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演示文稿_第1页
五四运动演示文稿_第2页
五四运动演示文稿_第3页
五四运动演示文稿_第4页
五四运动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列举近代史上在南京发生过的以 摧毁封建统治为目标 的重大历史事件 2分 2 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8分 3 理解辛亥革命 成功 与 失败 8分 1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结果 原本没有与清政府签类似条约的英法等列强也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 其依据是 A领事裁判权B军舰巡查贸易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2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 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 违者皆斩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 或再有违约之行 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否则该管之员 即行革职 永不叙用 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这标志着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外国势力控制了中国官员的选拔C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被粉碎D 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 孙中山认为它是 对于欧美新文化之反动 其勇锐之气 殊不可当 真是令人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 外国人才知道 中国还有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这应该是孙中山对哪一历史事件的高度评价 A 三元里人民抗英B 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4 人间处处倡民主 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 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时期A 戊戌维新B 辛亥革命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5 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 下列标语 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 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 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 满清已经灭亡 汉人从此翻身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 五四运动的背景 1 国际背景 1 一战时期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民族危机空前加强 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新的解放道路 2 国内背景 1 主要原因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 经济和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3 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兴起 4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 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举行的缔结 和约 的会议 参加者有英 法 美 日 意等27国 苏俄未被邀请参加 中国在这次大战中参加了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 曾派20万华工参加战争勤务 所以作为战胜国也派团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了废除外国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权利 废除 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等要求 会议被英 法 美等大国操纵 经过激烈争吵 签订了 凡尔赛和约 会议完全无视中国主权 悍然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愤慨 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由于中国人民的斗争 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大国操纵的宰割战败国 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材料一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 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 增至战后的200万 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1915年9月 新青年 杂志的出版 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 现代卷 1 依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的推动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爱国热情的高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6月3日 中心 参加者 主力 方式 口号 北京 上海 学生等 工 商 学 学生 工人 罢课示威 外争主权 内惩国贼 等 工人阶级从此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 五四运动的过程 罢免了曹汝霖 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对列强说不 释放了被捕爱国学生 三 五四运动的结果 1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问题 取得了初步胜利原因 各阶层联合进行不屈不饶的斗争 2 五四运动未实现 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还没有实现 四 五四运动历史意义 1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 各阶级的作用 在运动中 青年学生是先锋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起了领导作用 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1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地政治理论登上历史舞台 启发了人民觉悟 准备了革命力量联合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3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共成立做了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潮成为中国运动的主流 4 爱国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 1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说 中国人民从巴黎决议的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 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 这段话评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戊戌变法D 国民革命2 当代学者提出了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 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的观点 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但究其实质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历史巨变是鸦片战争以后社会性质改变B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 五四运动是思想层面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3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 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 中国存亡 就此一举了 今与全民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文中空白处应填上 A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B 联合抗日 共赴国难C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D 打倒列强 除军阀 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 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 现场悬挂北大学生 还我青岛 血书 提出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等口号 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 5月5日 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 清华学生宣布 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 1919年6月3日 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辩护 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 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 6月5日 全国各大城市罢课 罢工 罢市 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6月23日 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 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 6月28日 原定签约之日 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 代表团发表声明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的理解 4分 首次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明确表达出来 或 外争主权 内惩国贼 的口号 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 群众基础更加广泛 体现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 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