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针挑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doc_第1页
民间针挑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doc_第2页
民间针挑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doc_第3页
民间针挑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doc_第4页
民间针挑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针挑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52?中国民族民间医药Chinesejoumalofethnomedieineandethnopharmacy经验交流Experiencecommunicate民间针挑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陈勇毅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405摘要:小儿惊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属于中医儿科四大要症(痘,疹,惊,疳)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介绍了粤北民间治疗小儿惊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一针挑疗法,及其对小儿惊风的认识,并对之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针挑疗法小儿惊风病因症状治疗机理惊风又称”惊厥”,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也是中医儿科四大要症(痘,疹,惊,疳)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中医对此有大量的论述,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广为人知的有药物疗法和针灸疗法.此外,粤北民间还有一种针挑疗法.针挑疗法是粤北民间医生采用针尖样的用具在病人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挑拔,使皮下出血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疗法,对治疗小儿惊风有特效,具有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特点.l,用具:普通缝衣针或其它尖锐样物品,用前严格消毒,煮沸或碘酒,酒精消毒均可,民间常用生姜涂擦针具和针挑部位消毒,兼以祛风定惊.2,部位选用:手阳大肠经的食指桡侧边到虎口处;上唇鼻下部;头前额两发际之间;背部督脉及其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第七颈椎位与两髂结节连线之间;两腿胭横纹处.配穴:十宣,昆仑,太溪3,针挑方法:针挑以上部位,45.角进针,迅速挑破皮下组织,以少量出血为佳.根据病情的轻重,确定每个部位针挑的针数.病情轻者,可以少挑几针;病情重者,多挑几针.如患儿神智不清者,先用大拇指掐其人中穴以催醒,严重者可配合针扎十宣,昆仑与太溪,小儿啼叫后拔针,然后再予针挑法.针后,适当给小儿服适量的小儿惊风散,祛邪务净,以免留下后遗症.4粤北民间对小儿惊风的认识4.1惊风的病因惊风又称为”惊厥”,好发于l至1O岁年龄段的小孩,十几岁的少年也可发病.粤北民间认为小儿惊风主要是由于受惊恐所得.正如明代万密斋所说:”有不内外因者,如有惊恐,或客仵中恶而得之.盖心藏神,惊有伤神,肾藏志与精,恐有伤肾.经云: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谓之魄,故神伤则魂离,精伤则魄散.小儿神志怯弱,猝有惊恐,所以精神溃乱,魂魄飞扬,气逆痰聚,乃发搐也.客忤中之,大人且惊,况小儿乎?”现代研究证明,惊风是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的现象J】.,bJ6脏腑娇嫩,功能不全,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善,兴奋容易扩散,一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兴奋迅速扩散,使得脑局部细胞亢奋,细胞膜失去稳定性,而发生厥.惊厥就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全身的或局部肌肉暂时的不随意的抽动21.此外,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也会引起小儿惊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饮食不洁容易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运化无权,气血津液生化无源,无以濡养四肢白骸,易发生惊厥.4.2小儿惊风的分类按惊风病情的轻重,民间把小儿惊风分为三种类型:4.2.1慢惊风主要症状:四肢倦怡乏力,眼皮无力下垂,不时跳动或眼喜闭却不能自然合上,有时会发出惊叫声,如见鬼物.全身发热,温度却不高,持续低温(3892左右),两手虎口至食指桡侧部出现一条蓝筋.蓝筋的长短提示病情的轻重,蓝筋在风关,提示病情轻浅,及早治疗预后良好;蓝筋在命关,则提示病情危重,应及时救治,预后较差.少数人会出现神志异常,甚至昏不知人事.由于没有明显的风动症状,全身检查,也只是体温略有经验交流Experiencecommunicate中国民族民间医药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53?升高,所以容易被忽视,而把之当作一般的感冒发烧进行治疗,而怡误病情,轻者延长治疗时间,重者留下后遗症,甚至有病危的可能.因此临床时应认真检查,仔细分析,辨明其病情,然后给予治疗.4.2.2,漏底惊慢惊风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迁延日久则转变为漏底惊,其主要表现:在四肢乏力,眼皮不时跳动,食指桡侧至虎口出现一条蓝筋等慢惊风临床症状的基础上,还表现为饮食的异常:不思饮食,大便溏泄,甚至完谷完化,呕吐.患儿日渐消瘦.漏底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慢脾风,明代王大纶在婴童类萃记载到:”慢脾风者,或泻泄,或呕吐,或痢久饮食不进,元气虚极及变此症.”漏底惊主要是由于慢惊风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进一步损伤脾阳演变而成,即所谓的”阴盛阳微”31.4.2.3急惊风是J,JL惊风的病重阶段,证情危重,主要表现为:抽搐,口冒涎沫,两眼上视,眼珠泛白,双拳紧握,两腿僵硬,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此外还有痰证,惊证.此时应做紧急处理,以免待误病情.针扎其中指十宣穴与人中穴以促醒,按柔其小腿以改善双下肢血液循环,待症状改善后立即送医院救治.5针挑疗法的治疗机理针挑法又称为”挑针法”,”挑治法”,”截根法”,是由我国古代”九刺法”中”络刺”发展而来,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消炎解毒,清热消肿;祛痰解痉,软坚散结;调和阴阳,健脾开胃的作用.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内外表里能够互相协调,相互为用,是有赖于体内”自控调节系统”.皮部是自控调节系统中的“受纳器”和”效应器”,它对外接受信息,对内传达命令,是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故对皮层特定位置给予一种柔和持续性良性刺激,可充分发挥卫气作用,起到疏通经络,推动血行,调整阴阳的功效,并能调动机体内的抗病能力,把已发生的病理变化加已纠正,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与此相同,梁庆临认为针挑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它借助神经的反射作用,来调整机体的机能而达到的.针挑留小小的创口,这样对大脑皮层是一种温柔刺激,有保护性作用.通过对末梢神经的轻微刺激,引起大脑高级神经的回复反应,激发和调整了神经机能.从而调整机体各部分的机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神经的任何刺激均带有一定的化学变动,由于针挑刺激在皮肤上发生影响的结果,在组织胶质中,即产生化学变化,因之能引起发生特殊物质的产生,该物质借助体液而作用于内部受纳器则诱发机体的各种回复反应,从神经论学说来看,这种物理的刺激因子,能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特别巨大的作用IS.本法采用针挑部位配合针扎穴位进行刺血治疗,具有退热祛惊,镇惊安神的作用.对惊风的治疗,清代夏禹铸在幼科铁境中载:”疗惊必先豁痰,豁痰必先祛风,祛风必先解热,解热必先祛邪.”强调治疗惊风应以祛邪为主.惊风多由小儿受惊恐而得,针挑疗法通过刺血以祛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而针扎十宣出血能泄褚阳之邪热,并具有开窍清神,定惊安神之效;昆仑为足太阳经人脑,有定惊清神之效,故对本脏病有特定疗效;太溪具有益肾培土生金的作用,古书记载能治疗默默嗜睡.合而共治J,JL惊风.现代研究证实刺血疗法通过浅静脉出血,改变了外周血液循环的流速和状态,帮助机体在发热高温持续期尽快将来自提内外的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和发热介质灭活,降解和排出,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返回到正常水平问.体温下降,发热解除,风得以平息,疾病自然而愈.针挑疗法治疗J,JL惊风是粤北民间经过多年临床的丰富经验,对其适应症有迅速肯定的疗效,其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其理论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参考文献【1石尚忠.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3例.中国针灸,1996,16(10):5I.【2】曾福善,徐华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215.【3王永炎,王庆文,鲁兆麟等.今日中医儿科.北京: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