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换选择计算.doc_第1页
板换选择计算.doc_第2页
板换选择计算.doc_第3页
板换选择计算.doc_第4页
板换选择计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用板式换热器就是要选择板片的面积,它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方法,但这两种都比较难理解,最简单的是套用公式 Q=KFt, Q热负荷 K传热系数 F换热面积 t传热温差(一般用对数温差) 传热系数取决于换热器自身的结构,每个不同流道的板片,都有自身的经验公式,如果不严格的话,可以取20003000。最后算出的板换的面积要乘以一定的系数如1.2。对数温差t=(Ti-to)-(To-ti)/ln(Ti-to)/(To-ti) Ti:热流体进口温度,单位(K) To:热流体出口温度,单位(K) ti:冷流体进口温度,单位(K) to:冷流体出口温度,单位(K) ln:自然对数。换热器的效力,表现在热媒进出的温差大,能够充分的利用热能。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有效换热面积大,换热隔板薄,能够充分的交换热量。 板式换热器和同样换热能力的其它类型换热器比较,表面积小,自身热损失小。特别是那种高温铜钎焊的板式换热器,体积之小又是传统的板式换热器无法与之相比较的。蒸汽锅炉的出力根据其出口压力温度不同而不同,不过,供暖所用的蒸汽锅炉多为饱和蒸汽,就是利用汽化潜热,因为在100200度之间,水的汽化潜热变化不大,所以不管出口参数如何,1吨/小时出力的锅炉散热量基本相当.即1t/h,约等于0.7兆瓦,约等于60*10000大卡/小时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式(蒸发量与供热量)Q=D(hq-hgs)*0.278KwD锅炉蒸发量t/hhq/hg蒸汽和给水的焓kj/kg供热量0.7MW相当于蒸发量1t/h蒸汽炉和热水炉的1.5吨不是一个概念: 蒸汽锅炉的容量用蒸发量表示的,单位是t/h(俗称蒸吨)。热水锅炉的容量是用热功率(过去称为供热量)表示的,单位是MW。热水锅炉的容量单位不应换算成蒸汽锅炉的容量单位,即:不能将热水锅炉的容量用t/h来表示。相反,在统计各种锅炉的总容量大小时,国际上通行用热功率MW来表示。也就是说,蒸汽锅炉的容量也要换算成MW来进行统计。严格地讲,蒸汽锅炉的蒸发量相同,但额定压力、温度不同时,它供出的蒸汽焓值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蒸发量相同,但额定压力、温度不同的蒸汽锅炉热功率是不同的,但是差别不是很大。补充说明:1t/h蒸发量的蒸汽锅炉相当于60万大卡/时供热量的热水锅炉,其热功率近似为0.7MW。 所以一般要求精度不高时,可以用0.7MW热水锅炉1t/h蒸汽锅炉来处理两者的对应关系。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锅炉产品的型号按我国机械工业部制定的标准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执行,此标准适用于:一、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大于65吨/时或介质出口压力不大于25公斤/厘米2(2.45MPa)的固定蒸汽锅炉。二、热水锅炉1. 型号组成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短横线相连。型号的第一部分表示锅炉型式、燃烧方式和额定蒸发量或额定供热量。共分三段;第一段用两个汉字拼音字母代表锅炉总体型式(见表1、表2);第二段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代表燃烧方式(见表3);第三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若干吨/时或热水锅炉额定供热量为若干104千卡/时。各段应连续书写,互相衔接。按目前的计量标准,供热量的计量单位为“MW”,单位换算公式:1t/h=60104Kcal/h=0.7MW。表1、锅壳锅炉型式代号锅炉总体型式代 号立式水管LS(立水)立式火管LH(立火)卧式外燃WW(卧外)卧式内燃WN(卧内)表2、水管锅炉型式代号锅炉总体型式代 号单锅筒立式DL(单立)单锅筒纵置式DZ(单纵)单锅筒横置式DH(单横)双锅筒纵置式SZ(双纵)双锅筒横置式SH(双横)纵横锅筒式ZH(纵横)强制循环式QX(强循)型号的第二部分表示介质参数。共分两段,中间以斜线相连。第一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介质出口压力为若干公斤力/厘米2(兆帕);第二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过热蒸汽温度或出水温度/回水温度。蒸汽压力为饷温度时,型号的第二部分无斜线和第二段。一、锅炉设备选型1. 根据上面的公式确定总的热负荷Q总,其单位为蒸吨;2. 根据所需的锅炉吨位,择优选择我公司成熟标准产品,如1吨、2吨、4吨、6吨、8吨、10吨锅炉,然后再确定锅炉数量;3. 锅炉数量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1) 用户意见及锅炉房场地特点(2) 取暖初、中、末期锅炉启动台数或备用情况二、锅炉运行燃料费用计算公式 ¥=D单价(单台锅炉小时耗燃量锅炉运行数量运行时间)注解 D单价为燃料单价,在北京工业用气天然气1.8元/Nm3,城市煤气1.1元/Nm3,0#轻油3.7元/Kg,锅炉运行时间一般每天按8小时计算,一个取暖季节按125天计算。(148.9量a为用水设备小时使用概率系数,V为单个设备耗水量,n为同种例题 1台2吨燃天然气热水炉,带2万平方米取暖,一个取暖季燃料费为¥1.8(148.918125)=26.8万元,平均每平方米取暖面积燃料费为26.8/2=13.4元/平米/年。三、热负荷的确定(一)、热负荷的确定1. 主要热量单位及其换算 定义 千卡(Kcal)(也称“大卡”):1千卡相当于将1Kg水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瓦(W):1千瓦相当于机械1秒内所做的功,1瓦=1焦耳(1W=1J/S) 1吨的概念(也称1吨蒸发量):工程上系指1小时内产生1吨蒸汽所需要的热量 换算关系 1万大卡/小时11.63千瓦 1千瓦=0.086万大卡/小时 1吨蒸发量60万大卡/小时 1万大卡/小时0.0166吨蒸发量 1吨蒸发量700千瓦 1千瓦0.0014吨蒸发量 1吨蒸发量0.7MW 1MW1000千瓦2. 取暖热负荷的确定 公式 Q取暖=q(单位面积热负荷指标)S供暖面积 注解 对北京地区居民取暖q一般取60大卡/平方米小时,对新建经济房甚至可以取到45大卡/平方米小时;对办公大楼、商场、宾馆等可以取6570大卡/平方?小时。 例题 某住宅区供暖面积8万平方米,其热负荷为Q热水=608万=480万大卡3. 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确定 公式 Q热水=a(Vn)T 注解 a为用水设备小时使用概率系数,V为单个设备耗水量,n为同种设备数量,T为供给水温差,对北京地区可取T=50 参考数据 单个设备耗水量(Kg/h)及系数用水场合洗手器淋浴器洗澡盆厨房用水系数酒店宾馆20607580G(固)医院疗养院20808570H(活)院校2020080L(链)公寓写字楼20508045W(往)工厂2012080P(抛)公共浴室20300D(倒)(二)、举例(1) WNS11.0Y表示卧式内燃燃油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t/h,蒸汽压力为1.0Mpa,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燃油,原型设计的蒸汽锅炉。(2) CWNS2.1-85/65-Y(Q)表示常压卧式内燃室燃火管式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为2.1MW,出水温度为85度,回水温度为65度,燃油、燃气并用。(3) LHS1.0-0.7- Y(Q) 表示立式火管室燃锅炉,额定蒸发量为每小时1吨,额定蒸汽压力为0.7 Mpa,燃油、燃气并用等。(4)WDR1.0-0.7-D表示卧式电加热锅炉,额定蒸发量为每小时1吨,额定蒸汽压力为0.7 Mpa,使用能源为电。(5)ZKW2.1-85/65- Y(Q)表示卧式真空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为2.1MW,出水温度为85度,回水温度为65度,燃油、燃气并用。燃料种类代号燃料品种代号类石煤,煤干石S类石煤,煤干石S类石煤,煤干石S类无烟煤W类无烟煤W类无烟煤WIII类烟煤AI类烟煤AII类烟煤AIII褐煤H贫煤P油Y气Q燃烧方式代号锅炉总体型式代号固定炉排G(固)活动手摇炉排H(活)链条炉排L(链)往复推动炉排W(往)抛煤机P(抛)倒转炉排加抛煤机D(倒)振动炉排Z(振)下饲炉排A(下)沸腾炉F(沸)半沸腾炉B(半)室燃炉S(室)旋风炉X(旋)型号的第三部分表示燃料种类和设计次序。共分两段;第一段以汉语拼音字母代表燃料种类,同时以罗马数字代表燃料分类与其并列(见表4),如同时使用几种燃料,主要燃料放在前面;而第二段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设计次序,和第一段连续顺序书写,原型设计无第二段。锅壳锅炉编制方法锅炉总体型式代号立式水管LS(立水)立式火管LH(立火)卧式内燃WN(卧内)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锅炉产品的型号按我国机械工业部制定的标准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执行,此标准适用于:一、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大于65吨/时或介质出口压力不大于25公斤/厘米2(2.45MPa)的固定蒸汽锅炉。二、热水锅炉1. 型号组成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短横线相连。 型号的第一部分表示锅炉型式、燃烧方式和额定蒸发量或额定供热量。共分三段;第一段用两个汉字拼音字母代表锅炉总体型式(见表1、表2);第二段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代表燃烧方式(见表3);第三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若干吨/时或热水锅炉额定供热量为若干104千卡/时。各段应连续书写,互相衔接。按目前的计量标准,供热量的计量单位为“MW”,单位换算公式:1t/h=60104Kcal/h=0.7MW。摘要:阐述了燃气锅炉的发展前景,介绍了燃气气源情况、燃气锅炉及与其配套所必须的燃气设施,分析了燃气锅炉采暖期的运行费用,指出了沈阳地区发展燃气锅炉的限制因素。长期以来,沈阳地区通常是采用城市热力公司的热网或自建燃煤锅炉房来解决冬季采暖问题,随着沈阳城市基本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热网的覆盖面已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沈阳冬季供暖期为152天,燃煤造成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也变得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不仅损害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沈阳市的经济发展,影响了省会城市对外开放的形象。清洁燃料的使用已经势在必行,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燃料在北方城市冬季采暖中已经崭露头脚。一、燃气锅炉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沈阳市区年耗煤量始终保持在千万吨以上,在所有的燃煤设备中,燃煤锅炉的耗煤量最多,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最大元凶。尤其到冬季,由于燃煤锅炉的大量使用造成每年采暖期内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高于其它季节。为了还给沈城市民一片蓝天,沈阳市政府已下定决心治理燃煤,锅炉,并硬性规定,市区二环路以内禁止新上燃煤锅炉,原来的燃煤锅炉也要分期分批淘汰,改用清洁燃料。因此优质、高效飞环保效益突出的燃气锅炉作为一种新兴产晶,已经走向市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在2000年供暖期前完成了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的改造,并已投入使用。辽宁省委也将市街中压燃气管线接至院内,准备在2001年完成对其4台10吨燃煤锅炉的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城市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必将为燃气锅炉提供广阔的发展天地。二、 燃气气源情况推广应用燃气锅炉必须要有充足的燃气资源作保证。过去由于国家能源政策方面的原因,燃气市场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沈阳市近几年便一度受气源不足问题所困扰,少量的气源优先供应民用,根本无法大力发展燃气锅炉。截止目前,沈阳市使用的燃气锅炉只有30多台。沈阳市煤气总公司在气源引进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并且已取得成效。在沈西地区打井开采浅层天然气己取得成功,日均供应量已达到8万立方米左右。由抚顺引至沈阳的矿井瓦斯气,经液化气掺混后也已投入市街管网运行。而且市煤气总公司在积极着手进行铁法煤田煤层气的开发合作项目,引进铁法煤田煤层甲烷气,并取得了进展。随着上述气源的开采和引进,今后沈阳将有较充足的燃气可解决燃气锅炉的气源问题。三、 燃气锅炉的选型及燃气配套设施图1为使用燃气锅炉的工艺流程简图,下面就图中各相关部分做简要叙述:1、燃气管道、调压计量及报警设施如图1所示,发展燃气锅炉的气源必须引自市街中压管线。原因在于沈阳低压管网运行压力(2X10 3Pa左右)难以满足燃烧器所需的入口压力。沈阳中压管网运行压力级制为中压B,现阶段根据市区中压管网运行实际情况,经调压后能提供的燃烧器入口静态压力范围在(510)X10 3Pa。燃气锅炉选用的调压设备一般为中一中调压器,组中一中调压器是由主调压器及各种附属配件组成。中一中调压器选型是指丰调压器晶牌、型号及口径的选择。主调压器晶牌一般均为国外品牌,沈阳地区较为常用的有意大利的塔塔里尼;德国的RMG:美国的阿尔斯特。每个品牌有多种型号,每一型号根据流量分为不同口径。品牌选定后,型号及口径的选择依据首先是调压器进出口压力范围,其次是燃烧器的出力范围。 燃气经过调压后,必须经过计量方可投入使用。沈阳目前采用的工业计量设备为天津新科成套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气体腰轮流量计,该产品的最大优点是在准确测量气体介质体积的同时,同步跟踪被检测介质的温度和压力,并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体积流量换算成标推状况下(P=1.033X10 5Pa、T=293.15K)的体积流量,并将其清晰地显示在LCD屏上。燃气经过计量后,由燃气管道通过燃气专用阀门与燃烧器的附属配件连接,燃烧器附属配件包括过滤器飞稳乐器、电磁阀、检漏装置、燃气蝶阀等。当燃烧器出力范围确定后,也就是说其小时消耗的燃气确定后,燃气的压力与附属配件口径就成为矛盾的双方,在燃烧器入口压力允许范围内,燃气的入口压力越高,附属配件口径则越低,相应的附属配件的价格也就越经济臼故燃烧器附属配件口径可根据用气点处市街中压管网提供的中一中调压器入口压力选择较高的出口压力,以降低其购置费用。锅炉房还需设置燃气泄漏检测设施,燃气一旦发生泄露,报警器主机声光报警,可手动或直接连锁电磁切断阀切断入口燃气。2、燃气锅炉及匹配燃烧器。燃气锅炉的品牌众多,国外许多知名品牌也已进入了国内市场。燃烧器一般均为国外品牌,较为知名的有意大利的利雅路、德国的威索、扎克;日本的奥林匹亚。所说的与燃气锅炉匹配的燃烧器是指燃烧器的输出功率(出力值)要与燃气锅炉的供热量匹配。例如,0.7MW的燃气锅炉就应选择出力范围在0.7MW左右的燃烧器。由于所选燃气锅炉及匹配燃烧器的品牌不同,价格上会有很大差异。 选择燃气锅炉型号的主要依据是采暖面积及其所在城市热指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沈阳某地办公楼,采暖面积7万平方米,热指标估算为100-110Kcal/h.m2,试对燃气锅炉选型。首先计算所需燃气锅炉的热功率为700-770万Kcal/h.m2,换算得总功率值为8.4MW左右(1MW86万Kcal)。则燃气锅炉型号一般选为2.8MW,数量为4台(三开一备)。四、 运行费用采用燃气锅炉供暖,供暖期的燃气费用是用气单位最关注的事情。其实这个数值有很大的机动性,它要由气候、设备、运行时间飞控制技术等多方面决定。气温降低运行时间要加长;设备好热效率则高。这里我们以二个实例来探讨一下: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锅炉房,采用三台4.2MW重庆锅炉厂生产的燃气锅炉,采暖面积为12万平方米,供暖对象为旧民用住宅楼及办公楼,采暖温度为18。供暖期使用燃气125万立方米,燃气费300万元。燃气平米费用为25元。 辽宁省政府公务员小区锅炉房,采用四台2.8MW法国吉尤燃气锅炉,采暖面积为12万平方米,采暖对象为新建民用住宅,采暖温度为20。供暖期使用燃气127立方米,燃气费305万元。燃气平米费用为25.4元。五、燃气锅炉发展的几项因素费用因素:主要是初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一)初投资费用 1、燃气锅炉构置费,沈阳市冬季采暖设施绝大多数为燃煤锅炉。现阶段对燃煤锅炉本体进行改造的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故只有将燃煤锅炉更换为燃气锅炉。此项费用足以令大的燃煤锅炉房望而却步。2、燃气锅炉配套设备构置费及施工费用。如上所述,配套设备主要有调压设备、计量设备及燃烧器。其购置费因品牌不同会有所差异。施工费用中最主要的就是燃气管道铺设费用,铺设费用大致为140万元/公里。现阶段沈阳地区的市街中压管线主要集中在一、二级马路,许多有意向的用户往往由于用气点距市街中压管线过远而放弃o。3、燃气管网集资费用。燃气管网集资费用是市政府向燃气用户收取的一笔统筹资金,此项费用工业户的收取标准为日均最大耗气量(m3)X500元m3,由于燃气锅炉耗气量巨大,此项费用非常大,是发展燃气锅炉用户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二)运行费用燃气锅炉采暖期运行费用中最主要的就是燃气费用。沈阳地区目前燃气销售价格相对较高,使用燃气的采暖费用远远高于热力公司燃煤的采暖费用。这样就限制了燃气锅炉的发展空间。现阶段燃气锅炉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办公楼采暖,民用小区使用燃气采暖还有待于燃气价格的降低及相关优惠政策出台。气源因素:发展燃气锅炉需要有大量的气源做保证,现阶段沈阳冬季气源的不足制约了燃气锅炉的发展。技术因素:随着燃气锅炉的使用与之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施工规范已经趋于成熟,使燃气锅炉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一些在技术上不可行的项目也就只好放弃了。用气不均衡因素:燃气锅炉只是在采暖期耗气,且耗气量巨大,其季节性的耗气不均衡给燃气销售公司提出了一个相当大的难题。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采用燃气锅炉供暖费用高于传统的燃煤锅炉。但是,燃气锅炉采用的是清洁的燃料,有利于保护市区的大气环境。虽然沈阳燃气市场现状在某些方面对燃气锅炉的发展有所限制。但从长远来看,采用燃气锅炉供暖将是未来供暖行业的趋势。5.1 供暖热水锅炉房内监测与控制的主要目的应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全面监测并记录各运行参数,降低运行人员工作量,提高管理水平;对燃烧过程和热水循环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提高锅炉效率,节省运行能耗,并减少大气污染。对于热水锅炉,可将被监测控制对象分为燃烧系统和水系统两部分分别进行讨论。整个计算机监测控制管理系统可按图5-1形式由若干台现场控制机(DCU)和一台中央管理机构成。各DCU分别对燃烧系统、水系统进行监测控制,中央管理机则显示并记录这两个系统的在线状态参数,根据供热状态况确定锅炉、循环泵的开启台数,设定供水温度及循环流量,协调各台DCU完成各监测控制管理功能。511 燃烧系统监测与控制图5-1 锅炉房计算机的监控系统对于链条式热水锅炉,燃烧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根据对产热量的要求控制链条速度及进煤挡板高度,根据炉膛内燃烧状况及排烟的含氧量及炉膛内的负压度控制鼓风机、引风机的风量,从而既根据供暖的要求产生热量,又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为此需要监测的参数有:排烟温度:一般使用铜电阻或热电偶来测量;再配之以相应的温度变送器,即可产生420mA或010 mA的电流信号,通过DCU的模拟量输入通道AI即接入计算机。排烟含氧量:目前较多采用氧化锆传感器,可以对0.1%21%范围内的高温气体的含氧量实现较精确的测量,其输出通过变送器后亦可转换为420mA或010 mA电流信号。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同上述测温方法。炉膛、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省煤器出口、空气预热器出口、除尘器出口烟气压力:测点可根据具体要求增减,一般采用膜盒式或波纹管式微压差传感器,再通过相应的变送器变为420mA或010 mA电流信号,接入DCU的AI通道。一次风、二次风风压,空气预热器前后压差:测量方法同上。挡煤板高度测量:通过专门的机械装置将其转换为电阻信号,再变成标准电流信号,送入DCU的AI通道。供水温度及产热量:由水系统的DCU测出后通过通讯系统送来。燃烧系统需要控制调节的装置为:炉排速度:由可控硅调压,改变直流电机转速挡煤板高度:控制电机正反转,通过机械装置带动挡板运动鼓风机风量:调鼓风机各风室风阀或通过变频器调风机转速引风机风量:调引风机风阀或通过变频器高风机转速为了监测上述调节装置是否正常动作,还应配置适当的手段测试上述调节装置的实际状态。炉排速度和挡煤板高度可通过适当的机械机构结合霍尔元件等位置探测传感器来实现,风机风量的调节则可以通过风阀的阀位反馈信号或变频器的频率输出信号得到。燃烧过程的控制调节主要包括事故下的保护,启停过程控制,正常的燃烧过程调节三部分。事故保护:这主要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循环水停止或循环量过小,以及锅炉内水温太高,出现汽化。此时最重要的是恢复水的循环,同时制止炉膛内的燃烧。这就需要停止给煤,停止炉排运行。停止鼓风机,引风机。DCU接收水温超高的信号后,就应立即进入事故处理程序,按照上述顺序停止锅炉运行,并响铃报警,通知运行管理人员,必要时还可通过手动补入冷水排除热水,进行锅炉降温。启停控制:启动点火一般都是人工手动进行,但对于间歇运行的锅炉,封火暂停机和再次启动的过程则可以由DCU控制自动进行。封火过程为逐渐停止炉排运动,停掉鼓风机,然后停止引风机。重新启动的过程则是开启引风机,慢慢开大鼓风机,随炉温升高慢慢加大炉排进行速度。正常运行调节:正常运行时的调节主要是使锅炉出口水温度维持在要求的设定值,同时达到高燃烧效率,低排烟温度,并使炉膛内保持负压。这时作为参照的测量参数有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压力分布、排烟含水量氧量等。锅炉的给煤量可以通过炉排速度和挡煤板高度(即煤层厚度)确定,鼓风机则可以根据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空气的压差判断其相对的变化,此时可以调整控制量有炉排速度、煤层厚度(调整挡煤矿板高度)、鼓风机转速、各风室风阀、引风机转速或风阀。上述各调节手段与各可参照的测量参数都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很难用如PID算法之类的简单控制调节算法。目前,控制调节效果较好的大都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或规则控制法,都是根据大量的人工调节运行经验而总结出的调节运行方法。当燃烧充分时,锅炉的出力主要取决于燃煤量,因此锅炉出口水温的控制主要靠炉排速度及煤层厚度来调节,煤层厚度与煤种有很大关系,炉膛内燃烧状况可以通过炉膛内温度分布及煤层风阻来确定。燃烧充分时炉膛内中部温度最高,炉排尾部距挡渣器前煤已燃尽,温度降低。鼓风机则应根据进煤量的增减而增减送风量,同时通过观测排烟的含氧量最终确定风量是否适宜。引风机则可根据炉膛内负压状态决定运行状态,维持炉内微负压,从而既保证煤的充分燃烧,又不会使烟气和火焰外溢。根据如上分析,可采用如下调节规则:每h一次,根据炉膛内温度分布调整煤层厚度及炉排速度,最高温度点后移,则将炉排速度降低5%,同时将挡煤板提高5%,当最高温度点前移时,则将炉排速度提高5%,同时将挡煤板降低5%。每2h一次:若出水温度高于设定值2以上,则将炉排速度降低5%,若出水温度低于设定值2以上,则将炉排速度加大5%,加大和减小炉排速度的同时,还要相应地将鼓风机转速开大或减小。当采用风阀调整鼓风量时,则调整风阀,观察空气预热器前后压差使此压差增大或减少10%。每15min一次:若排烟含氧量高于高定值,则适当减少鼓风同风量(降低转速或关小风阀),若低于高定值,则增加鼓风机风量。每15min一次:若炉膛负压值偏小(或变为正压),加大引风机转速或开大风阀,若负压值偏大,则降低引风机风量。以上调节规则中,所谓合理的炉膛温度分布取决于锅炉形式及测温传感器安装位置,需通过具体运行实测分析后,给出合理,最高温度前移,最高温度后移的判据,然后将其再写入DCU控制逻辑中。同样,排烟含氧量的设定值,含氧量出现偏差时对鼓风机风量的修正等参数也需要在锅炉试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逐步确定。当然这几个修正量参数也可以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所谓自学习的方法得到,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512 锅炉房水系统的监测控制锅炉房水系统的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对运行参数进行计量和统计;根据要求调整运行工况。安全性保证:保证主循环泵的正常运行和补水泵的及时补水,使锅炉中循环水不会中断,也不会由于欠压缺水而放空。这是锅炉房安全运行的最主要的保证。计量和统计:测定供回水温度和循环水量,以得到实际的供热量;测定补水流量,以得到累计补水量。供热量及补水量是考查锅炉房运行效果的主要参数。运行工况调整:根据要求改变循环水泵运行台数或改变循环水泵转速,调整循环流量,以适应供暖负荷的变化,节省运行电费。图5-2为由2台热水锅炉、4台循环水泵构成的锅炉房水系统示意图。图中还给出建议的测量元件和控制元件。2台锅炉的热水出口均安装测温点,从而可了解锅炉出力状况。为了了解每台锅炉的流量,最好在每台锅炉入口或出口安装流量计,一般可采用涡街式流量计。涡街式流量计投资较高,可以按照图5-2那样在锅炉入口调节阀后面安装压力传感器,根据测出的压力p3,p4与锅炉出口压力p1之压差,也可以间接得到2台锅炉间的流量比例。2台锅炉入口分别安装电动调节阀来调整流量,可以使在2台锅炉都运行时,流量分配基本一致,而当低负荷工况下1台锅炉停止或封火,循环水泵运行台数也减少时,自动调节流量分配,使运行的锅炉通过总流量的90%以上,封火的锅炉仅通过总流量的5%10%,仅维持其不至于过热。图5-2 锅炉房水系统原理及其测控点温度传感器t3,t4,t5和流量传感器F1一起构成对热量的计量。用户侧供暖热量为,GF1cp(t3-t4),其中GF1为用流量F1测出的流量。锅炉提供的热量则为GF1cp(t3-t5),二者之差是用于加热补水所需要的热量。长期记录此热量并经常对其作统计分析,与煤耗量比较,既可检查锅炉效率的变化,及时发现锅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外温变化情况相比较,则又可以了解管网系统的变化及供热系统的变化,从而为科学地管理供暖系统的运行提供依据。泵14为主循环泵。压力传感器p1,p2则观测网路的供回水压力。安装4台泵时的一般视负荷变化情况同时运行2台或3台水泵,留1台或2台备用。用DCU控制和管理这些循环水泵时,如前几讲所述,不仅要能够控制各台泵的启停,同时还应通过测量主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状态测出每台泵的开停状态。这样,当发现某台泵由于故障而突然停止运行时,DCU即可立即启动备用泵,避免出现因循环泵故障而使锅炉中循环水停止流动的事故。流量传感器F1也是观察循环水是否正常的重要手段。当外网由于某种原因关闭,尽管循环水泵运行,但流量可以为零或非常小,此时也应立即报警,通过计算机使锅炉自动停止,同时由运行值班人员立即手动开启锅炉的旁通阀V4,恢复锅炉内的水循环。泵5,6与压力测量装置p2,流量测量装置F2及旁通阀V3构成补水定压系统,当p2压力降低时,开启一台补水泵向系统中补水,待p2升至设定的压力值时,停止补水。为防止管网系统中压力波动太大,当未设膨胀水箱时,还可设置旁通阀V3来维持压力的稳定。长期使一台补水泵运行,通过调整阀门V3来维持压力p2不变。补水泵5,6也是互为备用,因此DCU要测出每台泵的实际启停状态,当发现运行的泵突然停止或需要启动的泵不能启动时,立即启动另一台泵,防止系统因缺水而放空。流量计F2用来计算累计的补水量,它可以是涡街流量计,也可以采用通常的冷水水表,或有电信号输出的水表。513 锅炉房的中央管理机如图5-1所示,可采用一台中央管理计算机与各台DCU连接,协调整个锅炉房及热网的运行调节与管理。中央机主要工作任务为:通过图形方式显示燃烧系统、水系统及外网系统的运行参数,记录和显示这些参数的长期变化过程,统计分析耗热量、补水量、外温及供回水温度的变化。根据外温变化情况,预测负荷的变化,从而确定供热参数,即循环水量及泵的开启台数、供水温度、锅炉运行台数。将这些决定通知相应的DCU产生相应原操作或修改相应的设定值。负荷的预测可以根据测出的以往24h的平均外温 w来确定: (5-1)式中为Q0设计负荷,t0为设计状态下的室外温度,Q为预测出的负荷。考虑到建筑物和管网系统的热惯性,采用时间序列的方法来预测实际需要的负荷,可能要更准确些。式(5-1)中的负荷尽管每h计算一次,但由于是取前24h的平均外温,因此它随时间变化很缓慢。每hQ的变化Q仅为: (5-2)其中t w, - tw,-24为两天间同一时刻温度之差,一般不会超过5,因此Q的变化总是小于Q的1%,所以不会引起系统的频繁调节。根据预测的负荷可以确定锅炉的开启台数Nb:NbQ/ q0,其中q0为每台锅炉的最大出力。由此还可确定循环水泵的开启台数。要求的总循环量G=max(Q/(tcp)Cmin),其中Gmin为不产生垂直失调时要求的最小系统流量,t为设定的供回水温差。由于多台泵并联时,总流量并非与开启台数成正比,因此可预先在计算机中预置一个开启台数成正比,因此可预先在计算机中预置一个开启台数与流量的关系对应表,由此可求出要求的运行台数。分析判断系统出现的故障并报警。锅炉及锅炉房可能出现的故障及由计算机进行判断的方法为:-水冷壁管或对流管爆管事故 此时补水量迅速增加,炉膛内温度迅速下降,排烟温度下降,炉膛内温度迅速下降,排烟温度下降,炉膛内压力迅速由负压变为正压。-水侧升温汽化事故 此时锅炉热水出口温度迅速提高,接近达到或超过出口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锅炉内压力超压事故测出水侧压力突然升高,超过允许的工作压力;-管网漏水严重 测了水侧压力降低,补水量增大;-锅炉内水系统循环不良 测出总循环水量GF1减少很多,压差p3-p1或p4-p1加大;-除污器堵塞 测出总循环水量GF1减少,当阀门V1、V2全开时压差p3-p2、p4-p2仍偏小,说明压力传感器p2的测点至循环水泵入口间的除污器的堵塞。-炉排故障 测出的炉排运动速度与设定值有较大差别;-引风机、鼓风机、水泵故障 相应的主接触器跳闸,或所测出的空气压差或水循环流量与风机、水泵的设计状况有较大出入。利用计算机根据上述规则及实测运行参数不断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及时发现上述事故或故障,并立即采取报警和停炉等相应的措施,从而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或故障转化为事故,提高运行管理的安全性。52 蒸汽-水和水-水换热站的监测与控制对于利用大型集中锅炉房或热电厂作为热源,通过换热站向小区供热的系统来说,换热站的作用就同上一节的供暖锅炉房一样,只是用热交换器代替了热水锅炉。图5-3为蒸汽-水换热站的流程及相应的测控制元件。水侧与图5-2一样,控制泵5、6及阀V2根据p2的压力值补水和定压;启停泵14来调整循环水量;由t2,t3及流量测量装置F1来确定实际的供热量。与锅炉房不同的是增加了换热器、凝水泵的控制以及蒸汽的计量。 图5-3 蒸汽-水换热站的测量与控制蒸汽计量可以通过测量蒸汽温度t1、压力p3和流量F3实现,F3可以选取用涡街流量计测量,它测出的为体积流量,通过t1和p3由水蒸气性质表可查出相应状态下水蒸气的比体积,从而由体积流量换算出质量流量。为了能由t和p查出比体积,要求水蒸气为过热蒸汽。为此将减压调节阀移至测量元件的前面,如图5-3中所示,这样即使输送来的蒸汽为饱和蒸汽,经调节阀等焓减压后,也可成为过热蒸汽。实际上还可以通过测量凝水量来确定蒸汽流量。如果凝水箱中两个液位传感器L1、L2灵敏度较高,则可在L2输出无水信号后,停止凝水排水泵,当L2再次输出有水信号时,计算机开始计时,直到L1发出有水信号时,计时停止,同时启动凝水泵开始排水。从L2输出有水信号至L1开始输出有水信号间的流量可以用重量法准确标定出,从而即可通过DCU对这两个水位计的输出信号得到一段时间内的蒸汽平均质量流量,代替流量计F3,并获得更精确的测量。当然此处要求液位传感器L1、L2具有较高灵敏度。一般如浮球式等机械式液位传感器误差较大,而应采取如电容式等非直接接触的电子类液位传感器。加热量由蒸汽侧调节阀V1控制。此时V1实际上是控制进入换热器的蒸汽压力,从而决定了冷凝温度,也就确定了传热量。为改善换热器的调节特性,可以根据要求的加热量或出口水温确定进入加热器的蒸汽压力的设定值。调整阀门V1使出口蒸汽压力p3达到这一设定值。与直接根据出口水温调整阀门的方式相比,这种串级调节的方式可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供水温度t3的设定值,循环泵的开启台数或要求的循环水量的确定,可以同上一节一样,根据前24h的外温平均值查算供热曲线得到要求的供热量,并算出要求的循环水量。供水温度的设定值t3,set可由调整后测出的循环水量G、要求的热量Q及实测回水温度t2确定:t3,set = t2+Q/(cpG)随着供水温度t3的改变,t2也会缓慢变化,从而使要求的供水温度同时相应地改变,以保证供出的热量与要求的热量设定值一致。对于一次网为热水的水-水换热站,原则上可以按照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如图5-4。取消二次供水侧的流量计F1,仅测量高温热水侧的流量F3,再通过即可和到二次侧的循环水量,一般高温水温差大,流量小,因此将流量计装在高温侧可降低成本。测量高温水侧供回水压力p3、p4可了解高温侧水网的压力分布状况,以指导高温侧水网的调节。 图5-4 水-水换热站的测量与控制调整电动阀门V1改变高温水进入换热器的流量,即可改变换热量。可以按照前述方法确定二次侧供水温设定值,由V1按此设定值进行调节。在实际工程中,高温水网侧的主要问题是水力失调,由于各支路通过干管彼此相连,一个热力站的调整往往会导致邻近热力站流量的变化。另外,高温水侧管网总的循环水量也很难与各换热站所要求的流量变化相匹配,于是往往造成外温降低时各换热站都将高温侧水阀V1开大,试图增大流量,结果距热源近的换热站流量得到满足,而距热源远的换热站流量反而减少,造成系统严重的区域失调。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用全网的集中控制,由管理整个高温水网的中央控制管理计算机统一指定各热力站调节阀V1的阀位或流量,各换热站的DCU则仅是接收通过通讯网送来的关于调整阀门V1的命令,并按此命令进行相应的调整。高温水侧面管网的集中控制调节。将在一下节中详细介绍。53 小区热网的监测与调节小区热网指供暖锅炉房或换热站至各供暖建筑间的管网的监测调节。小区热网的主要问题也是冷热不均,有些建筑或建筑某部分流量偏大,室内过热,而另一些建筑或建筑的另一部分却由于流量不足而偏冷。这样,计算机系统的中心任务就是掌握小区各建筑物的实际供暖状况,并帮助维护人员解决冷热不均问题。测量各户室温是对供暖效果最直接的观测,但实际系统中尤其是对住宅来说,很难在各房间安装温度传感器。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测量回水温度,根据各支路回水温度的差别,就可以估计出各支路所负责建筑平均室温的差别。如果各支路回水温度调整到相同值,就意味着各支路所带散热器的平均温度彼此相同,因此可以认为室温也基本相同。一般住宅的回水温度测点可选在建筑热入口中的回水管上。对于大型建筑,可选在设备夹层中几个主要支路的回水干管上。要解决冷热不均问题就需要对系统的流量分配进行调整,在各支路上都安装由计算机进行自动调节的电动调节阀成本会很高,同时一旦各支路流量调节均匀,在无局部的特殊变化时,系统应保持冷热均匀的状态,不需要经常调整。因此可以在各支路上安装手动调节阀,通过计算机监测和指导与人工手动调节相配合的方法实现小区供暖系统的调节和管理。为便于人工手动调节,希望各支路的调节阀有较准确的开度指示。目前国内推广建研院空调所等几个单位研究开发流量调配阀,有准确的阀位指示,阀位可锁定,并提供较准确的阀位-阻力特性曲线,采用这种阀门将更易于计算机指导下的人工调节。根据上述讨论,计算机系统要测出各支路的回水温度,并将其统一送到供暖小区的中央管理计算机中进行显示、记录和分析。测出这些回水温度的方法有如下两种方式:集中十余个回水温度测点设置1台DCU。此DCU仅需要温度测量输入通道。再通过专门铺设的局部网或通过调制解调器经过电话线与小区的中央管理联接。当这十几个温度相互距离较远时,温度传感器至DCU之间的电缆的铺设有时就有较大困难,温度信号的长线传输亦会有一些干扰等影响。这种方式仅在建筑物较集中、每一组联至一台DCU的测温点相距不太远时适用。采用内部装有单片机的智能式温度传感器,可以连接通讯网通讯或通过调制解调器搭用电话线连至中央管理计算机。这样,可以在距测点最近的楼道墙壁上挂上一台带有调制解调器的温度变送器,通过一根电缆接至回水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再通过一根电缆搭接邻近电话线。目前这类设备每套价格可在10001500元人民币之间。如果每10003000m2建筑安装一个回水温度测点,则平均每m2供暖建筑投资在0.501元间。 小区的中央管理计算机采集到各点的回水温度后,可在屏幕上通过图形方式显示,使运行管理人员对当时的供热状况一目了然。还可根据各支路间回水温度的差别计算各支路阀门需要的调整量。对于一般的带有阀位指示的调节阀,这种分析只能采用某种基于经验的规则判断法,下面为其一例:找出温度最高的10%支路的平均温度max,温度最低的10%支路和的平均温度min,全网平均回水温度。若max - min2,将温度最高的10%支路阀门都关小,与相比温度每高1关小3%5%;若max - -2,将温度最低的10%支路阀门都开大,与相比温度每高1开大3%5%;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计算机显示并打印出需要调节的支路及其调节量。运行管理人员根据计算机的输出结果到现场进行手动调节。在供暖初期每3天左右进行一次这种调节。一般经过68次即可使一个小区基本实现均匀供热。采用流量调配阀时可以使调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此时需要将现场各流量调配阀的实际开度、流量调配阀的开度-阻力特性性能曲线及小区管网的连接关系图输入中央管理计算机,有专门的算法可以根据调整阀门后回水温度的变化情况识别出管网的阻力特性及热用户的热力特性,从而可较准确地给出各流量调本阀需要调整的开度4 ,每次调整后,调整人员需将实际上各调节阀的调整程度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进而计算了下一次需要的调整量,像这样一次高速可间隔25d。模拟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一般只要进行34次调节,即可使各支路的回水温度调整到相互间差值都在3以内,实现较好的均匀供热8 。目前,许多供热公司和有关管理部门开始提出装设热量计,以按照实际供热量收供暖费,各种采用单片计算机的热量计相应出台。这种热量计多是由一台转子式流量计和两台温度传感器配一台单片计算机构成。转子式流量计每流过一个单元流量即发出一个脉冲,由单片机测出此脉冲,得到流量,再乘以当时测出的供回水温差,即可行到相应的热量,由单片要对此热量值进行累计和其它统计分析就成为热量计。目前的单片机稍加扩充就可以具有通讯功能,通过调制解调器将它与电话线连接,就能实现热量计与小区供暖的中央管理机通讯。这样,不但各用户的用热量能够及时在中央管理机中反映,各用户的回水温度状况还能随时送到中央管理计算机中,从而可以对网的不平衡发问进行分析,给出热网的调节方案。这样,将热量计、通讯网与小区中央管理计算机三者结合,就可以全面实施小区热网的热量计量、统计与管理、运行调节分析三部分功能,较好地解决小区热网的运行、管理与调节。54 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网的计算机监控管理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网可以分成两部分:热源至各热力站间的一次网,热力站至各用户建筑的二次网。后者的控制调节已在前几节讨论,本节讨论热源至各热力站间的一次网的监控管理。一次网有蒸汽网和热水网两种形式,对于蒸汽网,各热力站为前面讨论过的蒸汽-热水换热站,一次网的管理主要是各热力站蒸汽用量的准确计量,这在前面也已讨论。下面主要研究热水网的监测控制调节。若忽略热网本身的惯性,则系统各时刻和热力站换热量之和总是等于热源供出的总热量,此外各热力站一次网循环水量之和又总是等于热源循环泵的流量,不论是冷凝式、抽汽式还是背压式热电厂,其输出到热网的热量都不是完全由各热力站的调节决定,而是由热电厂本身的调节来决定,取决于进入蒸汽-水换热器的蒸汽量。由于热电厂控制调节输出热量时很难准确了解各热力站对热量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发电的要求,不能完全根据各热力站需要的热量调整,于是热源供出的热量就很难与各热力站实际需求的热量之和一致,这样,就导致控制调节上的一些矛盾。为简单起见,假设热电厂向蒸汽-水加热器送入固定的蒸汽量Q0,如图5-5,若此热量大于各热力站需要的热量,则各热力站二次侧调节纷纷关小。以减小流量。由此使总流量相应减少,导致供回水温差加大。如果电厂维持蒸汽量Q0不变则各热力站调节阀的关小并不能使总热量减少,而只是根据网的特性及各热力站调节特性的不同,有的热力产流量减少的多,使得供热量有所减少;有的热力站流量减少的幅度小,则供热量反而电动阀加。同样,如果Q0小于各热力站需要的总热量时,各热力站的调节阀纷纷开大,使流量增加,由此导致供回水温差减小。热力站1,2可能由于热量增大的幅度大于水温降低的幅度,供热量的需求得以满足,但由于流量增大,泵的压力降低,干管压降又减小,导致3,4的资用压头大幅度下降,阀门开大后,流量也增加不多,甚至还要下降,这样,供热量反而减少。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各热力站对一次侧阀门的调节实际是对各热力站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