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节能潜力测算研究毕业论文一、引言(一)研究背景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和国际金融问题并称为21世纪全球三大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加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消费不断增加。201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3.3亿吨标准煤,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6.5亿吨,原油消费量2.07亿吨,天然气消费量1072.2亿立方米,电力消费量49377.7亿千瓦小时。与此同时,我国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2.71亿吨,同比增长6.8%,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57%,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国际能源形势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加,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小视。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不仅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对解决全球性能源问题做出的贡献。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中部省份,安徽省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加速阶段。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可以预见,安徽省第二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有一个巨大的发展。规划中还指出:“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安徽省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日渐显现。同时,安徽省还没有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安徽省已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后三年阶段,为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中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必须按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二)研究目的与意义安徽省目前已进入“十二五”后三年阶段,本文在调查和分析安徽省近八年节能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期间安徽省节能工作可能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运用情景分析法、有无对比法等方法,科学测算安徽2013-2015节能潜力,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个途径计算各自节能贡献,相关结论与对策可为安徽省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三)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对于节能潜力测算以及节能指标分解问题的研究比较早,其节能技术也比较先进。加州大学教授Apte和Joshua(1998)在学术期刊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发表的论文:Window-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S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Building Stock中运用情景分析法、有无对比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节能潜力进行了相关研究。S.S.Rho(2000)在其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能量回收和二次能源利用技术,通过一些节约能源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高炉和轧机中有效使用二次能源,并提出能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节能以及更有效地使用燃料可以减少排放等相关节能措施。Prof.DR.Lng.Juergen A.Philipp(2001)在其文章中通过对欧洲钢铁行业出现的环保不足、回收不佳、不良再生产品等问题的研究,指出钢铁行业要把节能环保置于战略地位,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实际性能,才能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Nick Kelly(2005)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证明了能源使用效率高极大地减少了苏格兰和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Shyam S.Nandwani(2006)在其作品中对于太阳能这种再生能源大加赞赏,通过详细介绍太阳能在哥斯达黎加的使用情况,向我们展示了新型能源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光明前景。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对此领域也有涉及,随着我国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相关节能研究也日益增多。赵媛(2001)以江苏省为实际背景,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法,对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结构优化模型进行研究,从定量角度探讨江苏省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对策方案。高振宇,王益(2006)计算了各省1995-2003年间的能源生产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全国划分为能源高效、中效和低效区,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及能源价格是影响能源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史丹(2008)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作用在不断提高,是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国内学者大量采用了一些科学、先进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些是第一次用于节能潜力预测及节能指标分解研究。张学才、郭瑞雪(2005)情景分析方法综述中指出情景分析用作一种评估与预测思想时,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集成.因此,多数进行经济评价与预测的研究者,通常选择某种定量分析工具,对一些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再借助定量工具得出不同情景下的发展状况,然后对这些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康静等(2008)在基于“有无对比法”和GM(1,1)模型的对南京市节能政策群绩效测算与分析中用“有无对比法”和GM(1,1)模型对南京市的节能政策做出了科学准确的预测和分析。(四)研究思路本文先对安徽省近八年节能降耗进行了回顾,总结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分析安徽省2013-2015节能工作可能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采用情景分析法、有无对比法、GM(1,1)模型等合理设计安徽省节能目标以及科学测算节能潜力。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有助于提高安徽省“十二五”后三年节能管理的针对性,可为安徽省节能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重要决策参考。二、安徽省近八年节能降耗回顾(一)取得的成绩安徽省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1.21吨标准煤/万元降到2012年的0.89吨标准煤/万元,降幅达到26%,节能效果显著,相关节能措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表1所示)表1 单位GDP能耗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单位GDP能耗1.211.171.131.081.020.980.930.89数据来源:2005-2012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二)问题和障碍虽然安徽省节能降耗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节能工作的许多障碍仍然没有扫除。1.工业化快速推进,结构节能任务艰巨安徽省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向重型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由2005年的41.98%上升到2012年的54.6%;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增加;各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变动见表2。表2表明:2012年与2005年相比,绝大部分的地区的第二产业都处于增加的态势之中,其中淮南的第二产业增幅达到了23.86%,安徽省平均递增率为4.295%。表2 安徽省各地级市第二产业比重结构变动地区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年均增长率()(%)升降情况合肥44.8355.303.33上升淮北29.3866.1017.85上升亳州35.9540.401.77上升宿州53.2041.50-3.14下降蚌埠27.2950.0011.89上升续表: 安徽省各地级市第二产业比重结构变动阜阳37.0741.301.63上升淮南23.9764.0023.86上升滁州64.8152.30-2.76下降六安37.3946.103.33上升马鞍山38.4066.4710.44上升芜湖56.4365.902.40上升宣城61.6752.20-2.20下降铜陵53.1873.405.43上升池州41.1248.902.70上升安庆37.9755.906.75上升黄山33.2246.305.62上升递增率均值5.56平均增幅标准差7.13数据来源:2005-2012安徽统计年鉴,2012安徽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此同时,伴随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徽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凸显出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结构节能效果迫在眉睫。但是,从2005年开始,即使在各项强力政策和措施出台和付诸实效的情况下,安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状况。2012年安徽省第三产业占GDP比例下降到32.7%。(如表3所示)表3 安徽省生产总值构成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第一产业(%)18.0616.5516.3016.0214.8613.9913.1712.70第二产业(%)41.9844.3545.8047.4448.7552.0854.3154.60第三产业(%)39.9639.1037.9036.5436.3933.9332.5232.70数据来源:2005-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重化工业比重过大,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近八年,安徽省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水泥等主要高耗能行业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给节能工作带来巨大负担。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上升,本文以2005和2012两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如表4所示。表4 2005、2012年主要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行业2005年2012年2012年比2005年增加量2012年比2005年增幅(%)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百分比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百分比全省数据4567.231483.7632.4913312.603980.5529.912496.79168.2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85.8534163.381757.16736.28494.779267.20331.3975202.84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288.271685.990629.83829.11224.327427.06138.3368160.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88.025966.702835.48609.84192.633531.59125.9307188.7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71.6190165.832235.161075.54304.652328.33138.820183.7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3.628260.883622.25741.13173.403823.40112.5202184.8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22.6442130.140030.791446.67378.363726.15248.2237190.7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02.9176131.626032.671237.17297.607524.06165.9815126.1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85.278291.985523.881228.48297.244924.20205.2594223.1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1.381218.239458.1296.8937.817539.0319.5781107.34数据来源:2005-2012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2012安徽省统计年鉴。2005年、2012年安徽省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49%和29.91%,主要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其总产值比重较大;与2005年相比,2012年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制造业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幅均在120%以上。只有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大科技投入、依赖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才能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使第二产业向轻型化发展,促进节能工作开展。(三)节能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关键节能技术有待突破安徽仍需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组织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表5 各行业、领域、地区节能关键技术电力行业化石燃料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核电生产技术等钢铁行业喷煤和废气塑料技术、熔融还原法技术、直接铸造技术等水泥行业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公共交通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城镇地区城市建筑与建材节能技术、垃圾发电、半导体照明灯具、太阳能光伏、风能农村地区沼气技术等安徽省节能技术研发的基础性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应用研究开展得也不够广泛。作为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基础,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投资大、收效慢,企业往往不敢冒这样的风险,一些专业研发机构在科研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专注于投资少、收益大的项目,加上政府对这些研究的财政补助不足,造成节能技术研究发展缓慢。安徽省内从事节能研究的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很少,各大专院校技术力量分散,还没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研发力量,产学研还需加强。三、安徽省2013-2015结构、技术、管理节能潜力测算(一)情景因素分析与情景指标选取基于“情景”的“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是在对经济、产业或技术的重大演变提出各种关键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情况进行详细、严密推理和描述,构想未来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情景分析法的最大优势是使管理者能发现未来变化的某些趋势并避免由于过高或过低估计未来的变化及其影响造成的决策错误。本文将依据安徽省经济现状,选出对节能减排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的相关因素,对这些因素可能发展变化情况做出几种预测情景,并测算每个情景下节能工作的绩效,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选择安徽年均GDP增速、年度节能率作为安徽省2013-2015节能工作的情景分析中的主要情景因素。(二)2013-2015安徽省节能目标情景分析路径设计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与指导老师广泛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并设计安徽省节能目标情景指标及其变动范围,根据不同组成构建不同情景事件,在不同情景事件下分析并测算2013-2015安徽省节能主要指标。1.节能目标情景指标选择及变动范围设计我国2005-2012年度GDP增速如表6所示,2013年GDP增速预计为7.5%左右。表6 我国2005-2012年度GDP增速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GDP增速9.9%10.7%11.4%9.0%8.7%10.3%9.2%7.8%数据来源:2005-2012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本部分拟选择2013-2015年度节能率和年度GDP增速作为主要的情景指标。结合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和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分别设计8%、8.5%、9%作为年度GDP增速指标增长幅度,设计3%、3.5%、4%作为年度节能率指标变化幅度。主要情景指标及变动范围如表7所示。表7 主要情景指标及变动范围情景指标变动幅度1变动幅度2变动幅度3A:年度GDP增速B:年度节能率因此,根据情景指标A、B的不同组合,本部分共可以设计出9种主要的情景事件,i=1,2,3;j=1,2,3:2重要节能指标测算方法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节能目标工作中重要的节能指标主要有4种:年度节能量、节能总量、2015年单位GDP能耗量及其相对于“十一五”末的变动幅度。(1)2013-2015年年度节能量测算2013-2015年度节能量是指2013年至2015年间每年节约能源总量,第年年度节能量等于年相对于年能耗的差值,由于单位GDP能耗的降低所节约的能源总量,。其中为第年GDP数值(单位;亿元,以2005年GDP指数作为折算基数),为第年单位GDP能耗数值,为第年单位GDP能耗数值(单位:万吨标准煤)。设主要情景指标为,由于第年GDP数值,第年单位GDP能耗,则年度节能量。(2)2013-2015节能总量测算2013-2015节能总量是指2013年至2015年每年年度节能量之和,即。(3)2015年单位GDP能耗值测算2015年单位GDP能耗量是指2015年末单位GDP能耗数值,即。(4)“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幅度“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幅度是指2015年单位GDP能耗数值相对于2010年单位GDP能耗数值的相对变动量,即。3.主要情景下重要节能经济参数测算本部分以9个主要情景为分析背景,根据上节设定的年均GDP增速和年度节能率指标信息,测算2013-2015各年度GDP数值(亿元)、全省总能耗(万吨标准煤)和单位GDP能耗(万吨标准煤/亿元)。情景。在情景中,年均GDP增速,年度节能率为。相关数值预测如表8所示。表8 情景下主要经济参数表年份GDP(亿元)全省总能耗(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万吨标准煤/亿元)201313676.859 11693.606 0.855 201414771.008 12250.222 0.829 201515952.689 12833.333 0.804 注:1)GDP数值选取2005年GDP指数为不变价格;2)全国总能耗= GDP数值*单位GDP能耗;3)全部测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3位。情景至情景请见附录一。4.主要情景下重要节能参数测算本部分以9个主要情景为分析背景,根据之前主要分析结论,测算2013-2015年度节能量、能耗总量、2015年单位GDP能耗量及其相对于“十一五”末的变动幅度等指标。其中,测算各情景下2013-2015期间年度节能量数据如表9所示,节能总量、2015年单位GDP能耗量及其相对于“十一五”末的变动幅度数据如表10所示。表9 主要情景下2013-2015年度节能量数据表年度节能量(万吨标准煤)201320142015情景1355.598384.046398.817情景2410.306443.130446.675情景3465.013487.443510.486情景4360.560391.208408.135情景5416.031451.394457.111续表:主要情景下2013-2015年度节能量数据表情景6471.502496.533522.413情景7365.568398.469417.626情景8421.809459.772467.741情景9478.050505.749534.561表10 主要情景下2013-2015节能总量、2015年单位GDP能耗量及下降幅度数据表数值节能指标情景节能总量(万吨标准煤)2015年单位GDP能耗(万吨标准煤/亿元)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情景11821.3660.80414.194%情景22092.2990.78416.329%情景32364.4140.76418.463%情景41847.6190.80414.194%情景52122.2770.78416.329%情景62398.2140.76418.463%情景71874.2050.80414.194%情景82152.6320.78416.329%情景92432.4390.76418.463%(三)2013-2015安徽省结构、技术、管理节能潜力测算方法研究本部分在详细把握结构、技术、管理节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三种主要节能措施的特点,在不同情景下设计不同的测算方法对其2013-2015节能量进行分析和测算。1.结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研究“十五”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比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走低,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比较稳定。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不难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与能源消耗形势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基于上述考虑,本部分将对“十五”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所实现节能情况进行分析和测算。(1)2013-2015安徽三次产业总能耗预测本部分根据2012年三次产业能耗占全省总能耗的比重,根据折算公式,针对2013-2015年全省总能耗的预测值进行折算,得到2013至2015年三产总能耗预测值。(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设计根据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二五”末,安徽省“十二五”末产业结构的目标值为9%,53%,38%。(3)结构节能量测算步骤产业结构节能量选取2012年产业结构为参照基准,测算2013年与2015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累计节能量。第一步:预测2015年三次各产业比重及能耗数据,;第二步:测算第2015年相对于第2012年产业结构累积节能量; 第三步:汇总第2015年三次产业年度累计总节能量,即可测得第2015年相对于第2012年产业结构年度累计节能总量。经测算,安徽省2013-2015结构节能潜力为:73.16万吨标准煤2.技术节能潜力测算方法研究本部分在详细把握安徽省科技进步现状的基础上,选取钢铁行业为代表性行业(以马钢集团的钢铁相关数据作为依据和标准),分析并构造代表性行业在2006-2011年间年度万元产值能耗序列、年产值序列;构建GM(1,1)模型对序列、进行预测,得到2012年钢铁行业万元产值能耗预测值、年产值;利用预测出的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代表性行业技术节能潜力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得出安徽省2013-2015技术节能潜力值。(1)代表性行业能耗数据搜集通过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得到2006以来,安徽省钢铁行业能耗数据如表2.6所示。2006以来,钢铁行业能耗实际数据序列如下(以马钢为例):万元产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序列为:年产值(万元)序列为:表11 钢铁行业能耗数据表年份200620072008万元产值能耗(克标准煤/千瓦时)2.292.392.08年产值(万元)2723688.122853510.883369695.19年份200920102011万元产值能耗(克标准煤/千瓦时)1.851.401.93年产值(万元)4937459.466916075.715089832.12资料来源:2006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006-2012年马钢年鉴、国家电力年鉴、国家发改委。(2)代表性行业能耗数据预测随着我国相关节能政策法规的出台、生效及相关节能技术的推广,钢铁行业单产能耗水平将继续走低,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将日益减少,单产能耗节能潜力将会减缓。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代表性国内市场收到一定的冲击,再加上未来若干年市场份额日趋饱和,代表性行业年产量和行业增加值发展趋势将呈减缓趋势。基于上述原因,本部分选取20062011年钢铁行业能耗数据作为背景值,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平均弱化缓冲算子(AWBO),对代表性行业万元产值能耗、2013-2015行业年产产值序列进行弱化,以减小其波动幅度,并将弱化后序列加入GM(1,1)模型,对2012年该行业单产能耗水平进行合理预测,预测结果如表12、13所示。表12 2012年代表性行业单产能耗预测表年份2012钢铁行业万元产值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32表13 2013-2015钢铁行业年产量和万元产值能耗预测表年份201320142015年产值(万元)万元产值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0221683.6011528617.5112055630.731.241.151.083.管理节能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管理节能是通过对耗能单位进行现代化能源使用管理,建立节能管理的长效机制,包括市场机制、政策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在市场机制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建立节能长效机制的基本制度安排。在政策机制建设方面,应面向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对具体节能目标作出综合性制度安排,弥补节能领域的市场失灵;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标准、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综合性对策,促进政府、企业、公众节能。在监管机制建设方面,要根据节能标准和节能管理责任制,加强企业节能评估工作,推行能源准入制度,强化能源消费检查与考核等。为了区分管理节能工作的贡献,本文假设其它影响节能政策绩效因素的变化是稳定的,进而采用基于趋势预测的“有无对比法”来测度管理节能工作的效果,其思路为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若节能管理工作停留在2012年的水平, 2013-2015期间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利用灰色强化算子模拟在2013-2015期间管理节能工作加强后的单位GDP能耗量,两者即为管理节能工作的节能贡献度,如图1所示。作用组,对照组,作用组,对照组,预测历史数据图1 使用“有无对比”法确定对照组思路示意图(四)情景组合6下安徽省2013-2015结构、技术、管理节能潜力测算本部分选取情景组合8,即,2013-2015年均GDP增速,年度节能率为背景,根据上节测算方法和步骤,测算情景组合6下,2013-2015结构、技术、管理节能潜力。1.情景组合6下结构节能潜力测算(1)2013-2015安徽省三次产业总能耗预测本部分根据2012年三次产业能耗占全省总能耗的比重,测算2015年三次产业能耗数值。(2)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为。(3)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目标设计根据之前分析,分别设计以下2种结构情景目标:情景目标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情景目标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2013-2015安徽省结构节能潜力计算情景目标1:结构节能潜力万吨标准煤。情景目标2:结构节能潜力6.38万吨标准煤。2.情景组合6下技术节能潜力测算根据分析,情景组合6下安徽省2013-2015技术节能潜力过程如下:(1)钢铁行业2013-2015技术节能潜力钢铁行业2013-2015技术节能潜力=(2012年钢铁万元产值能耗-2015年钢铁万元产值能耗目标)2015年产值=万吨标准煤。(2)安徽省2013-2015技术节能潜力安徽省2013-2015技术节能潜力=(钢铁行业2013-2015技术节能潜力)/(2015年代表型行业能耗比重)=4153.1万吨标准煤。3.情景组合6下管理节能潜力测算(1)数据来源本部分采用上述有无对比法测算2013-2015节能管理工作带来的能源节约量。以2004-2012年单位GDP能耗预测到2013-2015年能源消耗量作为节能管理工作维持原有水平时节能量的预测值,并使用灰色强化算子对2004-2012年单位GDP能耗强化并预测2013-2015期间每年的单位GDP能耗作为加强节能管理工作后的节能绩效。本文对节能政策的能源节约贡献度的主要测量指标是单位实际GDP所消耗的标准煤,所以采用的数据有:2004年-2015年安徽省能源消耗总量、以1978为基年的2004年-2015年中国GDP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2005年GDP。具体数据如表14所示.表14 2004-2015 安徽省能源消耗总量及GDP总量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能源消耗总量6016 .896505.987069.397739.338325.408895.90GDP指数1241.651377.891550.561770.251994.462252.63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能源消耗总量9238.369575.429924.7910286.8910662.2111011.70GDP指数2545.692879.303256.633683.404166.114696.14注:2005年GDP以当年价格计算为5350.17亿元。数据来源说明:1991年2008年能源消耗总量、以1978年为基年的GDP指数、以当年价格计算2005年GDP来源于2006安徽统计年鉴。其中能源消耗量的单位为万吨标准煤,GDP单位为亿元人民币。(2) 数据分析 单位实际GDP能耗 = 能源消耗总量/实际GDP,实际GDP = 2005年GDP/2005年GDP指数各年GDP指数。由以上数据和公式可以得出2004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量如表2.10和图2.2所示:表15 2004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量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单位GDP能耗1.2481.2161.1741.1251.0751.017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单位GDP能耗0.9350.8560.7850.7190.6590.604图 2 2004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量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2004年至今以及2013-2015期间基本情景的单位GDP的变化趋势,单位GDP能耗从2004到2015年保持缓慢平稳下降的趋势。(3)2013-2015单位GDP能耗预测及节能潜力分析选用GM(1,1)模型,使用2004-2012年单位GDP能耗量预测2013-2015期间单位GDP能耗量,作为没有一系列节能管理工作下每年的单位GDP能耗预测量,并与前述加强管理节能工作后单位GDP能耗量作比对,结果如图3所示:图 3“十二五”期间管理节能效果示意图通过计算,管理节能工作在2013-2015期间每年节能量分别为371.86万吨标准煤、582.35万吨标准煤和692.91万吨标准煤,三年中管理节能潜力为1647.12万吨标准煤。四、实现安徽省2013-2015节能目标的对策建议(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扫除结构节能障碍安徽是农业大省,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2.66%;但安徽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规模小、农业比较效益低,安徽第一产业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安徽第二产业比例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41.98%上升至2012年的54.60%,高新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初步发展,重工业尤其是重化工比例仍然偏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到32.70%,但总体上看,安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水平偏低,从地区差异上看,发展不平衡。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2015年安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占GDP53%、城镇化率超过50%的目标。可以预见,2013-2015期间安徽第二产业将有一个巨大的发展,工业化将快速推进,这给安徽省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顺利实现安徽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安徽省应该着力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扶持发展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和项目,逐步淘汰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低效益的传统产业,引进和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绿色第二产业”。第二,安徽要搞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地建设。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着眼未来,不能为眼前一时的经济利益所迷惑,坚决不承接不发展低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第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着重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产业。建立完善退出机制,依法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坚决抛弃和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产业,逐步淘汰小火电、小煤窑、小高炉等落后产能。第四,应严把项目审批关,针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制定能效准入条件,大幅度提高这些行业的能效准入标准,建立起符合能效、环保、安全3方面要求的新型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不能同时满足3个条件的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抓好新增投资项目的节能工作。(二)推动节能技术进步, 提升技术节能成效技术节能是三大节能手段之一。安徽节能技术改造不到位,节能技术应用也不充分。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是安徽省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第一,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在全省范围内切实加强工业设备、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尤其是要关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技术改造。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广,提升工业整体水平。龙头企业应带头做起,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与投资,起到规范示范作用,给整个行业带去节能的讯号,从而带动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与优化。第二,促进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安徽省应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约、高效、环保的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并在各企业中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节能环保企业。第三,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制定相关政策。制定高耗能设备更新淘汰规划,采取节能设备租赁等新机制,力争在3年5年时间内完成对工业锅炉、窑炉、电机、风机、水泵等高耗能落后设备的淘汰任务。第四,注重培养节能技术方面的人才,加大科研投资经费。人是技术革新之本,智慧之源。充分挖掘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才能为技术节能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第五,政府可在财税政策、信贷政策上,对节能技改、节能设备研制和应用出台相应的鼓励性政策,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节能降耗激励机制。数据显示,2012年安徽省用于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资金不足3500万元,平均到每户仅2300多元。安徽省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的改造和升级。(三)改变管理节能机制,完善管理节能制度当前,行政导向的管理对节能工作至关重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现行政府考核的体系中,片面强调GDP指标,造成了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本地GDP而发展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为了顺利推进安徽省管理节能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节能工作纳入到干部和各部门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中。将目标责任与年度考核及岗位竞聘挂钩,与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挂钩,才能更好的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心,迫使各部门想办法堵塞漏洞,节约开支,提高效益。激励机制是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可以设立“节能奖励基金”,用于表彰节能工作的先进个人或集体。第二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和推动有关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兼并和收购相关小厂,实现节能技术的推广,消除节能的障碍。安徽省还存在着不少高耗能的小企业,这些小造纸厂、小钢铁厂等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仍然使用过时的、高能耗的制造技术,给安徽省的节能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安徽省应该坚决关、闭、停这些落后项目和企业。第三,理顺节能管理体制,明确节能管理分工,落实节能管理责任制。可以使一系列协调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基层各部门节能工作职责界限清晰,减少职能机构间摩擦,从而能有效监督节能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避免在节能降耗工作中出现多头领导的局面。第四,对管理节能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使相关人员方便及时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节能经验,深入了解其管理节能机制,从而建立和完善管理节能制度。(四)加强节能服务工作,提供节能技术支持节能服务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能源管理机构)帮助自身机构解决节能运营改造的技术和执行问题的服务。我国于90年代引进节能服务,安徽节能服务工作起步更晚。安徽省可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来加强节能指导与服务,完善促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第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安徽省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符合相关规定的,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第二,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前提下,对节能服务产业采取适当的税收扶持政策。第三,安徽省可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点节能服务工作,利用相关试验区、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大胆探索,积累经验和教训,适时将成熟的节能服务工作推广至全省。第四,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积极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融资、保理等金融服务。第五,针对企业对节能服务工作认识不深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牵头,为节能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牵线联系,必要时可以送节能服务上门,让节能服务需求方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相关第一手信息。(五)加强节能宣传,转变节能观念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要在全民中倡导现代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楚雄技师学院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按揭房转让协议公证(协议文本)5篇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果味啤酒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贵州贵阳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15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品牌叙事创新策略-第3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兰州石化分公司春季招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珠海中交集团纪委第一办案中心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江西吉安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10人(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北恩施州来凤县星熠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南平国网顺昌县供电公司车辆驾驶服务项目驾驶员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生产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
- (完整版)高考英语考纲3500词汇表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 商务英语口语900句
- 辽宁省沈阳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名单目录信息
- 锅炉空预器清洗方案
- SF∕T 0111-2021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
-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
- DB14∕T 1319-2021 公路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冶金行业应用产品介绍(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