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放样[终稿].doc_第1页
园林工程施工放样[终稿].doc_第2页
园林工程施工放样[终稿].doc_第3页
园林工程施工放样[终稿].doc_第4页
园林工程施工放样[终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园林工程施工放样作者:郑雁飞【摘 要】 园林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绿化种植及土方施工放样的重要性常被忽视。要做好绿化种植和土方施工放样,首先要理解放样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理解其相关性,然后从测量放样到绿化工程的实施进行分析和深入。在园林工程的施工和放样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做好各项工作,同时也要提醒自己在在今后的工程实践放样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关键词】 园林 园林工程 施工放样【Abstract】 The botanical garden project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afforested planter and the folk recipe construction loftings importance is often neglected. Must complete the afforested planter and the folk recipe construction lofting,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at the lofting the importance, understands its relevance from each aspect, the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survey lofting to afforestation projects implementation and thorough.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projects construction and the lofting found that the problem, solves the problem, completes each work through the science method and the theory, which questions simultaneously can also remind itself to be supposed to pay attention to presents project practice lofting.【Keywords】 Garden Afforest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lofting引 言园林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 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与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艺术理论实践都已臻于完善。然而,时代在变换,社会在发展,而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造园艺术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在文化上占支配地位的人们的理想与情感。当代,无论是社会、经济以至文化都已发生了许多变化,园林不仅要延续文脉,更要适应城市发展的新情况,那么园林施工放线作为园林施工的第一道实施步骤,它对园林设计的准确物化,其重要性可谓举足轻重。正 文一、园林施工放样的重要性园林工程的内容通过施工来表达,施工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受放样的制约,可以说放样是整个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放样要把作品的意境融入实体,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搬照抄,那么就体现不出设计师追求的意念,作品只有形而没有神。所以做一个施工放样人员,首先要理解、渗透进作品的内在,然后才能表达作品的意图。二、园林绿化工程放样的内容绿化种植工程的放样按对象不同,可分为土方放样和种植放样。土方放样:包括平整场地的放线和自然地形的放线。平整场地的放线,即是施工范围的确定。地形的放线是室外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整个景观环境的骨架,它直接影响着外部空间的美学特征、空间感、视野、小气候等,是其他要素的基底和依托。在园林中,常常通过地形的变化起伏来突出植物景观的变化。放样的具体手法常用方格网法。种植放样:绿化种植是绿化工程的主体,植物景观是设计师作品中的的主要构成元素。放样依栽植方式的不同,可采用自然式、整体式、等距弧线等方法达到目的。在三者之中,自然式放样最不易掌握。绿化施工不同于建筑施工,有时一棵乔灌木的位置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能根据其体量、色彩和外部环境的协调性作出最佳的选择。11、土方放样的常见问题台阶式、坟堆式地形:由于对等高线领会不透,常常在放样过程中造成地形辐射不够,形成台阶式、坟堆式地形,缺乏流畅感,严重的则造成排水不畅。因此在放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地形外缘过渡部分的自然。 地形和绿化种植脱离:地形和绿化种植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时是设计图的改变,或者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临时增减一些苗木或基础设施,这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品中的面貌,施工人员的放样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曾经历过一个绿化项目,原绿化施工图中靠围墙布置了3-5排宽度不等的水杉作背景,后来由于某些原因,水杉被取消而改成一排珊瑚绿篱,这样原来占地至少4米的空间现在改成了50厘米左右。如果地形一成不变,那么原来种在高坡上的主景树木只能种在山坡背面了,就违背了设计的原有意图。这时,只能将地形适当向围墙靠近,主景树木位置梢向后移,使之仍然处于最高点,既避免了空档的形成,又保证了原有的布景要求。 设计和现场情况脱离:这种情况较少发生,但有时除了请设计师到场外,如果差异不是很大,施工人员也可局部调整。如有一个施工项目,图纸上的长宽是11345米,但实际施工现场是10030米,原设计图中主要入口处是一个圆形广场加阶梯式花坛。这时,由于施工现场宽度的缩小,如果保留阶梯式花坛,则入口处显得拥挤不堪(按图纸放样,花坛位置就处在大门人口处)。后来,征求了设计人员的意见,取消了原有的阶梯式花坛,而改为两侧两个弧形对称小花坛。3草皮地块与乔灌木地块地形差异不当:在花坛、花镜的施工中,乔灌木地块的地形应当比草皮地块地形稍高。因为草皮有一定的厚度,在铺了草皮以后,在高差上乔灌木和草皮就有机结合起来了;反之,视觉上容易造成一高一低的假象,也影响了乔灌木的排水。2、种植放样中的常见问题 种植地块走样: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图理解不够。特别是在一些自然式种植时,常常做成排大蒜式、列兵式,给种植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对于一些景点及景观带的放样,应根据树形及造景需要,确定每棵树的具体位置。 苗木数量配置不当:这主要是受了施工图的约束。有时临时改变了苗木的规格,或者立地体量发生了变化,应该现场及时调整,而不能单纯堆砌,做成苗圃式、森林式地块。在一些模纹花坛中,缺少灵活性、机动性,尤其是在组合花坛中,缺乏整体感受,如在一个以色块为主的道路花坛施工项目中,单个花坛长21米,图案长度10米,此时若按图施工,则出现一个1米的空档,再放一个图案不协调,不放又造成整个花坛缺乏连续性。这时,放样就可对每个图案加长50厘米,既保持了单个花坛的整体性,又保证了整组花坛的连续性。2俗话说,“三分设计,七分施工”,好的设计需要通过施工来表现,而好的施工又可以促使设计水平的提高。如果说设计是灵魂,那么施工就是把无形的灵魂变成有形的景致的一种魔法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要点,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是植物种植施工、工程预结算、工程施工监量和验收的依据,它应能准确表达出种植设计的内容和意图。然而,在我国园要植物设计施工图制图方面还存在按图施工的可操作性不足,施工员难以理解设计意图,施工无法完会达到要求等问题。7本文探索如何在设计图纸中清楚地表达设计的思想、施工方法和后续养护管理要求等,使其更具科学、合理性与可操作性。3、施工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及放样:明确设计意图及施工任务量施工员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了解绿化目的、施工完成后所要达到的景观效果,根据工程的施工期限,安排每种苗木的栽植完成日期,同时还应了解施工地段的地上、地下情况,和有关部门配合,以免施工时造成事故。施工现场准备若施工现场有垃圾、渣土、建筑垃圾等要进行清理,栽植地的土质应基本与去苗地一致,如核对时发现栽植地土质太差,应在植树前换土,保证苗木成活率,表土土层至少在0.5m以上。对有地形有要求的地段,应按照设计图纸规定的范围和高程进行整理,使其与四周道路等标高合理衔接,使绿地排水通畅。13.1定点放线定点放线即是在现场测出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一般在栽植施工前完成该项目工作,但也有随放随挖的。由于树木栽植方式各不相同,定点放线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3.2规则式栽植放线成行成列式栽植树木称为规则式栽植,规则式栽植的特点是轴线明显、株距相等,如行道树、片林等。规则式栽植放线比较简单,可以地面上某一固定设施为基点,直接用皮尺定出行位,再按株距定出株位。为了保证规则式栽植横平竖直、整齐美观的特点,可于每隔10株株距增钉一木桩,作为行位控制标记及确定单株位置的依据,然后用滑石粉点标出单株位置。3.3 自然式栽植放线自然式栽植放线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2种方法:3.3.1方格网放线法在面积较大的植树绿化工地上,可以在图纸上,以一定的边长,画出方格网(画出方格网如5m、10m、20m等长度),再把每个方格内按照图纸上的相对位置,用绳尺定点。3.3.2目测法对于设计图纸上无固定点的绿化种植,如灌木丛、树群等可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出树群树丛的栽植范围,其中每株树木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据设计要求在所测定范围内用目测法进行定点,定点时应注意植株的生态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观。4定好点后,多采取白灰打点或打桩,标明树种,栽植数量(灌木丛树群)、坑径。4、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常见问题4.1缺少对现状植物的表示植物种植范围内往往有一些现状植物,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尽量保留原有植物,特别是古树古木、大树及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灌木等。设计者往往只在施工图中用文字说明而没有图示现状植物,使施工图的准确性不高和可操作性不强,有些甚至连说明都没有,最后导致错伐植物,破坏环境。4.2图纸不全,图纸内容过于简单建筑制图规范对建筑施工图中的总平面图与施工大样图分别有严格的规定,图纸的索引关系清晰,许多植物种植设计者能参照建筑制图规范进行制图,设计文件完整可靠(如对在同一组群内要求的苗木高度不一,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位置种植时的苗木规格、整形形式和施工技术要求不同等问题,用大样图图示清楚或在平面图中用文字标注说明),但还有一些是一图了事-只有一张植物种植设计总平面图,没有大样图,图中的内容表达不清,施工人员无法完全理解设计意图,现场施时临时更改设计的情况很普遍。4.3文字标注不准确植物种植设计图普遍采用特定的图例表示各种植物类型,用文字(或数字编号)标注说明植物名称,而对不同种植点的植物规格要求、造型要求和重要点位的坐标等普遍都没有标注,造成按图施工的可操作性不强,往往需要设计人员亲自选苗、到现场指导和定点放线,才能达到设计要求。这不利于分工合作,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4.4苗木表内容不统一由于植物的有生命性特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形状姿态,人工整形修剪形式不一,所营造出来的景观有异,施工技术、养护要求和工程营造也不同。我国现行的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对种植设计图中的苗木统计表示未做规定,有教材认为苗木表的内容应包括:编号、树种、数量、规格、苗木来源和备注等内容,比较普遍采用的苗木表的格式也包括:编号、树种、规格、种植面积、种植密度、数量和备注等内容,少数图纸能做到在苗木表中包括植物的拉丁学名、植物种植时和后续管理时的形状姿态,只工整形修剪形式事特殊造型要求等。由于苗木表内容不统一,不仅对工程施工带来不便,而且对工程预结算、工程招标、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工作带来困难。5、现行的相关规范1995年7月25日由建设部建标1995427号文发布编号为CJJ67-95的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自1996年3月1日起实施。10该标准中的第三、四部分分别对常见植物的平面及立面图例做了规定与说明,使植物种植设计中常用图例图示有统一的制图标准,根据实践经验该标准尚存如下不足: 对现状植物的图例无规定; 在用字母、数字和文字标注方面该标准只做原则性的规定而没细化; 树冠形态的图例只有自然形而无人工整枝修剪形的规定; 对苗木表的内容和格式没有统一规定。6、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制图方法与图例探索6.1现状植物的表示设计者结合植物现状条件,保留了大量乔灌木,其做法是应用全站仪普测设计范围内的大树位置坐标数据,套叠在现状地形图上,绘出准确的植物现状图,利用此图指导方案设计与种植设计。在施工图中,用乔木图例内加竖细线的方法区分原有树木与设计树木,再在说明中讲明其区别。6.2总图与分图、详图问题设计范围的面积有大有小,技术 要求有简有繁,如果一概都只画一张平面图很难表达清楚设计思想与技术要求,制图时应分别对待处理,在某市西侧绿化休闲带绿化设计中,由于设计范围面积大,设计者采用总平面图(表达园与园之间的关系,总的苗木统计表)各雷锋平面分图(表达在一个图中各地块的边界关系,该园的苗木统计表)各地块平面分图(表达地块内的详细植物种植设计,该地块的苗木统计表),重要位置的大样图,四级图纸层次来进行图纸文件的组织与制作,使设计文件能满足施工、招投标和工程预结算的要求。对于景观要求细致的种植局部,施工图应有表达植物高低关系、植物造型形式的立面图、剖面图、参考图或文字说明与标注。6.3数字和文字标注从制图和方便标注角度出发,植物种植形式可分为点状种植、片状种植和草皮种植三种类型,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标注。6.3.1点状种植点状种植有规则式与自由式种植两种。对于规则式的点状种植(如行道树,阵列式种植等)可用尺寸标注出株行距,始末树种植点与参照物的距离。而对于自由式的点状种植(如孤植树),可用坐标(采用AutoCAD辅助制图进,这点很容易做到)标注清楚种植点的位置或采用三角形标注法进行标注(图3)。点状种植植物往往对植物的造型形状、规格的要求较严格,应在施工图中表达清楚,除利用立面图、剖面图表示以外,可用文字来加以标注(图4),与苗木表相结合,用DQ、DG加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点状种植的乔木、灌木(DQ1、DQ2、DQ3、DG1、DG2、DG3)。植物的种植修剪和造型代号可用罗马数字:、,分别代表自然生长形、圆球开、圆柱形、圆锥形等。6.3.2片状种植片状种植是指在特定的边缘界线范围内成片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除草皮外)的种植形式。对这种种植形式,施工图应绘出清晰的种植范围边界线,标明植物名称、规格、密度等。 对于边缘线呈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片状种植,可用尺寸标注方法标注,为施工放线提供依据,而对边缘线呈不规则的自由线的片状种植,应绘方格网放线图,文字标注方法见(图5),与苗木表相结合,用PQ、PG加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片状种植的乔木、灌木。6.3.3草皮种植草皮是在上述两种种植形式的种植范围以外的绿化种植区域种植,图例是用打点的方法表示,标注应标明其草坪名、规格及种植面积。6.4苗木表的内容与格式苗木表主要作用是: 配合图面的植物编号标注,标明植物名称; 写出植物的拉丁学名,避免由于同名异物而造成的误解; 规定种植施工所采用的苗木规格、造型要求、种植面积、密度和数量等。三、植栽规范说明:1 树种选择所有植栽尽量选择符合当地生态及气候条件之种类。2 植物材料规格术语说明(1) 树高、冠宽、冠厚、尺寸均不包括徒长枝,以徒长枝剪除后,量得的尺寸为准。(2) 树高(自然高、稍高、高、苗高)指修剪后梢顶至地面的高度。(3) 冠宽(树冠宽、树宽)指树冠水平方向尺寸的平均值。(4) 树干直径(1.2米高直径、干径)指树干离地面1.2米处的直径平均值(特殊情形,另定者不在此限)双干、多干或分枝树,则以断面积推算之。(5) 冠厚(树冠厚),指树冠厚度的尺寸。(6) 护根土球(宿土球、土柱)指移植前后植株根部周围的土球的直径平均值。3 植物材料检验标准植物材料使用前,无论新植、补植、换植均应经甲方检验认可, 不合格者应随时运离,不得留置现场,若有下列情形者,不得使用:(1) 不符合规格尺寸者。(2) 有显著病虫害、折枝折干、裂干、肥害、药害、老衰、老化、树皮破伤者。(3) 树型不端正、干过于弯曲、树冠过于稀疏、偏斜及畸型者。(4) 挖取后搁置过久,根部干涸、叶芽枯萎或掉落者。(5) 剪型类植物材料,其型状不显著或损坏原型者。(6) 护根土球不够大、破裂、松散不完整,或偏斜者。(7) 高压苗、插条苗,未经苗圃培养两年以上者。(8) 灌木、草花等分枝过少,枝叶不茂盛者。(9) 树干上附有有害寄生植物者。(10) 针叶树类失去原有端正形态、断枝断梢者。4 土球挖掘标准(1) 挖掘树木,应按树木胸径的 810 倍为土球的直径,其深度视其树种根盘深浅而定。8(2) 士球挖妥后,应先用草包包裹土球,再用草绳捆扎,先横扎;再斜扎,交叉密扎,按三角或四角捆扎法完成土球包装,最后以绳子绑住树干固定之后,方可挖倒树木取出,取出后进行土球底部包装应以不露土为准。8(3) 树木下面的直根或较粗的根应以钢锯锯之,切口整齐,不可撕裂,尤不可以用圆锨乱砍。8(4) 树木倒地后,阔叶树应剪除叶片及幼枝针叶树则不可剪。(5) 修剪枝条应以保持树姿优美为要,保留粗枝剪除不良枝条,侧枝以外小枝,应使树冠易通风透光并防止病虫害发生。8、95 植物材料运输标准(1) 大乔木类运输时应预先包扎树干和树冠,以免影响成活率及树姿变形。(2) 大树应以吊车吊运,搬运时应注意枝条不可折断,土球尤不可破裂。(3) 运输时应由车身偏后顺序往前装载, 树枝不可逆风而装。(4) 若在24小时内不能运达现场的,应在途中及时检查并采取保湿措施。(5) 若树冠超出车辆过长、过宽、过高者,应用显著标记标示。6 现场整地标准(1) 整地之地形必须配合植栽图面所示。(2) 整地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为粗整地及细整地。粗整地所回填的土应用不含任何垃圾的纯净土,完成浇水夯实后,方可再进行细整;细整地的回填土应加入植物所需的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应不少于立方/平方。(3) 整地之地形应考虑泄水坡度及土壤安息角,如为坡地其坡度应平顺完整,除图面特别标示外不可颠簸凹凸不平。(4) 整地时,应在地形谷地处设置导沟,以便导引排水,避免地面径流直接冲刷。7 种植穴开挖标准(1) 植穴位置必须配合植栽图面及地下、地上土木建筑物电杆等平衡配置图,可以酌予调整株距,若考虑到将来树冠、根系的发展,可以稍作移位。(2) 植穴深度宽度,应按土球四周及底部平均预留1020CM宽度的标准开挖,以便回填客土,余土除土质优良者不可回填。若废土量多而影响排水,整地时,应运离工地。(3) 植穴客土应为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其它均不得使用。(4) 客土和规定回填植穴内的砂质壤土,应检除石砾、水泥块、砖块及其它有害杂质才可以使用,加入的有机质应不少于总土量的/4。(5) 大乔木的植穴深度最好为1M至12M;植穴最底层需有10CM至15cm厚的土层。(6) 灌木的植穴深度最好为35Cm至45Cm;植穴最底层需有10Cm至15Cm厚的土层。(7) 其规格应符合常绿乔灌木类种植穴规格表的规定。(如下)常绿乔木类种植穴规格(cm) 表树高150150-250250-400400以上土球直径40-5070-8080-100140以上种植穴深度50-6080-9090-110120以上种植穴直径80-90100-110120-130180以上注:另外,树穴的尺寸还需依各树种不同的生活习性区别对待。树穴形状为园柱要求壁直底平。挖掘时将表土,心土分开放置。落叶乔木类种植穴规格(cm) 表胸 径2-33-44-55-66-88-10种植穴深度30-4040-5050-6060-7070-8080-90种植穴直径40-6060-7070-8080-9090-100100-110绿篱类种植槽规格(cm)表苗高种植方式深宽50-80单 行4040双 行4060100-120单 行5050双 行5070120-150单 行6060双 行6080(8) 地被草坪的客土厚度至少10cm。28 植物栽植标准(1) 应配合植栽图面所示,先栽植较大型主体树木,而后配置小乔木及灌木类。(2) 植物材料应垂直埋入土中,植深应低于植穴上线Cm为原则,不得过深过浅,更应考虑新填土壤日久下陷的幅度。(3) 种植时植穴底部应先置松土1020Cm厚,回填应使用所定分量之肥料混合土,四周土壤应分次埋下,同时灌水充分夯实,夯实时应注意避免伤及根系及护根土球,然后表面再置一层松土,以利吸收水分空气。9 支柱规格标准() 支柱宜于定植时同时设立,植妥后再加打桩,以期固定。() 坡地栽植,应注意雨水排除方向,以避免冲失根部土壤。() 杉木桩长至少应2m,水平撑材长应60Cm以上,末径应在5Cm以上,并应剥皮清洁后刷桐油防腐。() 粗头削尖打入土中,以期牢固,打入土中深度应在50Cm以上,并应在挖掘30Cm后以木槌槌入。() 支柱应为新品,有腐蛀折痕弯曲及过分裂劈者不得使用。() 支柱与水平撑材间应用铁钉固定,后用铁丝捆牢。() 支柱贴树干部位加衬垫后用细麻绳或细棕绳紧固并打结,以免动摇。10 后期管理、保护、抚育标准() 树木花草保养保护期,自全部种植工程完工检验合格起算24个月。而补植部分自复检合格日起算个月。(2) 管理:统包商应负责保护保养管理一切工作。包括平时浇水,排水、预防人畜危害、风害、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等,浇水之次数视树种及天气而定,除非天雨,否则应在栽植后一星期内天天浇水一次,第二星期约二天一次,第三重要者为视土壤湿度而定。追肥须在栽植成活后60天方可施行,化学肥料则须在栽植成活三个月后方可施用,承星期约每星期一二次,最包商并应按植物之习性决定肥料之种类及用量。如发现树木动摇或倾斜时,随时扶正踏实,重新固定支柱,捆扎用麻绳松脱时应随时重新捆紧,腐烂部分则应更新。5、6(3) 定期查验;树木每月、草花每旬查验一次,并应作查验记录。(4)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防治园林病虫害是保护园林植物一项长期的养护技术。通常采用化学的、生物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见效快、效果好,但是目前使用的多数农药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生物防治是一项较为理想的防治方法,但技术还不完善,在实际应用中尚难善及。在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着眼于努力推广和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建立综合防治系统。9养护管理也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进行适时的施肥、修剪、浇灌、养护,确保树木苗木茁壮生长。一颗健壮的植株,要比生长瘦弱的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如海桐生长在通风不畅、阳光不足的地方,容易受吹棉蚧的危害;立地环境对树木的影响很大,无患子栽培在公园绿地上很少有蚧壳虫的危害,而作为行道树栽植在大街上,却受一蚧壳虫的危害。因此要注意研究立地环境,改善立地条件,创造抑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