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漏景,散落在城市里的瑰宝.doc_第1页
(第七部分)漏景,散落在城市里的瑰宝.doc_第2页
(第七部分)漏景,散落在城市里的瑰宝.doc_第3页
(第七部分)漏景,散落在城市里的瑰宝.doc_第4页
(第七部分)漏景,散落在城市里的瑰宝.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漏景,城市掇英赏瑰景本刊记者 窦庭筠许许多多的经典往事和历史沧桑,让无锡园林有着自己独有的瑰宝,认识她,了解她,熟悉她,身临其境是感受园林瑰宝最直接的方式漏窗,无锡园林的神秘点缀在园林艺术中有一种手法叫漏景,它使得园林景致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将院内院外的美景用雕以带有寓意特色的几何图形分块定格。漏窗,就是这分块定格的“美工刀”。站在无锡园林中,四周草木包围,想着不知是何时代何人发明的漏窗,感叹这奇特的虚实空间设计为已是魅力无穷的园林又增一番情趣。走在园中,没有封闭的空间,里外可窥,景物隐约,气脉通畅,人情人性的灵气得以通达排遣和抒发,对于我这样的性情中人自然产生无穷诗的意向和情趣“取欢仁知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从廊内漏窗向外看,漏窗精美的图案所构成的“实”与窗外的景色构成的“虚”相互辉映,浑然一体。一种非常美妙的视觉感受。友人介绍梅园蠡园等园林历史上都是大户人家游憩玩赏、休闲自适的私家花园,园主出于对自然的向往而创造一种精神趣味,想着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挖掘无限的情调,追求空间虚实、节奏明暗的自由,这各式奇特精美的漏窗风格就是其中的典型。透过漏窗看不到完整的园林景观,自然增加了游客对于园内世界的向往。横看竖看,左看右看,或踮起脚尖,恨不得能从这缝隙中钻过去,举手投足之间神秘感油然而生。我很喜欢看漏窗的图案,他们有的是动植物,有的是抽象艺术形象,研究了一些资料后发现,这些展现的都是老无锡人日常生活情趣和精神要求的不断变化和丰满,比如水果代表百姓生活富裕,花卉代表国家兴旺等,很是有趣,其题材、内容实质上都反映出了旧时无锡日常生活的文雅和通俗并存的生活状态。漏出的是无锡园林的精华对于漏窗来说,窗内的景色往往是其图案之衬托,被线条自由地分割开来,散乱一片;对于窗内景致来说,漏窗将硕大的园林凝聚在这方寸之间,透过漏窗图案的某一空隙,具象景观一目了然,景实窗虚,窗间“漏出”的湖石山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样样俱佳,但从不展示所有,“漏出”的是这一园林最值得期待的精华。杜鹃园杜鹃花开满锡城杜鹃园,位于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山坡下,映山湖畔,是锡惠公园中规模较大的“园中之园”,也是锡惠公园园林花卉特色的一大亮点,正可谓是映山红满映山湖。因为杜鹃花是无锡市的市花,所以无锡的百姓对于杜鹃也是格外钟情。面对锡山,背依惠山,因地制宜,随形取景,进行叠石、挖池、修涧。笔者和友人沿着映山湖南行,入“翠筠深处”牌坊,循竹林曲径不久就到了园门口。入院后,便踏上了随山起伏的“踯躅廊”。听随行的老先生介绍,因羊食杜鹃,醉而踯躅,故杜鹃别名又为“羊踯躅”,很是有趣。长廊与绣霞轩、照影亭、醉红坡、沁芳涧、映红渡、云锦堂、枕流亭等仿古建筑相连,构成重叠的风景层次。在此摁下一张快门,让本就钟情于摄影的我很是满足。绣霞轩,正对着惠山,是这条长廊的开端。背后筑着一亭子,因为面对着龙光塔,名照影亭。轩前的土山上立着一块碑石,上面镌刻着陈毅的杜鹃诗:“淡黄粉白复朱紫,双瓣重叠似套筒。牡丹开后君为主,妒杀桃李与芙蓉。”土山的南面山坡上,遍种着杜鹃,每当4月杜鹃盛开之时,满山坡尽会被此染红,后人也将此称为醉红坡。山坡下有一小涧,落花流水,一座拱桥横跨于此,这座拱桥也有着一个很典雅的名字映红渡。沿着长廊再向前就到了云锦堂,云锦作为中国四大名绵之一也是富贵的象征,而杜鹃的雅号也正是云锦在五间阔的云锦堂中,面对沁芳涧和醉红坡,全园景色一览无遗,据说这厅堂上“云锦堂”三字是名家冯牧所书,又为这小小庭院增添了不少珍贵。出了厅外不远有一块空地,密密麻麻摆放着千余株杜鹃,共150余种,想象每年4、5月,叶茂花繁之时,一片云蒸霞蔚,顿时满胸期待吟苑大千世界小天地在无锡锡山大桥北堍、锡惠公园旁有这么一个地方,她以小而珍贵,是无锡诸多园林中的精致点缀;她以盆景而闻名,是无锡园林整体美的“点睛”。与其说吟苑是一个公共园林,不如说是一本精心编辑的书籍。树木盆景园、山水盆景园和花卉盆景园三个观赏点是全书的主干,欲赏主干之前必经一序壶中天(云林画稿序馆)。这好比一本优秀的文集请名人作的序,而为吟苑作序的正式古代著名画家倪云林。那为什么这么一个精致园林盆景园林会取名为“吟苑”呢?这个答案问到现在吟苑公园的工作人员可能都答不上来。这里闹中取静,环境优美,适合吟诗作对、品茶聊天,而盆景艺术又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故前人为她取名为吟苑。“特运精心意象舒,青山不觉入盆壶,大千世界小天地,万种诗情如画图。”这是无锡市原副市长庄申先生对吟苑的由衷赞叹。园南侧堆叠土山,挡住了园外的杂景,又将锡山引入了其中。园中开凿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池,使得山与水相映成趣,各类盆景花卉各自为伴,形态各异,形成了大自然赋予的多姿景色。粉墙、山石、土丘的分隔,门洞、漏窗、廊架的穿插,使咫尺园景迂回曲折,层次丰富,串联成一幅长轴画卷,深邃典雅,从高处俯瞰,整个吟苑就是一个的盆景,欲一眼包万景而不得的兴奋。提到品茶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吟苑中有个叫云林斋的茶室很受欢迎,据说有贵客到园都会到此小坐,因为在这个茶室里能看到吟苑最美的景色。荷花池、龙光塔、亭台楼阁,锡惠美景尽收眼底,泡一壶上好的太湖翠竹,在此坐上一下午,独享阳光的滋润,整一个惬意了得。古梅奇石圃梅与石的亲密接触无锡梅园家喻户晓,中国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德生先生生前的私家花园,解放前就以梅花驰名,以老藤、古梅、新桂、奇石来显示出它的高雅古朴风格,过去曾有一联云:“老树纷披恍有龙蛇起大泽;奇峰兀立本来天地是洪炉。”联句极言梅园香雪海中那苍劲古梅的铁骨丰神,和山石奇峰的浑然天成,以及琼枝擅韵、奇石无言的审美情趣,更以梅花与奇石坚贞不拔的风骨之美令人神往,这其中古梅和奇石两大特色造就了园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古梅奇石圃。相比其他园林,2001年才建成的古梅奇石圃算是个“晚辈”了。古梅和奇石一直是梅园的两大典型特色,2001年早春的全国第七届梅花展让古梅奇石圃刚建不久就迅速“走红”。到了梅花盛开之时,手拿单反相机,肩扛三角架的游客还真不少,他们相约而来,备足了一天的干粮。这里的梅与石相结合使得到这里拍照格外兴奋,对石的形态进行充分联想,有的像深思的学者、有的像多姿的熊猫、有的像憨厚的大象快门声此起彼伏,生怕错过了某个绝佳镜头。第一亲密接触的梅与石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也是勤劳智慧的无锡人的骄傲。园中梅与石相称,石与梅相托,半开放式的园林设计,让孤立的古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