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02 流道配置方式.doc_第1页
04-02-02 流道配置方式.doc_第2页
04-02-02 流道配置方式.doc_第3页
04-02-02 流道配置方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設計手冊射 出 模 具 設 計 標 準 規 範寶元科技模具設計流道配置(Runner Layout)壓力平衡熔膠入口置中。在充填和保壓階段,熔膠壓力對模板中心線對稱,這樣模板才不易撐開,產生溢料(Flash)。圖一(a)中二澆口都在模板垂直中心線的右側,右邊壓力高,分型面的右邊易產生溢料。 圖一(b)中二澆口分置中心線的兩側,熔膠壓力對中心產生的力矩彼此抵銷,模板不易撐開,較無溢料顧慮。佳不佳流動平衡目標是各型腔同時填滿。這樣熔膠的壓力、溫度和體積收縮率(Volumetric Shrinkage)的分布都比較均勻,成型的塑件不易發生翹曲,尺寸穩定。此一目標, 可以藉流道的長度和斷面尺寸的調整,得以達成。 圖二(a)的次流道斷面尺寸相同,靠右上方熔膠進口較近的右下型腔充填較快,過度填壓(Overpacking)的可能性大,收縮較小,尺寸較大。 圖二(b)中,通往右下方的型腔的次流道斷面尺寸最小,通往左下方的型腔的次流道斷面尺寸最大,四個型腔中的熔膠前沿(Melt Front)齊頭並進,直到四個型腔同時填滿。 如此成型的塑件品質一致,良率(Yield)最高。使用較小模板圖三(b)的流道配置較(a)更能充分利用較長的對角線方向的空間,須要的模板較小。開模時間要短圖四的兩個不同的三型腔模配置設計的落程差異看似很小,但是在高速成型,即使是縮短成型週期的幾分之一秒(20模/分),也能增加每分鐘成型的模數(21模/分),或是增加5%的生產量。製件離開模具後,以自由落體方式落下的時間是:t=(2S/g),在此S為距離,g為重力加速度,如果距離大,就需要增加開模時間,使得循環時間加長。 流道配置形式 標準形流道(魚骨形模式)H字形流道系統(分支形模式)較差 較佳輻射形流道系統(星形模式)從主流道至各分流道至各澆口之距離需相等平衡。H字形流道系統與輻射形流道系統屬自然平衡;標準形流道屬非自然平衡,可提供更多之模穴數,需由人為方式改變澆道直徑與長度加以平衡。 承認作成標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