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某某省某某中学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某某某省某某中学扩建工程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单位概况项目承办单位:某某某省某某中学某某中学北荫于灵秀之芝山,南蕴于浩渺之鄱湖,是某某人引以为荣而又津津乐道的金子品牌。曾经,她是某某及其邻县的仁人志士走向成功的驿站;今天,她已完善臻治,历百年而弥新,更是孕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1.2 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原则、依据和范围1.2.1 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教育发展规划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地区某某中学的扩建,解决好接受优质教育的权益问题,加快实现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某某县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和密度等因素,以确保生源和师资、方便学生入学为前提,科学合理地制订建设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某某中学建设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建筑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促进某某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4、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某某中学校园的实际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和技术分析,客观分析项目的现实情况,结合某某县建设规划,工程力求布局合理、技术可靠及经济可行。5、依照某某县城市发展规划,贯彻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精神,符合建设地区的需要及工程实施的可行性。6、某某中学扩建工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每道工序按验收规范验收,力求取得较好的社会综合效益。1.2.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4、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某某某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8、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0、中共某某某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1、教育工作现场办公会议纪要201344号12、某某某某市某某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1.2.3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对某某中学扩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建设规模与内容、选址分析、项目工程设计、节能方案、环境保护、质量保证、安全与消防、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招标方案、项目组织与管理、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提出项目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和资金筹措等内容,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1.3 项目概况1.3.1 项目名称某某某省某某中学扩建工程建设项目1.3.2 项目性质扩建1.3.3 项目提出的理由某某县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县城,近年来,某某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城区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水平迅猛增长,届时,某某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口也在不断持续增长,随着区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变得日益强烈。近几年来,随着某某县城的综合开发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县城居住人口不断加大,学校大班额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区人口的增加速度更快,本项目所在地的周边楼盘及居住人口非常多,导致近两年学生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峻,社会就学矛盾越发突出。现教室内拥挤,校园内相关配套设施非常薄弱。办学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周边区、县同级学校,使学校的发展建设一直受到了很大限制。为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潜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项目的提出有着现实急迫性。1.3.4 拟建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中学校内1.3.5 建设期限本项目的建设时间拟计划为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共计12个月。表1-1:项目实施进度表 时间项目20162017345678910111212前期工程三通一平及报建工程招标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及设备采购附属工程工程验收及交付使用1.3.6 建设规模根据目前现有学生及发展趋势测算,本次扩建工程具体规模为:新建三栋教学楼(均为六层)总建筑面积共计16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2700平方米;两栋学生宿舍(均为六层)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80个普通高级中学班,学生数量为4000人,教师380名教师。1.3.7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方式本项目总投资为4200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上级划拨资金及学校自筹资金。1.3.8 项目主要工程建设一览表表1-2:主要工程建设一览表项目数量单位备注规划总用地面积112000约16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7228.7其中新建教学楼16000本项目建设内容新建学生宿舍10000本项目建设内容文体馆4379.8学生宿舍12440办公楼2399.4教学楼9971.7校史馆599食堂1438.8容积率0.49绿地率46.4%建筑密度10%机动车停车位154辆非机动车停车位1000辆1.4 研究结论经过对本项目的背景与需求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环境、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报告认为,某某中学扩建工程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项目的建设有助于直接解决就学难问题,改善教育环境,提高了整体教育水平,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关政策,建设条件良好,建设规模合理,建筑标准适当,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抓紧落实、尽快实施。106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区域概况某某县于公元前221年建县,位于某某某省东北部,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国土总面积421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近150万,是某某某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最多县,县政府驻某某镇。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某某湖因县而得名。某某县1957年5月简化为波阳县,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恢复某某县。著名的某某湖即在此,某某也因此有了中国湖城的美誉。某某县地处中国最大淡水湖某某湖东岸,某某某省东北部,某某某某市西部,“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县情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特点:1、地域广阔:某某是某某某人口第一大县、版图第二大县,全县总面积421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1/40,总人口160万,约占全省1/30。全县辖29个乡镇,2个水库管理局,523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2、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建县,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首批建立的县,具有2234年的历史。东汉以来均为郡、州、路、府驻地,东汉时改某某,某某湖因某某县而得名。1957年5月某某改称波阳,2003年12月经国务校批准恢复某某县名。3、文化灿烂:某某文化深厚,人才辈出,陶侃之母、洪浩、洪迈、姜夔等历史文化名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鄱湖渔耕文化、商贾文化、移民文化、戏曲文化,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戏剧)之乡”。4、资源丰富:被誉为渔米之乡、富饶之州,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鱼、棉、油、芝麻等生产基地。境内有1067个姿态各异的湖泊,被誉为“千湖之县”。5000平方公里的某某湖湿地烟波浩淼、云蒸霞蔚,是天鹅的家园、白鹭的天堂,堪称“浪花上的城市,鸟语下的乡村”。5、区位独特:水、陆、空交通便捷,90分钟车程内有两个港口、三个海关、三个机场,九景、德昌两条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景鹰高速公路纵越南北。随着九景衢铁路、某某湖东岸旅游公路、某某港等交通大动脉的建设,某某必将形成公路、铁路、水路大联运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近年来,某某县委县政府积极策应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和市委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部署,按照“集中精力抓发展、全力以赴保稳定、以人为本促和谐”的要求,提出了“坚持一个战略、突出两大抓手、强化三种意识、建设四个某某”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中国湖城发展战略,举全县之力强工与兴城,强化开明开放意识、创新创业意识、争先进位意识,建设生态某某、文化某某、平安某某、幸福某某,努力实现人口大县、地域大县向经济强县的快速跨越。实践证明,这种思路与定位既与某某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相衔接,又符合某某实际,带动了某某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财政收入由三年前的5亿多元跃升到今年将过12亿元,获得了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六年获得“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同时,还荣获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进县”、“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县”、“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等等。尤其是,作为全省人口大县,还获得了“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2.2 项目建设的背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决定国运兴衰、关乎社会和谐。2.2.1 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政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对义务阶段教育做了以下要求: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此外,纲要也提到了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2.2.2 某某某省教育发展政策某某某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某某某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中对某某某省教育发展政策走了具体阐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取向。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保障机会公平,工作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特殊教育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注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某某中学的办学宗旨是解决青少年接受优质教育的问题,解决大班额问题,把自然条件差,基础建设薄弱、交通闭塞、家庭经济困难的边远村镇的学生转移到人口较多、经济文化条件较好的县城学校集中就读,实现贫困人口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切实落实教育均衡发展要求。2.2.3 某某县教育发展政策某某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1、以某某中学和某某一中为龙头,以某某二中、私立饶州中学、私立实验中学、私立博文中学积极创建省重点高中为目标,大力扶持省重点中学油墩街中学,改扩建田畈街中学和乐丰中学,力争在2015年把私立扬帆中学建设成为市重点民办中学,形成某某县高中强势资源网。2、提升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水平,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建设较高水准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使职业教育适应某某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到2015年,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升学率达80。 2.2.4 某某县教育发展现状全县共有公办学校568所,其中:小学459所,初中7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4所,高中2所,完全中学10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已年批注册民办幼儿园225所,小学附设幼儿园106所,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4所,县保育校1所。已审批民办中小学29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初中16所,民办小学1所。在校生人数305057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65097人,初中在校生70265人,高中在校生29463人,在园幼儿40495人,在岗在职教师10008人。某某县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具备相应的发展条件和空间,但也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一是“两基”工作基础薄弱,需要打一场长期的“两基”巩固提高持久战;二是教育投入需求大,从县城学校到乡村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与标准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尚不能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三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陈旧,需要更新;四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教育发展需求还不够相适应,教师学科不配套,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育科研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五是学校管理工作仍然需要强化;六是乡镇学校点多面广,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办学效益。综上,某某中学的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的教育发展诉求的体现,也是着实解决某某县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2.2.5 某某中学现状某某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饶河河畔,某某县城西门坡上,南面面临饶州河,东毗新民路,北面是县酒厂、粮食加工厂。某某中学历史悠久,从1902年至今已经历114个春秋,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是一所办学理念先进,教学设施先进,办学成绩突出的省级重点中学。学校为全日制高级中学,现占地168亩,有教学班76个,教职工276人。校园绿化环境幽美,历史氛围浓厚,建筑各具特色。校园巧妙的分为体育区、生活区、教学区三个部分。这三部分既相对独立,又高度统一。走进校园,雄伟高大的体艺馆和标准高档的塑胶运动场构成体育区的主旋律,这似乎在告诉人们: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成就未来。每年的“全县机关干部运动会”、“全县中学生运动会”都在这里召开。再往里走,迎接你的是宽敞明亮的学生食堂和整齐划一的学生宿舍群。宽敞的餐厅可以容纳两千人同时用餐,四幢宿舍楼提供了一千五百多个床位,为学生求学解决了后顾之忧。安居才能乐业,进入学校的第二大门,是师生大舞台教学区。四幢教学大楼和实验大楼紧密的团结在行政办公大楼的周围,其中有一幢五四楼,就是吴官正书记当年就读的地方,那里至今还有保留着他读书时的教室,吴官正校友回母校时,还会在他当年的座位上坐坐。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学校现状教学用房不足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将大大缓解学校用房紧张的状况,学校将能正常开展实验课和艺术课,使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也能够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种必修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某某县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增长和教育现状决定了现有高级中学学位紧张,广大居民对优质公办高中学位需求强烈。某某中学现有的教学用房的不足和布局不合理的影响了教学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本项目完成后,与原有校区相对独立,有利于教学与管理。随着某某县经济的发展,以及配套、交通、环境的整体提升、城市更新项目陆续完成,以及省管县带来的影响,未来将会吸引更多的市民选择定居某某,某某人口将还会增加,该片区公办学位紧张的局面将会更加严峻。很多功能教室已被占用做普通教室,已没有多的教室再扩班的可能。受学位紧张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可增加学校的教学用房,为今后扩班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缓解学位紧张的局面。根据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某某中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提出“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进步”的办学思路,并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符合学校的办学思路和中长期规划,有利于某某中学创建优质高中学位,有利于某某县高中教育的发展。2、扩建是优化教育资源,满足人民当务之急的需要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学生人数每年也在增加,原有的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以及活动场地已适应不了在校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学校的用地、教学基础设施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提升学校品位。从现有初中、小学各年级在校生人数来看,今后几年将是高中学生入学的高峰时期,加剧了某某县发展高中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的紧迫性,而从某某县现有普通高中招生能力来看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新建教学设施,扩大招生规模,成为某某县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与其他先进市(县)相比,某某县的高中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已扩大了高中招生数,但高中办学规模还远未能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需要,城区教育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民的需求反差很大。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将导致某某县优质生源外流,尤其是城区优质生源外流情况非常严重,一方面致使大量的未成年人过早地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低文化层次。教育工作必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超前布局调整城区学校,增加学校数量和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均衡发展,给市民一份满意的答卷。3、是某某县城市发展的需要随着某某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某某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成为某某县高级中学的窗口学校。伴随某某县教育教学形势的迅猛发展,上级领导、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该校的要求不断提高,某某中学的扩建已势在必行。只有扩建,才能彻底清除阻碍学校发展和基本建设落后的因素。某某中学的扩建符合某某县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且和某某县的城市发展相互呼应。因此,项目的建设以原校部分教学力量为依托,改扩建学校规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扩充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投资环境,提高办学水平,以适应社会和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4、是完善教育资源和教育层次,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期间明确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推进教育普及和发展,着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围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大动力和体制保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面对新形势和挑战,要发展,就应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本项目建设,完善了教学设施,不仅优化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某某中学扩大招生规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适应了某某县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实施后,教育布局将更趋合理。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边远贫困家庭学龄子女、深山区和库区子女、单亲留守儿童、孤儿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好学”的问题,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项目建成后,学校的布局将更加合理,教学设施更加完善。项目建设适应了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4.1 政策支持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使项目在政策扶持和投资上有着许多的优惠和方便。政府已成立由教育、发改、财政、城建等部分负责人组成的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事宜。2.4.2 选址落实某某中学扩建工程项目已完成校址选址工作,项目建设用地为某某中学东侧。校址周边楼盘及居住人口较多,项目建设合理,符合学校网点布局要求。2.4.3 资金稳定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省教育厅划拨及学校自筹。项目资金有政府部门作为依托,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4.4 社会效益广泛本项目实施后,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普及和巩固高级中学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而,项目的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2.4.5建设条件支持该项目经深入调查、反复论证,符合当地条件和实际需要,并通过征求校方及主管部门的意见,可操作性强,便于施工。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能在当地或城区购买,且项目为框架结构,土建和安装工程可由地方施工单位承建。综上所述:某某中学扩建工程项目必要可行,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城东区青少年入学难问题,缓解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难矛盾,对推动全县中小学校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 项目选址地点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坐落于某某中学校区内,用地面积1120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场区内整体为东北高西南低,用地较为平整,无特别大高差。3.2 建设条件3.2.1 地形、地貌条件项目区地处某某县城区,场址及附近区域地质状况稳定。整体连续性好,未发现不良地质条件,适宜建筑。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附录A可知,属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特征周期为0.35s。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3.2.2 项目水文、气候条件项目所在地某某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098小时,平均气温在16.9-17.7,1-2月为最冷天气,月平均气温为4-5,极冷最低温度日为零下8,7-8月份平均气温高达28.8-30,一年中极端最高温度为39.9。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4-6月为集中雨季占全年降水量50%以上, 7-9月为台风雨季带,全年无霜期274天,太阳辐射数为115千卡/平方厘米。3.2.3 基础设施条件 1、供水项目所在地水量丰富,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项目采用自来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可以解决供水需求。2、排水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和雨水汇集后,分别排入附近道路的污水和雨水管网系统。3、供电项目引入10kv供电线路,可以保证项目用电的需要。4、通讯项目所在位置的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已开通,可以提供通信等服务。5、交通场址区域交通通畅便利,区位条件较好。3.2.4 社会环境条件区域周边社会安稳,环境较好。3.2.5 法律支持条件本工程建设场地的法律支持条件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建设场地的法律支持文件;2、批准的建筑工程性质、规模等法律文件;3、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法律支持文件;4、在场地上进行开工建设必备的法律支持文件。以上各个方面的法律支持文件较多,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必须具备。当然通过各方努力,以上条件比较易于满足。3.2.6 选址优势校园选址该地块具有“四大”优势,即一是面积大,项目选址不仅发展空间看好,而且地势比较平坦,地形轮廓方正整齐;二是交通便利,交通十分便利;三是环境好,校址位于县城新区,周围6公里之内没有工矿企业,地势平坦,四周视野开阔,环境好;四是拆迁单位及民宅少,校址区域内没有建成的各种建筑物,基本不需拆迁民房,有利于节省拆迁费用,缩短建设工期。3.2.7 施工条件1、对外交通工程对外交通为公路运输,工地紧靠城市公路,工程场内外交通均已形成,运输有保证。2、施工供电、供水本项目施工供电、供水接自区域现有供电、供水设施。工程区域施工供电、供水有保证。3、建筑材料工程所需建筑材料为水泥、钢材、砂石骨料等。工程用水泥由当地水泥厂供给,钢材由厂商提供,砂石当地购买。3.2.8 项目选址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建址经济指标项目指标1建址面积112000平方米2建址地貌特征前后无障碍物,场地平整3工程地质较好4交通运输条件运输方便5供水采用供水公司自来水6排水用市政公共管道排水7供电采用市政22KV变电站供电8生活、福利设施条件距文教区及其他公共设施近9周围环境及相互影响无明显不利影响第四章 建筑结构方案根据某某中学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次新建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在老校区地址上扩建。4.1 建筑设计说明4.1.1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3)某某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5)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9)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10)某某某省城乡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14版)2、设计原则(1)整个校园建筑充分体现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是设计中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应具有相对的阶段性和完整性,以确保近、远期目标能得到最佳衔接和吻合。(2)规划应根据地形及外部条件,对校园统筹规划,合理构思,合理安排功能分区,创造出一个环境优美、教书育人、课后休闲的校园。(3)处理主入口至校园各处的主要通道的景观及道路两侧建筑风格,配置好绿化、建筑小品、铺地,教师应有安静的教学备课环境,建筑群体应有一定的序列空间,既要考虑相对独立,也要考虑成为整体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资源应便于师生使用和外界的共享。花园式的校园与园外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景观,将成为本校的主要特色。(4)总体规划遵循立足现状,保护原有地貌,考虑长远。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总体控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总体风格力求达到实用、美观、协调,具有现代气息。3、设计目标(1)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创造一个环境优美,适合办公和学习的场所。(2)强调人与人、环境与人的交流,在空间组织与细节中得以充分体现。(3)建筑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外形美观大方。(4)能充分展示某某中学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文脉。4、规划思想作为某某中学发展的重要项目的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本次规划设计尽量使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和学校周围建筑得到良好的结合,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地形优势,遵循绿色、舒适、安全及多样化的设计原则,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和舒适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4.1.2 功能分区与平面构成某某中学的建设规划共分为6个功能区域。1、校前区作为学校形象展示,给人第一眼印象。考虑到学校的严谨,以及自由性。2、 教学区学校的作重要的一个部分,有良好的环境,一流的教育设施。3、学生生活区学生课外之后的重要的活动空间,空间丰富,休闲,而又可以进行学习。4、运动区花园似的运动场,可动可静。5、办公区合理的和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相互区分又有良好的联系,方便学生管理。6、教师生活区优美校园里,舒适的家。4.1.3 建筑方案本次新建三栋教学楼及两栋学生宿舍,其中:单栋教学楼建筑层数:六层,建筑总高度21.15m;建筑面积:5333。总建筑面积共计:16000,建筑占地:2700;单栋学生宿舍建筑层数:六层,建筑总高度20.2m;建筑面积:5000。总建筑面积共计:10000,建筑占地:1700。教学楼是某某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位于场区中间地带主要靠西边矩形阵列布置,必然要处理好人行和车行的关系,强调安全第一。规化中强调了传统延续和前瞻性相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设计中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和学校周围建筑相协调,将文化意境和功能使用有机结合。同时为了突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的关系,强调教学楼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在立面处理上采取凹凸、明暗、厚重等表现手法,丰富主体立面,次要部分的立面则做简单处理,色彩和造型上和主体部分一致,使主体部分和次要部分融为一体,在功能上,布置教室、教师休息室、教研室、党员活动室等。宿舍楼平面布局一致,宿舍312间,每间为6人间,房间尺寸6.4*3.6米。4.2 竖向设计校园区地形较为平坦,设计结合城市周边道路,进行局部适当的土方平衡,各主要道路的坡度一般控制在2%以内,地坪设计标高应高于路面标高20厘米以上。4.3 结构设计4.3.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 /T50001-20013、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 /T50083-97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8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12、建筑柱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3、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版)14、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3.2 主体结构的使用年限和等级教学楼、综合楼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设计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地面粗糙类别为B类。4.3.3 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区域震加速峰值0.05g,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为学校公共建筑,按7度设防,构造措施按7度设防取用,抗震重要性类别为乙类。4.3.4 设计荷载教室 2.5KN/平方米卫生间 8.0KN/平方米阳台、走廊 3.5KN/平方米消防楼梯 3.5KN/平方米洗手间 3.5KN/平方米饮水间 3.5KN/平方米不上人屋面 0.5KN/平方米上人屋面 2.0KN/平方米基本风压 0.4KN/平方米基本雪压 0.6KN/平方米4.3.5 基础设计根据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结构形式选择桩基础(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3.6 结构选型本教学楼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层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位移比小于1.4。教学楼、宿舍楼将采用伸缩缝分为多块结构单元,为解决混凝土的收缩问题,底板、顶板均采用补偿混凝土浇筑,且每隔30-40米设置混凝土加强膨胀带。4.3.7 结构材料砼:高层框架结构柱采用C30,C25,梁采用C25,其余均为C25。钢筋:HRB300级园钢,HBR335级月牙纹钢,HBR400级月牙纹钢。墙:外墙,烧结多孔砖;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加气砌块。砂浆:填充墙采用Mb7.5混合砂浆,承重墙采用M10混合砂浆,0.0000以下为M10水泥砂浆。第五章 公用工程5.1 道路交通规划5.1.1 人车分流人行道和车行道用不同颜色的铺地区分开来,校园区内由主干道、次干道、步行道组成,互相交叉形成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教学区主干道红线宽度7米,呈带环状连接各功能区,行政办公培训区主干道红线宽度6米,呈带环状连接各功能区。5.1.2 校前广场设计充分考虑学校瞬时大人流的特点,广场则作为安全疏散场所的消防通道,安全便捷。设置大面积校前广场,由于学生上下学,瞬时人流较大时,该广场起缓冲作用,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不影响道路通行量;另一方面次入口处校前广场可以用来临时停车,能保证周末接送学生车辆(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临时停放。5.1.3 出入口校园设两个出入口,西大门为校园主入口,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方便师生和车流出入;同时也考虑到学校运动设施向市民开放,便于公共资源的社会共享。5.1.4 垂直交通分流明确楼梯分散布置在综合楼的最左边和最右边,便于人流安全疏散和减少步行距离,充分体现可达性。5.2 景观绿化系统根据空间整体结构,注意各空间的收放和对景处理,结合周围的建筑和环境,达到多层次的景观效果。各空间的景观设计,体现某某中学70多年的人文精神,采用不同季节的植物,丰富景观效果。5.3 环保设计1、设计中地面铺装局部使用透水速率为5(mm/s)以上透水砖,能有效承担特大暴雨的袭击,也可用于各类喷泉周边铺装降低给排水设施的投资。同时透水砖具有很高的保水特性,孔隙率达到20,保水量通常状态下约为12L/m2。下雨时它大量吸收并保存水份,在太阳的照射下可以慢慢蒸发,以达到降低地面温度功能。2、根据某某某地区的气候特点,教学楼设计平面布置基本为外走廊,南北朝向,有利于教室的通风采光,降低日后学校运营成本。3、设完善的供排水设施,卫生器具排水均设存水弯隔绝臭气。卫生器具安装按国标,保证污水不会倒流。4、地下生活水池采用不锈钢材质尽量减少水质二次污染。5、生活垃圾处理采用袋装化,每天由专人收集后统一清运。6、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振动传递。7、食堂的含油污水经过室外隔油池处理以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8、二次生活给水泵防噪隔振(1)泵组采用隔振基础。(2)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3)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4)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5.4 电气设计5.4.1 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6、中小学设计规范 GB50099201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5.4.2 设计范围:本校区各功能建筑内的电气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和变电所;校区内的道路照明;电气消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闭路电视、校园广播、电铃系统和电脑网络与电话通讯综合布线系统。5.4.3 供电设计1、负荷等级:除消防用电及保障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为二级外,其他用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表5-1:项目负荷估算表建筑名称建筑面积()负荷密度(W/m2)有功功率(kW)计算系数计算负荷KxcostgPc(kw)Qc(kvar)Sc(KVA)宿舍楼10000818100.70.80.75567425.25708.75教学楼16000558800.60.80.7528369.60660.00设备用电500.80.90.4844019.3644.44其他用电400.60.80.752418.0030.00合211443.1917800.861043.1765.63无功功率补偿352.19补偿后17800.921043.1413.441122.052、供电电源及电压:本校园主要电源电压为10KV,接自城市10KV高压电网,经校变电站变为380-220V。备用电源(主要为应急照明供电)采用EPS应急电源或自带蓄电池组供电。3、变电站:在校园负荷中心建一座校变电站,内设SGB11-R型干式变压器(1800KVA)1台,环网柜4台,低压配电屏4台,补偿屏1台。分5个区放射式向各区供电。4、计量与无功补偿:在高压侧计算,并在低压侧分区计量,功率因素补偿方式采取低侧集中补偿。5、线路敷设:(1)采用放射、树干混合式配电系统。变配电室至各单体建筑采用YJV221kV电缆在室外直埋敷设。再由单体总配电箱采用YJV1kV电缆或BV导线埋管暗敷引入到各层分配电箱。(2)应急照明支线采用ZRBV塑料绝缘铜芯导线穿钢管在墙身、楼板内暗敷设。(3)非消防负荷的支线回路采用BV塑料绝缘铜芯导线穿无增塑刚性塑料管(PVC)在墙身、楼板内暗敷设。6、防雷及接地:变电站进出线路均设置防止雷电波避雷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5.4.4 电力设计照明电压为220V,动力电压为380V。各单体建筑均设总配电箱,照明、动力电源各自独立。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级切换。单体各层设照明、动力配电箱若干,由总配电箱放射式及树干式供电。线路采用绝缘铜芯电线穿钢管或阻燃PVC管沿墙或天棚暗敷。5.4.5 照明1、庭校照明:光源采用LED灯具,灯杆高度控制在2m以下;道路照明:光源选用LED路灯,灯杆高度控制在5m以下。2、照明线路采用YJV-0.6/1KV电缆穿PVC管敷设,室外照明灯具采用TT系统,将室外灯具的金属外壳做局部等电位处理,室外照明回路开关采用30mA漏电断路器,电压等级为380/220V。3、室外照明配电箱内设置SPD电涌保护装置。4、教室、功能课室、办公室照度为300LX,其中黑板采用专用黑板照明灯,垂直照度可达到500LX以上,要求教室灯具长轴方向与学生视线平行布置,以减少光幕反射,眩光,使照度均匀,避免产生阴影实验室应在每个学生桌子设单相三极插座和丁字型插座各一个,在实验室的讲台上应设一组三相电源插座。语音室,电化教室、微机室等要求每位学生座位处应有三个插座。5.4.6 弱电为了创造一个文明、现代的校园环境,为了尽可能的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教学管理科学化水平,校园设电话、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等系统。将电话及计算机纳入综合布线系统。1、电话在综合楼的各教师办公室,会议室等均应装设电话,由市话部门直接引入。2、有线电视学校的有线电视,现已开通,新建的综合教学大楼,有线电视由现有的有线电视网接入,要求用户终端电平为75dBMF。3、电脑网络与电话通讯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现代教学要求,设置计算机宽带网络与电话通讯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培训材料标准模版理论与实践知识并重版
- 春江花月夜:高中语文诗词欣赏与创作指导
- 我和爸爸作文800字(11篇)
-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指导书
- 企业培训常用名词与定义大全
-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基于区域特色与金融创新的深度剖析
- 家庭财产分割争议解决协议书
- 企业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
- 从司法实践视角剖析保证担保的从属性与独立性
- 高中英语课文全解与练习题
-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 ecn变更管理制度
- 化学治疗管理讲课件
- QGDW11451-2015架空输电线路标识及安装规范
- 数字化陶瓷设计技术-洞察阐释
- 公安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 T/CAQI 183-2021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规范
- 舞龙舞狮二级裁判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试行)》
- 9.《复活(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2025-2030中国成品润滑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