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装备质量事故案例集锦.doc_第1页
外军装备质量事故案例集锦.doc_第2页
外军装备质量事故案例集锦.doc_第3页
外军装备质量事故案例集锦.doc_第4页
外军装备质量事故案例集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军装备质量事故案例集锦 武器装备的质量问题,是长期困扰各国军队的主要问题之一,军事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部队完成军事任务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由于质量问题造成装备难以形成战斗力的例子不胜枚举。质量差、可靠性低的装备常常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同时,随着武器系统科技含量的增加,质量和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纵观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具有优良质量和高可靠性的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高级倍增器。 分析和掌握装备事故案例及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于提高军事装备的质量和使用可靠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收集、整理了大量外军装备质量事故的案例。 一、美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运往亚洲、非洲的沙漠、高原、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作战的军事装备,由于材料、部件及整个产品对于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差,而产生腐蚀、发霉以及由于沙漠干热、沙尘等的作用,使军事装备发生许多故障,机件失灵、甚至完全丧失战斗能力。 50 年代美军在朝鲜战场,由于不适应寒冷气候,美军 80的电子设备发生了故障,对当时美军的战斗行动造成了很大困难。 60 年代的越南战场,由于美军装备不适应热带雨林气候环境,大部分通讯设备不能工作,给美军造成了很大损失。早在二战期间,美运往远东的航空电子产品中 60不能使用;而英国的雷达,在欧洲时 MTBF为 116 小时,在地中海时为 61 小时,在东南亚仅为 18 小时。 80 年代,据美国国防部对价值 180 亿美元、总重量近 380 万吨的三军库存常规弹药进行调查表明:由于美国本土、欧洲、太平洋等地区自然环境战场的腐蚀和变质,仅陆军维修和销毁弹药就高达 11 万多吨,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90 年代在海湾战争中,由于不适应沙漠环境,美军坦克的瞄准系统,红外夜视装置屡屡出现故障。 1967 年 1 月 27 日,美国 3 名宇航员在“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过程中因起火而丧生。 1986 年 1 月 26 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 74 秒后便发生爆炸,机上 7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原因很简单,是“挑战者”号右侧固体火箭发动机尾部装配接头的小聚硫橡胶环型压力密封圈不能适应低温环境,过早地老化失效,出现了裂纹,从而造成密封不好,燃料外泄,引起爆炸。这次严重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4 亿美元,同时还严重地打乱了美国航天发展计划,使美国“星球大战”计划陷入困境。 2003 年 2 月 1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德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失事,7 名宇航员的丧生。最终调查报告指出,导致“哥伦比亚”号发生事故的技术原因是:航天飞机发射升空 81.7 秒后,由于外部燃料箱外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的撞击,导致了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形成裂孔。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得以从裂孔处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最终解体。 1944 年 10 月 24 日晚,美海军“唐格”号潜艇发射出去的鱼雷突然来了个 180 度大回转,不偏不倚地击中了自己的潜艇,不仅使潜艇和大多数艇员葬身海底,而且使作战行动宣告失败。据战后调查分析,导致“唐格”号潜艇发射鱼雷自己炸自己的原因,就是由操作问题而引起的潜艇发射方向机械系统失灵。 1963 年 4 月 10 日,美国攻击型潜艇quot长尾鲨quot号在波士顿以东 220 海里处试航,下潜到 130 米处时进行了压载舱的注水试验时沉没,艇上 129 人无一生还。后来调查结论称,可能是一根海水管道破裂,导致海水大量涌入舱内,一些电线被海水浸泡和冲刷后又影响了电气系统,从而使潜艇丧失动力,坐沉海底。 1911 年和 1916 年,美、英两国飞机先后在军舰上起降试飞中发生严重飞行事故,为防止发生此类事故的研究而诞生了航空母舰,并促进了适合于在舰上起降的舰载飞机的改进设计。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军方生产的大力神运载火箭出现过 3 次重大技术失误。一次是在发射升空后不久即爆炸,另外 2 次则把卫星送到了错误的运行轨道,损失高达 30 亿美元。 2000 年 12 月 11 日,号称是美军下一代主力作战飞机的 V-22“鱼鹰”偏转翼飞机也因为机械故障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痛事件。美国五角大楼对“鹞”式飞机坠毁事件调查后也认为,出事的原因在于液压与计算机系统的机械故障,使飞机在飞行中失控而造成的。 1989 年 4 月 19 日 11 时左右,在波多黎各东北方向约 210 公里的大西洋海面上,正在进行演习的美国“衣阿华”号战列舰,突然腾起一团烟雾,一颗 300 公斤重的炸弹在二号炮的中心炮筒内爆炸,二号炮塔瞬间便被浓烟遮没,舰上一片混乱。这次爆炸中有 47 名水兵不幸丧生,1517 人被炸伤,成为 20 世纪以来美军史上罕见的大灾难。一位美国海军专家在谈到这次事故原因时指出,军舰自身的武器发射系统存在严重问题。这次爆炸像一股冷风吹进了美国海军,它使人们设法寻找出类似于这样的危险种子,因为大多数的火药都是在朝鲜战争期间生产的,而许多火药至今仍被保存用于试验。 美国空军司令部 2002 年 12 月 5 日下令在本土服役的所有军用飞机于 6 日停飞一天,以便让所有飞行员与部分地勤人员进行安全飞行常识的学习巩固。美国空军的这一举措是在美国军用飞机接连发生事故后做出的。仅在一天前,两架10 战斗机在内华达上空进行训练时发生撞击,造成 1 名飞行员丧生,另外 1 名飞行员通过跳伞才得以逃生。美国空军的停飞命令将涉及约 1000 架在美国本土服役的军用飞机,其中既包括战斗机和轰炸机,也包括侦察机和运输机等。 美国总审计局对 1994 和 1995 年美国三军飞机事故报告进行分析表明,三军飞机的灾难性事故中,质量因素造成的事故占 27,其中空军 29、陆军 24、海军及海军陆战队为 201990-1994 年。 发动机故障一直是造成单发战斗机/攻击机灾难性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号称美国空军最安全的单发战斗机 F-16 为例,在 1975-1996 年间由于发动机故障造成飞机灾难性事故 88 起,约占飞机总灾难性事故的 40左右;从 1992-1996 年的 5 年中,由于发动机造成的灾难性事故几乎占 F-16 总灾难性事故的一半。 在飞机近百年的发展和航天飞行器 4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飞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军用飞机的灾难性事故率从 20 年代初期的每 10 万飞行小时发生 500 次左右的灾难性事故降低到 90 年代中期的每10 万飞行小时发生 1.5 次灾难性事故;美国陆军航空兵在 1908 至 1914 年间共发生 11 次灾难性事故。20年代初,美英军方开始记录飞行事故,统计飞机的飞行事故率。1922 年是美国军用飞机发生事故率最高的一年,每 10 万飞行小时发生 506 次灾难性飞行事故。 美国海、陆、空三军飞机近 40 年的飞机灾难性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从 1958 年的 19 次/100000 飞行小时下降到 1995 年的 1.5 次/100000 飞行小时。海陆空三军近 20 年来的灾难性事故率下降趋势,从 1975至 1995 年三军的灾难性事故数从 309 次下降到 76 次。在这二十年中,美国三军飞机灾难性事故损失 210亿美元,从 19901995 年,其损失每年保持在十几亿美元。 美国空军飞机灾难性事故从 40 年代中期的每 10 万飞行小时发生 50 次,下降到 70 年代初期的每 10万飞行小时 3 次,三十年中下降了 94;而到 90 年代中期又进一步降到每 10 万飞行小时 0.6 次,二十多年中下降了约 95。 从 1921 年起,美军开始统计飞行事故万时率。当年飞行 77000 小时,发生严重飞行事故 361 起,飞行事故万时率为 46.8;1922 年发生严重飞行事故 330 起,万时率达 50.6;美军 1921 年飞行事故万时率为 46.8;1922 年为 50.6;1934 年为 11.0;1943 年为 6.4;1947 年为 4.4;1950 年降到 3.6。1956 年到1960 年实行飞行和保障工作“标准化”,再次推动事故率下降。1960 年下降到 0.58,1970 年为 0.3,1983年首次低于 0.2达 0.198。90 年代以后一直保持在 0.2 以下。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损飞机 20500 架包括在地面被炸毁,而因飞行事故损失的飞机则达21000 架之多。 朝鲜战争1950-1953 年中,按照美军的统计,被中、苏、朝部队击落的飞机有 963 架,另有 78 架坠毁原因不明,但因飞行事故损失的飞机则达 945 架,死亡飞行员 1144 名。 海湾战争1991 年中,多国部队在作战中损失飞机 29 架,因飞行事故损失飞机则达 34 架。 美军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的战争2001 年 10 月-2002 年 6 月中,在享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没有飞机被击落,却有 9 架飞机因飞行事故坠毁,造成 11 人死亡、15 人受伤。 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即使是智能化程度高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其工作程序也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这些程序化控制方式,对环境的适应力是很有限的。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受地貌、风雨、气温、干湿度、水文、地质和人文等情况的影响,将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即便是全天候的飞机、全方位的雷达、高精度的导弹,其可靠性和精密度也只能在良好的作战环境下和适宜的范围内才能实现。例如,F-117 隐形战斗机只有在低空或低温条件下才具有隐身效果,到了高空和高温环境中,则完全失去了隐身功能。再比如,1999年 4 月 7 日,在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空袭中,美军的一架quot猎犬quot式新一代无人侦察机在南联盟科索沃侦察时,遭到了南联盟防空火力的埋伏而被击落。剖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南联盟地形复杂和恶劣天气大大限制了quot猎犬quot性能的发挥。而且南联盟复杂的山地和茂密的森林加上云雾笼罩增大了quot猎犬quot的搜索和发现目标的难度。为准确探索目标,quot猎犬quot不得不降低侦察高度,因此遭受了南联盟防空火力的伏击而命丧黄泉。 19661970 年 5 年间,美国空军因进入尾旋即螺旋而坠毁飞机 226 架 2001 年 9 月 8 日,美国最大的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的一颗间谍卫星在推迟 2 年之后,终于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颗造价超过预算 10 亿多美元的海洋侦察卫星是为美国海军度身定造的,名为“先进命运女神”,以取代以前用于追踪前苏联舰只电波和雷达信号的老一代“幸运女神”卫星。“女神”虽然先进,但“命运”却不怎么好,刚刚进入印度洋上空几百英里的预定轨道,卫星的电路系统就出了问题,无法正常工作,虽然地面工程师很快通过控制软件,修复了故障,但卫星的实际侦察能力只恢复到设计能力的 80 1955 年 7 月美国总统正式宣布quot先驱者quot号地球卫星计划,在quot先驱者quot号计划的 11 次飞行试验中,发生了 8 次事故,仅有 3 次发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事故预防措施不力,如零部件没有严格控制、质量控制不严、系统的关键部件没有余度等。随后的quot大力神quot火箭及quot双子星座quot飞船计划吸取了quot先驱者quot号的经验教训,采取更严格的事故预防措施,如环境验收试验、工艺质量筛选、故障问题报告及纠正措施系统,导航及供电等关键系统采用双余度,对设计、质量控制大纲和试验大纲均进行独立的安全性评审,并应用各种激励政策,保证了quot大力神quot火箭的 14 次飞行试验中,仅发生 2 次事故。 F-16 战斗机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F-16 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电传操纵的战斗机,采用线控飞行系统,代替传统人力带动连杆及曲柄的方式飞行,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不过,线路稍有问题,就非常容易发生短路现象,使发动机失去推力而失控。80 年代,美国空军发现了这个严重问题,立即研制了全新的线控飞行系统,并应用于 C、D 和 N 这三个新型号的 F-16 战机,使之更先进、更完全,而淘汰的旧型号 F-16A 和 F-16B 则未更换这种新系统。这种旧系统极易出问题,还很容易被海洋唐蚋椿倩怠侥昀矗蹇站木梅苫腥旧狭搜现氐膓uot机瘟quot,发生了十多起飞行事故,损失了十几架飞机,死亡和失踪了 20 多名飞行员,另有 10 多名飞行员受伤,台湾空军的 F-16 战斗机最近的几次事故就是由线路短路造成的。 号称是美军下一代主力作战飞机的 V22“鱼鹰”偏转翼飞机也因为机械故障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痛事件;美国空军多起坠机事故调查的最终结果都与机械保养不善有关,美军的 AHIW“眼镜蛇” 、“王牌”攻击直升机甚至还出现过飞机旋桨在飞行中断裂的严重事故。美国五角大楼对“鹞”式飞机坠毁事件调查后也认为,出事的原因在于液压与计算机系统的机械故障,使飞机在飞行中失控而造成的。 美国空军 F-4 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尾摇臂出现另外,结果迫使美国 1600 多架 F-4 飞机和其它国家 600 多架 F-4 飞机全部停飞检查,后经查明是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差,对应力腐蚀比较敏感。 美国空军 F-111 飞机曾经产生过可变翼枢轴接头空中折断的严重飞行事故,迫使美国空军全部 F-111飞机停飞检查,后经查明是由于锻造缺陷和应力腐蚀疲劳断裂造成的。 1962 年,美国两发民兵导弹、1964 年两发侦察兵火箭、1967 年两发大力神火箭均因 EMC 问题而造成发射失败。 1987 年 3 月 25 日,美国用宇宙神人马座运载火箭发射海军的舰队通信卫星时,起飞 4853 秒期间,运载火箭的一台计算机错误的向主发动机发出“偏转”指令,使致火箭翻滚,地面人员只好指令炸毁。事故原因是由雷击造成引起的。雷电的高压冲击电流经贮箱外部传到数字计算机,造成火箭失控。 1971 年,美国空军 31 种机械设备,使用只有两年,由于温湿度影响故障高达 46000 次。美国移动雷达系统在热带地区仅工作 22 天,许多元件失效;坦克在热带地区仅使用了 30 天,14 辆坦克有 10 损坏;美军班排电台在大陆试验通讯距离远超过原设计指标(1600 米),但在热带距离,通讯距离不到 900 米。 在夏威夷空军基地跑道上,由于位于海拔 1.8 米且距海面只有 91.4 米,波浪常冲击到跑道上,使所有的镀铜天线仅几天就腐蚀,无论飞机是在飞行还是在机场上停放,每隔七天就得更换一次天线,镀镉短波天线和偶极板天线 15 天就被严重腐蚀。 美国沿海空军基地一次工作调查表明,引起工作的原因中,气候环境占 73,全是由于在复杂自然环境作用下,产生腐蚀、老化、膨胀、开裂、长霉和虫蛀所引起的;机械环境站 27。 “沙漠之狐”行动中,美军阿帕奇直升飞机因螺旋桨轴渗进沙粒导致无法执行任务。 海湾战争后,美军在最大规模沙漠军事演习中,暴露了诸多武器装备德环境适应问题,如:主战坦克挑战者 2 型,只能在沙漠中行进 4 小时,其中一半失去战斗力;SA80 步枪因沙尘卡壳、AS90 自动火炮上的塑胶过滤器,在高温下熔化;近半数的山猫直升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仅有 27 小时。 1998 年春天,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员驾驶的一架鹞式战斗机当爬升到 14500 英尺的高度时,发动机突然熄火。飞行员两次试图重新点火,但它一点儿反应也没有。飞行员跳伞时由于颈部折断当场死亡。自从美国海军陆战队 1971 年从英国引进这种飞机以来,它在非作战情况下共发生了 300 多起事故和 900 多起险情,导致 45 名飞行员送命。 按照美国军方制定的衡量飞行安全的标准每 10 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也称 A 级事故,指导致人员死亡或永久受伤,或财产损失超过 100 万美元的事故率,第一种鹞式飞机AV8A的 A 级事故率之高简直称得上是天文数字31.77 起/10 万飞行小时。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由于某鹞式中队接连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中队飞行员干脆给这种飞机取了个“寡妇制造者”的绰号,结果它一直流传至今。据统计,AV8A 一半多在事故中坠毁。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陆战队开始用安全系数更高、作战能力更强的 AV8B 取代 AV8A。但是截止到 1996 年,新型鹞式战斗机也摔毁了近 1/4。AV8B 的平均事故率是 11.44 起/10 万飞行小时,比同期其它军种攻击机或战斗机的事故率总和还要高。此间,由鹞式飞机失事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 18 亿美元。2001 年似乎是鹞式飞机的“安全年”,它创下了有史以来最低的 A 级事故率2.74 起/10 万飞行小时。但截止到 10 月 1 日,鹞式战斗机 2002 年的 A 级事故率又重新升到 9.66 起/10 万飞行小时。 在鹞式飞机的老家英国,它们在安全方面的糟糕表现与美国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是鹞式太能“索命”,连一向以拾美军破烂为荣的台湾都不敢碰它。操作复杂,发动机熄火,控制杆卡住,设计缺陷多。此外,鹞式从头到脚都是毛病,发动机熄火、压缩机叶片出现裂纹、控制杆被卡住、副翼摆动失灵、导向轮自己滑出跑道等,这些故障都发生过。1986 年,一位飞行员就发现副翼摆动失灵,可直到近年才真正排除这一隐患。此外,鹞式战斗机弹射座椅以及发动机上的设计缺陷,也是拖了多年之后才得到纠正的。此外,鹞式飞机还很难“伺候”。如果更换它的发动机,平均需要 550 工时,而对 F/A18 做这项工作则只需 9 小时。鹞式每上天一小时,平均需要 25 小时的地面维护,这相当于 F/A18 的 25 倍。但“鹞”本身的设计缺陷就决定了它在战场上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喷管喷出的气体温度过高,容易损坏跑道,而强大的吸气又容易吸进小鹅卵石等杂物,对发动机造成破坏。此外“鹞”的自重不能太大,否则无法垂直起降,这就限制了它的载油量,从而进一步限制它的航程和其它负载。它的最大外部负载只有 9000 磅,与此相比,F/A18 的负载为 1.55 万磅。为了减轻重量,“鹞”的油箱没有加装防护装甲,油箱里没有阻燃泡沫,也没有加衬能够自我密封的隔膜这种隔膜可以堵住被子弹射穿的窟窿,这些省略降低了它的战场生存性。但鹞式战斗机最致命的软肋还是它的喷气管。出于平衡的考虑,它产生推力最强、同时也是温度最高的喷管位于机身中央,而其它飞机的最热点则在机尾附近。所以一旦被热寻的导弹击中,鹞式飞机受的伤将更加致命。在 1991 年海湾战争中得到了证实。在那场战争中,陆战队共有 7 架鹞式战斗机被伊军炮火命中。根据美军的战后评估,鹞式战斗机的战损率为每出击 1000 架次损失 1.5 架飞机,而陆战队的主力战斗机 F/A18 则毫发无损。在去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鹞式战斗机由于缺少一种激光瞄准系统,因此作战时只能由其它飞机提供定位。结果在去年 11、12 两个月,“鹞”参战最繁忙的阶段,它们也不过出动 342 架次,扔下了 161 颗炸弹。 F-111“疣猪”战斗轰炸机是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超音速战斗轰炸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型变后掠翼飞机。于 1962 年开始设计,1964 年 12 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1967 年 10 月首批生产型正式交付使用。由于 F111 是最早采用变后掠翼技术的实用飞机,难免有不成熟之处,先后出现过结构超重使飞机性能达不到预定指标,在飞行中因机翼转轴接头下板断裂造成毁机事故;多次发生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媳火,以及进气道节流引起发动机喘振等。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最高峰时投入武装直升机多达 3000 多架,占侵略陆军飞机总数 75 。在整个战争中,约有 5000 多架武装直升机被击落或技术原因坠毁。 2001 年 11 月 12 日,2 架美军直升机晚间在阿富汗南部加兹尼海里纳乌尔地区执行秘密渗透搜捕任务时,由于技术故障而坠毁,导致数名美军死亡。 据统计:19962001 年,美军武装直升机出事率不断攀升,发生了 90 多起技术故障,损毁 40 多架飞机。 1999 年 6 月,美陆军 1 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坠毁,调查结果发现,该机的变速箱存在隐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