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休复画品论 逸、神、妙、能这四品在古代画论里被当成评判绘画作品的标准,最早被唐代中期的朱景玄(约785848)在唐朝名画录里提出来,而对这四品的含义准确地加以精简之解释的,是北宋前期黄休复(约9541021)在他的益州名画录品目里: “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大凡画艺,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髙,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非谓开厨已走,拔壁而飞。故目之曰神格尔。 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於斫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曰妙格尔。 画有性周动植,学侔天功,乃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象生动者,故目之曰能格尔。” 这段古文的意思并不难理解,所以就不在这里翻译出来了。下面想探讨的是这四品与“心性”的关系。我们知道“心性”学是建立在对人类精神的认识之基础上的,那么,这段文字是否也是按照对精神世界认识的深浅程度来区分逸、神、妙、能这四品的呢?我认为是这样的。古代社会把人类的精神命名为“心”,而“心”通常也被古人比喻成内在的“天”与“自然”;因为“天”与“自然”都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就像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具备了“心”一样,它们都是人类无法左右却与生俱来的存在。这种类比的运用与现代人把自己的内在世界理解成“小宇宙”,有着相同之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在“逸品”中“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这句话里,“自然”的内涵。这里的“自然”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的是人们耳目所及的客观世界,同时也含带了对画面效果的描述。第二层则指的是“心”人们内在之精神。那么,什么样的精神又可称为“自然”的呢?答案其实只有一个:精神自己本来的样子,才可以被称为精神之“自然”。禅宗又称其为“本来面目”。那么,精神之本来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呢?在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六妙门”里,我们已经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在精神上“识本还源”的方法。至此,经过这样仔细地层层分析,这句话中“自然”的第二层含义就清晰地呈现出来:它就是精神的实相。“得之自然”的意思是指对精神之本来面目的把握,在由内及外的同时也暗示出画面效果与精神实相的合二为一,物我一体。一语双关。这句话和那句妇孺皆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是一个道理。读者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心源”呢? 上面我们知道了“得之自然”的含义,紧接着它的那句“莫可楷模,出于意表”也是沿着类似的思路来的。先来分析一下“意”的含义,“意”这里指的是意念,代表的是人类精神世界里所有的精神活动。有粗细之分,粗的一般指人们的情趣、思想等容易察觉得到的精神活动;细的很难察觉到,通常与人们的自我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的性情。这样一分析,“出于意表”这句话就好理解了,它指的是超越了内在精神活动之情趣、思想及性情的精神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对精神实相的另一种说法。明白了“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这四句中“得之自然”“出于意表”的含义,整个四句话的意思也就清楚了:笔简形具地表现了精神的实相,莫可楷模地超越了情趣、思想及性情的精神层面。再进一步,“逸品”的定义清晰可见:“逸品”指的是对精神实相之表达的作品,这句话也可以换过来说,表现了精神本来面目的作品可称之为“逸品”。如果把“逸品”的精神境界和“六妙门”里的精神境界相类比,它属于其中的“净”门境界。创作者为得道之人,其精神及生命状态已超越了物质界的束缚,所以“最难其俦”,所以“笔简形具”“莫可楷模”;不再受技法和表现方式的羁绊,故“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 在解释“神品”的这段话里,“天机迥髙,思与神合”的“天机”与“思”,揭示出此品属于精神本来面目之下的一个精神层面,因为“天机”不是“天”,“思”还在“意念”的范畴,它们都是精神活动的一个部分,虽然不是那精神的实相,但趋向于它。下面“创意立体,妙合化权”里的“创意”是有为法,机巧之心还在运作,故只能是“妙合”;“化权”里的“化”虽然指的是造化自然,有“无为”的意思在里面,但“权”字又是一个等而下之的概念,有用力为之的含义。这段话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创作者的心还有微细的“思、求”之意念在活动,对这些微细的意念尚无法把握。这个精神层面的心态反映在作品里,就是“神品”。平心而论,作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把这个品位和“六妙门”的精神境界相比,它属于“还”门境界。创作者是修炼之人,但尚未证果。 属于“妙品”的作品通常是展现了个人之性情的,故“笔精墨妙,不知所然”。技术的成熟程度也相当之高,“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於斫鼻”。但在精神层面上用的意念相对于“神品”而言已经是很粗重的了。这类作品的创作者往往不再了解自己精神层面中更深的层次,虽然他们可以敏锐地体会到自己的心念之变化,但并不知晓它们的来处。为其左右,与其合一,所谓“鬼使神差”。故能得心应手地驾驭作品的处理,可以表现任何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在画面上尽情挥洒,了无挂碍。作品之个人风格也清晰、强烈。这一品的境界和“六妙门”中的“观”门相应。想说明一下,真正的得道之人是超越了自己的性情层面,但又不离自己的性情,这层功夫在“六妙门”里是通过“还”“净”两门来做的。“妙品”的功力远未及此,故此个人之“性情”和“得道”不在同一精神境界,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不可混淆。“妙品”的创作者还属于“性情中人”,尚不知也不能超然于物外,而这种心态在作品里也是能够读到的。 对“能品”的解释主要偏重于技术层面,画面反映出创作者对自己的性情和创作技巧都已谙熟于心,能够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趣,并且在规矩法度之内可以使物象得以生动体现。这一品的精神境界大概可以和“六妙门”中的“止”门相对应。创作者被思想和情趣这些更为浅显、粗重的心念所牵引,迷失性情,不知精神之“自然”为何物,随波逐流,去道远矣。 上面从“心性”的角度对逸、神、妙、能四品作了分析。在这个分析里,我们可以看出精神修炼对作品的影响,这四品中的每一品都可以找到一个与之相应的精神层面,层面越高,作品的品级也越高。这就是古人衡量艺术品的标准,也是为什么古人作画特别强调人品的原因,因为作品、人品的背后之来源,是一个共同的精神层面。这个层面演化至画面就是作品,演化至人身就是人品,演化至生活就是对境界之修炼。强调人品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对于一个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精神,他的精神属于什么样的层面就会产生与之对应的行为举止,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这都将体现在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精微到他的一笔一划“笔墨”),当然也包括其生活的物质环境。它们共同地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生活之状态。换个角度说,生命、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由此精神层面而演化,不同的精神层面演化出不同的行为举止及物质细节,这个层面将他不自觉地包裹,与之浑然一体。艺术品作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之反映,当然也不会例外。什么样的层面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品,反之亦然。创作者的精神层面越高,生命的状态就越高,其艺术当然也如影随形。而对于观者而言,就像上文中的宗炳居士把自己对精神实相的感悟寓寄于画中一样,任何艺术品中都含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珠宝销售顾问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高级财商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传媒营销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临床护士输血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自动化测试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战略投资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厨房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体验活动策划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消费者服务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气工程技术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中数联物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农业大学第二批招聘102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小学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 2025北京市实验动物上岗证试题及答案
- 道路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年度考核报告
- 制药设备改造协议书
- 读书分享成品《窗边的小豆豆》课件
- 【2025年】员工食堂培训试题及答案
- 财务会计基本规范与操作手册
- DG-TJ08-401-2025 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
- 见义勇为宣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