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1页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2页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3页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4页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第35卷第3期2010年6月林业调查规划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V01.35No.3Jun.2010doi:10.3969/j.issn.1671-3168.2010.03.029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马建忠,杨桂华,韩明跃,张志明.,杨子江,陈飙(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2.云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摘要:滇西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自2004起,有关部门就开始运用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文章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保护行动规划方法中的保护对象的确定,威胁因子的分析,制定并实施保护策略,成效评估4个关键步骤是实现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逻辑方法.关键词: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保护行动规划(CAP);多标准功能分区;生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759.91;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10)03011905StudyonApproachesofBiodiversityConservationandPlanningf0rMeiliSnowMountainNationalParkMAJianzhong,YANGGuihua,HANMingyue,ZHANGZhiming,YANGZijiang,CHENBiao.(1.YunnanAcademyofForestry,Kunming650204Yunnan,China;2.FacultyofCommerce&Management,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091Yunnan,China;3.FacultyofLifeSciences,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091Yunnan,China)Abstract:NorthwestYunnaniSoneoftheareaswherebiodiversityiStherichestinChina.Actuallyamodelofnationalparkmanagementhadbeenadoptedtoprotectthebiodiversityinthisareasincetheyearof2004.Thepaper,takingMeiliSnowMountainNationalParkasacase,studiesanapproachparticular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ItconcernsthatConservationActionPlan(CAP),whichincludesfourcriticalstepsnamelyidentifyingconservationtarget,analyzingthreats,formulatingstrategiesandevaluatingeffect,isaneffectiveandlogicframeworkforachievingbiodiversityconservationofnationalpark.Keywords:MeiliSnowMountainNationalPark;ConservationActionPlan(CAP);multi-criteriafunctionalzoning:biodiversity收稿日期:20100401.作者简介:马建忠(1972一),男,云南迪庆人,藏族,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藏族绿色建筑文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通讯作者:韩明跃(1974一),男,云南沾益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造林和低效林分改造技术研究.合要求的苗圃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育苗资格.3.7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良种意识首先,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种子法第四十一条国家投资或者国家投资为主的造林项目和国有林业单位造林,应当根据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计划使用林木良种,并充分认识到依法使用良种是应尽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其次,要充分利用良种造林的典型事例,及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和林农参加,让各级领导认识到林木良种的重要性,用事实说服群众,教育群众,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良种意识,使广大林农自觉地应用推广良种.3.8加强良种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充分利用科研,教学和生产的技术力量,统一规划,分工合作,联合攻关.生产部门与科技部门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木本油料基地建设良种化事业的发展.科研单位要从实际出发,面向生产,认真选育出一批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优良品种;生产部门要积极配合,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促进良种科技成果的推广速度.参考文献:1曾德贤,陈剑英.对云南林木种苗科技发展的思考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4)7277.2施彬.我国林木良种化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06(15):5051.?l20?林业调查规划第35卷滇西北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云南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滇西北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2004年以来,云南省政府研究室,云南省林业厅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heNatureConservancy,简称TNC.)对滇西北地区的保护与开发关系开展了研究,在学习和借鉴美国,新西兰,尼泊尔等国外自然环境保护与利用成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向云南省政府提出了在滇西北地区建设-tL国家公园的建议.同时,积极开展了建设普达措国家公园(2006年),老君山国家公园(2008年),梅里雪山国家公园(2009年)的探索,产生了良好的成效,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本文选择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拟对该地区的国家公园保护规划方法进行研究.1研究地生物多样性现状梅里雪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西北端,是云南与西藏的交界地.梅里雪山植被垂直带保存完整,从海拔2200m的澜沧江河谷到海拔6740m的卡瓦格博峰,巨大的海拔梯度和多变的地理环境为多种完整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物种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这里分布有干暖河谷灌草丛生态系统,中山和亚高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亚高山灌丛生态系统,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高山草甸生态系统,高山流石滩生态系统等.其中,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主要由丽江云杉林和长苞冷杉林组成,是滇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梅里雪山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多样性特征.据19921994年朱维明教授组织的梅里雪山植物资源考察队调查统计,梅里雪山有种子植物近2900种,分别相当于被认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一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种数(4000余种)的72%和整个西藏自治区所拥有的种子植物种数(5000余种)的58%.珍稀物种和起源古老的树种多是梅里雪山的一大特色.如起源古老的裸子植物,全世界仅剩下12个科200多种,而该区域就有松科,柏科,红豆杉科和麻黄科4个科22种.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云政复200910号),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的范围为:东起国道214线和德维公路,西至梅里雪山西藏自治区与云南省山脊线省界,南以德钦县燕门乡与云岭乡界为界,北至说拉垭口以北的第一道山脊线.梅里雪山国家公园规划面积961.281km,占德钦县总面积的12.5%左右.包括德钦县升平镇,云岭乡,佛山乡的16个自然村,公园内现有居民2600户约13000多人.2研究方法保护行动规划(ConservationActionPlan,简称CAP)是由世界上最主要的保护组织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国际环境保护NGO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实践而形成的一个逻辑性区域保护策略制定方法.自2O世纪80年代以来,该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美国许多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目前,该方法也已经开始运用在我国一些保护区的管理目标制定过程中.CAP主要包括4个过程:根据重要程度确定优先保护对象;对已经确定的保护对象进行威胁因子分析;为保护对象制定提高其生存状况,削减危胁因子的保护策略;在保护过程中进行动态的成效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应性调整.CAP逻辑框架过程如图1所示.图1CAP逻辑框架子3研究结果3.1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对象按照CAP的逻辑框架,从重要性和受威胁程度考虑,以保护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原则,在物种,生态系统,植被和物种3个层次上确定了保护对象.3.1.1高山生态系统(高山复合体)梅里雪山高山生态系统是指分布于海拔4000rrl以上的高山灌丛,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这是梅里雪山景观最独特,特有种最丰富,脆弱程度最高的生态系统.它不仅是滇西北许多高山特有物种如冬虫夏草,胡黄莲,玉龙蕨,多种雪莲的富集区,同时也是澜沧江众多支流的水源供给地,能够指示区域性第3期马建忠,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121?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该生态系统是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系统之一.梅里雪山高山生态系统主要包括高山杜鹃Rhododendron灌丛,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冰雪生态系统等.3.1.2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整体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调节区域气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需要重点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寒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分布于海拔32003800m,主要包括云冷杉林及少量零星分布的落叶松林,是该区域保存相对完整的自然林之一.该群落类型的主要优势种是冷杉和云杉属的种类,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针阔混交林是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类型,分布海拔25003300m,许多保护物种如云南红豆杉,澜沧黄杉,黄牡丹,滇藏木兰,水青树等在其中均有分布.硬叶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31003700m,主要包括川滇高山栎群系(Form.Quercusarquifolioides)和黄背栎群系(Form.Quercuspannosa).硬叶高山栎林对于大陆板块运动以及喜马拉雅抬升运动具有极高的地质研究价值.同时,硬叶高山栎林也是当地许多鸟类,爬行和哺乳类动物的栖息场所.3.1.3珍稀濒危动植物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名录见表1所示.动物方面,梅里雪山区域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林麝,马麝,斑尾榛鸡,胡兀鹫,雉鹑和金雕等;二级保护动物有水鹿,猕猴,黑熊,小熊猫,斑灵狸,大灵猫,小灵猫,鬣羚,斑羚,岩羊,藏雪鸡,血雉,藏马鸡,勺鸡,雕鹗,雀鹰,松雀鹰,高山鹰雕,普通鼋,红隼,鸢和高山兀鹫等.另外,相关研究表明,该地区有马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岩羊,矮岩羊,盘羊,马鹿,麋鹿,苏门羚,赤斑羚等偶蹄类动物.3.2威胁因子分析在确定了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主要保护对象后,对各保护对象的威胁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威胁程度进行专家评分(表2,表3).3.3主要保护策略3.3.1公园功能分区及分区管理为了对上述的保护对象实施有效保护,主要采取多标准功能分区法(MulticriteriaZoning).首先,根据各重要保护对象分布数据和重要性,用GIS表1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植物名称分布保护级别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一海拔28003300m的潮国家1级s湿针阔混交林独叶草Kingdonianora海拔39004000Ill亚高国家1级山杜鹃林湿地玉龙蕨Sorolepidiumglaciale海拔4300m以上的高山国家1级流石滩澜沧黄杉Pseudotsugafor一海拔26002850m的针国家2级restii阔混交林水青树Tetracentronsinense海拔22002800Ill的山国家2级谷阔叶林黄牡丹Paeoniadelavayi海拔30003600In的灌国家2级丛或针阔混交林星叶草Circaesteragrestis.海拔3800m亚高山岩石国家2级的苔藓层雪莲Saussureaspp海拔4300iql以上高山流濒危物种石滩胡黄莲Neopicrorhizascrophu一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国家2级lari川ora草甸及灌丛松茸Tricholomamatsutake硬叶常绿阔叶林,针阔混国家2级交林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渐危物种草甸,砾石草甸滇藏木兰Magnoliacampbelii海拔24003300ITI的针重点保护阔混交林兰科植物(60余种)针阔混交林重点保护表2保护对象关键威胁因子分析保护对象威胁因子差评分说明:4m非常高,3一很高,2m高,1一一般.生成植被重要度分析图(图2).其次,考虑到过度放牧,非林产品采集,薪柴及建材采伐等人为威胁因子,用GIS模糊设定关系功能工具(FuzzySetMembershipFunction),并产生村落对保护对象的潜?122?林业调查规划第35卷薪材采伐一一建材采伐一4过度放牧3一非木材林产品商业性采集43非法盗猎一一大量绿肥采集一一采矿1244图2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植被重要度分析在影响图.在该区域,海拔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多数保护对象都是位于高海拔区域,而人类活动比较集中于低海拔区域,所以同样利用模糊设定关系功能工具产生海拔影响度分析图.然后利用成对比较矩阵法(ParewiseComparisonMatrix)对各影响因子进行权重.最后利用多标准评估法(Multicriteria图3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evaluation)进行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保护优先度分析.最后,对此分析结果进行重分类后获得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图(图3).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分为严格保护区(规划面积为118.49km,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12.30%),重点保护区(面积为612.66km.,占总面积的63.8%),一般保护利用区(面积为342l5676584241Il一2第3期马建忠,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123?175.80km,占总面积的18.3%).其中一般保护利用区又分传统利用亚区,特殊使用亚区,公园服务亚区,野外服务亚区共4个亚区,面积约53km,约占总面积的5.6%.针对各区域不同的保护等级和目标,公园管理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3.3.2公园内外社区生产活动的适应性管理为削减由于生产活动造成的主要威胁因子,必须对公园内及其附近区域的社区进行适应性管理.结合国家公益林建设,退牧还草等项目,通过社区共管等形式,实现非木材林产品,牧场和重要森林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通过开展太阳能,沼气等能源替代工作,改善社区能源结构;通过推进绿色乡村民居,减少建筑用材消耗.开展生态旅游是实现社区居民增收与环境保护有效结合的产业模式.3.4成效评估成效评估内容包括: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现有的保护对策和保护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对象除重点物种和重要生态系统等保护对象外,还要对威胁因子减少的程度,保护项目的投入规模和所采用的方法进行评估.通过对保护对象健康状况评价,跟踪保护工作进展并评估保护对策与保护行动的效果,可以获得所需的反馈信息,用以调整保护目标,保护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