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及相关学科的博士生.doc_第1页
各学院及相关学科的博士生.doc_第2页
各学院及相关学科的博士生.doc_第3页
各学院及相关学科的博士生.doc_第4页
各学院及相关学科的博士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学院及相关学科的博士生:我校会陆续收到各大学举办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和暑期学校的邀请函,研究生院将及时给相关学院通知并网上公布,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积极勇跃投稿参加博士论坛,硕士生可积极报名参加暑期学校 。主办单位论坛相关学科、专业论文摘要及全文提交截至时间论坛、会议时间详细请查论坛、会议网址举办地址武汉理工大学环保、节能、安全船舶设计与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2009年5月25日之前2009年6月(具体时间见后续通知)武汉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暑期课程班2009年6月15日2009年7月6日7月30日北京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微处理器设计暑期学校2009年5月30日前上网报名6月10日网上发录用通知 2009年7月15日8月8日/summerschool2009长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暑期学校报名截止日期:2009年6月10日愿意申请者在该网站下载报名表在6月6日前交西工大究生院教学办处审核统一快寄,最终以北航录用通知为准。2009年7月20日8月11日北京西安交通大学现代摩擦材料会议回执提交截至时间:2009年6月5日,论文全文提交截至时间:2009年6月30日,论文全文录用通知时间:2009年 7月15日.2009年8月20日8月22日/bshy西安华东理工大学光调控有机多功能材料论文摘要提交最后日期:2009年6月30日论文录用及第二轮通知:2009年7月15日会议论文摘要确认及回执:2009年9月1日会议回执最终确认:2009年10月1日2009年10月25-27日/iwop/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征文投稿截止日期:2009年8月31日征文录用通知日期:2009年9月15日2009年10月16日18日上海主办单位论坛主题:相关学科、专业论文摘要及全文提交截至时间论坛、会议时间详细请查论坛、会议网址举办地址一旦投稿成功,通知前去参加全国博士论坛的博士研究生,会议期间的吃住费用由论坛主办方负责,往返路途费用(只限硬卧)由我校研究生院负责。具体事宜可联系研究生院教学办公室88493743(星期二、四);88430613(星期一、三、五)电话找杨老师联系。 研究生院教学办公室2009年6月2日关于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报名推荐程序:1、 研究生自愿上相关暑期学校网站报名;2、 在暑期学校网上下载报名表格,经导师、院系签字盖章后交研究生院办公室盖研究生院章后,由申请本人寄往相关举办单位;3、 最后以举办学校通知为准。4、 参加暑期学校的费用:吃住由暑期学校负责,往返路费由参加学生本人或暑期学校负责。2009年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生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2009年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生学术会议”,经武汉理工大学申请,已列入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会议将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十二.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同期于武汉理工大学召开,旨在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生进行前沿性的学术探讨,为与会博士生开阔学术视野、进行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会议为参会博士研究生提供食宿,参会论文由船海工程(刊号ISSN 16717953 CN 421645U)杂志择优发表并结集出版。现面向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生征文,有关事项如下:会议主题:环保、节能、安全征文范围:船舶设计与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主办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承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会议时间:2009年6月(具体时间见后续通知)会议地点:武汉理工大学征文截止日期:2009年5月25日之前。 征文提交电子版至:, 张嵘峰老师收。征文体例:标题,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编),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论文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职称(学位)、单位、发文数);请注明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论文总字数(包括摘要、参考文献及空格在内的总字符数)不超过8000字。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筹)2009年3月30日2009年全国有机光电材料博士生学术会议一、 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题目:光调控有机多功能材料国际研讨会暨2009年全国有机光电材料博士生学术会议二、 活动的背景该会议是有机光电、光致变色研究领域的系列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最早由法国CNRS的国际研究部于2006年发起,曾先后在日本 (Shonan, 2006)、法国(Saissac, 2007) 、法国 (Arras, 2008)举行过三届。会议决定2009年的研讨会将由中方华东理工大学承办,会议为期三天(2009年10月25日至27日),拟将邀请国外来自法国、瑞典、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际及国内相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在该学术研讨会期间,同时欢迎国内高校及科学院参加,进行相关学科的博士生进行自主的、前沿性的学术讨论,营造浓厚的学术讨论氛围,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学术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通过该学术活动,将有望促进国内有机光电材料的深入研究,提升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水平。本次学术研讨会主要涉及: l 有机光致变色(New photochromic molecules)l 光控材料(Photo-switching and smart materials )l 荧光探针(Fluorescent chemosensors)l 分子机器及逻辑门(Molecular logic gates and molecular machines)l 超分子光化学与光物理(Supramolecular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physics)三、 参会专家Prof. Dr. Takuzo Aid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任詠華教授(Vivian W. W. Ya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Prof. Alex DeQuan Li,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U. S. A.) Prof. Toshio Kawato, Kyushu University (Japan)Prof. Kenji MATSUDA, Kyoto University (Japan) Prof. Yasushi Yokoyama, 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 (Japan)Prof. Kawai Tsuyoshi, Nar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pan)Prof. Jiro Abe, Aoyama Gakuin University (Japan)Dr. Shinichiro Nakamura, General Manager, Mitsubishi Chemical Fellow, Mitsubishi Chemical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张德清教授(Deqing Zhang), 北京化学所(Institute of Chemistry)易涛教授(Tao Yi),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江云宝教授(Yun-Bao Jiang),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黄飞鹤教授(Feihe Huang) 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彭孝军教授Peng Xiaojun,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王树教授(Shu Wang) , 北京化学所(Institute of Chemistry)宋延林教授(Song Yanlin), 北京化学所(Institute of Chemistry)李广涛教授(Prof.Guangtao Li), 清华大学化学系(Tsinghua University) 陈懿(Yi Chen),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严纯华(Yan Chunhua),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Prof. Juyoung Yoon, Ewha Womans University (Korea)Prof. Jong-In Hong,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Prof. Neil Branda,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Canada Prof. Yue Zhao, University of Sherbrooke, Canada (法国专家名单尚未确定)四、 论文摘要论文内容要力求反映本学术研讨会主要涉及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需主题明确、数据准确可靠、论述严谨、结论明确。所使用的符号、单位合乎规范要求。论文摘要的语言为英文,长度不超过2页为限(A4纸,21 cm宽29 cm 宽), 页边距2.5 cm,单倍行间距,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论文的标题应大写,大小14磅,居中。作者姓名、所在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大小10磅,居中), 如多个作者请用下划线标明出席的人员。摘要的正文采用大小12磅 。摘要的参考文献请参考美国化学会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杂志的格式,大小10磅。五、 会议语言及安排会议语言为英语,论文的摘要及墙报均为英语。会议安排有大会报告 (Plenary Lecture, 40 min)、邀请报告 (Invited Lecture, 25 min)及墙报 (Poster)。2009年10月25日 9:00 16:00 会议注册2009年10月25日 16:00 18: 00 会议开幕及大会特邀报告2009年10月26日 8:30 18:00 大会特邀报告及邀请报告2009年10月26日 19:30-21:00 墙报2009年10月27日 8:30 18:00 大会特邀报告及邀请报告2009年10月28日: 自由交流及参观六、 重要会议日程和注意事项论文摘要提交最后日期:2009年6月30日论文录用及第二轮通知:2009年7月15日会议论文摘要确认及回执:2009年9月1日会议回执最终确认:2009年10月1日七、 注册须知1、需要参加本次论坛的所有国内师生(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其他人员)必须在网站上注册(/iwop/),其中学生必须与指导导师确认后,方可参加会议。秘书处收到注册信息后当日向您通过电子邮件寄发“注册确认函”,对注册情况予以确认。会议组织者不接待、不安排非注册的所有人员。2、会议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所有提交的论文摘要进行评阅,从中选出4050名博士生,免费提供其会议期间(2009年10月25-27日)的食宿。3、其他注册学生如参加会议,需交纳会务费(包含饮食费)600元/人,非学生人员需交纳1200元/人(包含饮食费)。大会统一安排会议期间(2009年10月25-27日)的住宿,但住宿费用自理。4、网上注册截止时间2009年6月30日,摘要评阅结果公布时间2009年7月15日。5、会务费于2009年9月15前,汇款至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农行徐汇区漕溪支行,帐号:03329608017003862,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6、论文摘要评阅结果、会务费到款情况等信息,大会秘书处将在网站公告栏及时公布。7、联系方式:会议组委会 朱为宏老师电话:021-6425 0772 传真:021-6425 2758 E-mail: 会议秘书处 程毅 老师电话:021-6425 2950 手机E-mail: 全国博士生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学术会议通知为贯彻执行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的要求,为全国博士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热情、浓郁研究氛围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教研司2009 2 号)的支持下,由华东理工大学承办于2009年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举办“全国博士生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将邀请海内外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围绕“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主题,进行自主的、前沿性的学术探讨,会议届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做学术前沿的学术报告。会议鼓励提交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内容可涉及工业过程模型化、先进控制技术与故障诊断、过程系统工程、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会议由将相关学科的专家对所征集到的论文进行评审,并选择其中50篇学术论文的作者参会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将组织参会的博士生进行参观。欢迎大家积极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讨论专题A工业过程模型化A1智能建模方法A2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A3工业过程流程模拟A4数据融合与软测量B先进控制技术与故障诊断B1工业过程实时优化技术B2智能控制与应用B3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B4工业过程监控系统C过程系统工程C1生产计划、调度与协调C2过程信息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C3 CIMS与制造执行系统D控制系统理论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华东理工大学承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程序委员会:主任:孙优贤,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副主任:钱锋,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委员:柴天佑 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宏鑫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02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健 浙江大学,教授,副校长席裕庚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行愚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许晓明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校长薛安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校长周东华 清华大学,教授李少远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 敏 中南大学,教授苏宏业 浙江大学,教授陈启军 同济大学,教授邹 云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费树岷 东南大学,教授方建安 东华大学,教授费敏锐 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