿易并发营养性贫血、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低血糖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三、护理1.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不足:与能量、蛋白质摄人不足或消耗过多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3)潜在并发症:低血糖。2.护理措施(1)营养不足的护理:消除营养不足的相关因素:如喂养不当、疾病、贫困等,找出致病因素,通过护理并与医疗或社区工作者的合作予以消除;调整饮食:调整饮食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直到恢复正常饮食,以免患儿对食物不适应而出现腹泻,加重胃肠功能紊乱。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给菜泥、果泥、肉泥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必要时按医嘱给有关药物,如复合维生素、铁剂等;按医嘱给予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等;食欲极差者,按医嘱用正规胰岛素23U,皮下注射,每日l次。注射前先口服2030g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病情重者少量输血浆、氨基酸、脂肪乳等静脉高营养液。在输液时速度宜慢,补液量不宜多;(2)预防感染的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室居住。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场所;预防消化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口腔护理;预防皮肤感染: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骨突出部位垫海绵并经常按摩,防止皮肤破损;对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按医嘱输新鲜血浆或球蛋白,以增强机体抵抗力。(3)预防低血糖的护理:保证营养物质的摄人,不能进食者可按医嘱静脉输入葡萄糖;密切观察病情,特别在夜间或清晨时,患儿易发生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等,应立即按医嘱静脉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3.健康指导向家长介绍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特别强调对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要细致,即要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同时指导全面补充营养,促进机体代谢;向家长讲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