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修订版).doc_第1页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修订版).doc_第2页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修订版).doc_第3页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修订版).doc_第4页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修订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修订版) 福建师范大学FUJIAN NORMALUNIVERSITY福建师范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福建师范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节系列活动策划书主办单位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承办单位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承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协会文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一活动背景一活动背景为激发我校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热情,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使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在丰富趣味的竞赛氛围中增强文化意识,由校团委主办,校大学生科技协会承办了福建师范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 竞赛组织主办单位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竞赛组织承办单位校大学生科技协会文学院评委特邀文学院资深教授二比赛内容二比赛内容考察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了解情况。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三.竞赛安排1.竞赛报名参赛对象全校学生2.题库组委会邀请专家出题并建立题库,由文学院负责3.竞赛阶段竞赛分笔试竞赛和擂台决赛两个阶段。 笔试竞赛竞赛形式笔试竞赛采取闭卷考试形式;竞赛人员每院选拔4-10名学生参赛,选拔方式由学院自主确定。 竞赛时间。 竞赛时间4月25日竞赛地点待定擂台决赛决赛形式竞赛地点待定擂台决赛决赛形式决赛采取擂台对抗形式;决赛人员取决赛人员取笔试竞赛成绩前6名的学院参加决赛,每个学院选拔3名学生参赛;另选派30名观赛学生,一名负责同学;决赛时间决赛时间5月19日决赛地点决赛地点电台演播厅四赛前后时间安排(初定)四赛前后时间安排(初定)3月31日:讨论国学知识竞赛相关事宜4月1日根据指导老师及主席团意见形成国学知识竞赛活动秩序。 团委发文。 4月3日国学知识竞赛题库确定,布置相关宣传事宜。 4月6日编写国学知识竞赛初赛试卷4月18日初赛安排,设计决赛有关PPT模板或搜寻竞赛系统软件。 各学院上报报名人数,并把报名表格交到团委办公室。 4月25日国学知识竞赛初赛笔试5月8日讨论决赛内容5月12日召集参赛选手,介绍决赛形式及相关规则,听取意见。 确定决赛主持人。 5月19日国学知识竞赛决赛。 5月23日:活动总结。 五宣传方式在学生公寓A、B区之间、溜冰场、南区食堂悬挂三条有关国学知识竞赛开赛的宣传横幅;在B区共青团广场、千叶园门口、百草园门口、图书馆外、南区随园餐厅外做喷绘海报宣传,主要是比赛赛制,参赛方式。 邀请校广播站、校报等相关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在决赛的“虚席以待”中的五彩板印上商家的专有标志或相关信息;“花落谁家”中风险选择框以商家的标志为背景六在决赛的“虚席以待”中的五彩板印上商家的专有标志或相关信息;“花落谁家”中风险选择框以商家的标志为背景六竞赛方式竞赛方式1.笔试竞赛闭卷。 题目由100道选择题(每题1分),10道填空题(每题2分)组成。 2.擂台决赛分为5个环节“锋芒毕露”“虚席以待”“礼尚往来”“龙争虎斗”“花落谁家”“虚席以待”“礼尚往来”“龙争虎斗”“花落谁家”七活动流程(一)筹备阶段七活动流程(一)筹备阶段1.3月13日4月5日确定竞赛题库。 由文学院确立,并给出相关参考文献。 2.4月2日,校团委下发文件到各参赛院系。 4月1日召开动员准备会议,在会上听取各个院系意见,为各院系提供本次比赛相关参考文献。 (开心学国学,中国文化概论)3.4月6日,在学生公寓A、B区之间、溜冰场、南区食堂悬挂三条有关文科生自然知识竞赛开赛的宣传横幅;在B区共青团广场、千叶园门口、百草园门口、图书馆外、南区随园餐厅外做喷绘海报宣传,主要是比赛赛制,参赛方式。 邀请校广播站、校报等相关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 4.4月23日前,预赛试卷拟定并作密封保存。 准备若干备用题目。 (二)初赛流程5.于4月18日(周日)下午5点之前,各参赛院系将参赛队员名单电子档统一提交至科协邮箱sdkx0206163.6.4月25日上午9001100,举行笔试。 试卷结构选择题(100道)、填空题(10题)4月26日上午,科协统一发布预赛成绩(三)决赛流程决赛议程(三)决赛流程决赛议程1.主持人介绍来宾、参赛队伍;2.领导致辞;3.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宣布比赛开始;4.专家点评;5.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请领导嘉宾颁奖;6.主持人宣布知识竞赛结束;领导嘉宾与参赛选手合影。 1.赛前准备5月5日在溜冰场、南区食堂悬挂两条有关文科生自然知识竞赛决赛的宣传横幅;在B区共青团广场、千叶园门口、百草园门口、图书馆外、南区随园餐厅外做喷绘海报宣传,主要是决赛时间、地点。 邀请校电台、校报等相关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 5月8日主持人聘请,并提前与他们做好沟通事项;5月9日决赛试题拟定,并制作好相关比赛PPT;5月12日邀请学校领导当嘉宾;邀请文学院老师当评委;2.赛场布置1)5月19日上午900到位,进行会场布置。 2)宣传组悬挂比赛横幅,黏贴指示标语,划分观众席;3)办公组成员排定比赛座次表、布置嘉宾席,包括茶水,水果拼盘,笔,纸,比赛流程单及参赛队伍名单;4)技术组负责多媒体设备调试,幻灯片放映,音像调控;5)礼仪人员引导观众入场;6)保卫组协调现场秩序。 3.比赛时间设置入场30分钟(1420-1450)比赛时间120分钟(1500-1700)会场清理30分钟4.比赛内容1.比赛内容1.锋芒毕露a.内容参赛队伍进行风采展示,可邀请亲友团参与。 节目自由拟定,主题与国学相关,形式可为乐器演奏,现场书法,情景剧演出等;现场将由15位大众评审现场举牌,每一票1分,最后得分计入总分;同时最高分的队伍将获得“最佳才艺奖”。 b.规则每队表演完毕,队员上场作自我介绍,并直接进行第二环节比赛。 2.虚席以待a.题型设计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 每队各派一名代表依次进行比赛。 共计6*5=30题,每题10分b.答题规则每名代表本队的选手依次走上五彩板进行答题。 答对一题向前走一步并加10分。 答错或不答均不得分且停止前进。 各队均有三种求助方式1)团队其他两名成员2)亲友团3)场外观众(待定)c.答题时间限制主持人读完题,选手必须在10秒内答题有效,超时视为弃权。 d.评分标准每队有基础分200分,答对加10分,答错、弃权不加分。 f.主持人公布各队第一轮得分情况(预计本环节用时10分钟)3.礼尚往来礼尚往来a.题型设计本环节共计3组题。 每组6题.题型包含视频、音频。 b.答题方法各队抽签组成PK组,互相给对方选题作答。 共进行3个回合。 每队经过10秒钟讨论后派一名代表回答该问题。 c.评分标准答对加20分,答错则对方加20分。 d.主持人公布各队得分情况。 (预计用时20分钟)4.龙争虎斗(抢答题)a.题型设计共15道题,根据不断涌现出来的条件判断其中所描绘的人物或事物。 主持人依次读题,各队用抢答器抢答。 b.答题规则各代表队依据不断涌出的条件,随时可以进行抢答。 答题时限10秒。 一旦有代表队抢答,问题条件即停止涌出。 回答正确加20分,回答错误扣10分。 各队得到答题权后,必须在10秒内回答完毕。 若回答错误,本题继续抢答。 超过两次,则该题自动作废。 c.评分标准答对的队伍可加20分,回答错误或超时扣10分.本环节得分最高的两支队伍进入最后“花落谁家”环节;剩下的四支队伍通过复活赛,由评委评定选出一名进入最后的冠亚军争夺。 5.5.起死回生本环节中,屏幕上将播放一段VCR,播放结束后由主持人提出一个问题,各代表队将答案写在答题板上。 当主持人说“各代表队亮题板!”时,各队要同时亮出题板,并不能再有更改;若有代表队没有及时亮题板或亮出后有更改,则本队在该问题上按弃权处理。 本题满分100分,由评委打分,最高分的队伍进入最后一环节的角逐。 6.)花落谁家(风险题)(预计用时35分钟)a.题型设计所有题目根据难易分为20分,40分,60分三种分值。 b.答题规则本环节共进行两轮。 每队每轮有五次答题机会,分值自选。 答对加相应分值,若答错即终止该队本轮答题,并将此题目转为主持人现场随机抽取观众回答,若回答正确则赠以礼品。 c.评分标准首轮答错不扣分,第二轮答错扣去相应分数。 d.主持人公布各队得分情况。 并宣布获得冠亚军队伍并颁奖。 7.领导嘉宾作活动点评。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会场。 八竞赛规则笔试竞赛1.试题请专家按类型比例在题库中抽组,抽组确定的赛卷打印封存。 2.监赛人员必须在笔试开始前40分钟领取试卷并到相应考场。 3.参赛选手提前15分钟入场,有关物品放在指定位置,超过开赛时间30分钟谢绝入场。 4.监赛人员赛前5分钟宣布赛场纪律,然后发放试卷,准时开赛。 5.笔试竞赛时间2小时。 6.笔试竞赛结束,密封试卷的姓名单位,送到科协办公室,请评委阅卷、计分。 7.未填学院、姓名及赛场作弊者的试卷成绩无效。 擂台决赛擂台决赛1.决赛开始前30分钟,各参赛学院领队到*签到处签到,并抽签决定出场次序;所抽次序号即为该院选手比赛时的座位号(前后左右依次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 2.单人答题时,请回答队员起立选题,主持人叙述问题后回答队员答题。 答完题应说“答题完毕”,不可再做补充或修改答案。 从主持人叙述完毕开始计时,超出规定时间,按回答结束处理。 回答问题不可相互帮助,若发现队员帮助,则视本题无效,本代表队不得分。 每个代表队参赛队员号码按座位排,由东向西依次为1号、2号、3号队员。 3.共答题规则本题为各代表队共同回答问题,可以互相帮助。 当VCR播放结束后,各代表队将所选答案写在答题板上,当主持人说“各代表队亮题板!”时,各队要同时亮出题板,并不能再有更改;若有代表队没有及时亮题板或亮出后有更改,则本队在该问题上按弃权处理。 本题型满分100分,由评委打分,最高分的队伍进入最后一环节的角逐。 4.抢答题规则本题先提出问题,然后间歇性地给出问题的若干条件,各代表队依据不断涌出的条件,随时可以进行抢答。 一旦有代表队抢答,问题条件即停止涌出,该代表队回答问题,回答时间30秒,回答正确加20分,回答错误扣10分。 5.风险题规则每个代表队有一次选择机会,选择原则为从当时场上分数最低的代表队开始选择。 每组风险题有三个问题,问题难度逐一增加,第一题回答正确,加10分;前两题回答正确,加30分;三题全都回答正确,加60分。 队员每答对一个问题,则有权选择是否回答下一个问题,若选择不回答,则将当时分数加入本队;若选择回答且回答错误时,将以前风险题所得分数扣除,即不得分;若回答错误,则无权再选择下一个问题。 每问回答时间为1分钟,从主持人叙述完毕开始计时,超出规定时间范围,按回答结束处理。 6.各参赛队伍必须服从评委及主持的一切评判和指挥。 严禁在现场出现争执及出现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否则将对违纪的参赛队伍进行考核甚至取消比赛资格和成绩。 7.比赛时,除参赛特别规定可以现场求助外,其他非参赛人员不准作任何提示,一经发现将取消该题的回答成绩。 并对相关观众给予警告,勒令离场。 8.如果最后出现比分一样的情况,则采取加赛的形式,决出优胜者。 准备加赛题5题(考虑到多组分数一样的情况,题目应适当准备充分),在最终比分相同时供排名使用,加赛题每题20分,答对加分,打错扣相应分数。 9.成立专家评判组,对争议问题进行答疑、评判。 八奖项设置。 八奖项设置。 笔试竞赛结束,根据参赛选手成绩,由高到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颁发奖状。 并有机会成为决赛的大众评审。 对于大众评审,我们将赠送小礼物。 决赛结束,依据各代表队所得分值,评出第 一、第 二、第三名,其余均为优秀奖。 代表队前三名颁发奖杯和奖状,优秀奖颁发奖状,个人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并评出最佳选手若干名,给予奖励。 决赛期间设观众回答问题奖,回答问题正确,即时发奖。 六赛务分工1.赛务总负责人*;其职责是,把握全局,对竞赛全过程实施总体协调和主持,确保大会顺利进行。 2.赛务组长*;其职责是协助赛务总监工作,主要负责赛场设置,笔试竞赛和擂台决赛的计划、组织、实施工作,协调竞赛主持人,具体领导和指导场务干事、接待干事 (1)的工作。 3.赛务副组长叶志量、许丽萍;其职责是,协助赛务总监工作,主要负责外联、接待和宣传报道工作,具体领导和指导接待干事 (2)、报道干事的工作。 4.场务干事杨长平,张宗榜;其职责是,负责全场的技术指导,领导和指导题库控制员、计时员、记分员、奖品员、音响员展开工作,包括会标、展板、标语等事务。 5.报道干事乐超、金娟,学生电视台负责人;其职责是,负责竞赛的宣传报导工作,协调、指导和接待所有到会的校园媒体记者。 6.接待干事 (1)丽英、毅瑜;其职责是,负责观摩师生的接待、引导、入座工作,引导参赛师生签到,领导和指导引导员、秩序员、签到员展开工作,维护场内秩序。 7.接待干事 (2)雅燕;其职责是,负责嘉宾的接待、引导工作,并指导茶水员工作。 8.保卫干事梁徽敏、李英杰;其职责是,负责赛场秩序。 9.竞赛主持人*、*;其职责是,对竞赛全过程具体主持,包括介绍比赛背景、目的、主办、承办、赛程、规则,按预定程序实施主持,安排点评、宣布成绩、主持颁奖等。 10.工作人员(组织协调负责人陈冰清、黄娇玲;礼仪队负责人丽英)11.引导员(4人)梁徽敏、杨长平、叶志量、雷智平负责引导参赛师生入场;引导参赛选手到签到处签到并抽签。 12.秩序员(4人)引导观摩师生进入指定座位,维护全场秩序。 13.签到员(2人)许丽萍、严娟珠负责参赛选手签到、到指定区域休息。 14.音响灯光员(2人)张宗榜、林乐超负责全场灯光、音响及所需设备。 15.题库控制员(2人)李英杰、张毅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