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电容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复习教案_第1页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电容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复习教案_第2页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电容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复习教案_第3页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电容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复习教案_第4页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电容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电容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复习教案莲山课件M第4课时电容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基础知识归纳1静电感应现象导体放入电场后,导体内部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定向移动,使导体两端出现等量的正、负电荷的现象2静电平衡1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2条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3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特点导体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外表面垂直;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3静电屏蔽导体球壳内或金属网罩内达到静电平衡后,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叫静电屏蔽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4尖端放电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大,附近场强很强,能使周围气体分子电离,与尖端电荷电性相反的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奔向尖端,与尖端电荷中和,这相当于导体尖端失去电荷,这一现象叫尖端放电如高压线周围的“光晕”就是尖端放电现象,所以高压设备尽量做得光滑,防止尖端放电,而避雷针则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实例5电容器1两块互相靠近又彼此绝缘的导体组成的电子元件2电容器的带电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3电容器的充、放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叫做充电,使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叫做放电6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电势差的比值叫电容,定义式为2单位法拉,符号F,换算关系为1F106F1012PF3物理意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可与卡车的载重量类比7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电容C与平行板正对面积S成正比,与电介质的介电常数R成正比,与两极板的距离D成反比,即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9C重点难点突破一、处理平行板电容器内部E、U、Q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1首先要区分两种基本情况;1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时,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U保持不变;2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2赖以进行讨论的物理依据有三个1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2平行板电容器内部为匀强电场,所以场强EUD;3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二、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内运动和平衡的分析方法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的运动与平衡问题属力学问题,处理方法是先作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再结合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功能观点进行分析和求解三、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处理方法电容器是一个储存电荷的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路中有充放电电流,一旦达到稳定状态,电容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的元件,在电容器处看做断路,简化电路时可去掉它,简化后若要求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时,可以在相应的位置补上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9典例精析1平行板电容器内部E、U、Q的关系【例1】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两极板间距为D,接到一电压一定的电源上,电容器的带电量为Q,电容器与电源始终保持连接把两极板距离变为,则电容器的电容为,两极板电压为,电容器带电荷量为,两极板的场强为【解析】由于电容器始终接在电源上,因此两极板间电压保持不变,由C,有C,即CC,所以C2C由公式QCU,U不变,则QCQQCC2,即Q2Q由EUD,U一定,则EEE2,E2E2UD【答案】2C;U;2Q;【思维提升】若上题中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连接,电容器D、S、R变化,将引起电容器C、Q、U、E怎样变化可根据切断电源后Q不变,再由以下几式讨论C、U、E的变化CU高考资源网EUD【拓展1】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S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9地,在两极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U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压,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表示该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而将正极板移至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则ACAU变小,不变BE变大,不变CU变小,E不变DU不变,不变【解析】根据充电后与电源断开,Q不变和C,有D,C,又U,即C,U因EUDQCD所以E不变,P点到极板的距离不变,则P点下极板的电势差不变,P点的电势P不变,P点电势能PQ不变,所以A、C选项正确2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内运动和平衡的分析【例2】如图所示,在空气中水平放置的两块金属板,板间距离D50MM,电源电压U150V当开关S断开,金属板不带电时,极板中的油滴匀速下落,速度为V0,然后闭合S,则油滴匀速上升,其速度大小也是V0,已测得油滴的直径D110106M,油滴密度105103KG/M3已知油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与油滴速度成正比,不计空气浮力,元电荷E161019C,求油滴的带电荷量【解析】油滴匀速下降,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向上的空气阻力FF而平衡,有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9MGFF油滴的质量为MV6D3阻力FFKV把式代入式得6D3GKV0S闭合后油滴匀速上升,油滴受向上电场力FE和向下的重力MG、空气阻力FF平衡,即FEMGFF电场力FEEQUDQ空气阻力FFKV0将式代入式得UDQ6D3GKV0由两式得UDQ3D3G解得Q481019C【思维提升】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间的运动,属于力学问题处理方法是受力分析后利用平衡条件求解【拓展2】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中央各有一小孔M、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到达N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9的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按原路径返回,若保持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则ADA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B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C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D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解析】当开关S一直闭合时,A、B两板之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带电质点从M向N运动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QUAB,由题设条件知质点由P到N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物体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即MG2DQUAB0A、C选项中,因UAB保持不变,上述等式仍成立,故沿原路返回;B、D选项中,因B板下移一段距离,保持UAB不变,而重力做功增加,所以它将一直下落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A和D3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处理方法【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0V,R14,R26,C30F,求1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92电流稳定后,断开开关S,求通过R1的带电量【解析】1以U0表示电源电压,则S闭合,电路稳定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I1046A1A2由欧姆定律得R2两端电压U2为U2IR216V6V,此时电容两端电压也为U2,则其带电量QCU2,Q301066C18104C断开S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0,其带电量则变为QCU03010610C30104C故得S断开后通过R1的总电量为QQQ30104C18104C即Q12104C【思维提升】电路稳定后,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因此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上无电压,当电容器和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其并联电阻两端电压相等,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变化时,会引起充放电【拓展3】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与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连接如图电路,有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悬浮在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现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CDA增大R1B增大R2C增大R3D减小R2易错门诊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4理解导体静电平衡的特点【例4】如图,当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验电器的指针是否带电【错解】因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空腔导体的外表面,内部无电荷,所以,导体A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小球连接时,验电器不带电【错因】关键是对“导体的外表面”含义不清,结构变化将要引起“外表面”的变化,这一点要分析清楚【正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