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楼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1页
102#楼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2页
102#楼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3页
102#楼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4页
102#楼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政机关回龙观小区经济适用102# 绿色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2.1 总体简介22.2 设计概况33、施工部署33.1 绿色施工质量管理体系33.2 建筑节能措施43.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53.4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53.5 环境管理目标53.6 施工总平面布置53.7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74、绿色施工保障措施124.1组织管理保障124.2技术保障134.3工作制度134.4现场控制13151、编制依据:1.1. 总政机关回龙观小区经济适用住房工程102#施工图纸;1.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序号名 称编 号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2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64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01-72-20035绿色施工管理规程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工程概况:2.1 总体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01工程名称总政机关回龙观小区经济适用住房工程102#02工程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锦三街E05地块03建设单位总政机关回龙观小区建设办公室04设计单位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05监理单位建研凯勃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06工程范围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电气工程07质量监督站军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08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09质量目标工程合格率达到100%10现场管理目标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1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杜绝火灾、爆炸和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 12环境管理目标确保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达标;减少施工现场粉尘排放;主要污染排放达标;建筑垃圾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可回收废弃物及时回收;杜绝物料灰土遗洒;节约水电使用。2.2 设计概况 总政机关回龙观小区经济适用住房工程102#楼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龙锦三街E05地块。本工程为住宅楼,地上11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2919.65;结构形式为现浇剪力墙,建筑物0.00=41.75m;地下室东西向长度为83.75m,南北向长度为15.80m,基础埋深-7.76m;筏板基础,底板厚度600mm。3、施工部署:3.1 绿色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为了贯彻北京市建委2010年度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管理的政策,加强建筑绿色工程的施工管理,我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薛沂为领导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许武项目执行经理:吴金荣技术总工:潘金龙生产经理:陈兴胜资料员:汤明旭、贾晓燕材料员:华明、姚炳炳试验员:郭靖安全员:关绍芃、唐开明质检员:宋正飞预 算 员 : 薛雪电气工长:张忠威水 暖 工 长 : 张 忠 威土 建 工 长 : 黄 立 勇木工工长:宋正飞钢筋工长:张志国3.2 建筑节能措施:外保温为聚合物砂浆粘贴7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空调板上下采用3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飘窗挑板上下采用4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女儿墙内侧外用30mm厚聚苯板保温;屋面采用6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外窗采用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框;入户门采用成品钢制三防门;3.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3.3.1施工机械设备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3.3.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3.3.3 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系统时,使用三相平衡;3.3.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3.4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3.4.1临建临建在施工现场的南侧,包括特殊材料存放库、临时办公室、实验室等。3.4.2现场堆料现场设钢筋加工区,钢筋成品堆放区,木工加工区,大模板、组合钢模板堆放区。3.4.3临时围墙及施工道路3.4.3.1临时围墙现场南侧设砖砌围墙,围墙高度2.1m。 东侧使用围挡围护,围挡板外侧刷蓝色防锈漆,高度不低于1.8m。3.4.3.2施工道路施工场地经平整后,道路需全面硬化,按平面布置图,现场设砼输送泵,排水沟,沉淀池。大模板堆放区及临时道路做150厚C20砼地面。3.5 环境管理目标 按照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的要求,全面推行绿色施工,贯彻落实施工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从今年起,达到常态绿色施工的标准,做到: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拆除临时设施等100%洒水降尘;确保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达标、减少施工现场粉尘排放、主要污染排放达标、建筑垃圾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可回收废弃物及时回收;杜绝物料灰土遗洒;节约水电使用。3.6 施工总平面布置3.6.1 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场地条件、进度安排、周边环境等特点,现场平面布置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及施工需要,布置时遵循以下原则:(1) 充分利用良好的现场条件,随工程施工进度分基础、主体、装修三个阶段施工,三个阶段要整体考虑,减少三个阶段场地布置的重复变动。(2) 主要材料堆放要在塔吊旋转半径以内,减少二次搬运。(3) 临电电源、电线敷设避开人流大的通道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打击的范围,电线敷设采用暗敷方式。(4) 主要道路全部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减小出入车辆对市政环境污染,现场达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目标。(5) 机械、照明布置考虑扰民问题。3.6.2 现场平面布置(1)地下结构施工时现场平面布置1)现场大门设置在楼西南角,大门朝南设置,大门设置时尽可能达到最宽,保证钢筋及其他运输时大车畅通。2)现场堆放: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时不考虑水泥、砂、石料堆放场地。楼北侧作为木工加工场和钢筋存放及加工场地。木模板堆放在木工房北侧,周转用钢管堆放在钢筋加工场西侧,模板堆放区地面硬化处理,保证大模板区干净、整齐,大模板不受损坏。3)现场道路:由于建筑物西侧及南侧还有建筑,建筑物周围不设环形道路,单条道路宽度不低于6m,保证现场混凝土浇筑时车辆畅通。4)塔吊布置:地下结构施工时保证塔吊正常运行,作业半径为55m,塔吊基础与底板基础平齐,其它具体尺寸需塔吊公司出具详细的资料,基础底板施工以前开始施工塔吊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塔吊必须安装到位,以保证地下室墙体施工时模板的吊装运输。5)塔吊、电梯使用的注意事项: 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协调小组,制定安全措施,由各专业工长、安全员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与管理监督,并分别签定安全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由于本工程为群塔作业,所以高度及旋转方向要相互错开,错开高度必须达到6m以上,并有防护和限位标志。塔吊、电梯使用前,对塔司、电梯司机、信号工进行入场安全教育,介绍工地具体情况,宣讲作业安全措施,并分别进行书面安全交底。6)塔吊、电梯的拆除在结构施工完后十天内拆除塔吊,电梯在室内装修完成后拆除,拆除塔吊、电梯将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严格按方案进行。具体措施详见群塔作业方案。(2)地上结构施工期间现场平面布置1)现场大门、临建、临时道路、塔吊布置同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2)现场堆放布置:地下结构封顶,防水、回填土完毕后,现场场地增加,增加部分作为料场堆放场地。考虑二次围护结构提前插入施工,设置一台砂浆搅拌机负责搅拌墙体砌筑及抹灰用砂浆。砂浆搅拌机旁设置一洗浆池,洗浆池的水必须经过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线,水泥存放搭设封闭水泥棚,做到防潮防雨。(3)装修施工期间现场平面布置1)现场大门、临建、道路同结构施工期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2)塔吊在结构封顶后拆除,外装修采用外挂吊篮。3)现场堆放:地砖、墙砖及金属材料放置在室外的堆放区内,水泥、腻子、木门窗、木材、板材存放在楼层内。油漆等易挥发材料堆放在专用库房内。3.7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3.7.1.工作目标在组织施工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14000标准),并以北京市建委、市北京环境保护局颁发的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组织实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防治,持续改进,保护环境,服务社会,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现场。3.7.2.组织管理3.7.2.1成立由项目经理部环境保护负责人为首,各施工单位环境保护负责人参加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设专人为现场环境主管。3.7.2.2 根据现场情况,项目经理部成立场容清洁队,每天负责清扫场内及工地大门附近,并洒水降尘。3.7.3.工作制度3.7.3.1 定期召开一次“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3.7.3.2 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由项目经理部定期组织一次由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3.7.4.管理规定3.7.4.1防止大气污染(1)将现场内的土堆、砂堆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叠式覆盖。(2)施工现场必须平整坚实,主要道路要硬化处理,设专人清扫,洒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工地大门应设专人检查出场车辆,防止车辆带泥和遗洒。(3)施工现场建封闭式垃圾箱。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和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散,施工垃圾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4)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5)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和苫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垃圾或未苫盖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6)现场用电、天然气作热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7)冬期保温措施采用防火保温,不使用岩棉被,防止岩棉扬尘。(8)施工现场的施工区、生活区内不得焚烧化学、塑料、橡胶、油料等物品,以防产生有害、有毒的烟尘污染大气,造成毒害。3.7.4.2防止水污染(1)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市政雨水管网。(2)施工现场水冲式厕所设沉淀池,将厕所污物经过沉淀后排入市政的污水管线。(3)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4)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5)现场搅拌站前台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经二次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管道,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6)现场食堂设置污水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必须经隔油池后,排入下水管道,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掏油(每周两次),以防止污染水体。(7)禁止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3.7.4.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1)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污染的管理制度,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治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2)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现场环境的噪声监控,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发现测量结果超标,马上采取措施,对防噪声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真正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3)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4)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噪声作业,电锯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遮挡,实现降噪。(5)作业中搬运物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物件而造成噪声。(6)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7)对施工现场内的强噪声机械实行封闭式作业,即对电锯、电刨、砂轮机、切割机等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械棚,对地泵实施搭设隔声棚的措施,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并同混凝土运输单位洽商,混凝土车进入现场后禁止大油门轰转。(8)使用电锯时,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木料送速不能太快;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使用合格的电锤,及时在钻头上注油或水;采用低频低噪型振捣棒,由专业操作,不得在振捣作业中撬动钢筋或模板,以防止发出强噪声而污染环境、扰民。(9)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10)塔吊指挥配套使用对讲机来降低起重信号工吹哨带来的噪音污染。(11)由项目经理负责扰民协调工作,现场设置居民接待室,负责接待和解决周边居民的投诉。3.7.4.4废弃物管理(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2)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3)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4)项目部每月两次对固体废弃物的控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每季度向公司工程部、物资部、安全设备部汇报。3.7.4.5材料设备的管理(1)对现场材料的堆放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和储存,并挂牌标明,重要必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废房储存,设专人管理。(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3)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4)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现场设备、材料进行统一编码和管理。(5)严格落实现场料具管理制度,落实料具管理岗位责任制。(6)对分包单位的材料,根据现场的统一规划进行存放布置,进行管理。(7)按三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明确的位置搭设临时仓库和料场,仓库防雨、防潮,消防器具齐全,并安门上锁。料场要平整、夯实,高于周围地面,四周排水畅通。制定材料节约措施,并做好材料节约台帐、报表。(8)本工程使用的周转材料多,使用前做好计划,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保养和维修,防止丢失、损失或挪作他用。现场内码放要整齐,周转材料不用时及时退场。(9)现场按计划进料,按计划或任务书发料。明确为可追溯性物资的材料,按物资设备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要求执行,并详细填写有关记录,做好标识,便于实现可追溯性跟踪控制。(10)现场使用的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材料员要搞好材料合格证的收集工作。(11)现场码放的材料均用标牌进行标识,注明规格、型号、数量、产地、等级及进场日期。(12)加强对材料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季度考核工作,考核结果有文字记录。(13)制定进出门规定和携带材料工具进出门的规定。在装修、安装、装饰阶段,要组织以保安为主的成品保护队伍,分层有专人专职看守。施工期间,每晚由值班经理组织晚间值班巡逻,杜绝一切破坏行为和不良现象。3.7.4.6防止扰民措施(1)控制作业时间,对施工中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项目,特别是混凝土搅拌、振捣,模板加工等噪音大的作业,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2)夜晚现场的探照灯避免射向周围社区,尤其是较近居民区,尽量将探照灯灯光向施工中心区投射,防止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3)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焊接施工较多,在作业面外围作全封闭隔离罩,防止电焊等产生的弧光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4)作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并定期对临近居民和该地街道办事部门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回访,听取对环境管理方面的意见。3.8、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措施3.8.1施工现场安全制度(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且要系好安全帽的下颚带。(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不准光脚、穿拖鞋、穿高跟鞋,电工要穿绝缘鞋。(3)施工现场一切安全防护设施,不准擅自拆改或挪做它用。(4)非本工种职工严禁乱摸、乱动各种机械电器设备。(5)施工现场的人员严禁攀登脚手架、井字架、外用电梯等。(6)进入施工现场禁止打闹、严禁酒后操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7)高空作业人员严禁向下扔任何物体。(8)未经培训人员,严禁进入现场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3.8.2施工现场消防保卫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内禁止吸烟。(2)非经批准不得使用电热器。(3)动用明火前,必须经检查开用火证方可操作。(4)现场的临时暂设禁止使用易燃、可燃物进行支搭。(5)工地消防道路要保持通畅,消火栓禁止被埋压圈占、高层建筑及时安装临时消防竖管。(6)工地的办公室、宿舍、更衣室必须人走关门上锁,财务室等要害部位要安装防撬锁。(7)职工携物外出和开出车辆必须凭出门条经门卫查验方可放行。建筑物内不准做仓库。(8)工地禁止留宿非本工地人员,会客和洽谈业务人员要经门卫允许,建筑物内不准住人。(9)班前要对职工开展防火安全知识教育做好安全交底。所有职工要掌握本工种的防火知识和一般防火常识。(10)各工种下班前要拉闸断电,清理杂物做到活完脚下清。3.8.3施工现场卫生基本标准要求(1)施工现场整洁卫生、无积水;车辆不带泥沙出现场;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2)办公室、宿舍、更衣室室内整洁保持卫生,生活区周围环境清洁卫生,生活垃圾定点集中、及时清理,厕所卫生良好。(3)食堂内外整洁卫生,炊具干净,无腐烂变质食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及各项卫生制度,坚持“三证”上岗制(三证即:食品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