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新进展.ppt_第1页
消毒供应中心新进展.ppt_第2页
消毒供应中心新进展.ppt_第3页
消毒供应中心新进展.ppt_第4页
消毒供应中心新进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供应中心新进展 朱敏 消毒供应中心定义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 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重要性 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与功能 也称为 医院的心脏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安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工作效率 消毒供应中心的分区 去污区检查 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辅助区 工作区域按三区设置 有实际屏障空气流向由洁到污物品由污到洁 不交叉 不逆流设物品传递通道人员通道设有缓冲间有专用污物通道 内部布局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处理流程 去污区的定义 是消毒供应中心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 进行回收 分类 清洗 消毒 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 的区域 为污染区域 去污区的设备设施 下收车回收用整理箱清洗分类台清洗架清洗篮筐清洗槽高压水枪清洗消毒机 干燥柜洗眼装置U型架清洗酶碱性清洁剂润滑油 去污区人员防护要求 防护衣防护面罩或护目镜圆帽口罩专用鞋手套非手触式水龙头 遵循的重点原则 标准预防 规范流程 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 精密器械应采用保护措施 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 被朊毒体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 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使用者应在使用后及时去除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上的明显污物 根据需要做保湿处理 不应在诊疗场所 而应在CSSD的去污区对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 采用封闭方式回收 避免反复装卸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 消毒 干燥备用 回收 规范流程 规范流程 无菌物品使用后 使用者进行分类处理 污染器械 包括过期物品 规范流程 根据器械物品材质 精密程度进行分类 保证清洗的质量 防止器械损伤将器械关节打开 穿于U型架上 摆放在清洗篮筐中管腔器械应放在专用清洗架上难以清除的污染器械 应分开放置处理 分类 规范流程 污染器械物品装载根据需要设置分类标识 朊毒体 气性坏疽病原体污染的器材 通常情况下污染的器材 包括乙肝 艾滋病等 先清洗后消毒 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 规范流程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程序根据当时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规定进行处理 清洗比灭菌更重要灭菌只能杀灭活体细菌 对于病毒等蛋白体物质只能清洗规范的技术操作 正确的清洗流程可以使物品达到最佳的去污 清洁效果 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 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 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 30 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 再刷洗或擦洗 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 防止产生气溶胶 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 可拆卸部分应拆开后清洗 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 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 用品 避免器械磨损 清洗用具 清洗池等应每天清洁与消毒 规范流程 清洗 推荐机械清洗消毒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有锈的器械先进行除锈特殊感染污染的器械先消毒后清洗对清洗消毒器每一批次的物理参数及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或保留打印资料半年以上 清洗 规范流程 清洗后的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方法首选机械湿热消毒 也可采用75 乙醇 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 进入消毒供应中心检查 包装及灭菌区的器器械 器具和物品均应进行消毒 湿热消毒应采用经纯化的水 电导率 15US cm 25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度 时间应符合要求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 湿热消毒温度应 90 时间 5min 或A0值 3000 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 其湿热消毒温度应 90 时间 1min 或A0值 600 消毒 规范流程 A0是时间和温度的函数 也就是说 时间和温度同时影响了A0值 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 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 当温度不变时 A0和时间是正比关 当时间不变时 A0和温度是指数关系 也就是说 温度对A0值的影响更加显著A0值越大越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主要是看清洗消毒后的器械下一步的流向 如果需要灭菌的 那么 A0达到600即可 太低了不好 会对包装区的人员造成潜在的危险 如果不需要灭菌而直接使用的 那么 A0值需要达到3000以上A0 60通常被认为是将要接触完好皮肤的器具可以接受的最小值 前提是 这些产品没有被大量的耐热病原微生物所污染 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处理预先假设在消毒之前具有低生物负荷且不存在可能引起严重疾病的耐热微生物 由此可见 A0 60是底线 A0值表示微生物失活的物理参数 1 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 金属类干燥温度70 90 塑胶类干燥温度65 75 2 不耐热器械 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 压力气枪或 95 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应保持擦布的清洁 用后应清洗消毒3 管腔器械内的残留水迹 可用压力气枪等进行干燥处理4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避免由于干燥时间过长使消毒后器材重新滋生细菌或被环境污染 干燥 规范流程 检查 包装及灭菌区的定义 CSSD对去污 清洗 消毒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 进行检查 装配 包装及灭菌的区域 为清洁区域 去污后 灭菌前 承上启下 敷料打包与器械打包需分室进行 手术器械与普通器械的检查包装需分台进行 检查 包装及灭菌区设备及设施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封口机放大镜器械打包台消毒用标准篮筐包装材料切割机 棉布无纺布纸朔袋化学指示胶带或追溯标签化学指示卡快速生物阅读器 包装区人员要求 着装整洁 操作前洗手 戴圆帽 必要时戴口罩 包装时戴手套 严格执行器械物品检查及包装操作流程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确保工作准确无误 人员配备合理 相对固定 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细菌总数 10cfu 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医用包装材料的要求 材料在规定条件下应无可沥滤物并无异味 不对与之接触的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材料上不应有穿孔 破损 撕裂 皱褶或局部厚薄不均等影响材料功能的缺陷 包装材料的一般性要求 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布的要求 除了以上要求外 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纺织布先清洗再使用 一用一清洗 不应缝补 中间不应有缝线 包括对处理循环的次数进行量化和控制 防止裸露器械免遭二次污染 器械质量规范检查 规范灭菌 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含义 经过去污 清洗 消毒后的器械 进入检查包装区 因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造成微生物再次污染 微生物移动的条件 借助于载体与媒介 尘埃 液体 手 了解二次污染因素切断二次污染途径 建立有效屏障 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区之间禁止设置门 物品传递通过传递窗 工作时 建议空调换气 换气次数10次 小时 不主张使用电扇 保持相对正压 工作时随时关闭门窗 空气流向 从洁到污 空气消毒细菌总数 500cfu m3 二次污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1 空气质量 工作前30分钟湿抹台面 湿拖地面 团队管理 做好工作台面的清洁消毒 卫生工具应分区使用 卫生工具保持清洁 湿润 2 工作台面 地面清洁程度 二次污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不在工作区逗留 避免咳嗽与喷涕飞沫污染器械 人员相对固定 人员数量要进行衡量 二次污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3 人员的管理 工作时禁止闲谈 二次污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4 人员服装洁净程度 工作人员规范着装 勤换洗工作服 每周至少换洗1 2次 第33页 物品含微粒纤维多少 器械包装与敷料包装分房间进行 对棉布包装材料进行去尘与纤维处理 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 不能设地漏 二次污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接触裸露器械的次数 手部有外伤者一般不参与包装工作 感染者不能参与包装 参加者必须戴手套或快速手消毒 6 微生物的载体之一人为因素 二次污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进入检查 包装区前 应在流动水下洗手 有干手设施 器械的检查与装配 器械检查与保养 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 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 器械表面及其关节 齿牙处应光洁 无血渍 污渍 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功能完好 无损毁清洗质量不合格的 应重新处理 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 应及时维修或报废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应使用医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 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器械质量检查 检查器械清洁度 保证器械光亮 干燥 无污迹 无锈迹器械完好性检查保证器械无变形 无裂隙 关节灵活 检查螺丝螺帽牢固无脱落 咬合整齐紧密带电源的器械绝缘性能检查 剪刀 应锋利止血钳 锁卡在第二锁卡位置 在手掌中拍打能弹开者不能使用橡胶导管 通畅性 弹性 韧性 与器械连接处是否紧密穿刺针 针尖锐利 有针芯的要完全配套 针梗清洁持针器 咬合无磨损 可咬住缝针 器械检查维护 器械功能检查 合格器械的质量要求 器械表面及关节 齿牙处应光洁 无血渍 污渍 水垢等残留物质与锈斑 针类应保持锋利 通畅 管道类应无老化 无褶皱 通畅 功能完好 无损毁 器械的装配 特殊器械的组装医疗发展 新型器械的不断出现 要求加强沟通 了解特殊器械的组成对清洗 消毒时拆卸的器械与器具应认真核对 准确组装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 保持管道通畅 不能受压 打折 防止变形粘连盘 盆 碗宜单独包装 钳 剪不应完全扣紧精细器械 锐利器械应采取保护措施 避免刺破包装材料或损伤器械固定材料的应用1 可使用固定架 夹子 别针 泡沫嵌入物 商业制造的纸夹及套筒以保护器械2 固定贵重与精密器械的配件 保持其完整性 可避免重量器械对其他器械的碰撞损伤 可防止尖锐器械钝化或刺伤 器械的装配 器械的装配 多种器械组合包装时固定摆放位置与顺序 方便临床使用 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手术器械成套的组装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筐或有孔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 规范包装 细菌屏障 灭菌剂穿透 无菌包装具有的功能 包装的三个原则 保证无菌状态保护器械方便运输 储存和使用信息传递的功能体现医院质量 管理 安全水平 必须可以排除空气 让灭菌剂接触可提供微生物屏障 免受微生物污染保障包装内容物无菌 利于储存与运输 包装材料的种类 应符合国家标准GB T19633的要求 包装前查对 核对器械的种类核对器械规格核对器械数量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包内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第五类爬行卡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 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化学指示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第1类 过程化学指示卡 包外卡 用于单个物品或包装 指示物品是否经过了灭菌过程 以区分灭菌或未灭菌物品 包括指示胶带 包外化学指示剂使用在每一个包的外面 除非包内部化学指示剂于外部即可见第2类 特殊检测化学指示卡 包内卡 用于灭菌器或灭菌标准的特效实验操作 如各种B D试纸 检测预真空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效果和饱和蒸汽的穿透效果以及漏气情况第3类 单一参数化学指示卡 包内卡 用于灭菌过程中单一参数的测试 如气体浓度指示卡 EO 甲醛等 提示已达到特定变量的特定预设值 印有指示功能的染料的纸条 但医院不用第4类 多参数化学指示卡 包内卡 能对两个或更多 时间 温度 湿度 气体浓度 蒸汽饱和程度 临界变量做出反应 并能在选定变量的设定值时表明暴露于灭菌周期 用于对灭菌效果的化学监测 最常用 第5类 综合参数化学指示卡 包内卡 是一种专用于对各灭菌过程中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参数起作用的指示卡 其设定值需达到灭活值 它监测的灭菌过程关键参数应等同于或超过标准ISO11138对生物指示物的性能要求 既可以反应温度也可以反应温度的停留时间 性能等同或高于生物指示物 所以目前可以作为提前放行的参考之一第6类 模拟化学指示卡 包内卡 用于对各灭菌周期规定范围内的所有评价参数起作用的指示卡 其设定值以所选的灭菌程序设置值为依据 周期确认型指示剂 是灭菌循环验证指示物 它的参数最精确 第3 4 5 6类放在每一个灭菌包内 用于监测小范围问题 不能提示微生物已经被杀灭 化学指示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包内化学指示卡的选择 一般器械包 敷料包宜选用第4类多参数指示卡 高危险物品高风险手术包金属包有条件可用于所有手术包宜选第5类化学指示卡避免人为避免假阳性避免假阴性提高灭菌保障水平 第5类化学指示卡 包装的闭合方式 封口前注意排除空气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 6mm 器械距封口处应 2 5cm袋子不可折叠使用 不可在袋子上写字包装碗盘等器械 凹面不应面对塑料面 避免产生冷凝水器械放置朝向要一致 以免湿包封包材料应持久耐用 在一般处理中承受冲击和压力时不会撕裂或穿孔封条不能变质 封包材料一旦开启后 则不能恢复原状 封包材料随无菌包开启后重新包装时 有撕毁痕迹 从而指示包装内物品不再无菌 这一特性的术语是 撕毁无效 器械质量监测记录 定期抽查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个 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 记录检查结果 记录内容 日期 时间 抽查包数量 包的名称 物品 检查方法 清洗操作者 质量核对者 包装操作者 合格物品数量 不合格物品名称 不合格原因分析 质量监测员姓名 灭菌包的标识 标识要清楚包外贴化学指示物标识内容 包的名称 包装者 核对者 灭菌日期 失效日期 灭菌器的编号 批次 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度随机送标本到医院感染控制科进行检测或由医院感染控制科随机抽取样本做微生物学检测 化验单存档 消毒 灭菌 为消毒供应中心存放 保管 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 为清洁区域 无菌物品存放区定义 无菌物品存放区设备设施 存放架下送车发放传递窗 无菌物品存放区人员要求 人员相对固定 专人管理 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严格执行无菌物品存放区操作流程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确保工作准确无误 进入该区必须换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