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3讲自然灾害与环境- 胶州三中地理服务网.doc_第1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3讲自然灾害与环境- 胶州三中地理服务网.doc_第2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3讲自然灾害与环境- 胶州三中地理服务网.doc_第3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3讲自然灾害与环境- 胶州三中地理服务网.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 自然灾害与环境考点一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强化专练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 平原、 平原,此外 流域、 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受到洪涝灾害。(2)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大的东南沿海地区有 省、 省、 省及江苏南部、上海市。(3)干旱频次30的地区是 平原、 平原及 流域。(4)我国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 气候区,其原因是 进退变化,常造成旱、涝灾害。答案 (1)长江中下游 华北 珠江 四川 (2)广东 福建 浙江 (3)长江中下游 黄河中下游 珠江(4)季风 夏季风考点二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强化专练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特别是郴州市遭受50年一遇的强降雪过程,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70亿元。材料二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会地带,东经1121311414和北纬24532650之间。京珠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在建的武广高铁贯通南北。(1)从地形角度,分析郴州市降雪较其他地区多的自然原因。(2)此次冰雪灾害还可能会引起哪些地质灾害?(3)你认为此次冰雪灾害可以带来哪些好处?答案 (1)郴州位于湖南南部,处于南岭北面,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受到抬升,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相遇于此,形成锋面,受地形阻挡,停滞时间较长,因此暴雪强度大、时间长。(2)滑坡、泥石流。(3)低温、降雪可以冻死一些病虫害;降雪可以净化空气。命题视角一 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的时空差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分为由台风(飓风)引起的热带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甲图中和乙图中均为世界著名海湾,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1)简析、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2)、两海湾所在地带均为世界地震多发区,但海湾处易发生地震海啸,而海湾处发生的可能性却较小,试分析原因。(3)2007年3月3日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海湾出现了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4)比较图中A、B两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及原因。答案 (1)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热带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冬春季节。(2)渤海海底全部是大陆架,对海啸有极大的削弱作用;外围的岛弧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的传播。(3)南下的强冷空气势力较强;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4)A、B两省的差异:A为辽宁省,未发生风暴潮;B为山东省受风暴潮影响较大。因为此时辽宁省为离风海岸,西北风削减潮势,山东省北部为迎风海岸,西北风助长潮势。命题视角二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主要自然灾害读“我国部分地区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回答下列问题。(1)此区域既是我国 灾多发区,又是我国 灾害集中区,此外,此区域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还有 。(2)形成(1)题中前两种自然灾害的原因分别是 。(3)图示区域是蝗灾多发区,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请说明蝗灾与旱灾的关系。答案 (1)旱 洪涝 病虫害(2)该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雨季未来临,且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降水少,形成春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部分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形成洪涝(3)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虫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出现严重蝗灾。1.下图为“全国气候干旱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既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又是蚕丝主要产区的是( )A.珠江三江洲B.黄淮平原C.江汉平原D.四川盆地(2)图中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 (填湿润或干燥)的 (填季风或非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 。(3)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季节相同吗?为什么?(4)我国长江流域的 、 、重庆三座大城市被称为“三大火炉”。试分析重庆称为“火炉”的自然原因。(5)结合图分析当前我国旱情的特点。答案 (1)D (2)湿润 季风 夏季风进退变化的不稳定性造成的 (3)北方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季(春旱)。原因是:春季,锋面雨带停留在长江以南,北方少雨;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形成春旱。南方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伏旱)。原因是:夏季锋面雨带北移至华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加上夏季太阳辐射强,高温少雨,易形成伏旱。(4)南京 武汉 盛夏(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长江中下游正值伏旱季节(而东北、华北、西南、华南这时均为雨季),难以成云致雨,因而天气晴朗少云,日照强烈,地面辐射强烈;重庆地处长江沿岸的河谷盆地内,地势封闭,四面环山,风速小、风力微弱,空气不易扩散;重庆地处长江沿岸,水面面积广,空气湿度大;2006年夏季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繁,势力强盛,到达四川盆地形成焚风效应而增温。 (5)旱灾范围广而且集中,全国普遍干旱严重,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北部、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河流流量小,农业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部分地区发生极端干旱,如西北北部、四川盆地地区。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三峡工程于9月25日零时开始2007年汛末蓄水进程。三峡工程156米蓄水前,三峡库底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航道炸礁等工程进展顺利,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当前三峡工程建设情况均已满足蓄水条件。材料二 2005年9月湖北省地质专家组根据现场勘测,确认湖北省秭归县滑坡属特大型深层顺层岩质滑坡。地质结构条件不利于山体的稳定,岩体结构破碎,断层裂隙发育,岩层与斜坡组成顺向坡,且斜坡大于岩层倾角,形成不稳定因素,坡体前缘受青干河弧形切割,为滑坡提供了临空条件。加上强降水较集中,雨水渗入软化岩石,增加滑体的重力和渗透压力,降低摩擦力,促使滑坡启动。材料三 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洪枯水位区间的岸坡,除了宽厚的堆积阶地以外,都是基岩裸露或碎石堆积,这是百年出现一次的洪水(水位涨落约30米)侵蚀的结果;但三峡水库形成后,库水水位每年涨落30米,这意味着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比自然洪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增强100倍。(1)三峡水库蓄水前为什么要进行库底清理?(2)三峡工程蓄水156米,对枢纽工程上游地区来说,最有利的功能是 ,原因是 。(3)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造成湖北省秭归县滑坡的原因。(4)长江三峡两岸的滑坡对三峡库区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建成后,对周围山体滑坡灾害会产生什么影响,并说明其原因。答案 (1)保证枢纽工程及水库运行安全、航运畅通,防止水质污染,保护库区周围及下游人群健康,为水库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创造有利条件。(2)航运 水位上升后,川江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3)自然原因:山体坡度大,岩层软硬相间,河谷深;地质上断裂构造发育,碎屑物质多,重力作用强烈;夏季多雨,水土不稳定。人为原因:没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地表水渗入软化岩体,促使滑坡活动加剧。(4)滑坡的堆积物会使水库淤积,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会使水库调蓄洪水的功能减弱,会影响重庆及其库区的港口和航道。(5)可能诱发滑坡。因为水库水位的提高会淹没河谷低地,使两岸地势更加陡峭;库区水位每年涨落30米左右,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会增加;地下水位抬升,渗入软化岩层,生态更加脆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3.读下面图文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目前我国土地荒漠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土地面积的27.4%。沙尘暴上世纪50年代发生了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进入新世纪以来,已发生了30多次。现在沙地距北京已不足100千米,2006年4月17日,北京市降下尘土高达33万多吨。仅4月份北京就出现扬沙、扬尘天气在十天以上,这是近三十年来所罕见的。北京人惊呼“天上下土了!”。材料二 我国某区域示意图(1)简析图中A区域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2)简要说明沙尘暴天气给北京市造成的主要危害。(3)B河段的三大灾害是洪涝、凌汛和断流,试分别分析其成因。答案 (1)自然原因:位于温带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植被稀少;地表裸露疏松沙质沉积物。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