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稿东营市生态林场造林技术规程(带封面和目录 ).doc_第1页
最后稿东营市生态林场造林技术规程(带封面和目录 ).doc_第2页
最后稿东营市生态林场造林技术规程(带封面和目录 ).doc_第3页
最后稿东营市生态林场造林技术规程(带封面和目录 ).doc_第4页
最后稿东营市生态林场造林技术规程(带封面和目录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营市生态林场建设造林技术规程(试 行)东 营 市 林 业 局二一二年一月目 录1 适应范围12 基础工程12.1 水利配套12.2 整地12.3 盐碱改良12.4 造林地清理12.5 道路工程22.6综合管理房23 作业设计23.1 作业设计的定义23.2 作业设计的程序和主要内容23.3 作业设计的编制单元23.4 作业设计的组织和审批34 造林树种和苗木34.1 树种选择原则34.2 苗木标准44.3 苗木检疫44.4 苗木运输44.5 苗木假植44.6 苗木修剪及整理55 人工造林55.1 造林密度55.2 种植点配置55.3 挖穴65.4 苗木栽植65.5 浇水75.6 造林季节76 幼林抚育76.1 补植76.2间伐86.3松土除草86.4 修枝86.5 病虫害防治86.6 灌溉96.7 施肥96.8 林下种养97 造林档案97.1 造林档案内容107.2 造林档案管理107.3 造林档案存档108 附则101 适应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整地措施、造林方法、树种选择和造林密度、抚育经营和造林档案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全市生态林场建设区域内的人工造林。2 基础工程2.1 水利配套林场建设须首先配套水利工程设施,提倡排灌分设,确保旱能浇、涝能排、碱能改。小清河以北区域,要建设相互贯通、比降合理的大型排沟,满足治土改碱需要。其中干排深度(地平面以下)不低于6m,上口宽度不低于40m,并与排海河道贯通;支排深度(地平面以下)不低于4m,上口宽度不低于18m,并与干排贯通;斗排深度(地平面以下)不低于3m,上口宽度不低于12m,并与支排贯通。结合规划区自然地形、灌排配套和景观需要,可布设一定规模的水面,营造林水共生的生态景观。2.2 整地地势低洼的造林区域通过修筑台田、配套完善水利工程等措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台面与边沟水位高差应大于2.0m。造林地应进行全面整平或分段整平并围堰筑畦。2.3 盐碱改良造林前需通过大水压碱等措施降低土壤含盐量。造林区1.0m土体含盐量降低到2.5以下,方可植树造林。2.4 造林地清理造林区及周边的杂草、垃圾等应进行全面清理。林地清理时应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2.5 道路工程林场应有完善的交通条件,主循环路最低标准应为沙石路或渣土路,确保一般阴雨天气可正常通行。2.6综合管理房林场建设区应合理配备综合管理房,作为日常管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物资储备库用房。每2000亩配套建设80m2左右的综合管理房。3 作业设计3.1 作业设计的定义造林作业设计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为指导施工作业,而预先编制出的工作方案、计划、图件等技术性文件。3.2 作业设计的程序和主要内容依据市政府(或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生态林场建设规划,在实地调查和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造林树种、苗木规格和用苗量、用工量、造林时间和模式、幼林抚育等相关设计,计算投入量,绘制造林作业设计图等。3.3 作业设计的编制单元3.3.1 分场(或林区)对于规模较大的林场,在林场规划范围内,根据经营主体不同或地域差异,将林场划分为几个分场(或林区),以便于经营管理和森林资源的独立统计。3.3.2 林班林班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在分场(或林区)内,为便于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若干具有固定地域界线、面积比较一致的永久性地段,作为森林经营活动和生产管理的基本单位。林班面积一般控制在1000亩至2000亩之间,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西向东、由北到南依次排列。3.3.3 小班在林班范围内,按照权属、森林类别及林种、地类、树种组成、龄组、立地类型、经营类型或经营措施的差异,将林地划分为不同的小班。小班是森林生产经营的最小单元,面积最小不低于1亩,最大不超过300亩。3.4 作业设计的组织和审批造林作业设计应在造林施工前编制,由县区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由乡镇政府或林场建设机构聘请具有丁级以上(含丁级)设计或咨询资质的单位或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林业专家组(一般3人以上)具体承担。作业设计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具有对造林作业设计文件的终审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造林作业设计由县区政府(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管委会、胜大集团)或其林业主管部门审批,报送市林业主管部门备案。没有作业设计或虽有设计但未经批准的,不得施工。作业设计一经批准,应遵照实施。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在设计单位修改后,再报原设计批准部门批准。4 造林树种和苗木4.1 树种选择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杜绝大面积纯林。提倡营造有生态互补作用的多树种混交林;提倡营建乔、灌结合,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复合人工群落。公益林纯林连续面积最大不超过200亩,商品林纯林连续面积最大不超过300亩。 服从总体规划设计和森林分类经营方案的需要,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标选择造林树种,优先选择生态目的和经济目的相结合的树种。4.2 苗木标准 选用长势旺盛、发育良好、基茎粗壮、根系发达、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合格苗木造林(附苗木质量分级表)。遭受机械损伤,或根系过短,梢部木质化程度差,以及带病虫的苗木,不得用于造林。4.3 苗木检疫外调苗木应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书。苗木出圃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疫。凡带有检疫对象、病虫害发生严重的苗木应及时销毁,严禁用于造林。4.4 苗木运输合格的裸根苗木,从起苗、运苗整个过程都必须做好保湿措施,苗木栽植前根系应蘸泥浆。常绿树和大规格苗木应带土球,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严禁在任何环节使苗根长时间遭受风吹日晒。4.5 苗木假植苗木从起苗到定植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8小时,对不能及时造林的苗木,要进行假植。苗木假植,要切实做到疏排、深埋、实踩,必要时要浸水保湿或适量浇水,注意不能成捆假植。4.6 苗木修剪及整理一般阔叶树种苗木,可采用去梢、剪枝或喷洒抗蒸腾剂等措施,减少蒸腾失水。对萌芽能力强的树种可截干,促萌新枝。经济树种应根据树种特性及栽培要求进行修剪。剪除受伤根系、过长根系和发育不正常根系。干旱季节造林或难成活树种造林,栽植前应蘸生根粉泥浆。 对于春季或越冬过程中容易失水的苗木,栽植前可用清水或流水浸泡。5 人工造林5.1 造林密度造林初植密度应以林木能适时郁闭,林木生长良好为标准。其合理的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造林目的、作业方式和中间利用的经济价值等不同,合理确定。一般乔木树种营造防护林、用材林以3m3m3m4m密度为宜;经济林木应根据树种和经营目标,合理确定其造林密度。5.2 种植点配置5.2.1 种植行的走向种植行宜南北走向。风害严重地区,种植行向宜与主风向垂直。5.2.2 配置方式正方形配置。正方形配置时,种植点位于正方形的顶点。此种配置方式适宜于用材林、经济林。长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时,通常行距大于株距,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品字形配置。品字形配置时,相邻两行的各株相对位置错开排列成品字形,或等腰三角形,种植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群状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丛状分布,群内植株密集(3株20株),群间距离较大。自然配置。在造林地上随机地配置种植点,这种配置没有规整的株行距,似天然林中的林木分布。不规则配置。根据造林地的土壤分布条件,进行不规则的种植点配置。5.3 挖穴穴状整地采用圆形或方形坑穴,大小因林种和立地条件而异。在土壤肥沃、无盐碱的地方宜采用大穴整地的方式,规格为1m1m1m;盐碱的地方规格一般0.6m0.6m0.6m0.8m0.8m0.8m。对无风沙、土地盐碱较轻的宜林荒地造林,可在全面耕翻0.2-0.3m的基础上,挖穴造林。5.4 苗木栽植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直立,根系充分伸展。栽植深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树种特性和苗木规格等合理确定。一般以略高于根茎部位为宜,保水性较差的沙质土壤可略深,透气性较差的黏质土壤可略浅。苗木栽植前应按规格进行分级,严禁不同级苗木混栽,以免人为造成林木分化。将已挖好的栽植穴回填部分表土,至适宜的深度;将苗木放置穴中央,使其根系舒展,避免窝根,回填表层土至穴高2/3,并踩实;回填心土至穴满,踩实,然后覆一层虚土。栽植容器苗时,如根系不易扎透,要拆除容器袋,小心栽植。严禁手提苗茎搬运,以免损坏苗根。5.5 浇水栽植完成后,要及时浇透水,栽植与浇水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浇水一般采用畦灌的方式,盐碱较重的区域也可采用漫灌的方式,水量不足时可采用多次穴灌的方式。5.6 造林季节5.6.1 春季造林土壤解冻至苗木新芽萌动前进行。先种植萌动早的树种,后种植萌动晚的树种。同一树种应集中造林,从开始至结束,一般不超过半月。5.6.2 秋季造林秋季造林一般应在树木停止生长后开始,在土壤封冻前结束。秋冬造林,起苗、运输至栽植前,应注意苗木保温保湿,避免冻伤根系和苗干。5.6.3 雨季造林易成活树种,特定地段的景观常绿树种,可于雨季进行造林。雨季造林一般应采用容器苗或带土移栽。栽植后应根据墒情及时浇水,并采取遮荫、喷雾等措施降低蒸腾失水。6 幼林抚育6.1 补植造林成活率不足90时,或虽达到90以上,而呈块状死亡者,均应进行补植。补植应在造林后一年内进行,选用同树种同规格苗木,精心栽植。6.2间伐对于利用林间空地培育大规格苗木的,必须保持合理密度的初植树木,严禁起挖种植行上的保留木。培育短周期用材林的,间伐作业时必须保留合理密度的初植树木,严禁采伐保留木。6.3松土除草中耕松土可有效疏松土壤、保持墒情、抑制杂草,松土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510。林间杂草应及时控制,不得影响树木生长。采用清耕法的林地可实行中耕除草,采用生草法的林地可运用机械或人工割除杂草,不提倡采用化学除草方式。除草时间一般从春季造林的当年或秋冬季造林的第二年开始,直到幼林郁闭时为止。一般在春季杂草刚发芽时进行初次除草,雨季杂草生长旺盛时进行多次除草,秋季杂草种子成熟前进行最后除草。6.4 修枝幼林期一般不修枝或仅剪除竞争枝。幼林郁闭后,进行低强度的抚育修枝,仅修除竞争枝、枯死枝和病虫枝。严禁高强度修枝。经济林树种按照树种特性和经营要求进行整形修枝。6.5 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要贯穿于营造林全过程,综合采用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森林病虫害防治应采用无公害防治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因素控制病虫发生,维持生态平衡。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和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防治方法。 6.6 灌溉土壤干旱时,应及时进行浇灌。灌溉要做到均匀一致,避免旱涝不均。鼓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6.7 施肥根据林种、树种和土壤营养条件,采取配方施肥,做到适时、适度、适量。对于土壤贫瘠地块,应施用基肥。基肥要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一般每亩5-6吨。基肥在栽植前结合整地,与回填土混匀施于穴底,一次施足。追肥宜采用复合肥,根据林木生长需要适时施用,施用量一般每次每株0.2-0.4kg。6.8 林下种养根据林分郁闭程度、造林地立地条件及树种特性等,合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菜、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种养产业,提升林业综合效益。林下种植应沿树木种植行保留宽度不低于1m的保护带,保护带内禁止种植任何作物。林下严禁种植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有条件的可在林分郁闭前间作绿肥植物或豆科作物,提高土壤肥力。7 造林档案造林技术档案是分析造林生产活动,评价造林成效,拟定经营措施的依据,以小班为基本单位,各造林小班均要纳入造林技术档案管理。7.1 造林档案内容造林档案主要包括四大类内容:规划设计资料,包括作业设计、规划图表等;造林基础资料,包括地点(四至边界及坐标)、立地条件、林种、树种、种苗来源(产地、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书等)、造林时间、造林密度等;抚育管理资料,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浇水时间、浇水量、松土除草时间、抚育修枝时间和修枝强度,补植时间、补植株数等。综合管理资料,包括施工单位、用工量、投资情况、造林营林工作总结等。7.2 造林档案管理林木档案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填写和保管。做到准确无误,不要漏记、间断,不得弄虚作假。7.3 造林档案存档林木技术档案一式二份,一份由造林施工单位保管,一份由县区(市高效生态农业经济区、胜大集团总公司)林业部门存档。8 附则8.1本规程由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8.2本规程只对造林技术进行规范,造林环节完成后,需编制与本规程相衔接的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16附件1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县(区或主管单位): 林场: 作业年度:分场(林区)林班小班面积(亩)造林面积(亩)造林前地类林种主要造林技术当年亩投资(万元)经营者备注整地方式挖穴规格(cm)树种造林时间造林密度(m)混交方式混交比例抚育方式抚育次数用工量需苗量(万株)附件2东营市生态林场建设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表序号树种名称苗木种类苗龄苗木等级主要综合控制指标备注级苗级苗地径cm苗高cm根系地径cm苗高cm根系长度cm5cm长级侧根数(条)根幅cm长度cm5cm长级侧根数(条)根幅cm1白蜡移植苗112.0 2002681.5-2.0150-20020-266充分木质化123.0 30030152.0-3.0200-30025-3012充分木质化2毛白杨嫁接苗1(1)230025251.5-2分木质化移植苗12.530030302.0-2.5250-3003030充分木质化1(2)445030303.0-4分木质化3欧美杨插条苗12.8 30025252.0-2.8250-3002525充分木质化1(2)4.0 45030303.0-4分木质化4旱柳插条苗2(3)02.5 30030301.5-2.5200-3003030充分木质化1(2)13.0 30030302.0-3分木质化5垂柳插条苗101.5 16025251.0-1.5100-16020-2520-25充分木质化移植苗(1)13.0 30025252.0-3.0200-30020-2520-25充分木质化(1)24.5 40030303.0-4.5300-40026-3026-30充分木质化6白榆播种苗11.0 1502550.6-1.080-15020-254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移植苗111.5 20030101.0-1.5150-20025-308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123.0 30030102.0-3.0200-30025-308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7刺槐播种苗11.2 2060.8-1.2204充分木质化8皂荚播种苗10.5 50205300.4-0.540-5020530充分木质化9国槐播种苗11.0 120250.7-1.070-12020树干通直,充分木质化21.5 180301.0-1.5120-18025树干通直,充分木质化移植苗112.0 20030121.0-2干通直,充分木质化122.5 25035121.5-2.5200-2503012树干通直,充分木质化10合欢播种苗11.2 150250.8-1.280-15020充分木质化移植苗(1)11.8 180301.2-1.8100-18025充分木质化(1)23.0 250302.0-3.0150-25025充分木质化11泡桐插根苗12.0 200303401.6-2分木质化12臭椿播种苗11.2 1002560.8-1.260-10020-254充分木质化移植苗112.0 2003081.5-2.0150-20025-306充分木质化12臭椿移植苗123.5 3003382.0-3.5200-30025-336充分木质化13香椿播种苗11.2 120250.8-1.260-12020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14板栗嫁接苗1(2)0.8 28300.7-0.82625树干直立,充分木质化15栎类移植苗110.5 2020100.4-0.515-20158侧、须根重总根重15%16核桃播种苗11.5 684024371.15-1.4548-68352030充分木质化17悬铃木扦插苗11.7 2001.0-1.7120-200充分木质化18枣嫁接苗1(2)1.2 100205300.8-1.260-10015-20320充分木质化19桑播种苗10.8 80250.6-0.860-8020-25充分木质化20银杏播种苗10.6 152050.4-0.610-1515-203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21.4 2820101.0-1.41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