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保险投保人诚信缺失问题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保险业飞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就是保险诚信缺失问题保险投保人骗保案件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保险活动当事人的权益更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以及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个体都会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存在着失信动机,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无法起到作用,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构建保险投保人诚信体系的对策,包括:完善个人征信建设、建立严格的监管惩罚制度、建立完善的赔案数据库等,通过制度约束来保证保险需求者的诚实守信。关键词:保险诚信 征信 失信惩戒 保险赔案数据库Abstract:Presently,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is now in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but the problem that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is the loss of credibility.The insured fraud causes occur frequently.That is not only damag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insurance participants,but also seriously disrupting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insurance market,and this will undermin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This paper analyzes everyone is in the pursuit of self-interest maximization and have the motivation of dishone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To enable the insured being honest,ethical constraints alone can not play an effective role.We should imperfect insurance credict system, establish a set of srtrict supervision and publishment system and the claim case database to ensure the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Key words:insurance credit system 目 录一、保险诚信的基本概念3(一)诚信建设已成共同主题3(二)保险诚信的博弈论研究3二、投保人诚信缺失现状4(一)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4(二)先出险、后投保5(三)通过重复保险骗取保险金5(四)编造或夸大保险事故、人为制造保险事故的骗保行为5(五)伪造假证明材料6三、投保人诚信缺失问题形成的原因6(一)对保险的认识存在误区6(二)保险征信体系不健全7(三)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8四、完善保险投保人诚信体系建设的若干对策及建议9(一)加强保险需求者诚信建设9(二)利用保险业务程序、免赔条款加以制约9(三)投保人信用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10(四)健全投保人失信惩戒机制11(五)借鉴美国建立全国统一的保险赔案数据库12参考文献12浅析保险投保人诚信缺失问题一、保险诚信的基本概念(一)诚信建设已成共同主题保险业相比其他行业,它主要经营风险和信用,因此也必须遵循更高的诚信原则。然而,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保险诚信存在的问题不仅体现在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还源于保险消费者诚信缺失。近年来,保险投保人不诚信,欺诈、骗保案件时有发生,无疑增加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阻碍了保险行业的稳定发展,也形成了保险行业的负面社会形象。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抓好保险诚信建设,已成为整个保险行业的共同主题。(二)保险诚信的博弈论研究经济学有“经济人”基本假设,每个人都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马克思曾说“当有200%的利润可以榨取的话,他就敢于上断头台”,这就是人们内心的逐利性。保险活动的交易主体包括保险公司、投保人、保险中介。每次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是交易双方,要么是投保人与保险中介、要么是投保人和保险公司;每次的交易策略只能选择诚信或者失信。如果保险公司选择了失信行为,那么保险公司的赔付支出减少;如果投保人选择了失信行为,那么他能以较少的保险费换取出险后较高的赔付金额;如果保险中介选择了失信,那么他可以得到较高的手续费。下面通过一个简单案例具体分析:1.如果交易双方各自守信,交易双方都能获利,假设各自获得10个单位的收益。2.如果一方选择守信、另一方选择失信,相比双方同时守信,失信方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守信方会因为失信方由此得到的利益而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假设守信方获得-3单位收益,失信方获得12单位收益。3.双方都失信,则双方都损失,未能达成交易。假设获得-1单位收益。如表1所示:表1 保险双方博弈矩阵诚信失信诚信(10,10)(-3,12)失信(12,-3)(-1,-1)可以得知,如果一方选择诚信,那么另一方选择失信会比双方诚信获得更大的收益;若一方选择了失信,另一方诚信可以获得-3单位收益,而选择失信可以获得-1单位收益,那么相比诚信,失信方能获得更大收益。无论基于何种条件下,失信是最优战略。失信者获得了额外收益,而相反守信者却蒙受了损失,这也是为什么交易双方会存在失信动机。但如果加上失信惩戒机制,受益情况就不同了:R守信时的收益,R失信时的收益,必然有R大于RP失信被发现的概率T失信行为被发现后的惩罚A表示经济主体收益当经济主体选择了失信,经济主体收益A=R*(1-P)-PT 。为了让经济主体可以选择诚信,必须使得R小于R,即R*(1-P)-PT小于R。因此,必须提高失信行为被发现的概率P,以及提高失信行为发现后的惩罚T,这就是人都会被利益驱使而选择失信行为,而当局者如何完善保险市场的管理机制 ,使得保险行业能够依然井然有序、稳定的发展,此文便是我想通过现如今保险投保人呈现的诚信问题、分析原因,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解决投保人诚信问题的措施以及建议。二、投保人诚信缺失现状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保险行业始终保持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态势,至2013年我国保费收入已达到1.72万亿元,相比1980年的保费收入4.6亿,年均增长率超过了30%。对于保险诚信建设方面而言,近年来,保险监管部门以及党中央都相当重视,保险信用法制建设也逐步纳入正轨,但是依然不能懈怠,因为保险诚信缺失问题依然存在。从保险消费者的诚信缺失来看,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告知义务,是指在保险、合同签定之前和保险合同执行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所承担的把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告诉保险人的义务。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投保时为了减少保费支出,会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体情况、既往病史,或者找第三者代替体检;在财产保险中,投保人会刻意隐瞒保险标的物所处的特殊环境、不事先告知保险人。(二)先出险、后投保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寿险理赔实践中,利用被保险人已经死亡的事实,对“尸体”投保,然后制造伪证更改被保险人死亡时间。这种欺诈方式,是寿险赔案中,相比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更为常见的一种骗保行为。2.在意外伤害保险赔案中,被保险人事故发生前早已残疾,通过伪造证明,利用现成的残疾情况诈骗保险金。3.谎报保单有效时间,将保单有效时间提前到保险事故发生之前,这类案件理赔时应该尤其注意投保时间与出现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的赔案。(三)通过重复保险骗取保险金重复保险,指进行保险欺诈的投保人隐瞒重复保险的实情,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待保险事故发生后,持各保险人签发的保险单进行索赔,以获取多重保险赔款的行为。 保险法 在财产保险中,为了防止道德风险,设立了损失补偿原则,其中规定,投保人不能从财产保险事故中取得超过保险事故经济损失之外的利益,所以投保人在事故后只能以实际损失金额为限。假如投保人在投保时隐瞒了曾经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的事实,然后分别持保单向保险人索赔,索赔的总额就可能超过保险标的的损失,投保人在这一起保险事故中取得了额外的利益,有利可图明显不符合损失补偿原则,假如保险人不知道投保人重复投保,就是投保人的保险诈骗行为。例如中小学生平安保险中,学生已经在学校参加了学平险,学生家长又单独向保险公司投保同样险种,当发生意外伤害的医疗费用时,家长可能持两份保单分别要求赔偿。由于欺诈者都是蓄谋已久,保险人对重复保险的情况很难发现,欺诈者的成功率较高。(四)编造或夸大保险事故、人为制造保险事故的骗保行为有些客户群体法律意识淡薄、受利益驱使,试图通过小额的保费投入,事后骗取高额的保险金。这类骗保行为可分为:第一,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前提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这样会给保险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当保险人接受客户的理赔申请后,便会派理赔人员去事故现场勘察,在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结果发现客户虚假报案,保险人不仅会终止保险给付,不对客户退还保费支出,投保人也因为失信行为得不到任何的保障,无疑是两败俱伤。第二,发生保险事故后夸大损失,骗取保险金。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医疗保险中,最典型的保险欺诈方式便是夸大伤害程度。通常与医生合谋,往往很难被识破。第三,人为刻意制造保险事故,从而达到骗保行为。可以说前者的骗保行为只是增加了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但是受利益驱使,人为制造保险事故的骗保行为却会让无辜的人受到牵连,诱发一系列刑事案件,这类事故日常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例如:2013年发生的一则“闪婚制造妻子溺亡骗巨额保险”的案件,号称“常州最邪恶的杀人案”。案情是讲主人公李某故意制造各种借口和前妻发生矛盾,企图离婚。离婚后,李某开始在网上撒网,将目标定为没有正当职业、听话、贪财以及爱慕虚荣的女子,寻找作案对象。后来李某通过微信与廖某结识,仅仅相处了13天就“闪婚”了。起初,李某对廖某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疼爱,甚至不惜重金给老婆买金饰,iphone手机,电动车等等,总共花费了4万元。婚后没几天,李某又为廖某购买了保险,包括一份人身意外险,一份旅游意外险,总保额高达350万元,默认受益人为法定继承人,但是没过几日,李某便将受益人改成了自己。直至婚后2个月零5天的时候,妻子廖某竟溺水身亡了。最后查证,丈夫为了骗保,自演了一出恶意结婚的闹剧,为了得到保险赔偿金,竟残忍的将妻子杀害。这样的闹剧不断上演。(五)伪造假证明材料一般而言,保险公司通过医院的收费凭证、报销发票决定赔付金额。因此,投保人就会利用一切手段与医院勾结,有的同医院共同伪造,或者夸大治疗费用,有的多次重复索赔现象不断。虽然,保险法中规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不当用途投保骗保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但是针对越发猖獗的故意骗保行为,保险人每次面对的是一位新投保人的不诚信,对事后骗保行为的每一次查证,无疑浪费了人力、物力、时间,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经营风险,给保险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长此以往,也给保险行业带来了不良影响。三、投保人诚信缺失问题形成的原因(一)对保险的认识存在误区在中国,公民对保险存在很大误区,从而也阻碍了保险产品抵御风险的主动性,误区包括:1.认为买保险没有用,并没有认识到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正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马航失联客机,可见风险不可预测。2.认为买保险不如存银行,银行理财安全、方便、灵活性,但如果突然遭遇了意外,所有的储蓄都可能化为乌有。因此,银行理财储蓄,可以满足家庭短期理财需求;保险可以解决中长期理财需求。3.保险回报低,并不能一夜致富。可能不发生保险事故,还白白增加了保费支出。4.保险买时容易,索赔难。由于保险代理人或者保险公司的负面形象导致许多客户群体并未亲身经历,就早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理赔难完全归结于“听说”。 5.保险是骗人的。正是这些误区,诱发了诚信危机,阻碍了保险的正常发展。可以说有保险需求的人,对保险知识认识的匮乏并未买保险;而希望一夜致富、碰运气的人,更多选择了购买保险,希望获得巨额保险赔偿。 保险的特点射悻性,正是导致保险投保人的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所谓射悻性,也就是碰运气。在保险期间内,如果保险标的物发生了损失,保险投保人也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获得超出自己当时所付保险费的巨额赔偿;反之,如果保险期间内,标的物并未发生保险事故,那么投保人付出了保险费却未收到任何的补偿,无疑得不偿失了。每个人都会受利益驱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铤而走险,投保时,故意隐瞒身体情况或者标的物风险情况。理赔时,保险期间未发生保险事故则刻意制造事故发生;发生了保险事故,故意夸大损失,从而获得经济利益。(二)保险征信体系不健全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构提供了一个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而保险征信指的是查询保险主体信用记录的机制。相比保险行业,银行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较为健全。2005年8月底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农信社的完成联网运行,2006年7月,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正式运行。征信系统启用之前,如果你需要向银行借钱,银行首先需要了解你是谁;判定你是否具有还贷能力;你是否向其他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借钱仍有余额未归还等等。向银行借钱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材料,包括收入证明、单位证明等等。信贷员也需要上门拜访,每次借贷过程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了解客户群体是否有还款能力。当你向多家银行进行贷款申请时,每家银行都重复做着信用调查的过程,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和经营成本。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建立您的“信用档案”,并为各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的专门机构,自从个人征信系统的出现,个人房屋贷款的审批也变得简单起来,用身份证查询时会出具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各家银行都可以通过个人征信系统对个人信用情况进行联网核查。个人信用报告的内容包括你的工作单位、是否有最近5年内的贷款、贷记卡逾期记录、以及准贷记卡透支超过60天的记录等等。这种银行之间通过第三方机构共享信用信息的活动就是征信,为的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有了征信机构的介入,有了信用报告,您在向银行借钱时,银行信贷员征得您的同意后,可以查查您的信用报告,再花点时间重点核实一些问题,便会很快告诉您银行是否提供给您借款。而如今,我们保险征信体系尚未健全,还未建成一个囊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消费者个人信用情况的数据库;尚未建成医院、保险公司联动共享的数据资料库;尚未建立保险公司间客户资料共享的信息网络。投保人的失信记录并未记录在案,保险公司难以了解投保人的信用情况、身体健康情况,这就容易导致保险投保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心理。(三)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度缺失体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必要信息采集、披露制度的缺失;失信惩戒机制的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减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健全的国家,诚信的人会获得更多的交易和盈利机会;而在一个不守信用的社会中,守信者却将付出代价。在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上,信用的保证主要是基于人的伦理道德要求,而人性弱点与生俱来,“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在获益最大化的驱动下,行为人出现了利己主义动机,从而产生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道德风险,仅仅依靠良心道德是不够的。丁涓. 关于我国保险业诚信缺失问题的研究 J. 农家之友. 2010(06)如果在一个小村子里,每个人都讲诚信,会发生失信行为的概率就相对较小。因为,在一个狭窄的交际范围内,他的失信行为全村人很快都会知道,可能会导致他在某个地方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促使着每个人都会讲诚信。而当人们逐渐拓宽交际范围,当你处在较大的城市中,如果诚信管理制度不完善,失信行为变得只有小部分人知道,失信后他依旧能在这个城市中生存,良心道德很难抵御利益,也就导致了投保人失信、欺诈案件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刚性的诚信管理机制,管理者必须人的品质伤脑筋。另外,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失信行为的重要原因。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投保资料每次都是新的,其真实性无法准确定量。曾经在广州的“车贷险”一宗骗赔案中发现,一家保险公司的六个支公司同时为一部车办理了保证保险。广州保监局在调研报告中谈到:“车贷险”骗保之所以能够得逞,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必要信息采集、披露制度的缺失,保险公司尚未共享相关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投保人及汽车经销商的信息,保险公司各自为政,给投保人骗贷或一车多贷以可乘之机”。而在失信惩戒机制中,“失信成本”尚轻,不足以起到惩戒作用。只有当经济利益驱动下,失信行为不仅使其无利可图,而且会丧失未来的交易机会时,才能促使人们尽量维护自身荣誉度。以上几方面可以体现,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四、完善保险投保人诚信体系建设的若干对策及建议(一)加强保险需求者诚信建设1.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电视媒体、社区居委可以专门设置保险知识普及的节目,为每位市民普及保险知识。通过保险纠纷案例的了解、保险的用途的介绍;如何选择保险产品、选择哪些适合自己的产品,因为如今不少保险产品身体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固定收益、投资理财功能,让每位公民明白了解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带病投保、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投机取巧也趁此打消注意,会遭到拒赔,也可能追究刑事责任。各高校可以更多的设置保险学这类公共科目,并不是保险专业的同学才能了解到保险,可以让更多的人普及保险知识。2.增加诚信行为奖励力度 如果保险消费者信用记录良好,保险人可以在他下次购买时提供优惠费率,并提供更专业、贴心、适合投保人的保险理财计划,建立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3.加大不诚信行为惩戒力度 如果保险消费者出现严重失信行为,保险人可以选择拒绝与其合作,并按规定追求其责任;同时通过媒体,利用社会舆论,对其失信行为报道,希望引起其他客户群体的重视。(二)利用保险业务程序、免赔条款加以制约针对投保人的诚信建设问题,单靠保险知识、保险诚信的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仍需要靠保险业务程序、保险免赔条款等方面加以制约。1.重视核保理赔环节,减少逆向选择核保是防范保险欺诈的重要一环,我国保险欺诈问题显著,也是与核保制度不完善有很大的关联。核保时应该遵守“核保从严”原则,在明知保险标的不符合承保条件,但为了扩展保费规模而盲目承保,如随意降低费率、放款承保条件、高额退费和超承保能力承保等,无疑加大了经营风险。核保通过审核投保人资格、保险标的、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被保险人信誉度,特别应谨慎审核投保人的职业、收入、家庭背景、保险需求、交费能力、过往赔款等,以此了解投保人投保动机。而财险投保时应及时现场查勘,了解将要保险的财物是否处于良好环境下,通过与邻居、雇主交流获得道德风险印象。通过科学理赔机制来预防欺诈。保险公司处于信息劣势的情况下,应吸纳技术人员壮大自己的队伍,利用其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仅掌握投保人提供有限的信息情况下,能够较好地判断一个索赔案件的风险。同时加强有关部门协作,如被保险人在医院治疗或病故,医院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渠道;如发生失窃赔案,公安机关则是重要的外部力量。 2.利用免赔条款,减少道德风险一张优质的保险单,必须包括清楚和精确的保障范围和除外责任,它既不能为保险欺诈提供机会,又要防止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误认为自己被保险公司所欺骗,产生从下次投保事件中进行骗保,赚回保险金的想法。3.为投保人“量体裁衣”,灵活设计费率从绝对公平的角度看,所有的投保人都应该支付完全不同的保费,因为他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潜在损失。因此根据投保人的风险偏好和索赔经历,在一个险种内灵活设计和推出不同的保险合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保险人减少投保人的逆向选择也是必需的,有助于对投保人量体裁衣。肖震.对如何降低投保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研究.知识经济.2012(01)(三)投保人信用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目前我国保险征信体系尚不完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消费者不能共享个人信用信息;保险公司、银行、医院、公安机关、税务机关等也不能信息共享,不能通过联动的信用记录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给投保人欺诈带来了可乘之机。因为每家保险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大量客户,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曾拒保的客户,那么他极有可能事后向其它公司投保,也可能被另一家公司以标准费率来承保;同样,在一家保险公司骗赔的人,其黑手也可能会伸向另一家保险公司,或在多家保险公司恶意投保,通过保险谋取不当利益,如果每家保险公司都孤立对付这些情况,势必得不偿失,难以防范不良客户进入。同业间可以将客户信息建立共享的信息网络,有助于维护保险行业共同利益。马记恩.道德风险行为与寿险核赔的应对措施.科技创业月刊.2004(04)1.组建保险信用服务机构,建立保险投保人信用数据库在一些发达国家,信用记录被当作“信息产品”进入市场,专门经营信用记录的公司,从工商、税务、银行、保险、审计等部门有偿收集客户的信用记录资料,整理后输入计算机数据库,然后再将数据库用光缆同各个金融保险机构、商业机构链接,随时提供在线服务。当银行、保险和信用卡公司需要了解或调查某客户的信用记录时,可随时从信用公司购买这些信用记录资料。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个人诚信数据的管理制度,对投保人的信息采集可参照英国的做法,现阶段可以 利用行业协会进行,保险公司可通过行业协会获得投保人的资信情况、履约率及信用记录等。西方国家的保险征信体系也相对发达,美国的保险征信体系最为完善也值得借鉴。2.借鉴美国的保险信用积分制在美国,保险信用积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广泛采用。房东、雇主、抵押贷款公司、公用事业单位,还有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在做出决策之前首先审查申请人的信用记录保险计分公司FairIsnac开发的保险信用积分系统包括1530个信用评价因子,每个因子都占了一定的权重,从而计算出100999不等的保险分数。保险分数越低,说明风险越大。根据FairIsaac的实证调查,76%的消费者具有良好或合理的信用管理行为,只有4%的人群没有信用记录,这一小部分人包括小孩,他们还没有建立起信用记录;因为个人或宗教因素从不贷款的人群;已经还清贷款的退休人员等。保险计分制的产生给了保险公司一个客观、准确、可靠的度量工具。另外,利用保险信用积分制,具有良好的信用的投保人可以享受优惠费率。结合其他的一些信息,比如机动车辆记录安全行驶记录和保险业事故发生数据库等,有利于保险公司做出合理的承保决策和费率厘定,以此达到节约保费的目的。(四)健全投保人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使守信用的人得到鼓励,使失信的人受到惩罚,是信用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美国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主要围绕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把交易双方失信者或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失信行为,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矛盾。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需要对失信者进行任何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支持信用服务公司向当事人的交易双方、授信人、雇主和政府机构有偿提供信用调查报告,让失信记录方便地在社会传播,把失信者对交易对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而且失信行为依照法律要保留多年,使失信者在一定期限内付出惨痛代价,如在破产记录保留的710年内,消费者个人不可能得到新的贷款。二是对失信者进行经济处罚和劳动处罚。三是司法配合。对失信严重行为能根据对应的法律进行量裁,使触犯法律的失信者留下蹲监狱的终生记忆。而且,美国设立了少年法庭,对少年失信行为也不放过司法处理。使孩子从小就明白,有失信行为就会付出代价。 新浪财经.美国彰显失信者惩戒制度我国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失信者付出的代价不足以抵付所得到的实际利益和好处,很多失信者还相当自在地生活在社会上。对失信者惩处不力,实际上对守法者是一种侵犯,改变信用沦丧的办法,必须从根本上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与实践:以某篇课文为例九年级文学课教案
- 早餐技术培训包子专业知识课件
- 互联网美妆电商平台合作合同
- 早期文艺复兴艺术课件
- 纪念白恩课件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四级试卷:虚拟现实在影视制作英语阅读解析
- 早产儿护理查房教学课件
- 烹饪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真题2024
- 清华大学期末数学试卷
- 秋季驾驶员安全培训
- 三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期目标、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2025哪吒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课件
- 热原张媛媛讲解
- 应急预案的实施与验证
- 餐饮业中的顾客满意度管理
-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
- DB32-T 4878-2024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 2025年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饲料检验化验员职业技能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