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池工艺设计_第1页
清水池工艺设计_第2页
清水池工艺设计_第3页
清水池工艺设计_第4页
清水池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水池工艺设计 教师 冯岩市政工程系 清水池概况及设计存在的疑问 I 清水池构造 II 清水池设计参数规定 III 清水池设计计算 IV 清水池设计案例 V 讲课提纲 I 清水池概况及设计中存在的疑问 调节第一 二级泵房流量的差额 满足加氯接触时间 1 大中小水厂都应设清水池 并储存消防用水 2 形式 圆形和矩形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砖石 清水池的位置 作用 适用条件 材料 从水厂平面上看 清水池应尽量靠近滤池 特别是应与二级泵站靠近 从高程上考虑 清水池有地下式 半地下式和地面式三种类型 一般都按深入地下3 4米左右考虑 并设计在地形的最低处 形式对比 圆形清水池 在一定容量范围内 圆形水池具有耗材少 投资省等优点 但模板消耗较高 且平面布置中占地面积较大 矩形清水池 矩形水池施工方便 模板周转效率高 且布置紧凑 矩形水池又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 从等面积而论 正方形周边最短 用材少 当容量大于2000m3时 往往采用矩形水池 当确定了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和有效水深后 对于其边长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厂区占地因素外 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吗 清水池中导流墙的布置 长 如何考虑 除了避免水的短流及氯接触时间外 是否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如结构上的等等 通风帽 清水池通风帽 管 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高出覆土的高度如何确定 清水池 设计中存在的疑问 3 最低水位 清水池是否存在 最低水位 报警水位 若存在的话 则怎样确定 导流墙 边长确定 II 清水池构造 水位指示 排水管 放空管 进水管 清水池构造 池的主体 矩形 圆形 导流墙 出水管 溢水管 通气孔 检修孔 池顶覆土 III 清水池设计参数规定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2006 下简称 设计规范 2 给水排水构筑物设计选用图 水池 水塔 化粪池 小型排水构筑物 07S906 标准设计图集 钢筋混凝土蓄水池说明 下简称 图集说明 3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 城镇给水 下简称 设计手册 式中W1 调节容积 m3 W2 消防贮水量 m3 W3 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 m3 W4 安全贮量 m3 水池容积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包括调节容积 消防贮水量和水厂自用水的调节量 1 2 3 设计规范 第7 5 1条净水厂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应根据产水曲线 送水曲线 自用水量及消防储备水量等确定 并满足消毒接触时间的要求 当管网无调节构筑物时 在缺乏资料情况下 可按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 20 确定 图集说明 第3 1 2条有关内容 水深不宜过浅 一般可为3 5 4 5m 设计规范 第7 5 3条清水池的池数或分格数不得少于2个 并能单独工作和分别泄空 在有特殊措施能保证供水要求时 亦可修建1个 应设超越清水池的管道 4 图集说明 第3 1 2条有关内容 水池平面尺寸应根据所处场地条件及结构经济合理确定 应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调节容量估算百分率 1 2 3 设计规范 第7 5 4条 生活饮用水的清水池 调节水池 水塔 应有保证水的流动 避免死角 防止污染 便于清洗和通气等措施 设计手册 第41页有关内容 为清洗水池时排水方便 在导流墙底部 隔一定距离设置流水孔 流水孔底缘应与池底相平 导流墙若砌至池顶 应在干弦范围的墙上设置通气孔 并使清水池排气畅通 图集说明 第3 2 1条有关内容 进 出水管的布置不应使水流产生短路 一般设置在水池的不同侧 必要时应设置导流装置 本图集 300m3的圆形水池 150m3的方 矩形水池均设有导流墙 为了避免池内水的短流和满足加氯后的接触时间的需要 池内应设导流墙 1 2 3 图集说明 第3 3 1条有关内容 水池的通气管由最大进水或出水流量求得最大通气量 按通气量确定通气管的直径和数量 通气管内空气流速可采用5m s 通气管一般不少于两根 并宜有高差 通气口处有网罩 宜结合导流墙布置 并不得装阀门 一高一低 池顶覆土以上高分别为900mm和1400mm 图集说明 第3 3 2条有关内容 检修孔内的池壁应设置爬梯 图集说明 第3 3 2条有关内容 水池顶应设检修孔 宜设置于清水池进水管 出水管 溢流管和集水坑附近 宜成对角线布置 检修孔的设置不宜少于2个 孔的尺寸应满足池内管配件进出孔的要求 孔顶应设置防雨盖板 一般规格 800 1000 1600 为了使清水池内水保持新鲜和适应水位高低变化需要 清水池顶设通气管 通风孔及检修孔数目根据水池大小确定 1 2 水池最低水位的容积包括城镇室外消防用水量和水厂室外消防用水量的总量 图集说明 第3 3 4条有关内容 清水池的水位检测可以选用水位尺 水位传示仪或超声波液位仪 建议使用一体化超声波液位仪 清水池应设水位连续测定装置 发出上 下限水位信号 供水位自动控制或水位报警只用 1 池顶覆土一般为0 5 1 0m 气温低 地下水位高 池子埋深较大时 池顶覆土应较厚 池顶覆土厚度需满足清水池抗浮要求 避免池顶面直晒 并应符合保温要求 1 清水池内的进 出水管一般分开设置在不同的部位 促使水流循环 进水管 出水管应分设 结合导流墙布置 以保证池内水能经常流通 避免死水区 2 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按最高日平均时 最高日最高时的流量确定管径 管内流速在0 7 1 0m s 管径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 以满足水量发展的需要 3 进水管标高应考虑避免由于池中水位变化而形成进水管的气阻 可采用降低进水管标高 或进水管进池后用弯管下弯 4 出水管一般设置1根 出水管的设置形式为 从池底集水坑敷管出水 常用于二级泵房前设有吸水井 水泵吸水管直接弯入池底集水坑吸水 1 溢水管宜采用水平喇叭口集水 出口处应设网罩 以防爬虫等沿溢水管进入池内 管上不设阀门 溢水管应及时排出因事故而高于最高水位的水流 一般按比进水管径大一级考虑 2 溢水管内的水排入排水井 如果清水池全部为地下室 而溢水管出口经常处在排水水位之下时 一般考虑将溢水管先经溢流井 在通至排水井 以避免清水受污染 1 排水管管径按照2h内将水泄空计算 最小管径不小于100mm 在一般清况下 清水池在低水位条件下 进行泄空 2 为便于泄空池水 池底应有一定的坡度 并设置排水集水坑 3 如池水埋深较大 排水较困难时 可在池外设置排水井 利用泵抽除 也可利用潜水泵直接由清水池抽除 IV 清水池设计计算 清水池有效容积计算 1 2 3 4 5 清水池配管计算 清水池通气孔及人孔 检修孔 清水池导流墙计算 清水池集水坑计算 6 水位标示及池顶覆土 清水池有效容积计算 1 2 4 3 根据有效容积确定清水池的数量 一般不少于2座 根据设计图集中有关有效水深的规定 3 5 4 5m确定有效水深及超高 有效容积计算方法有两种 存在制水曲线和供水曲线资料时 通过列表计算可得 当资料缺乏 且配水管网中午调节构筑物时 可按照10 20 的最高日用水量确定 清水池的容量需要用必要的消毒接触容量进行复核 复核时可利用消防贮量和安全储量 根据单座清水池有效容积和有效水深 确定清水池的平面尺寸和形状 按照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算 设计流速按照工况选用 一般0 5 1 0m s 确定进水管高度 一般距池底1 3到2 3之处 进水管 流量 流速 管径 设置高度 管径管内流速 按照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 设计流速按照工况选用 一般0 5 1 0m s 出水管在集水坑接出 使出水管管顶与池底相平 出水管 流量 流速 管径 设置高度 管径管内流速 按照清水池有效容积进行计算 按照2个小时将余水放空 流速按照1 2 1 5m s 排水管在集水坑接出 使排水管管底与集水坑底相平 排水管 容积 时间及流速 管径 设置高度 管径管内流速 按照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算 设计流速按照工况选用 一般0 5 1 0m s 溢水管喇叭口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相平 溢水管 流量 流速 管径 设置高度 管径管内流速 溢水管 集水坑常用平面尺寸 2700 1500 800 集水坑是清水池的出口集水部分 一般比池底深1 0 1 5m 池底应有一定的底坡坡向集水坑 集水坑根据池型 分为圆形 矩形 方形 清水池设计计算 集水坑计算 4 清水池设计计算 导流墙计算 5 导流墙计算 1 2 4 3 导流墙厚度一般为240mm混凝土砌块烧结实心砖砌块 位置 一般沿柱设置导流墙 且要保证水体与氯的混合时间 导流墙高度一般距池顶板的距离为200mm 导流墙每隔2000mm设置120 120清扫孔 流水口 且清扫口底缘与池底相平 通气孔上有网罩 由最大进水或出水计算最大通气量 按通气量确定通气管的直径和数量 通气管内空气流速可采用5m s 通气管一般不少于两根 通气孔布置 结合导流墙 通气孔池外高度宜布置宜参差 以利于空气自然对流 一般为高出覆土面900mm 1400mm 通气孔计算 检修孔上有防雨盖板 水池顶应设检修孔 宜设置于清水池进水管 出水管 溢流管和集水坑附近 宜成对角线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