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 _第1页
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 _第2页
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 _第3页
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 _第4页
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4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部分地区过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它的另一叫法即盂兰盆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盂兰盆会“,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4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节日内容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4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盂兰实际是佛教的节日,“盂兰“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当时佛陀的弟子目揵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揵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目揵连焦急忧虑,于是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4问佛陀应如何救渡。佛陀告诉目揵连尊者说“你母亲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悭贪,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她的苦难,必须靠十方众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解夏日,又是“佛欢喜日“,亦是众僧自恣日。所谓自恣就是自己检点,如发觉自己有过失,应对人露忏悔如任何人犯过,亦应对僧众忏悔。当日一切圣圣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时候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故此佛陀咐瞩目揵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饭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烧香燃灯,将世上最珍贵的食物都放在盂兰盆内,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众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灾,使在世人增长福慧,先亡超度。后来目揵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盆供养及斋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根据经中佛所示,如果能在功德、胜会中供佛僧大布施,可令现世父母、六亲眷属,能脱离三涂,衣食丰足。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44乃至七世父母都能脱离饿鬼之苦,生于人天中,福乐无极。如父母在,更能福乐百年、长寿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所以身为佛子,为修孝道,应常念及过去仍未解脱之先祖父母,于盂兰超幽法会中供养上师大德,燃灯供佛作大功德,以报父母之恩乃利乐解脱十方孤魂饿鬼众生。节日意义湖湘川陕一带以七月十四为“中元节“,又称“月半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称“鬼节“。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传说是,阎罗王于每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44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半时,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还有一个重要的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于是讲述了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供养僧众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是很有人情味的,所以“中元节“在当前崇尚“和谐社会“的今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节日文化一、“鬼月“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44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七月,鬼如何旺的呢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44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二、道教中元节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44平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三、佛教盂兰盆节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得到六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44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传说,有个叫做目连的人做梦,他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却屡屡不行。目连将此事告诉佛,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目连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于是,僧众们“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目连尊者的母亲脱离了苦海。由此可见,佛教的七月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44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涵义,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四、融合七月祀鬼之俗演变成民间的鬼节,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间的鬼月俗信与此中元节、盂兰盆节之间,在精神实质上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之处。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与华夏民间文化礼俗的一致,使它们迅即得到广泛的认同。两者皆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间的鬼月有了成为节日的重要时间契机。节日的确立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节期和拥有它特有的节俗,佛、道两教一同确定了七月鬼节的固定节期,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的打醮等仪式活动又成了这一鬼节特有节俗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道教是完全的本土宗教,“中元“这一名词也为民间接受,成为这一节日通行的称呼。华夏文化与民间信仰有强大的同化作用,不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传自印度的佛教,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适应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44本土文化的过程。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与民间的鬼月俗信和风物渐渐难分难解。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盛大的华夏民俗节日。五、节物风俗七月十五,道家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界。在中国最初举行盂兰盆会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他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此后此仪遂在民间普遍流传。唐代,每年皇家以音乐、仪仗送盆到各官寺,献供种种杂物,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唐太宗大历元年,在宫中内道场祈建孟兰盆会,设高祖以下七圣位。树建巨幡,书帝名号。自太庙迎入内道场,梵乐悠扬,旌幢蔽日。百官于光顶门外迎拜导从。此后历年如此。据大宋僧史略说,唐时盂兰盆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日本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纪卷四说,当时长安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备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广陈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为杜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44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印卖尊胜咒、目连经,又以竹竿锓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其上,焚之。拘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演目连救母的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寺僧又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七月十五日这天,民间家家祭祀祖先。在诸多祭品中,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七月十五又称瓜节。在民间的中元节俗中,放灯是最盛大的活动。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以纸糊成荷花型,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为其引路。有意思的是,上元节也用灯,但于陆地,中元节则在水中。六、日本的流传庙会在中国还在举办,但民间的盂兰盆活动已荡然无存,中国人已经不知盂兰盆为何物。如果谈及盂兰盆节,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的节日。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误解。盂兰盆节是华夏的节日,日本盂兰盆节只不过是孑遗而已。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44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祭祖节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动一般在阴历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七月十五这一天到来时,主要是上坟祭奠祖宗,在坟头“压纸“,告诉祖先此墓已经有后来人祭扫或用纸做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如果先人亡故满三年者,儿女们要在这一天脱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称换孝。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44某些地区到“七月半“祭祖时,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全家平安幸福。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据说民间谚语有这样说法,“年兜不回家无某,七月半不回家无祖“,由此可见中元节在古代十分盛行。今日的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祭祖,是让人遗憾的,不过从如今高速发展的网上祭奠的行为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先人还是保持着一种孝爱之情,这又是让人欣慰的。各地习俗贵州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44毕节地区、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烧包“时,以包砌塔,用香烛绕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阵型,寓意亡者领取纸钱之路,纸钱包均为寸厚,每两包之间夹上画有骏马的纸片一张,称之为“驼钱马“。烧包前,于圈外置金属质盆一个,内盛半盆清水。盆上搁有贵州用来夹取煤炭的“夹钳“一个以及菜刀一把。寓意为防止无主的孤魂野鬼靠近。河北省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山西省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44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山东省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XX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44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44浙江省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浙西南称此节为“七月半“又称“鬼节“。晚上一般不让小孩子在外面,因为小孩的心是纯洁的,眼睛是明亮的,能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江西省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44福建省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闽南地区也是过整个月的鬼节。闽北地区浦城县七月半会请亲人吃饭,做点小吃点心之类的,最普遍的就是大街小巷都卖“火把“。广东省广州、香港、澳门、佛山、东莞等广府地区的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四,以祭祖、上坟与施孤为主。中元节祭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家内、祠堂为祖先烧香、上供、叩拜另一方面是上坟、祭扫先人。除了祭拜祖先外,还要施祭野鬼、孤魂。中华全国风俗志“七月十五日,俗谓鬼节,僧道沿街搭台念经,谓之盂兰会,谓广施佛力,以追荐鬼魂,而为饿鬼施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44中元节,广州人称“七月半“。旧时居民们于节日前上冥店买来金银纸衣、溪银、元宝等冥具,盛于纸袋中,加封,俗称“包袱“,上面写上先人的姓名、官阶,每人数包不等,择日于午后配上牲醴、果品拜祭祖先,拜毕焚化冥具,俗称“烧衣“。入夜以后,又以各种冥具及水饭、酒菜、香纸等祭于门前,施以无主之鬼魂。祭毕燃冥具,将祭品留在门外不收回,俗称“烧幽“。最后还要向街中施撒铜钱。此原意为借金属的声音驱鬼,但把铜钱撒到街上去以后,多被儿童们抢走。广州现在尚有些居民仍行此俗。曲江县瑶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44广西桂林地区的人多以七月十四为鬼节,整个节日应该是以七月七开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过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过程有的地方从七月七开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饭“七月十四晚送别祖先,晚饭前祭祀后到晚上十点左右进行送祖先仪式,同时将写有祖先名讳的“钱包“及担夫、引路大王的“钱包“纸钱等物于路口烧去洒米水饭等仪式送别祖先其过程繁杂严肃是当地仪式最为复杂的节日,是当地人相当重视的节日,其重视程度是除春节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样重要的节日。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元节也称“鸭子节“,人们认为亡灵可以站在鸭子上,通过鸭子的运载在阳间和阴间自由穿梭。另外也有的“烧包“习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后是给孤魂野鬼烧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须要放在扁平笸箕内,意为野鬼不得抢夺。云南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3/44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湖南省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十五当晚,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湖北省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新加坡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44华人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新加坡特别热闹,持续长达一个月之久,超越所有其他华人传统节日。不说别的,单单在阴历七月期间的歌台遍地开花,通常一个晚上十几场,每场观众至少一两千名。另外每晚还有多场中元宴会,一个月下来,参与中元节活动的民众少说也有六七十万人次,包括办歌台、宴会、购买福物与祭品等等的开销,整个中元节的总花费估计是上亿元。中元节已演变为“多元节“中元节是新加坡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是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民俗活动,据说,这也是新加坡的另一个世界第一。不是说其他华人聚居地区就没有中元节活动,但是搞得如此热火朝天,遍地开花,似乎只有新加坡。一直有人质疑中元节活动的正面意义,新加坡不是早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了吗人们怎么还那么热衷于祭鬼活动新加坡人是怎么让电脑与“好兄弟“和平共处“的呢尽管中元现象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批评,但是至今依然兴盛不衰,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德国19世纪哲学家黑格尔有个著名的命题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中元现象能在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44加坡延续百余年,必有它的道理,不是简单一句“封建迷信“就能说得清的。联合早报在2001年8月12日有则带分析性的报道,指出中元节在新加坡实际上已演变成“多元节“。中元节的正面作用中元节新加坡有着正反两面的作用,此节日的现象也应正反两面看,才能全面而且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负面作用无非为宣扬迷信,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正面作用则可分为四点一、重温“甘榜精神“。由于城市化的推进,过去的甘榜都成了城镇,当年的厝边各奔东西,中元宴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聚会叙旧的机会。同个组屋区的居民,也借这次机会联络感情。二、增进同业友情。中元集会让同一商业中心、巴刹做生意的人之间加强了联系,彼此增进了感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44三、为慈善事业筹款。各慈善团体、社区组织会利用机会难得的中元宴会筹募义款。四、给民间俗文化一个展现的舞台。其他习俗烧包“鬼节“,俗称“七月半“。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放焰口七月十五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44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普渡拜拜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开始准备黄昏的大拜拜。祭坛上各种牲礼及水果摆上几百盘,杀猪几十条甚或百多条,米谷整卡车,鱼山、内山耸立着,极尽铺张能事,与“做醮“相同。另请和尚或道士登坛作法诵经,引渡孤魂野鬼,回归天地,有时也上演钟旭道捉鬼等民间戏曲。孟兰盆法会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谓的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的法会中,和尚诵经,盆罗百味,供养僧众,功德无量。抢孤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拥而上抢夺,因为没有秩序易造成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停办。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44国八十一年宜兰头城再度举办此活动,仍延袭旧制,架高近四层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参加的队伍以每五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下令,选手便奋不顾身望往上攀爬。由于有游戏规则所以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抢孤由来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节日仪式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所谓盂兰盆,据唐宗密的佛说盂兰盆经疏所说“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法会的形成渊源于这部八百余字的佛经,经中说目连以天眼通见其亡母生饿鬼道,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驰往白佛。佛为说救济之法,就是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为七世父母及父母在厄难中者,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乐。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44盂兰盆会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天举行。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在正式仪式开始前,须先建立佛坛、普施坛、孤魂坛等三坛。其中,佛坛上设有佛像及导师使用的如意尺等,普施坛上放置多种供品,孤魂坛上设有若干灵位牌。根据清仪润所著的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八兰盆仪轨摘要记载,整个盂兰盆会的仪式是这样的首先是净坛绕经,即绕诵盂兰盆经。先由住持主持绕坛、诵经、洒净仪式,大众随行绕行,口诵盂兰盆经三遍然后,大众依照早晚课诵时的位置跪下,随住持念祝词,祝愿一切冤亲同得超度祝词完毕,大众起立,听维那念诵佛名,随磬声行跪拜礼。跪拜完毕后解散。第二项内容是上兰盆供。僧众重新入坛,礼佛三拜后,住持拈香,维那举“献供赞“,大众同唱。然后,再次反复读诵经文,并说明盆供的目的,表明自己的心迹,并不时伴行礼佛跪拜礼。最后念诵一段回向词,上兰盆供仪式结束。最后一项仪式是众僧受食。上供完毕,悦众将檀越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0/44布施之物集中在一起,不论是来客还是本寺僧人,一律平等分配。接受分配物后,集体念诵一段祝祷词,然后各自捧钵回寮。整个盂兰盆会仪式结束。这套盂兰盆会仪式较为复杂,因而真正照此实行者不多。倒是民间的以荐亡度鬼为主要目的的一套盆供仪式更为流行。民间的这套仪式是预先设立三坛,到了七月十五日那天清晨,由六位僧人组成的行法小组,在一片唢呐合奏声中,粉墨登场,走在队伍前列的手持铃铎的是“导师“,紧随其后的是手执大鼓、木鱼、铛子、铪子、小手鼓的五位僧人。他们的程序是先净坛后开坛。首先,要“演净“,即面向佛坛念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再念用好纸写好的文疏,祈求佛菩萨慈悲下界指导其次,行“引魂“仪式,读诵用黄纸写好的疏文,招引鬼魂入坛,读诵疏文后,念诵心经、往生咒、“三真言“最后,由主办盂兰盆会的功德主在法会的“榜文“上用朱笔一点,预示着开坛完毕。开坛后的仪程是拜忏,大多依照慈悲水忏的仪礼进行。拜忏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较长,其间还得穿插进行上供与斋僧活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44普施仪式在晚上举行,主要是施放焰口。焰口结束后,要放河灯、烧法船、烧灵房,在一片火光闪烁中,法会圆满结束。河灯照亮了水中鬼魂暗淡的心灵,法船将他们统统渡往了充满欢乐的彼岸世界灵房则提供了亡灵世界所必须的广厦和别墅。盂兰盆会的所有目的,在这一刻得到了完整的体现。日本的盂兰盆节盂兰盆节源自古代佛教杂密,盂兰盆节阴气极重,此天出生扰乱先天八字的福运,五行偏奇,阴阳会出现不平衡,运势走下坡遇小人,盂兰盆节这天命盘在攰攱星群的位置上,黄昏时卣女星在南天中的位置与盂兰盆节生日的人的命盘相对因此女子以昱珀化解,清晨时甗鬼星在南天中的位置与盂兰盆节出生的人命理相对因此男士以鹀趾化解,盂兰盆节是归于鳞虫的命星,归青龙神掌管。因此化解时需要以五音分金结押封印盂兰盆节是在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活动,原来是佛教的法式。盂兰盆是“ULLABANA“的音译略词,本意是“倒悬之苦“,为了拯救这个苦难而进行的法式。据“盂兰盆经“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44解释,说是目连尊者为了拯救陷入饿鬼道的母亲,按照佛教的教义,在7月15日,供奉各种食品为供品,以这个法式救出了母亲。这个活动在很古以前在印度和中国盛行,在日本则从飞鸟时代开始进行。后来传播得很广泛。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动。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吧。在日本,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这个时段回老家团聚。可以说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会,也不算过分吧。从中国的风俗来看,好像是把清明和春节一起过一样。因为城市里的人都回到乡下去,被称作“民族大移动“,这时大城市东京等地有一段时间显得很冷清呢。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过了盂兰盆节,渐渐进入秋天,该是台风袭来的季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3/44了。盂兰盆节原本是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的一种佛教仪式,由于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习俗,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传说释尊有个叫目连尊者的弟子,神通广大,能看到死者的灵魂。当他看到死去的母亲堕落于“饿鬼道“中,受饥饿与倒悬之苦时,为了解救母亲,目连求教于佛,佛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人为了死去的亲人免遭落地狱和饥饿之苦,同日照此仿行,设斋供祭品,请法师僧人诵经念佛等等。据说盂兰盆的习俗是在14001500年前传入日本的,在日本叫“盂兰盆会“。我周围的人们常常问我“中国是不是也有盂兰盆会“。在他们看来日本许多文化渊源于中国,那么中国也可能有同样的节日。盂兰盆节已经成为日本特有的祭奠祖先、祈祷冥福的节日,有其独自的特点。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傍晚,在佛坦或灵棚前挂上盆提灯,在大门口点燃叫作“迎魂火“的麻秆儿,迎接祖先灵魂的回归,与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将先祖的灵魂托付与“水灯“,放置于附近的河面上,送祖先的灵魂回阴间。而在京都这天的傍晚,在半山坡上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44燃“大“字样的篝火,为祖先的灵魂送行,这就是有名的“大文字“祭祀活动。每到盂兰盆节,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0天,2010年休假是8月1220日之间。这期间飞机电车爆满,沿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行列可长达几十公里,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赶回故乡,因此有“民族大移动“之说。盂兰盆节除了家家户户扫墓,祭祀先祖外,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合家团圆、举国欢乐的节日。白天人们带着鲜花,香典,供品去墓地祭奠祖先,夜晚有跳盂兰盆舞等活动,于是,当夕阳西落之后,公园,街道或村庄里宽阔些的场所,便张灯结彩,身着“悠卡踏“的男女老幼会聚而来,大家合着笛声鼓点,围成大圆圈跳起盂兰盆舞,跳累了,就找个空地坐下,边喝着饮料啤酒,或吃着小吃,与亲朋近邻聊天。孩子们欢快地在人群中嬉笑追逐,随大人一起跳舞或点放花火。,一直狂欢到深夜。也有些家庭不愿凑热闹,就带领全家老少来到海边,搭起帐篷,支起烧烤炉,乘着凉爽的海风干杯。然后,躺在松软的沙滩上,仰望着星星月亮,相互询问着,伴着轻轻的海浪声入睡。也有的人约恋人,朋友或和家人,参加河边湖旁举办的焰火大会,早到的人占一席之地,35成群的凑在一起说笑着,有人带来的爱犬也摇头晃尾的围着家人,等待焰花开放,有些人将车停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44会场附近田野的小路旁,这时正值稻子抽穗之季,四周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和稻草的芳香。车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被黑暗包围着,不远处淡淡的萤火,三三两两地飘着,一会儿消失了,一会儿又在另一处出现。寂静中,大概是蟋蟀,金铃子的鸣叫声吧,清脆悦耳,此起彼伏,伴着清风传至人们的耳际,有时会突然传来小孩子稚嫩的声音妈妈我要撒尿这声音清晰地传向四方,于是,周围又传来人们轻轻的笑声。,夜晚的田园风光别有一番情趣。随着焰火炮声的开始,寂静才被打破,人们忘情地凝望着一朵朵焰花,欢呼起来太美了色彩缤纷的焰花倒映在水面上,如同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天上水中同时绽放。盂兰盆节是继元旦的“正月“,5月的“黄金周“之后的第三次,也是一年中最后的长假。有些人借此机会往日本国内或海外旅游,饱览自然风光,享受阳光浴,森林浴,海水浴,温泉浴,或去度假村打高尔夫球,或享受美味佳肴。,也有些学者,钻进实验室或闭门谢客,想趁长假作出更多的结果或写篇论文之类的,但也有些人,想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干脆哪儿也不去。总之,人人都在它来临前设想着“我该怎样度过呢“每逢这样的节日,人口减少又老龄化的中小城镇,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44庄,突然热闹了起来,道路上车多了,奔跑的车里,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地域。超市的人多了,食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餐馆,旅店不事先预约,临时去是没有空位的。这样的节日促进个人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为不景气的日本增添了几分生机。节日考究民俗中元节刘长温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这个节在老百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在这一天,老北京有中元法会、拜三官、盂兰盆会、烧法船、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民俗。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农历七月十五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并称中国岁时节令中的“三元“。这“三元“都是我国古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7/44老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节乃是道教节日。按照道教的说法,由于地官要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法船,希望孤魂游鬼收到礼物后升到极乐世界去。老北京的道观在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都要举行“祈福吉祥道场“,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盂兰盆会,也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供。这是来源于佛教的习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动要早,我国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开始仿行。“盂兰“是梵语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因此,盂兰盆会实际是个“孝亲节“。依据盂兰盆经而举行仪式,始于梁武帝。自此以后,成为风俗,历代帝王以及民间无不举行盂兰盆会,以报祖德。盂兰盆斋也与目莲救母的传说有关。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8/44据佛经中的盂兰盆经记载“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饭菜给她吃,饭菜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并要他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斋,备百味饮食以及桃、李、杏、栗、枣五果,供养十方僧众。按照盂兰盆经的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目莲感激佛祖,并向佛祖进言,年年举办施食会,以解那些孤魂饿鬼倒悬之厄运。佛祖便将七月十五的施食会命名为“盂兰盆会“,令各佛寺进行佛事活动。寺庙里的僧人和善男信女们在这一天举行佛事,不仅仅是祭祀死去的亲人,也是纪念目莲,藉以表彰他对母亲之孝道,并劝人尽孝。当时人们把此节作为追念祖先以及已故亲友的节日,老北京的各个戏园子每到这个日子,都要连演数日目莲救母的京剧应景戏。这戏虽说是个“鬼戏“,但也宣扬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9/44自古以来的孝道美德。这一天,老北京的皇宫内及一些大的寺庙,也有“烧法船“之俗,也称“烧活“。法船是一种大型冥器,由旧时的冥衣铺用木条或秫秸及彩纸糊制而成。法船上舱、橹、桨、舵齐全,大的可糊几层数节,抱到法会之处再拼接而成。各寺庙道观的僧侣和道士们当年在放焰口、做法事、诵经、焚香超度亡灵等仪式后,要焚烧一只法船。抗战时及胜利后,曾在北海公园的天王殿、中山公园的音乐堂、永安寺等处集会,由僧人、道士、喇嘛三种不同的宗教派别身披法衣、敲打法器,与各界人士、平民百姓一起为抗战阵亡的将士们举行法会,当时还举行了郑重的焚烧法船、点河灯仪式,为抗日将士超度,以表示追思。这天,还有祭祖的传统。老北京这天各家均祭祀已故之宗亲五代,以示“慎终追远“。清北京岁华记载“中元节前上冢如清明。“清帝京岁时纪胜也说“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荫枝,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一般皇宫内还要在太庙举行祭祖大典,民间百姓中元祭祖的形式有多种形式,有的亲到坟地烧钱化纸,有的则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0/44在家以装有金银纸元宝的包裹当主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