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并购IBM税务筹划.ppt_第1页
联想并购IBM税务筹划.ppt_第2页
联想并购IBM税务筹划.ppt_第3页
联想并购IBM税务筹划.ppt_第4页
联想并购IBM税务筹划.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想并购IBM案中的税务筹划问题 财务12 1班刘帆学号120123606026 案例背景 内容概要 1 并购案例中税务筹划分析 2 案件延伸 3 2004年12月8日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高调宣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 收购的业务为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全部业务 至此 联想集团将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 这一 蛇吞象 的并购行为备受业界关注 案例背景 联想 主要业务为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台式电脑 笔记本 手机 服务器和外设产品 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在惠阳 北京和上海设有PC生产基地 年产量约500万台 在厦门设有手机生产基地 在北京 深圳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 在中国拥有庞大的PC分销网络 包括约4 400家零售店 员工总数 10 000 IBMPC事业部 主要从事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生产和销售 总部设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 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和日本大和设有研发中心 约9 500名员工 Logo 收购时间 2004年12月8日至2005年5月1日 收购金额 实际交易价格为17 5亿美元 其中含6 5亿美元现金 6亿股票以及5亿的债务 收购形式 在股份收购上 联想会以每股2 675港元 向IBM发行包括8 21亿股新股 及9 216亿股无投票权的股份 收购资产 IBM在全球范围的笔记本及台式机业务及相关业务 包括客户 分销 经销和直销渠道 Think 品牌及相关专利 IBM深圳合资公司 不包括其X系列生产线 以及位于大和 日本 和罗利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研发中心 收购后规模 本次收购完成后 联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年收入规模约120亿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详细内容 Logo 企业领导 IBM高管沃德出任联想集团CEO 杨元庆改任董事长 柳传志退居幕后 公司分布 联想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员工总数达19000人 主要生产基地在中国 股权结构 中方股东 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 左右的股份 IBM公司将拥有18 5 左右的股份 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详细内容 Logo 并购案例中税务筹划分析 Diagram2 利润高的企业 通过并购有累计亏损的企业 可用目标企业的亏损冲减盈利企业的利润 避免或减少纳税 案例操作 启示 税法链接 Logo 税法链接 根据当时的税法规定 亏损企业免交当年所得税 在5年之内可用其税前利润补亏 并且当税前利润低于3万元时适用18 的税率 3万至10万时适用27 的税率 高于10万元时使用33 的税率 盈利水平高的且发展稳定的优势企业 如果并购一家亏损企业 整体的纳税地位会显著改变 通过并购 亏损企业成为并购企业合并纳税的一部分 其亏损可以抵减并购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并购企业还可以享受减免税的好处 如果合并纳税中出现亏损 并购企业还可以享受延缓纳税的好处 Logo 案例操作 联想 根据联想2003 2004财年财务报告 除利息 税项 折旧及摊销前经营溢利达到港币11 25亿元 2004年底并购前的四个月 也就是2004年8月11日 联想集团在香港宣布2004 2005财年第一季度 2004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 业绩 整体营业额为58 7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上升10 纯利大幅度增加21 1 同时 联想宣称 从1999年到2003年 其营业额从110亿港元增加231亿港元 利润从4 3亿港元增长到11亿港元 五年内实现了翻番 IBM 2005年1月 IBM向美国证交会提交的文件显示 其上月 2004年12月 卖给联想集团的个人电脑业务持续亏损已达三年半之久 累计亏损额近10亿美元 并购双方之前的盈利情况 实例操作 1 Diagram2 IBMPC业务亏损A亿美元 联想合并前盈利状况良好 应税额减少33 A亿元 Diagram2 4 2 3 联想的税前利润锐减近A亿美元 联想合并IBMPC部门业务发生 启示 Logo 避税 以及获得税负利得是并购的动因之一 以上案例主要体现的是通过并购一方的经营亏损形成税收抵免 这种避税方法要求并购企业有较高的盈利水平 为改变其整体的纳税水平 而选择一家有大量净经营亏损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 通过盈利与亏损的相互抵消 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减免 因此 目标公司尚未弥补的亏损和尚未享受完的税收优惠是决定是否并购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方法虽然对并购企业选择条件要求不算苛刻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并购亏损企业一般采用吸收合并或控股兼并的方式 不采用新设合并方式 因为新设合并的结果 目标企业的亏损已经核销 无法抵减并购后的企业利润 但必须警惕目标企业可能给并购后整体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特别是利润下降对其市值的消极影响及并购企业为整合目标企业而向目标企业过度提供资金造成的 整体贫血 以防止将并购企业拖入经营困境 避税一定要避得巧妙 否则给人留下借并购逃避税务的嫌疑 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Logo 案例延伸 在此并购案中 联想集团除支付12 5亿美元的收购费用之外 还将IBM的PC业务的5亿美元负债转入自己账户 通过使用尚未动用的举债能力 产生税负利得 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企业因负债而产生的利息费用可以抵减当期利润 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 因此 并购企业在进行并购所需资金的融资规划时 可以结合企业本身的财务杠杆强度 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集并购所需资金 提高整体负债水平 以获得更大的利息挡税效应 一 Logo 案例延伸 二 此并购案对于这两部分兼而有之 其中用股票支付的部分则为免税收购 卖方IBM转让资产并不会立即产生利得或损失 在这一背景下免税只意味着税收递延 即卖方几乎毫无例外地要在未来某一时点纳税 从货币的时间价值看递延纳税十分重要 美国税收制度对并购交易划分为两类 即免税并购和应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