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doc_第1页
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doc_第2页
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doc_第3页
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doc_第4页
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光华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序号(学号): 050941744毕 业 设 计(论 文) 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 姓 名教 学 院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 2012年06月12日目 录摘要iAbstractii一、债务重组概述1(一)债务重组的涵义及目标11.债务重组的涵义12.债务重组的目标1(二)债务重组应遵循的原则11.成本分摊原则12.制度创新原则13.强化负债意识与挖潜增效相结合原则1二、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2(一)从市场影响方面来看2(二)从公司内部财务状况和实力方面来看2(三)从未来市场价值方面来看2三、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模式选择2(一)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适用模式21.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具体模式32.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适用模式4(二)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模式的分析5四、案例分析6(一)公司背景及发展历程以及发生的问题61.公司概况62.公司的发展历程63.公司发生的问题6(二)公司债务重组的原因、内容、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61.公司债务重组的原因62.公司债务重组的内容73.公司债务重组对公司的绩效影响7五、研究结论10谢 辞11参考文献12 I 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摘要 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对当地及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部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高、债务结构不合理等,已成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债务重组便是解决过度负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绩效的有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债务重组的会计准则变化,债务重组的计量属性及其会计处理,探究了债转股、内部兼并或收购、企业剥离与售出等六种具体债务重组模式实施灵活性、以及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等方面,运用了主成份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司公司债务重组模式,并结合了对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债务重组案例的分析,得出所有上市公司的总体绩效在债务重组当年呈下降趋势;债务重组行为实施之后,上市公司的绩效出现上升趋势的结论。关键词 上市公司 债务重组 公司绩效 Debt restructuring of listed companiesperformance impact studyAbstract The expans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o local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However some high asset-liability ratio of listed companies, debt structure unreasonable and so 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thus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overall efficiency, debt restructur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debt.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debt restructur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evant issues, discusses the debt restructur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changes, restructuring of measurement attributes and its accounting treatment, and explores the debt-to-equity swap, merger or acquisition, stripping and sold six kinds of specific debt restructuring model implementation flexibility,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capital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etc., US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superior company restructuring mode in our country, and combines the mindong motor (group) co., LTD. Debt restructuring case analysis, concludes that all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on debt restructuring had a downward tre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bt restructuring behavior, the conclus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appeared rising trend.Keywords Quoted company Debt restructuring Company performance i装订线长春光华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一、债务重组概述 (一)债务重组的涵义及目标 1. 债务重组的涵义依据2006年新准则体系:“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相比2001年初次修订的准则,新准则债务重组定义仅限于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交易,并未涉及债权人未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交易,缩小了债务重组交易的规范范围。 2.债务重组的目标债务重组的目标,就是通过调整上市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促进上市公司制度创新,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重建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使企业形成自我调整资产负债水平的机制,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二)债务重组应遵循的原则 1.成本分摊原则上市公司的不良债务主要是体制与制度因素造成的,而且数额之大己不是债权债务哪一方能单独承受的。因此,处理大规模的债务问题,无论是从债务成因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条件出发,都应该实行成本分摊原则。 2.制度创新原则在解决体制性欠债的同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堵住债务形成的源头。从上市公司高负债的成因分析,根本上是由资产的产权不清晰,企业缺乏有效的资本与负债制衡机制等体制性因素造成的。由于这些深层次因素的存在,上市公司的负债约束软化,企业负债超出了资本经营的承受能力,处于高风险负债经营状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单纯降低资产负债率,只能解决上市公司经营上的暂时困难,难根治负债约束软化的弊端,因而必须深化改革,从制度创新上入手。利用债务重组的机会,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理顺国家、银行、企业之间的关系,形成国家对企业的资本金注入机制和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权对资本的约束,建立起企业内部资本与负债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负债约束软化的问题,消除企业过度负债的投资环境和制度基础。因此,解决上市公司资产负债不合理问题,不仅要通过资本金注入,减轻债务负担等增资减债措施来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而且要着眼于完善并建立有助于企业合理负债的宏观体制环境和制度基础。企业应将债务重组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3.强化负债意识与挖潜增效相结合原则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与我国上市公司经济效益水平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通过债务重组解决上市公司债务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运营的效益。目前,首先要加强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意识,加强负债的可行性研究,根据上市公司的前景和未来的偿还能力,选择合理的负债方式和负债规模。其次要加强上市公司内部的成本核算,围绕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最后上市公司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运用高新技术。 二、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从市场影响方面来看1 一般大型上市公司,拥有投资者众多,当企业发生严重经营困难,无法偿还巨额负债情况下,如果不对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公司就要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同时也严重损害众多股东的利益。2 当上市公司被宣告进入破产程序时,出现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如果债权人要立即收回债权,只能使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公司一旦进行破产清算,债权人能收回的债权比例不但很小,而且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相反,如果双方签订债务重组协议,进行债务重组,就能挽救企业濒临破产的危机,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样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有利,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债权人收回债权,避免破产带来的种种风险。3 另外,多数上市公司的大部分债务是由借款和担保产生的,债权人大都是金融公司和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对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基本不会破坏债权人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二)从公司内部财务状况和实力方面来看很多上市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危机只是暂时的财务困难,是由于大股东占用资金,对外巨额违规担保等原因造成的,而与自身生产经营没有太大必然联系,并且自身生产经营一直以来状态良好,仍然有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对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帮助公司度过暂时的财务困难,为公司的长久、持续。高效运行,打下良好基础,使债权人能够最大限度的收回债权。不论对于社会。公司,还是债权人,此次的债务重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对社会而言,公司的债务重组不但能使社会财富的损失降低,而且能减少失业人数,保障就业,稳定当地经济,保障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缓解政府压力。因此,对于由于暂时的债务危机而导致濒临破产的公司,经债务人和债权人协商同意,在政府的扶持下,对其进行债务重组是很有必要的。 (三)从未来市场价值方面来看总体上看,虽然有些大型上市公司因为暂时的债务困难而进入破产程序,但是其主要资产和经营结构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和经济价值,只要度过暂时的债务困难,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还很强大。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 三、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模式选择 (一)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适用模式近几年各界提出了许多债务重组思路,按重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思路,以银行为主体的债务重组,以财政为主体的债务重组,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债务重组。 1.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具体模式1 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的简称。就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债务人的投资,增加债务人注册资本金的行为。债转股的转换比例或价格,是债转股交易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商业性法律问题。其可定义为债权金额与被转换的注册资本额之间的比值。公式表示为:R=A/B;R为债转股的转换比例或价格,(A为债权金额,B为被转换并增加的注册资本额)。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R值与债务人的净资产值成反比例关系:债务人净资产值越大,R值越小;反之,债务人净资产值越小,R值越大。2 合资,是指一个或两个以上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我国境内与我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共同举办的企业。合资改造上市公司是将上市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资产,按会计师事务所评估确认的价值,经双方协商后折成一定的份额作为其出资,与外方合资者的出资一起举办合资企业。中方一般以厂房、设备投资,外方出资可能全部是货币资金,也可能是机器设备和货币资金兼而有之,依具体情况而定。年末,中外双方按出资比例分配提供分配的利润。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强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了解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充分的利用上市公司有价值的资源,改造部分资产,解决面临的债务问题。和外国人成立合资企业也会涉及财产权的问题,阻止这个问题的出现方法是允许外国人拥有由合资企业产生的新财产的产权。如果不给部分产权给外国的投资人,他们没有任何兴趣帮助上市公司解决债务危机。由于政治成本和缺少有用的金融信息,上市公司的资金成本常常是很高的。3 国外贷款和信用,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外国贷款作为利用外资的重要部分,自80年代以来,数量由少到多,范围由小到大,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处理上市公司债务问题时候,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重组资金来源,国外的贷款和信用是一个选择。4 内部兼并或收购,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协商下内部兼并或收购,狭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股权的行为。兼并的基本特征是兼并行为一旦成立,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即告结束,投资主体随之变更。企业兼并是企业产权重组的主要方式,它是通过有偿方式来实现整体产权转让的。收购是相对于企业产权的需求者而言的,即需求者通过出资购买的方式获得产权。可见,收购是在证券市场实现部分产权重组与流动的有偿方式。5 企业剥离与售出,企业通过剥离与售出不适于企业长期战略,没有成长潜力或影响企业整体业务发展的附属公司、部门或产品生产线,可使资源集中于经营重点,从而更具有竞争力。由于缺乏充足的金融信息,柠檬效应非常明显。即使剥离和售出被允许,短期缓解财务危机程度浅,而短期的资金成本很高。然而,如果剥离和售出能建立起清晰的产权和会计责任,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和资金的成本的长期影响可能是相当有利的。6 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由债权人和债务人申请,法院审理,依法将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按照清偿顺序公平地进行分配制度。破产是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机制,有了这种机制,就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营效率。资产作为产权重组与流动的特殊方式,往往要借助剥离与分立的方式来实现破产财产转让。根据我国国情,企业实行破产要十分慎重,由于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对破产企业职工的重新安置以及企业不良债务的处置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濒临破产的企业要尽量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尽量避免启动申请破产的程序。 2.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适用模式下面我们就这七种具体模式的实施的灵活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对这七种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如表3.1.2所示:表3.1.2 六种债务重组模式灵活性及对资本结构影响分析 影 响模式灵活性资本结构影响需要金融机构介入涉及到产权长期影响短期影响债转股不需要需要大无合资不需要需要无无国外贷款和信用需要需要小大内部兼并或收购不需要不需要小小企业剥离与售出需要需要小大破产不需要需要大结合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总体应该更倾向于选择不会对产权概念有挑战的债务重组模式,我们不难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应该选择债转股、在大股东协商下的内部兼并或收购作为债务重组的主导模式,而不是其他模式。 (二)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模式的分析 1.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模式的主成份分析在运用经济指标进行企业经营业绩评分时,会产生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在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的时候,因为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为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准确度考虑常常会遇到变量多的问题。当发生变量太多这种情况时,人们往往很难准确的找到分析问题的途径,也会降低分析结果的准确率。我们在做实证分析的时候,数据的各个变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主成份分析法,就是利用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分析,它能够将多个变量化简,将分析结果变得清晰简明,读者更容易理解。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将若干存在错综关联性的变量采用线性变化简化归为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研究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利用数学降维的思想。即通过线性变换,将多个相关的实测变量通过线性组合,转换成较少的不相关的综合指标,这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主成份分析法优点:1 简便性。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这样就会简化计算过程,使计算变得相对简单。2 可行性。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三种表, 使数据的搜集整理变为可能,满足实证分析的需要3 合理性。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使得各财务比率之间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并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来确定各主成分在预测函数中的权数,比传统的沃尔评分法更为合理。4 全面性。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样本的数量只需要大于变量数量,不对变量的具体数量再做的规定。这样可以对我们所研究的财务状况做一个综合的整体评估。5 可比性。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不同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数据本身数量级的差异带来的分析结果的误差都能够被消除,使不同性质不可比较的数据指标可以在同一标准下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的缺点: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样本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数据需真实可靠的,本文所选取的指标基本来自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市公司对外披露财务报表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可信程度较高,是能够进行财务分析的前提。但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监管力度不够,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难免存在失真现象。当然这种局限性任何财务分析方法都避免不了。从理论上讲, 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样本是服从一种稳态分布,而并不满足正态分布。从差异性来讲,不同行业的财务比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资产负债率不同,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的企业,它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其他时期的其产负债率也会视情况而不同。忽视这种差异就有可能造成分析的偏差。主成份分析法的实现步骤:我们选用主成份分析法,是因为解释变量的数量较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希望用较少的变量表达所选取的指标的意义。这就需要将我们选取的原始变量转换成不相关的,或者是相互独立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少的,能够解释出完整意义的新变量,即主成份。由此可以看出,主成份分析的过程,就是降维的过程。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SPSS求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最后计算贡献率,选取主成份也就是新的变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来减轻债务,扭亏为盈。笔者以闽东电机公司的债务重组为例,分析其债务的成因以及债务重组对企业的财务影响,并揭示其对债务人、债权人以及监管机构的意义,以期为监管部门改进相关监管措施以及企业管理层提高经营业绩提供参考。 四、案例分析(一) 公司背景及发展历程以及发生的问题 1.公司概况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闽东电机厂(创建于1958年)等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具有50多年电机制造历史,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具有综合经营功能的企业集团,1993年经改组成为规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简称:闽闽东,股票代码:000536)。企业拥有完善的电机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公司的发展历程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闽东电机,证券代码000536)是1992年12月经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制公司,于1993年11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闽东电机从1998年开始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于2001年5月9日起暂停上市,并实行“PT”处理。2001年6月22日,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宽限期申请,获得一年的宽限期。2002年6月28日,闽东电机恢复上市申请获得批准。 3.公司发生的问题2001年底,闽东电机的所有者权益为-1889.09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6.44%,严重资不抵债。 (二)公司债务重组的原因、内容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1.公司债务重组的原因1 主业萎缩、盈利能力低下是导致闽东电机资不抵债的主要原因。从1997年开始其主营业务收入逐渐下降,200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997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7.29%,远低于行业同期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 2 巨额对外担保给公司带来巨大风险。2001年底,闽东电机对外提供担保18342.80万元,占总负债的73.07%;2002年底,闽东电机对外提供担保仍达14745.61万元,占总负债的74.66%。为此2002年公司计提预计负债1924.21万元,减少当期利润58.39%。可见巨额担保在给公司带来巨大债务风险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3 关联方大额资金占用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2001年关联方占用资金净额高达7054.05万元,是净利润的6.76倍、股东权益的3.73倍、总资产的27.76%,这不仅使得该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资产周转率0.32次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0.53次,而且导致公司的流动资金周转困难,长、短期偿债能力被极大削弱,其流动比率远低于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而资产负债率则远高于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 2.公司债务重组的内容2001年,闽东电机营业利润为-2898.74万元,主要通过将一系列资产出售给第一大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而确认投资收益3288.79万元,从而扭亏为盈。2002年,闽东电机的重任之一是改变资不抵债的局面。为此,闽东电机进行了一系列的债务重组,通过与上海矽钢公司、宝钢集团上海五钢公司以及中国工商银行签订债务重组协议,2002年闽东电机支付了8847.9万元,偿还债务10758.51万元,获得债务豁免1910.61万元,总债务因此减少35.26%,一举摆脱资不抵债的危境。 3.公司债务重组对公司的绩效影响(1)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绩效评价指标来主要来源于财务报告,本文利用财务分析法,选取了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两个方面的三项指标对样本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偿债能力是指企业资金偿还债务的能力,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两项指标。偿债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盈利能力因素的指标选取资产报酬率作为盈利能力指标的代表。在本文看来,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依据,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一个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面临的必然是破产和倒闭。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大,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多,企业的流动资金多,就能够保障债务偿还,保障企业的流动资金顺畅,短期偿债能力就会增强。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理论上合理的流动比率应该为2,但是实际上流动比率为2的可能性很小。但应注意的是,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待摊费用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流动性较差。而且应注意的是,流动比率过高,说明企业在资金运用上不合理,企业的资本结构有问题。流动比率过低,难以保证按时偿还债务,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变成企业破产的导火索。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息税前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其大小最能够说明企业经营能力的水平。资产报酬率大,说明企业管理者经营能力强,公司的销售给企业的利润贡献较大。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平均资产总额*100%评价企业管理者运用各种来源资金谦取报酬的能力。公式中的资产总额包括两部分:一是负债,一是所有者权益或企业自有资本。利息费用是债权人所提供资产的报酬;所得税是企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只有税后利润才是最终归属于企业所有。因此在计算全部资产报酬率时,应在税前利润额的基础上,加上利息费用,以便正确评价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 其意义在于,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低,应分析差异原因,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总资产周转率指标能够反映公司的总资产的周转情况,它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整体资产的营运能力,一般来说,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也就越强,另外资金周转水平越快,总资产的利用率越高。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从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便查明总资产周转率升降的原因。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存货周转率分析的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使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可能少占用经营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计算公示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盈利能力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本文在实证部分利用EXCEL、SPSS17.0等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来衡量公司债务重组绩效。样本公司财务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 5.2 所示极大值极小值均值资产负债率1.140.911.025流动比率1.240.750.995资产报酬率11.763.157.445总资产周转率0.670.630.65从发生债务重组的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所选各项财务指标的均值全部都为正,这说明从样本的平均值来看,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平均状况处于良好。流动比率为0.995,显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资产负债率均值大于 1,表明公司总的偿债能力较差。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报酬率相对来说分布均匀,显示该公司资产利用效率相对不错。由此可以说明债务重组可以改善公司的绩效。(2)2002年债务重组的短期财务效应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迅速摆脱了资不抵债的局面,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105.5%降到98.4%,资产周转率从0.183提高到0.264,这表明其偿债能力与经营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由于2001年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企业债务重组的利得不计入利润,而是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这使得其盈利状况(净利润与资产收益率指标)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 (3)债务重组对企业的长期财务影响 为了了解债务重组对企业的长期财务影响,笔者进一步对比了2002年闽东电机债务重组前后的财务状况。企业在1998年至2001年间,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在2001年最高达106%;经过2002年债务重组后资产负债率短暂下降,2003年继续上升达到114%,而后2004-2005年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在2006年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仍然达到91%,远高于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闽东电机的流动比率在债务重组后仍无显著改善,在2006年仅达0.75,远低于同行业的同期水平1.24。这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并没有通过债务重组得到显著提高。闽东电机2001年扭亏为盈后,在2002与2003年又陷入亏损;2004年再度扭亏为盈后才避免退市;但2005年又接近亏损,2006年才基本摆脱亏损的阴影。可以说,2002年债务重组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实质性好转,一直在盈亏临界点周围徘徊。这主要是由于2001年公司通过应计项目与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少计预计负债、少提减值准备、向关联方出售大量资产、获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大幅调高盈余,在2002与2003年这些应计项目回转使得盈余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公司通过2002-2003年一系列的重组正在积蓄力量进行产业转型,努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到2006年,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达到11.76%,终于居于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3.15%之上,盈利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闽东电机的资产周转率在2002年债务重组之后一直稳步上升,在2004年接近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达到0.67。2005年有所下降,在2006年反弹到0.63,但是仍低于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0.76。这表明公司的经营能力在债务重组后虽有显著改善,但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综上所述,闽东电机债务重组后的盈利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基本摆脱了两年亏损后一年盈利的恶性循环;长短期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五、研究结论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先对债务重组的模式,我国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理论阐述。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对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债务重组的分析,得到一些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和心得(1)上市公司总体应该更倾向于选择债转股、在大股东协商下的内部兼并或收购作为债务重组的主导模式。(2)所有上市公司的总体绩效在债务重组当年呈下降趋势。(3)债务重组行为实施之后,上市公司的绩效出现上升趋势谢 辞岁月流转,光阴似箭,转眼间美好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仿佛能够来到长春光华学院这美丽的校园学习还是昨天的事。回首这四年来的学习历程和收获,感慨良多。应该感谢每一位在这四年里给予我帮助和教诲的老师们,不仅在学业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也为每一位学子燃起一盏明灯。本次论文是在解梁秋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