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发电厂600MW汽轮机检修规程.doc_第1页
邹县发电厂600MW汽轮机检修规程.doc_第2页
邹县发电厂600MW汽轮机检修规程.doc_第3页
邹县发电厂600MW汽轮机检修规程.doc_第4页
邹县发电厂600MW汽轮机检修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县发电厂企业标准Q/101104.052005600MW 汽 轮 机 检 修 规 程2005-04-01发布 2005-04-01实施邹县发电厂发布前言本规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 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按照原省局给定的编号,结合本厂的具体情况编写的。编写要求和表述方法与GB/T1.12000完全一致。本规程是在我厂2000年6月颁发的Q/101-104.05-2000600MW汽轮机检修规程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我厂60万千瓦汽轮机检修经验及日立专家提供的一些检修管理数据,结合厂家提供的设备说明书修编的。本规程规定了邹县发电厂三期两台600MW机组汽轮机专业检修的方法,适用于邹县发电厂三期两台600MW机组汽轮机专业的检修工作。确定了汽轮机检修的基本原则。本规程于2005年4月1日起实施,同时替代Q/101-104.05-2000600MW汽轮机检修规程。本规程由厂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规程由生产技术部归口。本规程由汽机专业汽机队负责修编。本规程主要修编人:王万明 孙 立 盛 虎 刘 江 翟 雷 张文慎 张新春 陈兆庆 陈召伟本规程初审:陈兆庆本规程审核:陈自雨 田 亚 王长征本规程审定:徐宝福本规程审批:李怀新本规程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目 次前言1 本体部分 1 11 汽轮机结构概述1 12 设备主要技术规范1 13 汽缸4 14 汽轮机转子16 15隔板31 16 汽封40 17轴承46 18滑销系统50 19盘车装置52 110密封瓦(发电机)54 111凉水塔清污机59 112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61 113小汽轮机632 调速部分70 21 概述70 22调速保安、油系统检修71 23调节、保护系统72 24 润滑油系统77 25密封油系统82 26 EHG油泵站88 27顶轴油装置92 28油净化装置93 29 小机调速系统933 辅机部分95 31凝汽器95 32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99 33水水热交换器100 34高压加热器101 35低压加热器103 36循环泵蝶阀油泵站106 37高低旁油泵站108 38轴加风机110 39循泵出口蝶阀111 310低压旁路阀111 311 高压旁路阀 112 312除氧器113Q/101-104.05-20051本体部分1.1 汽轮机结构概述 汽轮发电机组由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和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合作设计及合作生产的600MW汽轮机组,本汽轮机为亚临界参数,单轴三缸四排汽,具有一次中间再热的凝汽式机组。 汽轮机的高中压缸为合缸结构,低压缸为双流反向布置,高压通汽(高压缸)和中压通流(中压缸)采用反向合缸布置。主蒸汽从高中压外缸中部上、下对称布置的4个进汽口,进入汽轮机,通过高压7级作功后去锅炉再热器。再热蒸汽由高中压外缸下缸中部的2个进汽口进入汽轮机的中压部分,通过中压5级作功后的蒸汽,经一根异径连通管分别进入两个双流7级的低压缸,作功后的乏汽排入两个不同背压的凝汽器。 机组膨胀位移共设三个死点,分别位于中间轴承箱下及低压缸(A),低压缸(B)的中心线附近,死点处的横键限制汽缸的轴向位移,同时,在前轴承箱及两个低压缸的纵向中心线前后设有纵向键,它引导汽缸沿轴向自由膨胀而限制横向跑偏。 高压主汽门,高压调节阀悬吊在机头前运行平台下面,通过导汽管与高压汽缸相接。中压联合阀布置在高中压缸两侧,通过中间进汽管与汽缸焊接,并采用浮动式弹簧支架固定在平台上。1.2 设备主要技术规范1.2.1机组型号:DH-600-40-T1.2.2机组型式:亚临界中间再热冲动式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1.2.3功率:额定功率:600MW 最大功率:658MW1.2.4转速及转向: 额定转速:3000r/min 旋转方向:逆时针(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端看)1.2.5额定工况下蒸汽参数:1) 主蒸汽参数(高压主汽阀前)压力:16.7Mpa (170ata)温度:538流量:1810t/h2) 再热蒸汽参数: 压力:3.61Mpa (36.8ata)温度:538流量:1517.4t/h3) 排汽参数:排汽背压:凝汽器(A):0.0044Mpa (0.045ata) 凝汽器(B):0.0054Mpa (0.055ata) 流量:1100.5t/h 中压缸排汽压力:1.15Mpa (11.7ata)1.2.6最大工况下蒸汽参数(v.w.o+5%o.p)1) 主蒸汽参数(高压主汽阀前) 压力:17.5Mpa (178.5ata)温度:538流量:2019t/h2) 再热蒸汽参数: 压力:4Mpa (40.7ata)温度:538流量:1678.9t/h排汽参数(与额定工况同)中压缸排汽压力:1.26Mpa (12.8ata)1.2.7 设计冷却水温:201.2.8 末级叶片高度40” (1016mm)1.2.9 通流级数: 高压部分:1个单列调节级+6个压力级 中间部分:5个压力级 低压部分:47个压力级(两个双流低压缸)1.2.10 配汽方式:复合调节(部分进汽/全周进汽)1.2.11 给水回热级数:3高加+1除氧+4低加1.2.12 给水温度:271.51.2.13 额定工况下保证热耗值(扣除励磁功率后)不大于7888kJ/kw.h(1884kcal/kw.h)。1.2.14 噪音水平(距机组平台上1.5米,离汽轮发电机罩壳1米处)不大于90dB (A)。1.2.15各轴承处大轴垂直方向振动最大振幅不大于0.075mm(峰-峰值)。1.2.16允许长期连续运行的周波变化范围:48.5-50.5Hz。1.2.17盘车转速:1.5r/min.1.2.18汽轮机总长:27.24m1.2.19汽轮机中心距运行层标高914mm(运行层相对零米标高为13.8m)1.2.20制造厂家:日立(日本)-东方汽机厂(中国)联合设计生产。1.2.21轴系临界转速(r/min)阶数转速(r/min)转子类别1982发电机转子21792低压转子(A)31809低压转子(B)41964高中压转子52671发电机转子(2)63851低压转子(A)(2)1.2.22汽轮机本体主要部件重量(吨)1) 高中压转子 25.7t (25.716t)2) 低A转子 64.7t (64.752t)3) 低B转子 66.4t (66.436t)4) 高中压外上缸/外下缸 40.5t/39t5) 低压缸A外上缸/外下缸 34.2t/80t6) 低压缸B外上缸/外下缸 34.2t/80t7) 高压缸内缸上缸/内下缸 12.2t8) 中压缸上半/下半 7.6t9) 低压外缸A上半/下半 26.3t10) 低压内缸B上半/下半 26.3t1.3 汽缸1.3.1结构概述: 高中压缸和两个低压缸均为双层结构,高中压外缸与高压进汽室之间设有密封环,高压段位于具有双层缸结构的区域,以减少内外缸的热应力和温度梯度,缸体的设计尽量对称,以确保在温度变化时能均匀地膨胀和收缩。中压5级隔板(8-12级)置于中压内缸,高中压外缸与第8隔板自然形成中压蒸汽室。低压缸为焊接结构,两低压缸两端各7级隔板直接固定在内缸上。在低压汽缸的最末级设有降低排汽温度的低负荷喷水装置。高压外缸为上猫爪中分面支承方式,外上缸通过猫爪支在前箱和中箱运行垫片上,外下缸通过汽缸法兰螺栓吊在高压外上缸上,外下缸上设有安装猫爪,安装猫爪通过横销连接在轴承座上,下缸通过间隙调整螺栓紧固在轴承座上。上内缸通过汽缸螺栓紧固在高压下内缸上,高压下内缸通过猫爪支承在高中外下缸上,如图1所示,高压上进汽通过4只螺栓紧固在高压下进汽室上,高压下进汽室通过支承脚支承在高压内下缸上,中压内上缸通过汽缸法兰螺栓紧固在中压内下缸上,中压内下缸通过猫爪支承在高中压外缸上,高中压外上缸与中压缸下缸上的膨胀钉间隙配合。 图1 两低压缸前后轴承座与下汽缸焊接为一体,通过汽缸座架直接支承在主板上。内下缸通过汽缸猫爪支承在外下缸内调整垫片上,并且内下缸用间隙调整螺栓紧固在外下缸上。低压内缸支承在外缸四个垫片上,确保汽缸上下中心正确以确定置。轴向位置由低压内下缸两侧中部与外下缸的夹条键确定。水平方向位置由汽缸轴向中心线上的夹条键确定正确位置,通过这种布置使内缸在各种工况下保证精确对中。1.3.2汽缸拆卸工艺要求:1.3.2.1高中压外缸解体a. 拆除车衣骨架上连接螺栓,将车衣解体后,分别吊出。b. 拆除高中压缸保温层。1) 拆除前轴承箱化妆和#1轴承化妆板。2) 当外上缸内壁温度低于150时,停止盘车运行,逐层拆去保温层。c. 拆除外上缸上的热电偶。d. 拆除高中压外缸与前箱处夹条键。(首先拆掉夹条键的紧固螺栓,取下夹条板,拆下夹条键)。为了便于拆除外缸,通过外上缸上配有的渗透油注入孔注入渗透油渗透数小时。 f. 放置安装垫片(TOPS-OFF键)1) 放置安装垫片前,首先将外下缸间隙调整压紧螺栓拆松0.5-1mm或拆掉,如果必须拆掉间隙调整固定螺栓,应考虑在吊外上缸时行车的提升及管道的应力对下缸上抬到转子和损坏密封,如果上抬,必须用下部的提升吊耳以及合适的滑轮组牢牢地固定到基础上或建筑物柱上。清理安装垫片查阅上次大修(或者安装时)记录。2) 放置百分表,用液压千斤顶或行车将汽缸提起0.20-0.30mm。3) 放置安装垫片(TOPS-OFF键),落下千斤顶或行车,记录此时百分表数值要求复至原位。如图2所示: 图2g. 拆除中心支承键,拆下螺栓,盖板和中心支架。h. 拆除高压缸进汽导管(当高压缸内上缸调节级外壁温低于80 时,方可进行此项工作)。1) 拆卸导管法兰螺栓并作标记,以便复装,在拆卸前应用渗透油充分渗透螺栓和螺母的螺纹中,如果螺纹卡住或咬位,用手锤敲击螺母,然后松开并取下螺母。2) 在拆卸时,应支撑好主蒸汽进口管,防止由于自重下垂引起变形。3) 分开进汽导管法兰止口时,应将导管侧法兰用行车或倒链提起0.30-0.35mm,把导管侧法兰止口顶开或拉开。4) 导管至止口分开后,应用专用堵板将法兰至管口堵好,并贴封条。i 拆除中压排汽导管法兰螺栓,吊前装好导管膨胀节固定螺栓(M364170),吊出排汽导管。j 拆除1号和3号轴封盒的垂直和水平螺栓,打开轴封盒。k 拆除汽缸水平中分面螺栓。1) 使用螺栓加热器加热螺栓,然后用槽型扳手松开并拆下螺母。2) 如果用燃气喷嘴代替加热器加热螺栓,注意不要突然加热螺栓,使用时要上、下活动烤把,加热温度必须低于500;不要使用任何气体割矩。3) 螺栓、螺母、垫圈对应件作好标志,以便于复装。1.3.2.2起吊高中压外缸。a. 在主水平法兰加工四个或以上槽口,放置液压千斤顶。b. 在靠近各端的缸体各侧各留一个螺栓(共4个)松开各双头螺栓一个螺母,以取得大约1.6mm的间隙。c. 给每个千斤顶施加液压,直到缸均匀顶起1.6mm。d.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上部水平法兰表面与下部水平法兰表面4颗定位销分开。e. 使用专用钢丝绳并由专人指挥,将上部汽缸缓缓吊起,同时,用4个人在4个角通过测量高度保证汽缸水平,检查4个角的高度差,前/后,左/右必须小于3mm。f. 在起吊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汽缸内部有无卡涩磨擦,如果在起吊期间,某一边或一角负荷突然增加,应停止起吊,查明原因后再继续起吊。g. 检查高中压外下缸是否上抬,如果上抬,将用间隙调整固定螺栓固定或用滑轮组固定好。h. 外上缸吊走后检查汽缸结合面漏汽痕迹,做好原始记录,并且将下缸排汽孔、抽汽口进行封堵。1.3.2.3拆除高压内上缸a. 拆卸水平中分面螺栓,用螺栓加热器加热螺栓,然后松开并取下螺母及螺栓,程序与高中压外缸规定的拆卸程序相似。b. 吊出高压内上缸,工艺要求同高中压外缸的相似,只是不需要导向双头螺栓。1.3.2.4 拆除中压内上缸a. 在拆卸水平中分面螺母时,用螺栓加热棒加热螺母,然后松开。程序与高中压外缸程序规定相似。b. 吊出中压内上缸,工艺要求同 高中压外缸程序相似,只是不需要导向双头螺栓。1.3.2.5 高、中压喷嘴室及高、中压隔板拆除a. 拆除水平中分面螺栓(喷嘴室螺栓可给螺栓加热),并做好螺栓位置记号。b. 用行车轻轻吊出喷嘴室及高中压隔板。起吊时用合适的工具增加连接面之间的间隙,注意保持两边 的间隙一致,直至完全脱开各键。1.3.2.6拆卸高压内下缸a. 拆下高中压外下缸上第一级热电偶,然后拆下法兰。b. 拆下高中压外下缸第一级压力变送器法兰。c. 拆下固定下缸的4只紧固螺栓。d. 拆除#1抽汽管连接法兰。e. 拆除固定事故排放阀连接的膨胀节的螺栓和锁定环,并拉出膨胀管。f. 吊出高压内下缸,应拆除导向双头螺栓,各立销处应提前用煤油或渗透油浇注。g. 必须慢慢起吊,4个地方的高压差,前/后,左/右,汽缸倾斜0.3mm/m。拆吊中压内下缸(方法同高压内缸)。h. 拆吊中压内下缸:只须拆除中压下缸2只紧固螺栓,即可起吊。1.3.2.7汽轮机低压缸解体。a. 拆下的设备保持周围干净,畅通,保持维修工作区以确保组件干净,以确保工艺精度的实施。b. 装上低压导管膨胀节固定螺栓,拆下导管法兰螺栓,依次将低压A,B导管吊出,放在检修场专用架上。c. 拆卸防爆门同时,应小心,不要损坏轧制的铜板,如有铜板损坏,复原时应更换新铜板,也可更换1mm厚石棉垫。d. 拆卸人孔盖,缸内暂无工作时,应用盖板盖好,防止杂物落入凝汽器。e. 人孔门拆卸后,拆卸内上缸与低外上缸连接的夹条键。f. 拆卸轴封盒1) 为了防止吊缸或扣缸时损坏轴封盒(4,5,6,7号)和排汽缸之间的垂直中分面,应将上轴封盒拆开,保持排汽缸与垂直中分面1.5mm(最大3mm)的距离。2) 通过人孔进入外缸内,在锥体上安装吊环,然后在吊环和排汽缸的中心肋的孔之间装上倒链。3) 取下锥体的水平中分面螺栓。4) 用倒链提起锥体并拆除轴封盒的水平螺栓和定位销。5) 拆除上半部轴封盒和排汽缸之间的垂直面螺栓。6) 拧松螺栓“A”和“B”半圈,然后取下螺栓“A”和“B”,保持密封盒离开垂直接合面不小于3mm。7) 进入低压外缸内,把锥体放回,然后拿出倒链。g. 拆卸外缸的所有水平中分面螺栓。h. 低压外缸起吊程序: 检查外缸是否有连接部件,确认后,在进行起吊外缸,并派4人在4角测量高度来保持水平,对称装二导杆,起吊外缸应使用专用钢丝绳。1.3.2.8低压内缸拆卸程序:a. 拆除喷淋管(拆下防止活接头螺母在喷水管上转动的锁定垫圈)。b. 拆下内缸隔温罩。c. 拆卸内缸人孔门螺栓,取下人孔门封盖。d. 进入人孔门内拆卸内侧水平结合面螺栓。e. 使用螺栓加热器加热螺栓,拆卸全部结合面螺栓。f. 装上汽缸导杆。g. 起吊低压内缸(起吊程序同高压内缸)。1.3.2.9 低压喷嘴隔板拆除:a.拆除水平中分面螺栓,并做好螺栓位置记号。b.用行车轻轻吊出喷嘴隔板。起吊时用合适的工具增加连接面之间的间隙,注意保持两边的间隙一致,直至完全脱开各键。1.3.3翻缸:1.3.3.1用行车双钩翻缸,翻缸时,钢丝绳吊在汽缸外缘的吊耳上。行车中心找正后,大钩先起吊约100mm,再起吊小钩,使汽缸离开枕木少许,然后全面检查所有吊具确认无问题后再继续起吊大钩。吊起高度以保证小钩松开后汽缸不碰地面,逐渐松下小钩,使缸盖的全部重量由大钩承担。1.3.3.2全松小钩,取下钢丝绳将汽缸转过180”,再将钢丝绳挂到小钩上,并吊紧钢丝绳,再将大钩缓缓松下,(必要时适当起升小钩)直到汽缸水平放置后,用枕木垫实。安放稳妥后,松下两吊钩。1.3.4汽缸及零部件的检查与测量。1.3.4.1用砂纸清理汽缸结合面。清理时,砂纸活动方向要平行于主机轴线,不要横向运动,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光泽,确保水平中分面上没有损坏和毛刺。1.3.4.2检查止口接合面没有损坏和毛刺,如果有必要,可用锉刀、油石进行修整。1.3.4.3检查汽缸中分面汽缸定位圆柱立销,应光滑、完整、无毛刺。1.3.4.4测量下缸结合面水平: 使用水连通管测量仪或者使用光学合像水平仪进行测量,测量位置应放在安装或第一次大修做好的永久性记号上。如测量数据与以前数据不同,调查测量过程.1.3.4.5汽缸结合面及内外壁检查。a. 汽缸结合面清理后,对其可能产生的腐蚀和裂纹,进行宏观检查和磁粉探伤并记录。b. 如有必要对汽缸外壁进行检查时,应打去保温并清理干净,再进行探伤。c. 如发现裂纹应由金属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查明其深度,汽缸结合面的裂纹深度可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d. 重点检查下列部位可能发生的裂纹,汽缸内外部拐角、蒸汽室焊件、主蒸汽进口法兰焊件、所有抽汽管道焊件、第一级喷嘴部分拐角及所有管道和凹处的焊件并记录。1.3.4.6清理检查汽缸螺栓。a. 用砂布清理汽缸隔板或轴封套槽后作宏观检查。b. 彻底清理所有螺纹,孔面和螺母面应该没有杂物,如果不干净,就会出现螺栓延伸的测量错误。c. 仔细检查螺纹,如有碰伤或毛刺可用三角油石或三角细锉刀修整,然后进行带帽检查,螺母上可涂上二硫化钼粉,直到用手拧到底(缸上螺栓应用螺栓对号进行检查)如果螺栓与螺帽配合较紧而螺纹上无刺时,可用细研磨膏作必要研磨并用煤油清理干净。1.3.4.7检查低压外缸导流板及加强盘无裂纹,如开裂应焊接加固,检查清理低压缸内喷水管路及支架,检查管路无腐蚀,喷水孔无阻塞,喷射方向正确。1.3.4.8测定硬度。汽缸水平法兰及主汽管入口法兰的高温12Cr-钢螺栓,HB290360,可以使用。HB360以上更换,HB280289二年以内更换,HB279以下更换。1.3.4.9 2 1/2以上螺栓应作超声波探伤。1.3.5扣空缸检查汽缸结合面严密性 汽缸平面清理完毕,拆除猫爪工作垫片(以防将上缸垫起),按需要植入部分汽缸螺栓后,将上缸扣上。在自由状态和冷紧1/3汽缸螺栓两种情况下分别用塞尺测量汽缸内外水平中分面的间隙,并作好记录,测量结束后,松去螺栓,吊去上缸,复装工作垫片。高中压内缸中分面间隙允差:自由状态下2mm以下冷紧1/3螺栓后,间隙为零;A、B低压内缸中分面间隙允差,自由状态下2mm以下,冷紧1/3螺栓后间隙为零。1.3.6汽缸部分复装1.3.6.1扣内上缸a. 缸内无杂物。b. 低压内缸应装好导杆,并涂透平油。c. 用专用钢丝绳及倒链起吊内上缸微离地面后,用框式水平仪调整中分面纵横向水平,使汽缸倾斜度0.3mm/m。d. 用压缩空气吹净内上缸,经检查后进行试盖,并和吊缸时一样检查钢丝绳和行车情况,确信汽缸座落在下缸上后,再将缸盖吊起200-300mm,四角垫以枕木,在中分面均匀涂抹亚麻仁油后拿去枕木,使汽缸下落,旋出导杆,内上缸落至内下缸上,并用塞尺检查结合面是否落实。复装内上缸与导流环处夹条键。e. 旋上螺栓,按图冷紧汽缸螺栓,然后须热紧汽缸螺栓,热紧弧长及伸长量详见表一。1.3.6.2扣外上缸a. 扣缸步骤同上。b. 复装高中外缸之间闷头及中心组件、低压内、外缸间夹条键。c. 冷紧、热紧外缸螺栓后(低压缸外缸螺栓冷紧即可)取出安装垫片,复装运行垫片,方法同拆卸阶段。d. 联系热工复装测温元件。1.3.6.3复装高中、低压导汽管。1.3.6.4汽轮机汽缸的保温a. 使用的保温材料及粘结剂应有合格证,理化指标说明书检验报告(在国家法定保温材料定点检验单位检验的报告),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b. 保温材料运至现场后,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辅上垫木,防止材料受潮,保温过程中任何地方都严禁使用石棉制品。c. 保温前应将设备表面的灰尘、油垢、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d. 涂抹结构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打底涂抹材料耐高温胶泥,厚度20mm,第二部分为主保温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毡,外层敷设#12镀锌铁丝织成的六边形铁丝网,第三层为抹面层。e. 涂抹材料必需涂刷均匀。f. 纤维毡必须与缸体粘贴严密,不得留有间隙和空间,不脱落,各层错缝、压缝、层间严密平整,压光、压实、平整。主保温层按制造厂提供的图纸(图号:D600A.005.15Q)分区进行保温,第一区保温层厚度为280mm,第二区保温厚度为180mm,第三区保温层厚度为220mm,第四区主保温层厚度为100mm,保温工作结束,机组启动后环境温度为27时,保温表面温度不超过50。g. 外层铁丝网敷设两层铁丝应对接,搭接量不少于20mm,铁丝网与铁钩钉紧固牢靠,并保证紧贴在保温层上,铁丝网敷设完毕后,铁丝网表面不应有铁丝断头露出,表面不应有鼓包和空气层现象。h. 抹面层应分两次进行,待第一次稍干后进行第二次,第一次要求找平和压挤压实,第二次要求压光压平。抹面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棱角整齐,其平面度不大于3mm/m,表面应无裂纹。i. 上下层汽缸螺栓连接处及各汽门法兰处等,需检修的部位,保温方式采用分段式,尽可能的方便检修时保温的拆除。j. 在保温过程中,应保证汽缸等处测温元件,阀门、管道等不受损坏。1.3.6.5车衣:复装车衣,车衣组合后连接牢固,各螺栓拧紧。1.3.7汽缸螺栓的拆装1.3.7.1螺栓的拆卸。a. 拆汽缸螺栓的顺序应以防止消除汽缸上下法兰间隙所引起的法兰变形的张力集中到最后拆卸的少数几个螺栓上为原则,合理的拆卸顺序。如图所示,即先从间隙最大的中部螺栓开始,使间隙逐步恢复。如图3所示: 图3b. 一般使用不锈钢管状电加热器加热螺杆中心孔,使螺杆伸长,当螺栓加热到预定时间后,用专用板手试松螺帽,当螺帽能稍转动就应停止加热,取出加热管后,将螺帽旋出。c. 在旋松螺帽或加热到预定时间,如发现螺帽卡涩或加紧,可用铜棒在螺帽四周和顶部轻轻敲击,同时,将螺帽来回转动以防止咬扣。d. 在松螺栓时如发现咬扣现象,应停止拆卸等螺栓温度降至室温,然后向螺丝内浇入少许煤油和研磨砂混合液,用适当的力矩来回活动螺帽,同时,用铜棒击振顶部,必要时,适当加热螺帽,逐渐使螺纹内的毛刺拉光后,旋出螺帽,当确认无法卸下螺帽时,可由熟练的气焊工用割把割下螺栓上帽,保存螺杆。1.3.7.2螺栓的复装(图4a,b,c,d) 中压内缸螺栓拆装顺序 低压缸紧松螺栓顺序图4a. 彻底清理所有螺纹,并涂螺纹防咬剂。b. 在加热和上紧前,先测量双头螺栓长度。c. 确保汽缸法兰、螺栓、螺母标号均对应无误。d. 在组装双头穿螺栓和螺母时,要用螺母提升装置。e. 用专用板手上紧双头螺栓,不要加热测量并记录延长量。f. 用图纸规定的延伸减去上一步测量的延伸,并记录此值。g. 根据上一步计算出的延伸量是用于热紧的,根据下式计算应转弧长:Al=kDRe/P 单位:mm Al:应转弧长 单位:mmRE:延伸量 单位:mm D :螺母外径 单位:mmK:专用系数 单位:mm P:螺纹节距 单位:mm专门系数K的对照表公称尺寸11 1/41 1/21 3/422 1/42 1/22 3/4K1.101.1251.151.1751.201.2251.251.275公称尺寸33 1/23 7/844 1/255 1/26K1.301.351.38151.401.401.401.401.40h. 使用加热棒加热螺栓,加热顺序同冷紧顺序,当加热至能用手旋螺帽达热紧弧长的一半时,即可停止加热,套上管子扳至螺帽记号线与汽缸上基准对准为止。i. 测量螺栓延伸 螺栓上紧后,等其完全冷却(约12个小时),用螺栓伸长测量工具,测量螺栓延伸量,并求出最终延伸量,检查延伸量是否符合要求,若不足继续热紧,若超出要求应用上述方法,松开螺栓后重新再次上紧,以便延伸量在要求范围内。j. 记录螺栓延伸量。k. 螺栓全部热紧后,复装螺帽护罩。附汽缸螺栓伸长量及弧长对应表(表1、表2、表3)高压缸螺栓编号图表1:高中压缸螺栓热紧伸长量(单位:mm) 螺栓编号检修时必须伸长量检修时必须的弧长螺栓编号检修时必须伸长量检修时必须的弧长1-22.21-2.37722-77257-621.36-1.46205-2203-41.84-1.91599-62163-640.47-0.53102-1145-61.46-1.57475-51165-680.49-0.56106-1217-141.31-1.49426-48569-700.57-0.65138-15715-161.01-1.16329-37771-740.47-0.54114-13117-321.16-1.31377-42675-760.50-0.58134-15633-341.31-1.49426-48577-820.63-0.72205-23435-361.28-1.46344-39283-840.50-0.58121-14137-381.25-1.42270-30785-1000.28-0.3234-3949-501.23-1.41266-305101-1060.19-0.2213-1551-561.22-1.39184-209107-1300.39-0.4553-61低压A缸螺栓编号图表2:A低压内缸螺栓热紧伸长量(单位:mm) 螺栓编号检修时必须伸长量检修时必须的弧长螺栓编号检修时必须伸长量检修时必须的弧长401-4020.16-0.1811-12435-4360.46-0.5256-634030.22-0.2521-23437-4440.28-0.3234-394040.22-0.2521-23445-4460.22-0.2521-23405-4060.16-0.1915-18447-4480.16-0.1915-18407-4080.22-0.2521-234490.22-0.2521-23409-4160.28-0.3234-394500.22-0.2521-23417-4180.46-0.5256-63451-4520.16-0.1811-12419-4240.47-0.5371-80453-4600.16-0.1811-12425-4280.48-0.5588-101461-4640.21-0.2420-23429-4340.47-0.5371-80低压B缸螺栓编号图表3:B低压内缸螺栓热紧伸长量(单位:mm) 螺栓编号检修时必须伸长量检修时必须的弧长螺栓编号检修时必须伸长量检修时必须的弧长501-5020.16-0.1811-12535-5360.46-0.5256-635030.22-0.2521-23537-5440.28-0.3234-395040.22-0.2521-23545-5460.22-0.2521-23505-5060.16-0.1915-18547-5480.16-0.1915-18507-5080.22-0.2521-235490.22-0.2521-23509-5160.28-0.3234-395500.22-0.2521-23517-5180.46-0.5256-63551-5520.16-0.1811-12519-5240.47-0.5371-80553-5600.16-0.1811-12525-5280.48-0.5588-101561-5640.21-0.2420-23529-5340.47-0.5371-801.3.8主要备品备件序号备品名称型号规格系统名称生产厂家生产商图号1螺栓HT.SB#125GH5736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212螺母HSL.N#GH5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223螺栓HT.SB#GH4 1/2648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214螺栓HT.SB#GH4573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175螺栓HD.NB#GH31128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146螺栓HT.SB#GH3 1/2538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167螺母HSL.N#GH4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118螺栓HD.NB#GH41178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109螺栓HD.NB#GH41850高中压汽缸东汽D600A.023.0031.4汽轮机转子1.4.1结构概述: 汽轮机转子分高中压转子、低压A转子和低压B转子,通过刚性联轴器联接。各转子各自支撑在2个轴承上,整个轴系通过位于#2轴承座内的推力轴承轴向定位。如图5 a,b,c所示: a高中压转子 b低压A转子c低压B转子 图5 高中压转子、低压A转子均为整锻式转子,是用高强度合金钢锻件加工制成的,其中高中压转子为Cr-Mo-V锻钢,低压A,B转子为Ni-Cr-Mo-V锻钢。为了保证汽轮机转子无瑕疵,精确校平衡和具有高性能,转子锻件的坯件经过真空浇注。在机加工之前,进行过各种试验,以确保锻件的物理和冶金性能满足要求。转子本体经过精密的机加工,加工后的转子上带有叶轮、轴承轴颈、联轴节法兰和推力盘。成形叶轮机加工有许多燕尾槽,叶片的燕尾槽可以插入这些槽中。 在高中压转子、低A转子的前后轴封和叶轮之间的轴上,均有汽封城墙式方齿,与轴封及隔板汽封的高低齿组成迷宫式汽封(或称高低齿梳齿汽封);低B转子与轴封及隔板汽封的平齿组成平齿汽封。 为降低低压转子第一级叶轮的温度,在第一级叶轮的平衡孔上设置了蒸汽勺(steam scoop),运行时级后的较低温度蒸汽,通过蒸汽应返流至级前,以冷却第一级叶轮。 为了进行机组大修后的动平衡工作,在每根转子上均设有供电厂现场在不揭缸情况下,进行动平衡调整加重物的装置。动平衡装置的位置如下:1.4.1.1高中压转子:a. 机组进行转子动平衡工作时加装平衡块:高中压转子中压侧末级叶轮,高压侧调节级前转子燕尾槽内,高中压转子高压侧排汽口转子燕尾槽内。b. 现场不揭缸进行动平衡时,可利用汽缸端部设置的专用手孔,在高中压转子排汽口侧的轴凸肩上,装设或调整其重块的位置或重量。1.4.1.2低压转子:a. 转子进行动平衡工作加装平衡块,均在低压转子进汽口处转子表面燕尾槽内。b. 转子在运行现场不揭缸进行动平衡工作加装平衡块均在低压转子末级叶轮的燕尾槽内。 本汽轮机轴系通流部分由40个结构级组成,其中高压部分7级(包括1个调节级),中压部分为单流5级,两个双流低压缸共227级,各级均采用冲动级设计。高压缸动叶采用边界层抽吸技术,在菌形叶根中间体上开有抽吸孔。 高中压缸叶片材料采用Cr-Mo-Nb-V及Cr-Mo-W-V不锈钢,低压缸第1至5级动叶为12%Cr不锈钢,末级动叶片用Cr-Ni-Mo-V不锈钢,第16,17级锁口叶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造。附动叶材料表4.该机组叶片在设计制造中有如下特点: 叶片中部自带凸台拉筋,顶部有翼型自带围带,凸台和围带间均不焊接。装配时,相邻叶片的围带及拉筋凸台侧面彼此配准留一定间隙,围带处采用联结件用铆接方式联结相邻叶片。运行时,由于叶片离心力产生扭转变形而使叶片的拉筋凸台间相互靠紧,连成一个整体。围带与拉筋的这种连接方式可以较大幅度的增大阻尼系数,因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叶片产生共振,提高了长叶片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强度,振动的可靠性,该机组在叶片设计制造方面,还具有以下特点: a.采用大宽度的调节级叶片(Pd=4”),双倒T型叶根,两层围带。 b.采用大刚性叶根,调节级采用双倒T型叶根,高压缸其余叶片采用外包菌型叶根,中压各级采用轴向装入式枞树形叶根,低压缸第1至5级为外包菌型叶根,次末级为5叉型叶根,末级为7叉型叶根。全部采用围带成组,低压末级采用双层围带,外层自带,内层通过铆钉与外层连接。附:600MW机组动叶材料表级 数材 料机 械 特 性化 学 成 分(100%)抗拉强度N/m3屈服强度延伸率%面积收缩率%硬度HBNiCrMoVNbCoW1Ni-Cr-Mo-V合金钢96568915.045.03210.30-0.6010.0-11.50.80-1.100.15-0.250.35-0.550.250.252Cr-Mo-W-V合金钢96561913.030.0291-3210.50-0.9011.0-12.50.90-1.250.20-0.30-0.150.90-1.253Cr-Mo-W-V合金钢96561913.030.0291-3210.50-0.9011.0-12.50.90-1.250.20-0.30-0.150.90-1.254Cr-Mo-W-V合金钢96561913.030.0291-3210.50-0.9011.0-12.50.90-1.250.20-0.30-0.150.90-1.255Cr-Mo-W-V合金钢96561913.030.0291-3210.50-0.9011.0-12.50.90-1.250.20-0.30-0.150.90-1.256Cr-Mo-W-V合金钢96561913.030.0291-3210.50-0.9011.0-12.50.90-1.250.20-0.30-0.150.90-1.257Cr-Mo-W-V合金钢96561913.030.0291-3210.50-0.9011.0-12.50.90-1.250.20-0.30-0.150.90-1.258Ni-Cr-Mo-V合金钢96568915.045.03210.30-0.6010.0-11.50.80-1.100.15-0.250.35-0.550.250.259Ni-Cr-Mo-V合金钢96568915.045.03210.30-0.6010.0-11.50.80-1.100.15-0.250.35-0.550.250.2510Ni-Cr-Mo-V合金钢96568915.045.03210.30-0.6010.0-11.50.80-1.100.15-0.250.35-0.550.250.2511Ni-Cr-Mo-V合金钢96568915.045.03210.30-0.6010.0-11.50.80-1.100.15-0.250.35-0.550.250.2512Cr-Mo-W-V合金钢96561913.030.0291-3210.50-0.9011.0-12.50.90-1.250.20-0.30-0.150.90-1.251312Cr合金钢68948220.030.02410.5011.25-13.011.25-13.0-1412Cr合金钢68948220.030.02410.5011.25-13.011.25-13.0-1512Cr合金钢68948220.030.02410.5011.25-13.011.25-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