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水文、气象批 准: 吴 生 平审 核: 李 建 坤校 核: 钟 向 伟 编 写: 王 淑 云参加设计人员: 马 军 钟向伟 杨 俊 汤友如 钟 霞 王淑云612水文、气象2.1 流域概况XX水库位于XX水系北江二级支流长乐水的上游,XX县辖的东风乡、XX乡境内,坝址位于东风乡菜子冲的下燕,东经1124548,北纬251 21。距XX县城72km。长乐水又名乐水河,在XX乡分为南北两源。南源为干流,发源于XX县XX的白公坳,流经XX县的XX、东风、黄沙、长村、一六、粟源等乡镇,在广东省坪石镇企头坪汇入武水。干流长115km,流域面积1195km2。XX水库大坝(上坝址,亦称下燕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30km2,干流长36.7km,干流平均坡降21.9。库区四周丛山环抱,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坡降大,水流湍急,流域内以韭菜岭海拔1902m为最高,地面最大高差为1600m,溪沟发育为丛山地貌,上游地表有茂密的森林覆盖,植被较好,是我省南部著名的XX林区,中下游为丘陵区,植被较差。XX水库坝址上游有林子坪水库,集雨面积15.9km2,水库正常蓄水位846m(假设标高,相当黄海标高为1257.031m),相应库容为547.3万m3,总库容为570万m3,调节库容为493.68万m3,属年调节水库。林子坪水库仅占XX坝址流域面积6.9%,且其调节库容较小,对XX水库的径流洪水影响较小。流域水系见图2-1。2.2 气象XX水库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因受高山地貌和季风影响,气候多变,降雨较多。坝址流域内XX、韭菜岭(猛坑口)两雨量站的多年平均雨量分别为1704.1mm(19592010年)和2399.5mm(19591984年),而坝址以下为丘陵区,降雨趋减,如明星桥站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1303.3mm(19612010年),降雨大多集中在46月份。根据XX县气象局历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为41.0(2003年7月),最低气温-5.2(1972年2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457.3mm,多年平均相对温度80%,多年平均风速1.4m/s,历年最大风速为20m/s,风向NW。本流域暴雨多出现于夏季,从现有实测资料统计,最早发生在三月,最迟在十一月,最大24小时暴雨以XX站2006年7月15日296.1mm为最大。据XX气象站调查分析,暴雨中心尚不在韭菜岭,而在本流域9001200m高程范围内。2.3 水文基本资料XX水库坝址上、下游流域内无水文测站,仅有韭菜岭、XX、明星桥三个雨量站;而邻近流域有大陂、汾市水文站及上洞雨量站,考虑大陂站流量资料系列较短,汾市站流域下垫面情况与本流域相差甚大,不宜作为XX水库水文计算的参证站。经比较分析,本次选择较近流域毛俊站、蓝山站及寨前站作为坝址径流、洪水计算参证站;另外为了推求灌区水库、河坝产水选择邻近流域下垫面情况与灌区相近郴州站作为灌区径流计算参证站。各站基本情况如下:1)韭菜岭雨量站:该站1959年设立,19591971年观测逐旬降水量,1972年起人工观测时段雨量,以后在汛期使用自记(观测不全,未收集)。1985年撤销。本次收集19591984年雨量资料。2)XX雨量站:该站1963年设立,人工观测时段雨量,1975年改为自记,本次收集19632010年雨量资料。3)上洞雨量站:1958年设立,本次收集19582010年年雨量及19692010年年最大24小时雨量资料。4)明星桥雨量站:1960年设立,1961年开始正式观测,本次收集19612010年年最大24小时雨量资料。5)桃源坪雨量站:1973年设立,采用20cm自记雨量计,本次收集19732010年雨量资料。6)杨家洞雨量站:1963年设立,采用25.2cm自记雨量计,本次收集19732010年雨量资料。7)浆洞雨量站:1973年设立,采用20cm自记雨量计,本次收集19732010年雨量资料。 8)大陂水文站:1970年设立为水文站,控制面积452km2,19701973年观测流量,因受上游500m的两处引水工程(发电、灌溉)影响。1974年起改为水位站,本次利用其成果作比较分析(比较年径流)。9)毛俊水文站:位于湖南省蓝山县,1972年设立,1973年1月1日正式观测,观测水位、流量、雨量,2003年底撤消,控制流域面积309km2。测验河段顺直长150m,河床为岩石、沙子、卵石组成;高水有冲淤现象,冻结高程49.7m右岸漫滩,宽约30m。该站历年ZQ关系较为稳定,上游植被以森林、草坡为主,与XX水库较为接近。毛俊站基本水尺为直立式、搪瓷水尺,自记水位台为岛岸结合式,自记水位计为SW40型。一般采用流速仪测流。本次收集19732003年流量及雨量资料。10)蓝山水文站:位于湖南省蓝山县县城,2004年元月设立,观测水位、流量、雨量,控制流域面积254km2,由于该站流域植被与XX水库较为接近,故选用其作为参证站。蓝山站基本水尺为直立式、搪瓷水尺,自记水位台为岛岸结合式,自记水位计为SW40型。一般采用流速仪测流。本次收集该站20042010年流量及雨量资料。11)寨前水文站:1957年设立为沙田水文站,1959年上迁至寨前圩曰寨前(一)站,1963年1月1日下迁200m为寨前(二)站,1971年12月又下迁约1200m,为现寨前(三)站。寨前(三)站基本水尺为直立式水尺,自记水位计为SW40型。一般采用流速仪测流,高水采用浮标法施测,浮标系数采用0.85。寨前(三)站控制流域面积384km2,由于该站流域植被与XX水库较为接近,故选用其作为参证站,但该站离XX水库较远。本次收集该站19592010年流量及雨量资料。12) 郴州水文站:位于湖南省郴州市,1959年1月1日设立,1960年因原断面上游建坝,导致水流不平稳而下迁250m至今,观测水位、流量、雨量,控制流域面积354km2。测验河段顺直,基本断面上游50m是岩板,再上500m有一座活动闸坝,下游107m是枯水断面,卵石河床,160m处有一急滩,中、低水起控制作用,2300m处有一滚水坝,近年来闸门敞开。断面附近水草丛生,导致ZQ曲线变化频繁。右岸当水位达4.6m以上时开始漫滩。郴州水文站基本水尺为直立式水尺,自记水位计为SW40型。采用流速仪测流。本次收集19592010年流量及雨量资料。以上各站资料除韭菜岭站外均为水文刊印成果,其精度可满足本阶段设计要求。各站位置见图2.1。雨量站、水文站一览表表2.3站名站别设立时间刊布资料项目年月降水量水位流量输水率泥沙颗粒级配水温水化学韭菜岭雨量站1959XX雨量站1963上洞雨量站1958明星桥雨量站1960桃源坪雨量站1973杨家洞雨量站1963浆洞雨量站1973大陂水文站1970毛俊站水文站19731蓝山水文站20041寨前水文站1957郴州水文站195912.4 径流2.4.1 参证站选择XX水库流域植被主要为森林与荒草坡,覆盖较好,雨量比邻近流域充沛;但流域内无水文测站,因此其径流计算需根据邻近流域水文资料确定,从流域附近各处水文测站分析,大陂及汾市水文站离XX水库最近,但大陂站仅有4年流量资料,而汾市站虽有长系列流量资料,但上游为丘陵区,与XX水库下垫面情况相差甚远,不宜作为XX水库径流计算参证站。本次分析比较19732003年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我省蓝山县毛俊站、蓝山站及桂东县寨前站与XX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较为接近,且三站的下垫面条件与XX水库相似,控制面积适中,实测系列较长,因此选择毛俊站、蓝山站及寨前站作为参证站。三站与XX坝址以上流域基本情况见表2.4.1。从毛俊、寨前站降雨径流分析,二站年降雨径流关系一致,但二站月降雨过程与XX站比较,毛俊站最接近。另外本次分析了19732003年毛俊站、XX坝址以上年降水量的相关关系(见图2-2),相关性较好,因此选择毛俊站作为主要参证站。考虑到毛俊站仅有19732003年的实测资料,19591972年则利用寨前站径流过程, 20042010年径流过程利用蓝山站径流过程。参证站情况表表2.4.1 河名站名面积(km2)河长(km)坡降()多年平均降雨量(19732003年)下垫面情况(%)流域内雨量站数资料系列森林水田荒草坡灌木及茶林沤江寨前(二)29131.011.531.512.026.030.5319591972沤江寨前(三)3841649419592010俊水毛俊30941.210.9172044.05.051.0419732003舜水蓝山25420042010长乐水XX坝址23036.721.9174055.05.015.025.022.4.2 径流计算本次XX坝址年径流采用两种方法计算:方法一,以毛俊站、寨前站及蓝山站作为主要参证站,根据XX坝址以上年平均雨量借用毛俊站的年降雨径流关系,计算出坝址的年平均径流量,然后以年平均流量控制,借用毛俊站(19732003)、寨前站(19591972)及蓝山站(20042010年)实测逐月径流过程推求坝址处逐月平均流量,成果见附表2-1。XX坝址以上平均雨量由XX站(19632010年)、上洞站(19582010年)平均值代替,其中19581962年则根据XX坝址(19632010年)年平均雨量与上洞站(19632010年)年平均雨量建立相关关系,然后根据该相关关系由上洞站(19581962年)插补得到19581962年XX坝址以上平均雨量。毛俊站年降雨径流关系则是根据毛俊站年平均径流深,与其流域内桃源坪站、杨家洞站、浆洞站及毛俊站四站年降雨量平均值建立(见图2-3)。通过计算,XX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9.85m3/s。方法二:以毛俊站、寨前站及蓝山站作为主要参证站,采用水文比拟法进行计算,即将径流经面积比拟后,按XX坝址以上与毛俊站多年平均降雨量的比值修正,得到XX坝址长系列径流。XX坝址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毛俊站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同方法一。通过计算,XX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9.75m3/s。上述两种方法计算成果相近,方法一较方法二更能反映坝址每年的流量变化过程,因此本次推荐采用方法一计算成果。通过计算,坝址多年平均流量9.8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11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1351.3mm。项目建议书阶段成果:坝址多年平均流量9.88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12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1354.7mm。本次计算成果与项目建议书阶段成果相近,主要差别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水文系列为19592008年,本次计算将系列延长至2010年。从多年平均流量逐月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38月,占全年的69.4%,最枯时段102月占23.2%,可见流域来水不均,XX坝址、毛俊、寨前站、径流逐月分配见表2.4.2。各站多年月平均流量分配表表2.4.2 站名流域面积(km2)项目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年XX水库(19592010年)230平均值(m3/s)4.676.7210.014.516.218.911.011.38.936.375.384.159.85(%)4.05.78.512.313.716.09.39.67.55.44.63.5100毛俊(19732003年)309平均值(m3/s)5.889.3914.822.124.124.714.813.410.18.086.054.3513.1(%)3.85.59.513.815.615.59.58.76.35.23.82.8100寨前(19712010年)384平均值(m3/s)7.429.9813.618.620.824.718.620.416.811.18.677.1214.8(%)4.25.27.810.311.913.710.611.79.36.44.84.11002.4.3 年平均流量频率分析 经计算XX水库坝址年平均流量,系列为19592010年共计52年,对其进行频率分析,并用P-型曲线进行适线。其成果见表2.4.3及图2-4。XX水库坝址年平均流量频率分析成果表2.4.3 统计参数频率(%)均值CvCs/Cv51020507590959.850.232.513.912.911.79.638.237.126.532.4.4 年最小月平均流量频率计算根据XX坝址19592010年共52年径流系列,统计年最小月平均流量进行频率计算,频率计算采用P型曲线,经验频率公式为,其频率计算成果见表2.4.4。XX坝址天然年最小月平均流量频率曲线见图2-5。XX坝址年最小月平均流量频率计算成果表2.4.4 单位:m3/s站名流域面积(km2)统计参数频率(%)均值CvCs/Cv5102050759095XX坝址2302.700.424.694.143.542.561.921.441.202.4.5 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XX水库坝址在19592010年共52年径流系列中,丰、中、枯水分布较均匀。丰水年16年、中水年17年、枯水年19年(见图2-6)。在19592010年径流系列中,以1961年最丰,年平均流量15.3m3/s,以1963年最枯,年平均流量为5.88m3/s,丰枯比为2.6倍,当系列达到30年以上滑动平均值中最大为10.1m3/s,最小为9.71m3/s,相对差为3.9%,这证明30年以上径流系列较为稳定(见图2-7)。从图2-5也可以看出这52年系列中基本涵盖了2个丰、枯水段(丰水段为19591962年及19912002年,枯水段为19631969年及19761989年)。因此认为19592010年52年系列基本能反映径流系列总体的特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4.6 径流合理性分析将XX水库坝址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与邻近流域大陂站及毛俊水文站成果比较,年径流系数为0.6960.720,见表2.4.6-1。多年平均径流成果比较表2.4.6-1站名流域面积(km2)多年平均降雨量(mm)径流深(mm)径流系数备注XX水库2301877.51351.30.72019592010毛俊水文站3091884.31341.90.71219732003大陂水文站4522128.81611.10.75719701973从我省水文图集上查得本流域年径流系数在0.70以上,另外从XX和毛俊站多年平均径流量水月分配分析,本次所求成果基本合理。2.5 洪水2.5.1 流域洪水特性及组成XX流域上游属高山区。最高海拔韭菜岭1902m,下游为丘陵区海拔200m左右,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组成,从雨量资料分析,暴雨洪水主要集中在每年49月。由于流域内无水文测站,因此其洪水特性及组成仅利用流域内XX、明星桥雨量站暴雨资料对明星桥以上流域进行分析。流域内XX、明星桥二雨量站,XX站实测最大24小时暴雨296.1mm(2006年7月15日),明星桥站实测最大24小时暴雨299.5mm(2006年7月15日),从19632010年年最大24小时暴雨资料统计,XX站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暴雨119.0mm,明星桥站为89.0mm,XX站比明星桥站高33.7%;从流域内调查及暴雨资料分析,流域主要大水年有1961、1972、1973、1981、1985、1990、1991、1994、2002、2006年,其中1961年因缺测暴雨资料外,其余各次洪水暴雨成果见表2.5.1。XX流域大洪水年最大日暴雨资料统计表2.5.1年份XX站年最大日降水相应明星桥站日降水(mm)年份明星桥站年最大日降水相应XX站日降水(mm)降水量(mm)发生日期降水量(mm)发生日期2006286.57月15日 299.52006299.57月15日 286.51973229.26月28日 2.32002152.510月29日 12620021748月7日 81.21985111.78月24日 94.31994149.96月16日 31.61972109.88月18日 121.91991135.89月7日 43.31980101.37月28日 21.61981135.39月22日 19199598.810月4日 51.41999131.19月16日 19.8199495.34月22日 69.619851289月23日 87199694.55月24日 22.81990125.79月8日 52199390.66月8日 01972121.98月18日 109.82008876月12日 1091967118.78月30日 501987855月21日46.81995117.110月14日 85.2199282.73月25日42.81976113.36月8日 81.3196982.65月16日020081096月12日 87200579.93月26日34.81987107.27月23日 48.4197679.15月2日63.01983106.95月1日 65.7200978.25月19日64.52009101.56月2日 44.6200778.18月20日78.11993100.65月1日 50199778.14月29日56.1从19632010年实测暴雨资料分析,XX站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较明星桥站大33.7%,其中系列前10位年最大24小时暴雨,XX站较明星桥站平均大30.3%,可见上游降雨量明显大于下游。从表2.5.1所列19632010年XX站日降水大于100mm暴雨资料统计分析,除1972、2006年外,XX站发生大暴雨,下游明星桥站发生暴雨量级较小。明星桥以上调查大洪水年份共有1973、1994、2002、2006年,从表2.5.1所列暴雨可知,明星桥以上流域洪水组成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全流域暴雨洪水,如2006年7月、1972年8月、2008年6月,上游XX站和下游明星桥站同均为最大一日暴雨。其中2006年7月15日,XX站日最大降水量286.5mm,明星桥站为299.5mm,为19632010年共48年中的最大一日降水。二是上游来水为主的洪水,如1973年6月、1994年6月。其中1973年6月28日,上游XX站日最大降水量为229.2mm,而下游明星桥站仅为2.3mm。三是以XX明星桥区间来水为主的洪水,如1980年7月、1996年5月,1993年6月,其中1980年7月28日,上游XX站日降水量为21.6mm,下游明星桥站为101.3mm。从当地调查访问洪水来看,这种类型降水量级小,难以形成明星桥大洪水。综合分析,XX流域洪水主要由上游暴雨形成。发生在下游XX明星桥区间暴雨为主的机率不大,且洪水量级较小。另外从调查洪水资料分析,其中1973年洪水在万安寺处流量为799m3/s,占长乐水出口下游坪石水文站流量的43%。2.5.2 历史洪水调查XX水库所在长乐水历年调查洪水较少,仅上世纪70年代我省水文局在长乐水上下游西岭、石头寨、水潮坪、明星桥河段进行洪水调查。调查到洪水年份仅有1961年9月、1973年6月二次大洪水,且所调成果未刊印。项目建议书阶段和本次可研阶段均在下燕河段(上坝址上游约800米)、石头寨、水潮坪、明星桥进行洪水调查。调查到洪水年份有1961、1973、 2006年洪水,调查到洪水点下燕河段因洪水位离房屋较远,仅淹及靠河岸一处小学,但指认洪水位置较具体,所调1973、 2006年洪水较为可靠,1961年洪水仅有反映比1973年小,但比2006年大。其它河段调查洪水位主要集中在2006年洪水,且所调洪水位较为可靠,1973、 1961年洪水反映较小,各河段洪水经用水力学法推流,得成果如下表。长乐水河段洪水调查成果表表2.5.2 流域面积(km2)19732006水位(m)流量(m3/s)可靠程度水位(m)流量(m3/s)可靠程度下燕河段230320.47917较可靠319.41616较可靠石头寨408201.08702较可靠水潮坪601185.981440供参考186.411820较可靠明星桥928180.061660较可靠181.912870较可靠 从调查访问情况分析,下燕河段大多数人反映1973年洪水是他们所见最大洪水,但有刘富良老人(70岁)说:“我母亲说82年前有一河水与73年洪水相当,2006年洪水比1973年小得多,60年代有一河水比2006年为大”。经分析在坝址处下燕河段,可以肯定1961年以来以1973年洪水最大,1961年为第二,2006年为第三大,相应重现期1973年约为50年一遇,2006年约为17年一遇。在下游石头寨、水潮坪河段因调查反映1973年、2006年洪水相当混乱,在石头寨河段可以肯定1973年洪水较2006年大,但水潮坪河段有多数人反映2006年洪水略大于1973年洪水。在明星桥河段调查反映2006年洪水最大,1973年洪水低得多,并多人指认洪水位,可以肯定明星桥河段1961年以来以2006年洪水为最大,1973年次之,1961年为第三大洪水,其中2006年洪水相当于50年一遇洪水。2.5.3 坝址设计洪水XX水库坝址上、下游无实测流量资料,仅附近有部分暴雨资料,故利用其雨量资料,结合湖南、广东二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推求设计洪水。2.5.3.1设计暴雨利用流域内韭菜岭、XX站实测降雨资料,分析最大24小时降雨频率曲线,用P-型曲线适线推求设计最大24小时降雨成果;由于韭菜岭、XX站二站连线中点位于XX水库坝址流域中点附近,同时考虑韭菜岭站资料系列不全没有进行频率分析,本次利用19721984年韭菜岭、XX站实测年最大日降雨资料分析坝址流域中点最大24小时降雨,由19721984年韭菜岭、XX站同期资料求出流域中点最大24小时降雨与XX站折算系数为1.0384,由XX站成果按X中点=1.0384XXX站推求流域中心设计19632010年暴雨成果;同时利用邻近流域上洞站年最大24小时降雨成果比较,XX水库采用成果与上洞站较为接近,成果见表2.5.3-1。XX站年最大24小时降雨频率曲线见图2-8。本次计算成果与项目建议书阶段计算成果一致。XX水库年最大24小时暴雨成果表2.5.3-1位置统计參数频率(%)系列均值CvCs/Cv0.050.10.20.5125102050XX站 48年119.00.533.5520.6479.0437.9383.8342.1299.3244.0201.9158.9100.9XX水库540.6497.4454.7398.5355.2310.8253.4209.7165.0104.8上洞站42年115.00.583.5558.4511.8465.4403.2356.8309.5248.4201.5155.394.1“手册成果”1000.433.5243.5218183.9157.3129.789.7 上述根据实测雨量资料计算暴雨较湖南(1984年)、广东(1991年)二省“暴雨洪水资料查算手册成果”为大(湖南、广东二省“暴雨洪水资料查算手册”成果一致)。本次以实测雨量资料计算成果作为采用成果。2.5.3.2 设计洪水由于XX水库位于XX流域北江水系上游一级支流长乐水,根据流域所处位置,结合湖南、广东二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中推荐方法,利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中推理公式及单位线法,广东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中单位线法推求坝址设计洪水。典型雨型:经比较采用湖南省“手册”中概化雨型成果。扣损:湖南省推理公式及单位线法采用初损径流系数法,初损I0=25mm,地面与总径流比值系数=0.50.75。广东省单位线法采用初损稳渗法,初损I0=25mm,稳渗Fc =4.5mm/h。各种方法推求成果见表2.5.3-2。 XX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2.5.3-2位置流域面积(km2)计算方法项目频率(%)备注0.050.10.2125102050上坝址230湖南推理公式Qm290026202340167014101080840623314采用T5.115.245.405.876.136.556.977.518.91湖南单位线Qm238021801990154013401080892699429W240.7550.6850.6160.4600.3940.3100.2510.1920.109广东单位线Qm245022402040157013701100909711434W240.7970.7220.6500.4840.4140.3250.2610.1980.112采用下坝址243湖南推理公式Qm301027202430174014701130877650328采用T5.195.345.505.986.256.677.107.669.11湖南单位线Qm248022702070161014101140936733450W240.7960.7220.6490.4840.4150.3250.2630.2010.113广东单位线Qm254023202120163014301150949745453W240.8420.7620.6870.5100.4370.3440.2750.2070.117采用注:表中单位Qmm3/s,W24亿m3,Th。经对上坝址(下燕坝址)各种方法计算最大流量成果比较,以湖南推理公式Qm成果最大,广东单位线与湖南单位线成果接近。经与XX流域设计暴雨相近的邻近毛俊水文站设计洪水Qm成果比较,以湖南推理公式法较为合理。而设计最大24小时洪量二省单位线法成果相差不大。为了安全起见,本次以湖南推理公式Qm成果、广东单位线法W24成果作为采用成果。本次计算成果与项目建议书阶段成果一致。2.5.3.3 设计洪水过程以广东单位线法推求P=10%洪水过程作典型,以推理公式Qm成果、广东单位线法W24成果控制修正作为坝址设计洪水过程,成果见附表2-2及图2-9。2.5.4 洪水合理性检查论证XX坝址以上为高山区,是我省有名的XX林场,从邻近雨量站资料分析,坝址以上暴雨具有小流域特点,从现有资料统计,设计暴雨较邻近流域大得多。而且XX坝址以上坡降陡、汇流快,因此XX坝址以上最大流量较毛俊大。经与流域较近的我省毛俊、汾市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比较,本次成果合理。三站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5.4。XX水库设计洪水成果比较表2.5.4 位置流域面积(km2)项目统计参数频率(%)均值CvCs/Cv0.050.51510XX水库230H24123.60.53 3.5 540.6398.5355.2253.4209.7Qm2900194016701080840Qm/F12.61 8.43 7.26 4.70 3.65 W240.797 0.5540.484 0.325 0.261 W24/F(1000)3.47 2.41 2.10 1.41 1.13 毛俊水文站309H24482.3 361.0 324.4 237.0 198.8 Qm3550.78 3.0 233016101400912 706 Qm/F7.54 5.21 4.53 2.95 2.28 W240.1540.51 3.0 0.6140.4640.4170.308 0.259 W24/F(1000)1.99 1.50 1.35 1.00 0.84 汾市水文站880H2494.50.42 3.5 322.2248.5225.9171.7 147.4 Qm5950.62 3.0 2950 2140 1900 1330 1080 Qm/F3.35 2.43 2.16 1.51 1.23 W240.3550.63 3.0 1.791 1.298 1.148 0.799 0.648 W24/F(1000)2.04 1.48 1.30 0.91 0.74 注:Qmm3/s,W24亿m3,H24-mm本次计算成果与项目建议书阶段计算成果一致。另外从调查1973、2006年洪水与坝址设计洪水成果对比分析,本阶段所推P=5%Qm成果比1973年洪水大,所推P=10%Qm成果比2006年洪水大,可见本阶段采用成果偏安全。2.5.5 下游防洪断面设计洪水XX坝址上游为高山区,下游笠头洞以下为丘陵区,从XX、明星桥站暴雨资料分析,XX站比明星桥站同系列暴雨均值大33.7%,二站年最大设计24小时暴雨及“手册”成果见表2.5.5-1。本次计算防洪断面包括万安寺、水潮坪(一六镇)、明星桥(栗源镇)三个控制断面,及上坝址万安寺、上坝址水潮坪(一六镇)、上坝址明星桥(栗源镇)区间。为了推求上述各处天然设计洪水,首先根据流域情况推求万安寺、明星桥断面及上坝址明星桥区间中杨柳坪支流(F=49km2,L=13.0km,J=14.4)、澄江支流(F=173km2,L=28.0km,J=14.1)设计洪水,以上述4处设计洪水成果推求各控制断面及区间设计洪水成果。2.5.5.1设计暴雨根据各处所处位置,万安寺断面、杨柳坪支流流域中心设计暴雨采用XX站成果,澄江支流、明星桥(栗源镇)断面流域中心设计暴雨采用XX站与明星桥站成果的平均值。各处采用设计暴雨成果见表2.5.5-1。各控制断面年最大24小时暴雨成果表2.5.5-1 位置统计參数频率(%)系列均值CvCs/Cv51020XX站48年119.00.533.5244.0201.9158.9明星桥站50年89.00.483.5173.2145.6117.4“手册成果”100.00.433.5183.9157.3129.7杨柳坪支流244.0201.9158.9万安寺断面244.0201.9158.9澄江支流、明星桥断面208.6173.8138.2注:表中单位mm2.5.5.2 控制断面设计洪水各控制断面设计洪水利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中推理公式、单位线法及广东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中单位线法推求。典型雨型、扣损方法同XX水库坝址设计洪水计算。经比较各控制断面推理公式法Qm成果较广东单位线法大7%31%,其中明星桥断面P=5%推理公式法Qm=2830m3/s,广东单位线法Qm=2190m3/s,二者相差29.2%,但设计最大24小时洪量二省单位线法成果相差不大;为此本次以推理公式Qm成果、广东单位线法W24成果作为采用成果,成果见表2.5.5-2。防洪断面天然设计洪水成果表2.5.5-2位置F(Km2)项目频率(%)51020上坝址230Qm1080840623W240.3250.2610.198万安寺408Qm16801310971W240.5320.4160.296水潮坪(一六镇)601Qm215016901250W240.6700.5230.371明星桥(栗源镇)928Qm283022401660W240.9030.7040.498杨柳坪49Qm272 217 163 W240.083 0.065 0.048 澄江173Qm694551406W240.2300.1830.136上坝址万安寺178Qm824648483W240.2440.1910.137上坝址水潮坪371Q240.4250.3320.237上坝址明星桥698Qm223017701310W240.6980.5450.388注:表中单位Qmm3/s,W24亿m3。表2.5.5-2中水潮坪断面设计洪水由万安寺、明星桥断面成果按面积比拟法求得(洪峰按照面积比的n次方求得,洪量由面积比线性内插求得,下同)。上坝址万安寺区间设计洪水由杨柳坪支流与万安寺断面设计洪水按面积比拟法求得。上坝址水潮坪区间设计洪水由杨柳坪支流与水潮坪断面设计洪水按面积比拟法求得。上坝址明星桥区间设计洪水由澄江支流与明星桥断面设计洪水按面积比拟法得。2.5.5.3设计洪水过程线万安寺、明星桥断面设计洪水过程线以本次广东单位线推求的P=10%洪水过程为典型,按设计Qm、W24控制缩放推求;水潮坪断面典型以本次广东单位线推求的万安寺P=10%洪水过程演算至水潮坪作为典型,各频率按Qm、W24控制缩放推求。上坝址万安寺区间设计洪水过程由P=10%上坝址坝址洪水过程推后2个小时作为典型;上坝址水潮坪区间设计洪水过程由P=10%万安寺洪水过程推后2个小时作为典型;上坝址明星桥区间设计洪水过程由P=10%水潮坪洪水过程推后2个小时作为典型;各区间设计洪水过程均按区间设计Qm、W24控制缩放推求。各处设计洪水过程成果见附表2-3及附表2-4。2.5.5.4 相应洪水区间相应洪水以控制断面设计洪水过程减去上坝址演算至控制断面处洪水过程推求;上坝址相应洪水过程以控制断面设计洪水过程减去区间设计洪水过程反演算至上坝址推求;洪水演算按马斯京根法计算,演算参数根据河段情况采用经验值,即上坝址万安寺x=0.43,t=k=2小时;万安寺水潮坪x=0.38,t=k=2小时;水潮坪明星桥x=0.35,t=k=2小时。相应洪水成果见表2.5.5-3表2.5.5-5。万安寺防洪设计洪水成果表2.5.5-3位置F(Km2)洪水项目频率(%)51020上坝址230设计Qm1080840623W240.3250.2610.198万安寺408设计Qm16801310971W240.5320.4160.296上坝址万安寺178设计Qm824648483W240.2440.1910.137上坝址230相应Qm896692512W240.2910.2270.161上坝址万安寺178相应Qm647504372W240.2140.1600.103注:表中单位Qmm3/s,W24亿m3水潮坪防洪设计洪水成果表2.5.5-4位置F(Km2)洪水项目频率(%)51020上坝址230设计Qm1080 840 623 W240.325 0.261 0.198 水潮坪601设计Qm2150 1690 1250 W240.670 0.523 0.371 上坝址水潮坪371设计Qm1440 1140 845 W240.425 0.332 0.237 上坝址230相应Qm779 602 451 W240.245 0.191 0.136 上坝址水潮坪371相应Qm1180 933 686 W240.353 0.268 0.181 注:表中单位Qmm3/s,W24亿m3明星桥防洪设计洪水成果表2.5.5-5 位置F(Km2)洪水项目频率(%)51020上坝址230设计Qm1080 840 623 W240.325 0.261 0.198 明星桥928设计Qm283022401660W240.903 0.704 0.498 上坝址明星桥698设计Qm223017701310W240.6980.5450.388上坝址230相应Qm674512421W240.2080.1580.112上坝址明星桥698相应Qm1930 1530 1130 W240.585 0.448 0.305 注:表中单位Qmm3/s,W24亿m32.5.6 分期洪水根据XX水库流域特点,每年汛期一般为49月,但每年4月虽发生暴雨次数多,在量级相对较小,且很难形成大洪水,为此将每年59月定为主汛期,4月为前汛期。根据规划专业要求需提供前汛期4月的设计洪水成果。本次以毛俊站历年洪水资料推求4月设计洪水成果,统计毛俊站历年3月20日5月10日洪水资料进行频率计算,然后按面积比的0.67次方移至XX水库及各控制断面作为4月设计流量采用值,其成果见表2.5.6。本次分期洪水计算成果与项目建议书阶段成果一致。有关断面分期天然设计洪水成果表2.5.6位置F(km2)项目4月P=5%P=10%P=20%毛俊站309Qm587385216上坝址230Qm482316177万安寺408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L4I1-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审办法课件
- Hsp90-IN-41-生命科学试剂-MCE
- Herniarin-Standard-Methylumbellifero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HBeAg-ligand-1-生命科学试剂-MCE
- 小学医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Glycocholic-acid-13C2-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HED-系列厚膜阴极电泳涂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宁波市鄞州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5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快乐野营周记作文(14篇)
- 【精品】2020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培训考试题
- 五年级《欧洲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少先队大队委申请表
- 浦东机场手册
- 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比较课件
- JGJ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
- 《认识液体》-完整版PPT
- 《跳长绳绕“8”字跳绳》教学设计-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小学生符号意识与模型思想的发展与培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